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通过对输血病历质量进行评估分析,提高临床合理用血水平和输血病历质量。方法对本院2012-2014年输血患者出院病历的抽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及比较。结果抽查的1 941份输血患者病历,2012-2014年临床合理用血率分别为80.7%(381/472)、98.0%(765/781)及98.7%(679/688),2013年与2012年相比显著提高(χ2=111.840,P0.05)。2012-2014年临床输血病历中输血病程记录合格率分别为30.1%(142/472)、57.6%(450/781)及76.7%(528/688),2013年与2012年、2014年与2013年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χ2分别为89.485、60.128,P0.05)。结论定期分析和评估临床用血情况、抽查临床输血病历合理性、规范性,结果纳入临床科室及临床医师的考核,通过持续改进提高合理用血水平及输血病历质量,保障科学、合理、安全及有效输血。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对输血病历质量进行抽查评估分析,提高临床输血病历质量。方法对本院2014年、2015年、2016年输血患者出院病历的抽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及比较。结果抽查的1541份输血病历中,合格率分别为(62.5)%、(78.2)%及(91.6)%,2015年与2014年、2016年与2015年相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定期抽查临床输血病历合理规范,结果纳入临床科室及医师的考核,通过持续改进提高输血病历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 :加强医院病历质量规范管理,分析输血病历存在的问题,改进和完善输血病历的质量,以提高临床输血的安全性。方法:根据《病历书写基本规范》、《临床输血技术规范》等相关制度要求,制定输血病历质量检查标准,对3年中所有归档的1 856份输血病历进行质量分析,从中总结输血病历中存在的不足,并提出防范的相关对策。结果:输血病历质量符合检查标准的占83.1%(1 543/1 856),不符合检查标准占16.9%(313/1 856),不达标的输血病历在逐年下降;非手术科室输血病历达标率明显高于手术科室,两者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加强临床输血病历监管,提高输血病历质量,促进临床科学、合理用血,降低输血所致医疗纠纷风险。方法每月随机抽检本院手术科室、非手术科室输血病历共50份,依据《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临床输血技术规范》及《安徽省立医院临床用血管理暂行规定》进行分析、总结,并通过医务处向全院通报。结果 2011~2015年共抽查输血病历3 000份,手术科室、非手术科室组各1 500份,其输血病历质量不合格例数及不合格率分别为:252(8.4%)、147(4.9%);2011~2015年临床输血病历不合格率逐年降低,分别为22.5%、18.33%、12.67%、9.67%、3.33%。结论输血病历及输血过程的标准化是临床输血科学、安全、合理、有效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该地区临床用血情况的变化趋势,评估区域性输血专业质控工作的效果。方法调查该地区主要血液制品使用情况,并随机抽取2017-2018年443份临床输血病历进行综合评估分析。结果建立实施区域性输血专业质控体系后,红细胞使用量年均下降率为3.79%,血浆使用量年均下降率为16.48%;临床输血病历不合理率从31.78%下降至17.53%;2017年临床输血病历评估问题中用血指征把握不当、病历质量缺陷、输血评估不规范的占比分别为15.10%、47.92%、4.69%,2018年分别降为12.75%、4.78%、2.39%。经χ2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158,P=0.001)。结论采用区域性输血专业质控后,主要血液制品的不合理使用情况得到控制,临床输血病历不合理率明显降低,该项工作有助于规范临床合理用血管理。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输血病历质量调查,分析存在问题以规范病历书写。方法本院2015—2016年输血病历中每月随机抽取30份,从用血医嘱、输血病程记录、相关文书、用血管理及审批、输血前检测、输血前后评估等6方面进行评价。结果经χ2检验,2016年度抽查的输血病历中,用血医嘱、输血相关文书、输血前检测的不合格率分别为14%、68%、13%,与2015年度的19%、72%、16%相比有所降低,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0.05),2016年的临床用血管理及审批、总评的不合格率分别为3%、34%,与2015年的2%、33%相比有所增加,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输血病程记录、输血前后评估的不合格率分别为53%、51%,与2015年的50%、44%相比有所增加,但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存在问题查找出原因,并提出合理化建议以提高本院输血病历书写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调查临床输血病历,以指导临床规范输血病历,提高临床合理用血水平。方法收集我院2009年1月~2010年12月住院内科、外科(手术及创伤)患者输血病历2 000份,进行调查分析。结果在2 000份输血病历中,合格输血病历1 528例,占检查输血病历的76.4%,不合格输血病历472例,占检查输血病历的23.6%。结论输血病历书写的不够规范,临床医师输血指证不明确,应加强临床合理用血的宣传。  相似文献   

8.
目的找出本院输血病历书写中存在的问题,以提出改进措施确保临床输血病历质量。方法在院内建立输血病历持续质量改进(CQI)小组,统一输血病历质量指标,通过分析实行CQI前输血病历质量,找出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改进及落实整改措施,建立并实行CQI,保障输血病历持续质量改进。结果实行CQI后,本院输血病历各项质量指标缺陷率均下降(P0.05),其中输血后疗效评价不合格率由实行前的94.28%(198/210)下降为实行后的10.95%(23/210)。结论 CQI能有效地降低输血病历质量指标的缺陷率,提高医生输血病历对书写质量,对临床用血安全、有效、科学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规范临床输血病历管理,提高临床输血病历管理质量,确保输血安全。方法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我院临床输血病历质量控制计划,采用随机抽查与重点检查相结合方式对546份临床输血病历的19项临床输血病历质量控制项目进行检查、统计和分析,实施PDCA持续改进方案。结果 2015年临床输血申请单和知情同意书填写完整性、临床输血病历病程记录完整性和术中出血量记录等项目合格率比2014年都有显著提高(P0.05);其它临床输血病历质量检查项目合格率也表现出不同程度提高;输血后疗效评价合格率有待进一步改进。结论采取临床输血病历质量检查等综合措施,通过PDCA持续改进,有利于规范临床输血病历管理,提高临床输血全流程管理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索输血科优化重症外科监护室对术后患者用血结构的实践。方法以重症外科监护室为试点,细化各血液成分的发放标准,以专人发血加强发血审核,每月抽查合理用血病历,对临床合理用血进行监管和指导,分析2015和2016年数据,比较加强监管前后用血结构的变化。结果与2015年比较,2016年重症外科监护室患者输血比例下降3.92%(P0.01),用血总量、血浆用量占全院用量的比例分别下降1.9%(P0.01)和4.8%(P0.01);红细胞和冷沉淀用量占全院用量的比例分别上升1.3%(P0.01),2.4%(P0.01);用血结构分析可见,普通冰冻血浆用量占该科室用血总量的比例下降21.6%(P0.01),新鲜冰冻血浆、冷沉淀和红细胞用量占该科室用血总量的比例分别上升4.9%(P0.01)、8.7%(P0.01)和7.8%(P0.01)。结论输血科对临床用血监管和指导是行之有效的,可优化临床用血结构,提高血液合理使用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构建输血不良反应智能路径,探讨其在输血不良反应质量管理与输血安全预警中的应用价值。方法1)按照临床用血全面质量管理总体要求,在临床用血全程闭环智能路径管理与评价信息系统架构基础上,对输血不良反应工作流程实施智能路径化实时控制,以保障临床输血安全;2)对智能路径应用以来本院2013年-2015年6月21 284名出院输血患者做输血不良反应质量持续改进分析。结果 1)输血不良反应智能路径的构建,优化了输血不良反应工作流程,实现了临床输血过程监测的智能路径化实时控制与信息共享,有效提升了工作依从性、规范性,提高了临床用血工作效率和质量管理水平;2)本组出院输血患者中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为0.62%(132/21 284),其中红细胞、血浆输注的发生率(33.33%、45.45%)明显高于血小板、冷沉淀(18.94%、2.27%)(P0.05);过敏反应发生率(81.82%)较非溶血性发热反应高(17.42%)(P0.05);≥18岁病例的发生率(81.06%)高于18岁病例(18.94%)(P0.05),有输血史病例的发生率(62.12%)高于无输血史病例(37.88%)(P0.05),而有、无妊娠史病例间差异甚小(P0.05);输血不良反应绝大多数(90.15%)发生在输血过程1 h,其中以输注30 min-1 h最多见(P0.05)),占68.18%。结论输血不良反应智能路径的构建与应用实现了输血不良反应工作流程与质量控制的规范化、精细化、智能路径化,有效提高了临床用血质量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能为临床用血质量持续改进和输血安全预警决策提供循证依据。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卫生行政部门实施临床用血监督管理,并采取临床合理用血情况排名对输血病历书写的改善作用。方法对2012-2014年本市输血病历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和统计,评估输血规范性指标改善结果。结果2012-2014年39家医院共506份输血病历进行检查,输血病历合格率依次为54.0%、83.4%、91.1%。3次结果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卫生行政部门实施各单位临床合理用血情况排名对输血病历书写规范性起到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强化临床输血病历的质量管理,促进临床输血病历质量,提高临床安全合理用血水平。方法根据《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临床输血技术规范》的相关要求,制定临床输血病历评价标准,每月对全院临床输血病历开展抽查工作,对检查中出现的问题及时反馈至临床科室并公示,要求其落实整改。结果随机抽调2012~2016年的408份临床输血病历,手术科室223分,非手术科室185份。其中,2012~2016年的合格率逐步上升,分别为63.2%、81.3%、89.8%、93.1%和97.8%。与2012年比较,2013~2016年病历合格数的P值均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特别是2013年较2012年有显著提高;非手术科室的输血病历合格率(93.5%)高于手术科室(73.5%)。临床用血合理性方面,临床医生对于血小板和冷沉淀的指征掌握比较规范,合格率均为100%。红细胞输注的合理率为88.1%,同时呈现明显的逐年上升趋势;而血浆的输注合理性则较差,仅为44.8%,虽然与2012年比较,2013~2014年均有显著改善,但仍然存在较多问题。结论通过三年的输血病历检查和反馈,使全院的输血病历质量和合理用血水平得到了一定的提高。然而,临床输血病历中仍存在种种问题,临床合理用血水平尤其是血浆输注指征的掌握仍然得不到显著提高,而在手术科室中的问题尤为突出。应进一步加强临床用血管理,不断提高临床输血病历质量和合理用血的水平。  相似文献   

14.
目的调查医院输血病历中存在的问题,分析不合理因素,不断提高临床输血质量。方法从本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有输血治疗的病历中,依据住院号利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抽取900份,调查每份输血病历中输血有关记录完整性,依据《临床输血技术规范》中"手术及创伤输血指南"及"内科输血指南"结合患者体征,对常见成分血如红细胞、血浆、及冷沉淀等输注合理性进行评价。结果抽取的病历中手术科室583份,非手术科室317;手术科室与非手术科室临床输血病历合理率存在差异,非手术科室的合理率高于手术科室(χ~2=7.723,P=0.021),非手术科室合理率为93.8%,而手术科室仅为88.0%;900份输血病历中4种血液成分输注合理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214.767,P0.001)。非手术科室红细胞、血浆、冷沉淀合理率高于手术科室;900份病历中有55份记录不合格,主要是输血后评估不全、未记录输血反应。手术科室与非手术科室临床输血病历相关记录不合格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613,P=0.032)。结论部分医师掌握输血适应证欠佳,对于用血前评估及输血后疗效评价重视不足,存在输血不合理,且以手术科室明显,不重视输血病历书写,医院应加强输血管理不断提高输血的科学性、规范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加强对本院输血不良事件的管理,以减少医学损害或事故的发生,保障临床输血安全。方法 收集本院2016年7月—2022年12月期间上报的输血安全(不良)事件,并对其进行整理归纳、分析原因和持续改进。结果 2016—2022年期间上报的输血安全(不良)事件共315例,其中输血反应占比73.97%(233/315),输血不良事件占比26.03%(82/315)。同期输血人次271 328,输血反应发生率0.858 7‰(233/271 328)。同期输血申请单数129 887,输血不良事件发生率0.631 3‰(82/129 887)。在82次输血不良事件中,人为因素占比82.93%(68/82),非人为因素占比17.07%(14/82)。线性回归分析提示,年份是预测输血反应率的显著指标(P<0.05),但年份在预测输血不良事件方面并不显著(P>0.05)。结论 加强临床输血不良事件的上报管理,监控其发生率,并利用管理工具对不同类型不良事件进行分析和质量改进,可降低输血医疗风险,是临床输血安全保障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6.
目的调查本院5年半时间以来临床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的情况,并分析其分布特点和相关原因,为深入研究输血不良反应的机制以及为建立和发展我国输血预警系统提供参考。方法通过回顾性分析本院从2013—2018年上半年经临床输血管理系统上报的《输血不良反应回报单》及查阅电子病历系统,统计发生临床输血不良反应的例数并分析发生的原因,比较各种血液成分发生临床输血不良反应的类型和发生率,总结发生输血不良反应的主要科室和主要病种。结果自2013年以来,本院输血不良反应总体发生率为0.35%(477/137 297),呈逐年上升趋势,各年度输血不良反应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反应类型以过敏反应(占0.26%)和发热反应(占0.08%)为主,未见溶血性输血反应。各血液成分的输血反应率从高到低顺序依次为单采血小板(1.19%)、血浆(0.32%)、悬浮红细胞(0.31%)、冷沉淀(0.24%)、浓缩血小板(0.18%)、去白红细胞(0.16%)和少白红细胞(0.12%)。各血液成分的反应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红细胞间的反应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少白与去白红细胞的反应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各血液成分中,血浆、单采血小板、冷沉淀其发生主要输血不良反应类型有统计学差异(P0.01),均以过敏反应为主,而其他血液成分则无统计学差异(P 0.05)。发生输血不良反应的主要病种以急性髓系白血病最高(21%,100/477),其次是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11%,53/477),再者是肝硬化和消化道出血,相应的输血不良反应的临床科室分布以血液内科最高(47%,227/477),其次是传染科(8%,38/477)和急诊科(5%,25/477)。反复输血患者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0.80%,单次输血患者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为0.08%,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反复输血发生输血不良反应的科室与病种与发生输血不良反应的科室和病种分布基本一致。结论加强与临床沟通,提高医务人员整体的输血不良反应意识和鉴别诊断能力,进一步规范上报流程,重点加强后期原因分析,以追踪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估临床用血电子评估监控系统对规范临床合理用血的成效。方法本院自2013年1月推行用血前后电子评估监控系统,2015年1月推行输血过程监控系统。统计分析2012-2015年手术量,围手术期用血情况,2013-2015年输血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2012-2015年手术量持续增长,但围手术期平均用血量却呈下降趋势,2013-2015年血液出库至输血开始间隔平均时间分别为34.38±11.15,35.35±10.56和28.21±5.262 min;2015年间隔时间较前2年显著缩短,P0.05;2013-2015年2 h内输血反馈率分别为41.2%,43.5%和72.3%,2015年较前2年反馈及时率明显升高,P0.05;2013-2015年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48%,1.21%及0.81%,2015年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下降,P0.05。结论建立信息化输血管理系统,促进临床合理用血,提高用血安全。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分析输血评估情况,督促临床输血评估的完善。方法统计分析贵港市2017-2018年二级以上医疗机构输血病历100份,对其中存在的问题及科室分布进行分析。结果100份输血病历当中,含输血评估不合格病历56份,其中未评价输血后疗效占46.4%、未做输血前评估占35.7%,具体室分布在骨科(16.1%)、妇科(14.3%)、普外科(12.5%)、神外科(10.7%)等科室中。结论临床输血评估工作是减少临床不合理输血、提高血液使用价值的重要手段,针对医疗机构存在的不合理输血评估情况,应通过积极的改进,提高临床合理用血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输血病历中存在的问题,加强输血病历质量管理,持续改进医疗质量,避免医疗纠纷。方法随机抽查我院2012年至2014年输血归档病历,每月20份,共720份。检查输血申请单、病历首页、输血治疗知情同意书、输血前检测、输血适应症、输血病程记录、输血护理记录、输血医嘱、输血不良反应、输血前评估及疗效评价10个项目,计算缺陷率和合格率。针对存在的问题医院进行了质量管理干预,持续改进输血质量。2012年为改进前,2013年为改进中,2014年为改进后。结果 2012年115份输血病历存在不同缺陷,比率为47.9%,2013年78份输血病历缺陷率为32.5%,2014年32份输血病历缺陷率为13.3%。结论定期开展输血病历质量检查并进行管理干预,能有效提高输血病历质量,提高医、护输血质量,加强医务人员对安全输血相关法律法规的认识,确保输血安全,避免医疗纠纷。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手术患者简易病历包在临床工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6月份本科带药入手术室的患者172人作为使用前组,按照常规方法带药;2015年7月~12月本科带药入手术室的患者186人作为使用后组,设计并应用简易病历包带药。比较实施前后转运带药错误及药物丢失、损坏的发生率。结果应用手术患者简易病历包交接问题发生率明显下降,由15.12%下降到3.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患者简易病历包带药的临床应用,通过完善转运流程,提高了带药质量,提高交接质量,预防护理差错和纠纷,确保患者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