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目的]介绍俞景茂教授治疗小儿腺样体肥大经验。[方法]整理俞景茂教授临证论治小儿腺样体肥大验案,并遴选验案三则,以阐明俞老师辨证施治、分期治疗以及遣方用药特色,并系统论述俞景茂教授辨治小儿腺样体肥大疾病的独到经验。[结果]俞景茂教授在小儿腺样体肥大治疗中,一般分三阶段施治:初期治以疏风清热、散结消肿;中期治以养阴润肺、活血化瘀;后期治以益气固表,养阴清热。临证中常获佳效,所选验案也获得满意疗效。[结论]俞景茂教授对小儿腺样体肥大辨证论治、分期治疗以及攻补兼施、培固正气的主张值得学习借鉴。  相似文献   

2.
文章阐述了小儿腺样体肥大的病因病机特点,介绍了临床运用通窍散结方,从“肺脾本虚”“风痰瘀热”论治小儿腺样体肥大,疗效良好。另附验案2则,以资验证。  相似文献   

3.
[目的]介绍陈华教授继承浙派中医儿科学术特色治疗小儿腺样体肥大的临床经验。[方法]通过跟师学习、研究浙派中医儿科学术特色及整理医案,总结分析陈师治疗小儿腺样体肥大的临床经验,并列举医案以验证。[结果]陈师继承浙派中医儿科学术特色,认为小儿腺样体肥大的病因在于虚、痰、瘀,病机为肺脾两虚、痰瘀互结,将病程分为感染期、迁延期、恢复期三期,于分期治疗中“巧用和法、健运脾胃、养阴固本”,并将化痰散瘀法贯穿治疗的全程。所列案例为小儿腺样体肥大的典型案例,于感染期疏风清肺,迁延期扶正祛邪,恢复期健脾养阴,兼以化痰散瘀,疗效确切。[结论]陈师从腺样体肥大肺脾两虚、痰瘀互结的基本病机出发,通过分期治疗,灵活运用浙派中医儿科学术特色,改善患儿临床症状,缩小腺样体,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总结黄挺教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经验。[方法]通过跟师门诊抄方,整理相关医案,试从病因病机、治法方药等方面总结黄挺教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经验,并附验案一则,以资佐证。[结果]黄挺教授认为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病因病机为本虚标实,气阴亏虚为本,痰脂胶着、癌毒裹结为标,“虚”“痰”“毒”贯穿本病的始终。治疗上主张攻补兼施,以平补气阴、化痰散结、解毒祛瘀为治则,并将传统中医辨证与现代药理学研究相结合,以益气养阴散结方为基本用方,随证加减,多能获得良好疗效。所举验案为气阴两虚、痰脂癌毒壅肺之证,治以平补气阴、化痰散结、解毒祛瘀,以益气养阴散结方为底,随证加减,攻补兼施,疗效确切。[结论]黄挺教授临证谨守平补气阴、化痰散结、解毒祛瘀之法,以益气养阴之方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经验独特,疗效显著,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析导师运脾调肝法治疗儿童慢性腹痛的经验。[方法]通过跟随导师临诊,从辨病、病因病机、辨证、治法方药等方面总结分析导师运脾调肝法治疗儿童慢性腹痛的学术观点和临床经验,并附验案举隅。[结果]导师认为,治疗儿童慢性腹痛须病、证结合。本病基本病机不离中焦虚弱、气机失调,临床以脾虚气滞证多见,病位责之脾胃与肝,临证注重根据小儿生理病理特点调补固本,主张治须"肝脾同治"。以"运脾调肝"为治则,经验方由参苓白术散加减化裁,专病专方,根据兼夹证灵活参变,临床上取得满意疗效。所附小儿慢性腹痛医案1则,以运脾调肝理气止痛为主,辅以消食和胃,调治1月,患儿腹痛症状得除。[结论]运脾调肝法为治疗儿童慢性腹痛有效治法,值得学习、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归纳总结吴学苏教授对桥本甲状腺炎病因病机的认识及治疗经验。[方法]通过跟师学习,收集整理吴师多年诊治本病的典型医案,研究分析其临床辨证及遣方用药规律,归纳总结其治疗经验,并列举验案进行佐证。[结果]吴师结合中西医理论及多年临床经验,总结出本病最常见的病因是情志内伤,以痰浊内郁为重要病理环节,治疗上强调从痰论治,以二陈汤为基础方,根据不同证型辨证加减。同时在中医“治未病”理论指导下,合理运用中医药,干预本病发生进展,可有效避免或延缓不可逆甲减及癌变的发生。所举验案为桥本甲状腺炎亚临床甲减期,吴师据其“脾肾阳虚、痰浊内郁”的病机,以温肾健脾、化痰散结法治之,成功降低其抗体水平,避免临床甲减的发生。[结论]吴学苏教授治疗桥本甲状腺炎经验丰富且颇具疗效,其临证方法及诊治特色,对临床治疗桥本甲状腺炎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总结俞景茂教授分期辨证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经验。[方法]通过学习及跟随俞景茂教授临诊,分别从病因病机、分期论治等方面系统论述俞教授诊治毛细支气管炎的学术观点和独到经验,阐述其遣方用药的特色,并附验案举隅。[结果]俞景茂教授认为毛细支气管炎的主要病因病机为患儿感受外邪、正气虚弱导致气闭痰阻,临诊分三期施治:喘憋期治以疏风化痰、降气平喘为法;迁延期治以清肺化痰、健脾益气为则;恢复期治以补益肺脾、燥湿化痰为用。俞教授将辨证与辨病相结合,临证屡获佳效。[结论]俞景茂教授对小儿毛细支气管炎辨证论治、分期治疗的独到见解以及攻补兼施、培固正气的组方原则值得学习借鉴。  相似文献   

8.
[目的]总结武维屏教授运用柴胡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经验。[方法]通过分析武维屏教授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机的认识,解析肝在本病病机演变中的作用,阐释武老从肝治疗本病及运用柴胡治疗本病的经验,并附医案验证。[结果]武老认为,肺虚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之本,痰瘀是重要病理因素,虚痰瘀贯穿疾病始终。肝肺共司气血之调畅,痰浊瘀血的产生都与肝肺密切相关。故武老临床常以调肝之法治疗本病,包括疏肝理肺、清肝泻肺、解郁化痰活血之法,临证时善用柴胡。柴胡疏肝理气、推陈致新,伍黄芩能和解少阳、疏肝利胆,配芍药能理气活血通络,合二陈能解郁化痰,恰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痰夹瘀血碍气之病机。所举验案辨为痰浊内阻、肺气壅滞、枢机不利之证,治以疏肝理肺、化痰降气,以小青龙汤合小柴胡汤加减,临床疗效良好。[结论]武老运用柴胡调肝理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其经验具有较强的临床实用价值,值得继承和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总结陈华教授从“阴虚瘀热”论治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经验。[方法]通过随师临证,总结整理病案资料,阐释陈师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经验及方药特色,并通过临床验案加以佐证。[结果]陈师认为,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病因为风、痰、瘀、虚,病机为肺脾两虚,痰瘀阻络,迁延不愈,瘀热互结,创新性地提出从“阴虚瘀热”辨治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总结出重视风邪,祛风解表;三因制宜,滋阴清瘀;详辨虚实,巧用和法;顾护中焦,健运脾胃的诊治经验。验案为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辨为阴虚感冒,兼痰瘀阻滞证,陈师分期论治,滋阴清瘀治法贯穿疾病治疗的中后期,迁延期养阴退热、化痰祛瘀,恢复期养阴退热、健脾益气,疗效显著。[结论]陈师继承浙派中医儿科特色,从“阴虚瘀热”辨治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疗效显著,对指导临床有较高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总结国医大师周仲瑛从痰瘀热结复合病机治疗系统性硬化症的临证经验,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 通过临床学习、收集整理周老治疗系统性硬化症的医案,从病因病机、辨机论治、用药特色等方面阐述周老治疗该病的临床经验,并举医案一则加以佐证。[结果] 周老认为,系统性硬化症的病机关键为痰瘀热结,病理因素以“痰、瘀、热”为主导,三者转化相兼,复合为患,贯穿病程始终;根据病情进展及病理因素的演变,治疗多从痰瘀热结复合病机入手。痰瘀内生,胶结为患,治宜化痰祛瘀、逐邪蠲痹;痰热蕴结,热扰则发,治宜清化痰热、宣痹散结;瘀热相搏,血热鸱张,治宜凉血散瘀、寓透于清;伤阴耗气,虚热内生,治宜益气养阴、扶正祛邪。文中所附验案,周老辨为痰瘀热结、风湿痹阻、气阴两伤证,治以化痰祛瘀、透热蠲痹、益气养阴,方用白薇煎合秦艽鳖甲散加减。[结论] 国医大师周仲瑛倡导辨证宜首重病机,从痰瘀热结复合病机辨治系统性硬化症,复法合治,灵活遣方,疗效显著,其经验值得传承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总结曲妮妮教授辨治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主要学术经验。[方法]通过阅读导师关于慢性阻塞性肺病论著以及临床跟师学习,总结导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的理法方药,并通过病案说明。[结果]导师认为肺、脾、肾三脏虚弱,痰瘀内阻为本病的主要病机,治疗以补虚祛实为法,常以补肺汤、苏子降气汤等为基本方加减施治,同时,更随证配合中药贴敷,温阳化痰,补虚泻实。所举验案一则,疗效较佳。[结论]导师治疗本病,常以虚为纲,兼顾祛实,内外同治,减少了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发作的频率,改善了患者的症状,提高了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总结周亚滨教授治疗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经验,以期对临床辨治稳定型心绞痛有一定的指导及启示。[方法]通过收集、整理病例处方,从病因病机、药物作用、治则治法及配伍规律等方面进行总结,并附医案一篇,系统介绍周亚滨教授治疗稳定型心绞痛的经验与方法。[结果]周亚滨教授认为"瘀血阻脉、痰浊阻滞、寒邪凝滞、气机不畅、心阳亏虚"为本病的主要病机,"活血化瘀通络、理气化痰祛湿、益气温阳散寒"为主要治法,临证时详辨标本虚实,分清轻重缓急,治法灵活多样,所举验案根据辨证施治、扶正祛邪的原则,运用活血祛痰通络治法,疗效显著。[结论]周亚滨教授辨治稳定型心绞痛的临证经验对治疗本病具有一定指导意义,值得学习。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析杨承芝教授临证治疗老年性痴呆经验。[方法]通过跟师临诊、收集病例,对杨承芝教授运用补肾化痰活血三法治疗老年性痴呆的经验进行分析总结,并举两例验案佐证。[结果]杨承芝教授认为肾虚证、痰浊证、瘀血证是老年性痴呆的常见证候,肾精不足、髓海空虚是本病的基本病机,痰浊、瘀血既是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的病理产物,又是进一步加重病情的病理因素。临床辨证施治强调分清标本虚实,本虚者宜补肾填精、佐以健脾;标实者以化痰开窍、活血化瘀通络为主,佐以补肾。根据病情严重程度,辨证应用补肾、化痰、活血等药物,能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认知功能和躯体症状,减轻患者痛苦。[结论]杨承芝教授补肾化痰活血三法辨治老年性痴呆特色鲜明,值得学习。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介绍陈华教授分期辨治小儿变应性鼻炎的经验。[方法] 通过跟师学习,收集和分析陈师治疗小儿变应性鼻炎的医案,根据陈华教授临证所谈以及本人的中医学术体会,探讨陈师分期辨治小儿变应性鼻炎的经验,并列举医案以验证。[结果] 陈师认为,风、虚、痰、瘀是小儿变应性鼻炎的主要病因,基本病机为风邪犯肺、痰瘀互结,将病程分为发作期和缓解期,于分期治疗中注重风邪,善用清宣祛风;重视脾胃,擅长健脾化痰;关注体质,运用温阳通窍;强调通络,常用活血化瘀。所列案例为小儿变应性鼻炎的典型医案,临证时在经验方小儿鼻炎通窍方基础上随证加减,于发作期疏风清热,缓解期补脾益肺,兼以通窍散结,疗效确切。[结论] 陈华教授继承浙派中医儿科学术特色,分期辨治小儿变应性鼻炎,可有效缓解患儿临床症状,增强患儿体质,疗效显著,值得进一步学习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总结分析蒋旭宏教授治疗桥本甲状腺炎(Hashimoto thyroiditis,HT)的中医辨治思路。[方法]通过查阅HT的相关资料、跟师学习、整理医案、复习相关中医文献,整理总结蒋师临床治疗HT的中医辨治经验,分析HT的中医认识、中医治疗原则和用药方法,并列举医案分析。[结果]蒋师结合HT的中医病因病机、发病特点、临床症状和分期,提出痰浊结聚为HT的基本病机,治疗中应以化痰祛浊、软坚散结为主要原则,并应贯穿疾病始终,强调辨病与辨证相结合,分期论治。所举验案,蒋师辨为痰浊结聚、阴阳不和之证,治拟化痰散结、调和阴阳之法,临床效果甚佳。[结论]蒋师基于中医病因病机,对HT进行辨证论治,遣方用药从痰浊出发,随证加减,充分体现了中医药治疗HT的优势,其经验具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总结朱富华主任医师运用化痰散瘀法治疗儿科疾病的经验。方法通过收集朱富华主任医师临证治疗小儿慢性鼻炎、腺样体肥大、慢性扁桃体肥大的病例对朱主任的治疗经验进行分析总结。结果化痰散瘀法在治疗三种疾病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7.
[目的]总结顾锡镇教授治疗失眠的临床经验。[方法]通过临床跟诊、聆听讲授,收集整理相关临床资料,从失眠的病因病机、治则治法等方面探讨顾教授治疗本病的经验,归纳用药特点及加减规律,并予典型病案分析。[结果]顾师认为,失眠辨证以实证多见,分肝气郁结证、肝郁化火证、痰热内扰证及瘀热证,治疗上分别以疏肝解郁、清肝泻火、清热化痰、凉血化瘀药物配伍重镇安神之品;虚证以心脾两虚证多见,治疗上以养心安神为主。所举验案中肝气郁结证,治以疏肝解郁、重镇安神,以柴胡疏肝散合龙骨牡蛎散加减治疗;肝郁化火证,治以清肝泻火、重镇安神,以丹栀逍遥散加减治疗;痰热内扰证,治以清热化痰、重镇安神,以菖蒲郁金汤加减治疗;瘀热证,治以凉血化瘀、重镇安神,以犀角地黄汤加减治疗;心脾两虚证,治以养心安神,以百合地黄汤加减治疗。以上验案均获得良好疗效。[结论]顾锡镇教授认为失眠辨证实多虚少,强调本病以重镇安神和养心安神为治疗大法,辅以疏肝、清火、化痰、祛瘀等,临床效果显著,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慈莪散结方联合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治疗痰瘀互结型儿童腺样体肥大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2例痰瘀互结型腺样体肥大患儿随机分为西药组与中西药组,每组各41例.西药组给予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喷鼻治疗,中西药组给予慈莪散结方联合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喷鼻治疗,疗程为4周.观察2组患儿治疗前后主症评分、症状总积分、阻塞性睡眠...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总结汪受传教授辨治儿童焦虑障碍的临证经验。 [方法] 通过跟师侍诊,收集整理并记录分析汪师治疗儿童焦虑障碍的医案,查阅相关古籍和文献资料,阐述汪师对该病病位、病机的认识,分析其诊治思路,并附验案以佐证。 [结果] 汪师认为,焦虑障碍病位主要在心,不离乎五脏,主要由脏腑功能失调,心神失养或受扰所致,辨证时应首辨脏腑,次辨虚实,后辨兼夹,擅用调和脏腑、宁心安神法,随证以施治。所附验案初诊以实证为主,辨为痰火内扰,心肝失主,治以豁痰清心、安神定志;后转为肺脾气虚,心神失养,以虚证为主,治以益气化痰、养心安神,最终取得满意疗效。[结论] 汪师辨治儿童焦虑障碍,详辨病位,紧扣病机,重视痰火,以“调和脏腑,宁心安神”为基本治则,治效显著,其经验值得临床学习和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总结全国名中医贾英杰教授治疗食管癌的临床经验。[方法]通过临证随诊,收集、分析贾教授对食管癌病因病机的认识及相关用药,并举验案一则加以佐证。[结果]贾教授认为,食管癌病机可概括为,早期属“痰凝气滞”,晚期整体属“本元亏虚”,局部“痰瘀互结,气机阻膈”,痰、气、瘀胶结酿毒,变生癌浊,壅塞成瘤。临证辨治应始终以“气”为着眼点,尤重“气机”调达,肺、脾、肝三脏同调,根据患者的舌脉特点动态辨治,施药强调揆度“扶正”与“祛邪”的尺度,使瘀滞得化、癌毒得除、膈道得通。本文所附验案为正气亏虚,三焦代谢失常,以致癌浊久羁难化,辨证为痰凝气滞、瘀结阻膈证,治以降气化痰、化瘀宽中,根据患者病情变化,适时调整用药,终获良效。[结论]贾教授基于食管癌的特点及患者的体质,辨病与辨证相结合治疗食管癌,为临床用药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价值和新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