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煤工尘肺合并慢性肺心病血液流变学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煤工尘肺合并慢性肺心病患者的血液流变学特点.对其7项指标进行了观测,报告如下。一、对象和方法1.煤工尘肺合并慢性肺心病组(观察组):40例均为男性,年龄53~83岁,平均65.7岁。接尘史7~40年,平均28.2年。其中Ⅰ期21人占52.5%,Ⅱ期13人占32.5%,Ⅲ期6人占15%。均合并有明显肺气肿,并排除有活动性结核者。煤工尘肺诊断按我国1986年尘肺X线诊断标准确诊。肺心病符合1977年全国第二次肺心病专业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参麦注射液治疗煤工尘肺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淮北市职业病防治院收治的煤工尘肺合并呼吸衰竭患者4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两组患者经过相关检查和明确诊断后均进行一般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参麦注射液治疗。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救治成功的比例显著提高,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此同时,观察组患者氧分压和二氧化碳分压等动脉血气分析指标均显著改善,且组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参麦注射液可提高煤工尘肺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煤工尘肺合并肺结核的死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煤工尘肺合并肺结核的死亡原因及发病规律。方法煤工尘肺及肺结核诊断:1986年前符合1963年相关尘肺X射线诊断标准,1986年至2001年符合1986年GB 5906—1986《尘肺X线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2002年后符合GBZ 70—2002《尘肺病诊断标准》;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 12.0软件对资料进行分析。结果煤工尘肺患者1 712例,死亡病例853例;煤工尘肺合并肺结核489例(其中死亡358例),年龄(53.3±7.9)岁。煤工尘肺合并肺结核频率为28.56%,而煤工尘肺不同期别合并肺结核有差异,Ⅰ、Ⅲ期煤工尘肺合并肺结核频率高,并与Ⅱ期煤工尘肺合并肺结核率差异有显著性(2=51.36,P<0.005),煤工尘肺合并肺结核直接死因中以肺结核恶化病死率最高(39.47%),直接死于煤工尘肺为12.88%,肺心病4.09%,肺癌3.48%,最低为胃癌、喉癌和高血压0.20%。结论肺结核是煤工尘肺主要合并症,也是煤工尘肺患者合并肺结核主要死亡原因(39.47%);煤工尘肺合并肺心病(4.09%)、肺癌(3.48%)等合并症病死率亦较高,也是煤工尘肺合并肺结核患者主要死亡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心电图及超声心动图检查在尘肺并发肺心病患者的诊断、治疗以及病情观察中的重要性。方法收集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职业安全卫生研究中心2013年住院的89例煤工尘肺患者作为尘肺组,同时选择从事煤矿井下作业无尘肺病诊断的退休工人60名作为对照组,全部为男性,尘肺组与对照组年龄及接尘时间无显著性差异,同时排除其他心脏疾患。将尘肺组及对照组同时进行心电图及超声心动图检查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尘肺组和对照组心电图肺心病检出率分别为27.0%和1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91,P0.05)。尘肺组不同期别煤工尘肺心电图肺心病检出率分别为Ⅰ期16.7%、Ⅱ期30.0%、Ⅲ期34.5%。尘肺组和对照组的超声心动图肺心病检出率分别为48.3%、2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469,P0.01)。尘肺组不同期别煤工尘肺超声心动图肺心病检出率分别为Ⅰ期30.0%、Ⅱ期43.3%、Ⅲ期72.4%。尘肺组心电图及超声心电图肺心病检出率分别为27.0%和4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640,P0.01)。超声心动图右心室流出道增宽诊断煤工尘肺患者肺心病患病率优于右心室增大及左/右心室减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687,P0.01)。结论超声心动图对于尘肺并发肺心病患者的诊断、治疗以及病情观察比心电图检查更具有优越性。煤工尘肺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比较显著,应用超声心动图检查能够早期发现尘肺患者的肺心病并发症,及时采取治疗措施,对延缓其病情快速发展,改善患者预后均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煤工尘肺合并肺心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 7例煤工尘肺合并肺心病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 3例和对照组2 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的氧疗、抗炎、止咳、平喘、强心、利尿及对症等治疗,观察组在给予常规治疗基础上加以银杏达莫注射液,观察两组的疗效。结果银杏达莫注射液观察组较常规对照组心功能明显改善,临床症状明显缓解,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比较,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 9.2%,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7%。结论临床应用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煤工尘肺合并肺心病能明显改善患者心功能和临床症状,对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延长寿命,具有较好的疗效,无药物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煤工尘肺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对肺功能的影响及临床价值。方法逐步积累方式选择单纯煤工尘肺63例(A组)、单纯2型糖尿病60例(B组)、煤工尘肺合并2型糖尿病60例(C组)作为观察组,选择同期在本院健康体验男性65例作为对照组,所有入选者均行肺功能测定并予分析。结果观察组肺活量(VC)、用力肺活量(FVC)、1 s用力呼气容积(FEV1.0)、1秒率(FEV1.0/FVC)、用力呼气中期流量(FEF25~75%)、一氧化碳弥散量(DLCO)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B组的VC、FVC、FEF25~75%、DLCO均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煤工尘肺合并2型糖尿病组上述指标均低于A组、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糖尿病可明显加重煤工尘肺患者肺功能损伤,提示临床工作中除积极控制煤工尘肺进展外,还应积极控制血糖,保护患者残存的肺功能。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煤工尘肺患者死因特征。方法回顾性调查某煤矿152例煤工尘肺患者的死因情况。结果煤工尘肺全死因前3位为肺心病(36.18%)、肺结核(21.05%)和肺癌(11.84%)。煤工尘肺患者和肺心病的病死率随着期别的增加而显著升高(P<0.001或P<0.05)。<60岁煤工尘肺患者的病死率和肺心病的病死率明显低于>60岁者(P<0.001),<60岁肺结核病的病死率明显高于>60岁者(P<0.001)。结论煤工尘肺主要死因为肺心病、肺结核和肺癌。煤工尘肺患者的死因与尘肺期别、年龄有关。煤工尘肺防治重点应放在治疗和预防肺心病与肺结核上。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联合使用杏丁和卡托普利对煤工尘肺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患者血液流变学、肺功能和血气分析的影响。方法给40例煤工尘肺肺心病急性加重其患者静脉滴注杏丁和口服卡托普利15d前后测试血液流变学、肺功能、血气分析,与对照组42例作治疗前后比较。结果治疗组在血液流变学、肺功能和血气分析等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联合使用杏丁和卡托普利能有效改善煤工尘肺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患者的指标,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超声在妊娠期高血压孕妇子宫动脉血流动力学参数测量的临床意义及对母婴结局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1月在北京大学国际医院就诊的200例妊娠期高血压孕妇,作为试验组,同期200例正常妊娠孕妇作为对照组,所有孕妇均经腹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子宫动脉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脐动脉收缩压最大血流速度(S)与舒张末期最大血流速度(D)比值(S/D),观察两组孕妇子宫动脉血流动力学参数和胎儿脐动脉血流动力学参数,以及母婴结局情况。结果对照组孕妇的子宫动脉血流动力学参数PI、RI、S/D值随着孕周的增长而逐渐下降,孕中期和孕晚期,试验组子宫动脉血流动力学参数PI、RI、S/D值均比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随着孕周的增加,对照组及试验组脐动脉血流动力学参数PI、RI、S/D值均明显降低(P0.05);孕中期和孕晚期,试验组脐动脉血流动力学参数PI、RI、S/D值比对照组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试验组早产率(7.5%)、新生儿窒息发生率(7.5%)、产后出血量[(526.3±23.3)ml]明显高于对照组[依次为1.0%、0.5%、(298.3±23.6)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试验组的新生儿体重[(2.9±0.9)kg]明显低于对照组[(3.3±0.2)k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孕妇剖宫产率和胎儿宫内窘迫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超声检查可以显示妊娠期高血压孕妇子宫动脉血流动力学各参数及胎儿脐动脉血流动力学参数的变化情况,对预测母婴结局提供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重度子痫前期胎儿脐动脉血流动力学的变化检查及其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9月-2016年8月该院收治的50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临床资料予以分析,设为观察组;另选择同期在该院进行孕检的50例正常孕妇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胎儿脐动脉血流动力学的变化检查及其对妊娠结局的影响。结果观察组胎儿脐动脉阻力指数、搏动指数、收缩期峰值流速/舒张末期流速及血流动力学异常率均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低出生体重、胎儿窘迫、胎儿生长受限及新生儿窒息所占比例均高于对照组(P0.01),且观察组胎儿脐动脉血流动力学异常者低出生体重、胎儿窘迫、胎儿生长受限及新生儿窒息所占比例均高于正常者(P0.05)。结论考虑重度子痫前期胎儿脐动脉血流动力学指标异常将对妊娠结局产生影响,借助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能够预测宫内胎儿具体状况,临床应加以充分利用,并积极采取改善胎儿脐动脉血流动力学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1.
田占鹏 《职业与健康》2010,26(20):2298-2300
目的观察雾化吸入氨茶碱、地塞米松和可必特后对煤工尘肺患者肺通气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10例煤工尘肺患者随机分为2组,A组60例,雾化吸入氨茶碱、地塞米松;B组50例,雾化吸入可必特,每天2次,连续5 d后,比较2组雾化吸入前后肺通气功能的改变及不良反应。结果 A组的FVC、FEV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的FVC、FEV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药物不良反应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氨茶碱、地塞米松雾化吸入对CWP患者肺通气功能的改善不明显;可必特雾化吸入对CWP患者肺通气功能有显著改善,2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均较低。  相似文献   

12.
周乃菁  蒲鹏  江洪 《职业与健康》2011,27(16):1914-1916
目的观察银杏胶囊联合缬沙坦辅助治疗肺心病心衰患者的疗效。方法将89例患者随机分为3组,其中对照组27例,使用常规治疗,治疗组Ⅰ30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缬沙坦,治疗组Ⅱ32例在治疗组Ⅰ的基础上联合银杏胶囊,观察3组疗效。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临床症状均有改善,治疗组Ⅰ的有效率为76.7%,治疗组Ⅱ的有效率为84.4%,对照组为58.6%,治疗组改变较对照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治疗组在血气改善方面较对照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在改善心脏结构方面,治疗组比对照组更为有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缬沙坦对肺心病心衰患者可取得良好的疗效,若联合使用银杏胶囊、缬沙坦,疗效更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基因509C/T多态性在宁夏汉族煤工尘肺(coal worker’s pneumoconiosis,CWP)人群中的分布情况。[方法]从宁夏某煤业集团所属煤矿已确诊的病例中随机抽取110名煤工尘肺病例(煤工尘肺组)、110名煤尘接触者(煤尘接触组)和110名当地不接尘的正常居民(非煤尘接触组)为研究对象,采集静脉血,使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分析TGF-β1基因509CT位点多态性。[结果]煤工尘肺组、煤尘接触组及非煤尘接触组平均年龄分别为(48.30±13.16)岁、(43.86±4.20)岁、(41.73±5.45)岁。煤工尘肺组和煤尘接触组工龄分别为(17.40±7.84)年和(16.95±6.10)年。工种构成:主掘进工在煤工尘肺组和煤尘接触组中分别占48.2%和49.1%。煤工尘肺组和煤尘接触组及非煤尘接触组中吸烟烟龄分别为(10.48±10.12)年、(11.34±10.48)年、(12.65±11.53)年;接尘工龄、工种构成、吸烟烟龄均无差别,均P〉0.05。TGF-β1基因509C/T位点多态性在煤工尘肺组、煤尘接触组及非煤尘接触组中所占比例分别为51.8%、30.9%、25.5%;等位基因频率T在煤工尘肺组、煤尘接触组及非煤尘接触组中所占比例分别为40.90%、23.20%、19.10%;煤工尘肺组与煤尘接触组比较,TGF-β1基因中CT基因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煤工尘肺组不同期别人群的等位基因频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TGF-β1-509C/T位点多态性在宁夏地区煤工尘肺者中的分布可能不同。  相似文献   

14.
蒲鹏  江洪 《职业与健康》2010,26(5):577-579
目的探讨冠脉病变程度与心功能的关系及意义。方法通过临床症状诊断、生化检查、超声检查等手段检测204例冠心病患者与59例正常对照组(D组)患者的心功能情况。并于入院后2~7d对冠心病患者进行冠脉造影,采用Gensini冠脉评分系统将冠心病患者分为冠脉轻度病变组(A组)(〈20分)、冠脉重度病变组(B组)(20~40分)和冠脉极重度病变组(C组)(≥40分)。结果与对照组相比,A、B、C3组在临床症状诊断及脑钠肽(BNP)上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超声诊断上,冠心病患者先出现舒张功能不全,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A、B、C组间在A峰、E峰、E/A比值3项指标改变上无差异(P〉0.05),而在EF斜率、Dd指标上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收缩功能,除SV、MVCF外A组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B、C2组与对照组均有差异(P〈0.05)。冠心病3组之间收缩功能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脉病变愈严重,Gensini冠脉评分越高,则其心功能损失愈大。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肺功能、血清克拉拉细胞蛋白(CC16)水平用于煤尘致肺早期损伤监测和煤工尘肺(CWP)病况判断的可行性。[方法]选取某煤矿工人64名(掘进工34人作为煤尘高暴露组、采煤工13人作为中暴露组、辅助工17人作为对照组),CWP患者45例(I期23例、Ⅱ期19例、Ⅲ期3例),检测肺功能指标,含肺活量(VC)、第一秒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第一秒呼气容积占用力肺活量的百分比[FEV1/FVC(%)]及血清CC16水平。[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不同组煤矿工人间以及不同期别CWP患者间的肺功能及血清CC16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与无CWP工人相比,I期CWP患者VC、FEV1、FEV1/FVC(%)及Ⅱ期CWP患者VC、FEV1及Ⅲ期CWP患者FEV1均降低(P〈0.05或P〈0.01)。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肺功能状况与CWP期别有关(P〈0.05);工龄的增加与血清CC16水平降低有关(P〈0.05),OR=0.900(95%CI:0.823-0.985)。[结论]肺功能指标可应用于CWP病况判断,用于煤尘致肺早期损伤监测可能不够敏感;尚不能确定血清CC16可否用于煤尘致肺早期损伤监测及CWP病况判断。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高同型半胱氨酸(高Hcy)与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关系。[方法]选择2007-2009年在即墨市人民医院内分泌科住院及门诊就诊的糖尿病病人75例为糖尿病病人组,从同期收治的糖尿病病人中选择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57例为糖尿病并CHD组,并以48名健康老人为对照组,3组均检测血Hcy、纤维蛋白原(Fg)、糖化血红蛋白(HbAlc)。[结果]血Hcy、Fg、HbAlc,糖尿病组、糖尿病并CHD组均高于对照组(P〈0.01),糖尿病并CHD组均高于糖尿病组(P〈0.01)。在糖尿病并CHD组中,Hcy与Fg、HbAlc均呈正相关(r=0.41、0.46,P〈0.01)。[结论]2型糖尿病及合并冠心病病人的同型半胱氨酸明显增高。  相似文献   

17.
苑学  杜高洁  冯永莉  李美  林英翔  孙永利  刘飞  朱秋祥  薛峰  于军 《职业与健康》2012,28(21):2684-2685,2688
目的探讨氨茶碱持续泵入联合胰岛素泵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CPHD)合并2型糖尿病(T2DM)的疗效。方法选择CPHD合并T2DM 104例,按数字随机法分为两组。治疗组(n=52):氨茶碱持续泵入+胰岛素泵。对照组(n=52):氨茶碱静脉滴注+诺和灵R持续静脉滴注。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糖尿病控制情况:目标血糖时间、胰岛素用量、低血糖发生率、心功能。结果①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6.54%,对照组为67.31%,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治疗组目标血糖达标快,低血糖发生率低,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氨茶碱持续泵入联合胰岛素泵治疗CPHD合并T2DM,方法适宜,疗效显著,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8.
钱青俊  唐爱华  于京华 《职业与健康》2008,24(24):2631-2633
目的研究煤工尘肺(CWP)及并发肺结核患者血脂及脂蛋白水平。方法用现况研究的方法,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231人)和对照组(202人),分别测定其血脂及脂蛋白并进行比较。结果CWP患者血脂及脂蛋白总异常率低于非CWP患者(χ^2=15.2,P〈0.05),CWP并发肺结核者血脂及脂蛋白水平低于非CWP并发肺结核和CWP不并发肺结核者(TC、TG和LDL均P〈0.01)。结论CWP患者血脂及脂蛋白的检测对于CWP临床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19.
雷建灵 《职业与健康》2010,26(23):2882-2884
目的综合评价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与其他肿瘤标记物对非小细胞肺癌诊断及预测疾病状态的临床意义。方法利用ELISA方法和快速发光免疫分析法分别测定70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22例良性肺疾病患者以及16例健康人体血清中MMP-9、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25(CA125)和糖类抗原19-9(CA19-9)的水平。结果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血清中MMP-9、CEA、CA125和CA19-9的水平均显著高于良性肺疾病组和健康组(P〈0.01)。另外,MMP-9的水平随肿瘤体积增大、淋巴结转移以及临床分期进展而显著升高(P〈0.01)。结论血清MMP-9与CEA、CA125和CA19-9对非小细胞肺癌诊断都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血清MMP-9还是一项预测非小细胞肺癌侵袭、转移等疾病状态的良好指标。  相似文献   

20.
陈云  王欣  齐惠英 《职业与健康》2009,25(8):890-891
目的研究冠心病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方法对205例疑似冠心病的病人行颈动脉的超声及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按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将患者分为对照组(无冠心病组52例)和总冠心病组(单支病变64例,双支病变48例,3支病变41例)。结果对照组及总冠心病组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及斑块发生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冠状动脉单支和多支病变与对照组的颈动脉粥样硬化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以IMT≥0.85mm及(或)粥样斑块发生率来预测冠心病的特异性为81.6%,敏感性为75.3%,阳性预测率为71.1%。结论测定颈动脉IMT及粥样硬化斑块的总积分对冠心病的预测诊断具有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