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总结刘虹主任医师辨治小儿腺样体肥大疾病的主要学术思想及临床经验。[方法]通过跟师临证实践,分析小儿腺样体肥大疾病的病因病机、分型论证,同时通过分析导师治疗本病的临床验案,以证明之。[结果]刘师认为痰壅清窍为本病发病之核心病机,以化痰散结、宣肺通窍作为治疗的基本原则,据多年临证经验,以自拟腺样体肥大方为基础辨证加减药物,分风热郁结证、痰热互结证、气血瘀阻证等三型论治小儿腺样体肥大疾病。所举验案一则,疗效甚佳。[结论]导师治疗小儿腺样体肥大疾病经验颇丰,临证时强调掌握核心病机,治以化痰散结为主,兼施解表、清热、化瘀之法,可明显改善患儿症状,既可免除手术对患儿及家长造成的困扰,又可提高儿童的生活质量,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总结俞景茂教授分期辨证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经验。[方法]通过学习及跟随俞景茂教授临诊,分别从病因病机、分期论治等方面系统论述俞教授诊治毛细支气管炎的学术观点和独到经验,阐述其遣方用药的特色,并附验案举隅。[结果]俞景茂教授认为毛细支气管炎的主要病因病机为患儿感受外邪、正气虚弱导致气闭痰阻,临诊分三期施治:喘憋期治以疏风化痰、降气平喘为法;迁延期治以清肺化痰、健脾益气为则;恢复期治以补益肺脾、燥湿化痰为用。俞教授将辨证与辨病相结合,临证屡获佳效。[结论]俞景茂教授对小儿毛细支气管炎辨证论治、分期治疗的独到见解以及攻补兼施、培固正气的组方原则值得学习借鉴。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俞景茂教授治疗小儿慢性咳嗽的临证经验。[方法]通过分析俞景茂教授对慢性咳嗽病因病机的认识,总结俞老师的临证思路,例举典型案例,来阐述俞景茂教授治疗小儿慢性咳嗽的临床经验。[结果]俞景茂教授分别以疏风活血、扶正祛邪、寒温并用为主要治法治疗哮咳、内伤咳嗽及喉痹,临床疗效佳。[结论]俞景茂教授在治疗小儿慢性咳嗽时结合江浙地区环境、气候与小儿体质特点,辨证施治、标本兼顾、消补并施,对儿科临床实践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介绍陈华教授继承浙派中医儿科学术特色治疗小儿腺样体肥大的临床经验。[方法]通过跟师学习、研究浙派中医儿科学术特色及整理医案,总结分析陈师治疗小儿腺样体肥大的临床经验,并列举医案以验证。[结果]陈师继承浙派中医儿科学术特色,认为小儿腺样体肥大的病因在于虚、痰、瘀,病机为肺脾两虚、痰瘀互结,将病程分为感染期、迁延期、恢复期三期,于分期治疗中“巧用和法、健运脾胃、养阴固本”,并将化痰散瘀法贯穿治疗的全程。所列案例为小儿腺样体肥大的典型案例,于感染期疏风清肺,迁延期扶正祛邪,恢复期健脾养阴,兼以化痰散瘀,疗效确切。[结论]陈师从腺样体肥大肺脾两虚、痰瘀互结的基本病机出发,通过分期治疗,灵活运用浙派中医儿科学术特色,改善患儿临床症状,缩小腺样体,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总结邱明义教授运用《伤寒论》八法治疗胃脘痛的辨治要点、方法及临证遣方用药经验。[方法]通过复习《伤寒论》中有关胃脘痛的治疗条文,概述胃脘痛的病因病机及部位、症状,结合邱明义教授在脾胃系统辨治方面的经验、临床辨治要点和辨治方法,从临证诊治思维及学术经验入手,总结邱明义教授运用《伤寒论》八法辨治胃脘痛的学术观点及临证诊治思路,并附验案两则加以佐证。[结果]胃脘痛是临床消化系统的常见症状,邱明义教授运用经方辨治胃脘痛,从辨虚实、审新久、鉴寒热、参宏微等方面辨证施治,将《伤寒论》中治疗胃脘痛的内容归纳为益气补虚法、温中健脾法、养阴润胃法、调和脾胃法、清热散结法、降逆和胃法、疏肝和胃法、泄热安中法等8种基本治疗方法。验案一辨为脾胃虚弱、中阳不足证,治以补气健脾、温中祛寒,方用理中丸合异功散加减;验案二辨为肝胃不和、郁而化火证,治以疏肝和胃、降逆清热,方用四逆散合旋覆代赭汤加减,均获良效。[结论]邱明义教授善用经方,临证治疗胃脘痛,以《伤寒论》中的八法为基础,随证加减,临床应用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6.
[目的]介绍王旭教授诊治糖尿病瘙痒症的临床经验。[方法]通过跟师学习、分析研究王旭教授临床治疗糖尿病瘙痒症的临床医案,从发病机制、治则治法、经验用药等方面总结王旭教授治疗糖尿病瘙痒症的学术思想及临证经验,并列举验案佐证。[结果]王旭教授认为糖尿病瘙痒症的发病机制以阴虚内热为本,络热血瘀为标,治当养阴清热、凉血化瘀;同时强调"瘀热"为本病的主要病理因素,清热凉血、化瘀通络当贯穿治疗始终。王教授还主张瘙痒症的辨治应始终在糖尿病整体调治的基础上进行,同时应嘱患者注意生活调养,调畅情志,合理饮食,适度锻炼,保持局部皮肤滋润。所举验案辨证为阴虚风燥、瘀热互结证,治以滋阴清热、化瘀通络,予养阴凉血化瘀汤加减,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结论]王旭教授运用养阴清热、凉血化瘀法治疗糖尿病瘙痒症,临床疗效显著,值得学习和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总结全国第四批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俞景茂教授的儿科学术思想与临证经验,以更好地传承与创新。[方法]通过对俞景茂教授著作、论文的研究,跟师学习,聆听教诲,典型医案的收集、整理,以及临证思路、辨证规律的探究,总结其学术思想与临证经验。[结果]俞景茂教授拥有7个方面的独特学术思想:重基础,致力《小儿药证直诀》研究;集百家,重视中医儿科各家学说研究;诊儿病,强调病机学说是辨证论治体系的核心;治未病,提倡先证而治是辨证论治的充实和发展;汇中西,注重取长补短推动学术发展;深研究,提出多元多靶点治疗抗小儿哮喘复发;顺时代,主张养血疏风乃治疗小儿过敏性疾病之策等。[结论]俞景茂教授在中医儿科理论研究及临床疾病诊疗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其学术思想与临证经验值得传承和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总结孙伟教授运用中医药治疗尿酸性肾病的临证思路和经验用药。[方法]通过跟随孙伟教授临诊,记录相关医案,分析典型案例,从病因病机、临证施治等方面总结归纳孙伟教授诊治尿酸性肾病的临证思路和经验用药,并举验案一则以佐证。[结果]孙伟教授认为尿酸性肾病的病因是湿浊瘀滞,病机是脾肾衰败、浊瘀毒邪阻络,创"益肾泄浊法"为基本治疗大法,具体施治时强调益肾健脾以固先后天之本,清利止痛以治其标,解毒泄浊以清其根源。孙师主要经验用药为生黄芪、潞党参、老苏梗、淮山药、制苍术、炒白术、土茯苓等,临证常随病情变化加减化裁。以"益肾泄浊"法为基本治疗大法,指导临床遣方用药,验案所示收效良好。[结论]孙伟教授运用"益肾泄浊法"治疗尿酸性肾病的临证思路和经验用药在实践中行之有效,有降低尿酸、改善肾功能的作用,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总结浙江省名中医章勤教授临床辨证施治先兆流产的经验。[方法]通过跟随章勤教授临诊并学习章勤教授的医案,选取章师临床治疗宫腔积血伴胎盘低置、复发性流产伴血栓前状态、宫腔大量积血伴阴道反复流血等各类难治性先兆流产之验案,分析总结老师治疗先兆流产的学术观点和临床经验。[结果]章勤教授认为先兆流产的发生总以肾虚为主,有兼气虚提摄无力者,治以补气健脾,固摄胎元;有兼阴虚内热,蕴久成瘀者,治以滋肾养阴,化瘀止血;亦有因血热,迫血妄行而致者,治以益气固肾,凉血止血。随证治之,疗效确切。[结论]章勤教授辨治先兆流产的经验,特色鲜明,疗效肯定,值得深入学习与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总结陈华教授从“阴虚瘀热”论治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经验。[方法]通过随师临证,总结整理病案资料,阐释陈师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经验及方药特色,并通过临床验案加以佐证。[结果]陈师认为,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病因为风、痰、瘀、虚,病机为肺脾两虚,痰瘀阻络,迁延不愈,瘀热互结,创新性地提出从“阴虚瘀热”辨治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总结出重视风邪,祛风解表;三因制宜,滋阴清瘀;详辨虚实,巧用和法;顾护中焦,健运脾胃的诊治经验。验案为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辨为阴虚感冒,兼痰瘀阻滞证,陈师分期论治,滋阴清瘀治法贯穿疾病治疗的中后期,迁延期养阴退热、化痰祛瘀,恢复期养阴退热、健脾益气,疗效显著。[结论]陈师继承浙派中医儿科特色,从“阴虚瘀热”辨治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疗效显著,对指导临床有较高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总结劳绍贤教授治疗脾胃疾病的临证用药经验。[方法]通过临床跟师学习、记录典型病例、查阅相关文献,从疾病的诊治思路及经验方药方面论述劳教授治疗脾胃疾病的学术思想和临证经验,对其常用药对和自拟良方进行总结,并举验案佐证。[结果]劳绍贤教授临证以证为本、病为枢、症为标,通过舌诊将脾胃疾病分为脾胃湿热、气滞胃肠、脾胃气虚、气阴两虚4个基本证型,依据证型选用药对,同时结合现代药理研究成果,形成自己独具特色的经验用药和处方。脾胃湿热证者,治以清热祛湿;气滞胃肠者,治以调畅气机、疏肝和胃;脾胃气虚证者,治以健脾祛湿;气阴两虚证或兼瘀热互结者,治以气阴双补、瘀热并清,临床治疗脾胃病收效显著。所举验案中患者辨证为肠道湿热、气血凝滞,予以清热祛湿、理气行血治疗后,疗效良好。[结论]劳绍贤教授病证结合治疗脾胃疾病临床疗效良好,其临床及学术经验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总结全国名中医张发荣教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证经验。[方法]通过跟师侍诊,整理医案及相关文献,从病因病机、处方用药等方面总结张教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经验,并附验案一则。[结果]张教授结合多年临证经验,认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以“肾虚络损”为基本病机,遵循以治疗糖尿病本病为经,治疗周围神经病变为纬的“经纬论治”法,以补肾和络为基本治则,补肾善从“阴中求阳”“阳中求阴”;和络则灵活运用养阴清热宁络、益气养阴行络、健脾化湿通络、豁痰化瘀畅络、清热利湿通络、温经散寒护络等方法。临证中尤其重视虫类药物的使用,以活血通络,同时重调脾胃,不避甘温,内外合治,双管齐下。所举验案辨证为脾肾亏虚、络脉瘀阻证,张教授治以补肾活血通络,兼以健脾祛湿,临床疗效显著。[结论]张老把握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肾虚络损的基本病机,采用“经纬论治”法,治疗重在补肾和络,临床疗效显著,值得学习借鉴。  相似文献   

13.
[目的]总结劳绍贤教授运用岭南道地药材治疗内外科杂病的临证用药经验,并加以推广。[方法]通过日常跟诊、记录典型病例、查阅相关文献,从经验方药方面论述劳教授运用岭南道地药材的学术思想和临证经验,对其用药经验和自拟良方进行总结,并附验案加以佐证。[结果]劳绍贤教授根据岭南地理环境及岭南人体质特点,以传统中医药辨证与现代中药药理研究相结合,临证善用岭南中草药治疗内外科疾病。湿热与毒互结所致慢性肝炎,当治以疏肝健脾、清热解毒,选用田基黄;湿热与瘀滞搏结所致慢性前列腺炎,当治以清热利湿、活血通络,选用广东王不留行;湿热气滞互结所致胃脘痛,当治以清热祛湿、理气止痛,选用救必应;湿温发热当治以透热解表、芳香化湿,选用土茵陈;热毒互结所致实热肿痛,当治以清热凉血解毒,选用肿节风;瘀滞所致胸胁痛,当治以疏肝和络止痛,选用铁包金配穿破石。验案一诊断为胃痞(脾胃湿热证)、胁痛(气滞血瘀证),治宜清热化湿、理气通瘀,方用"清浊安中汤合菖志"加减,方中重用铁包金和穿破石。验案二诊断为胃痞(脾胃湿热证)、牙痛(胃火炽盛证),治宜清热化湿、泻火消肿,方用"清浊安中汤合藿香"加减,其中重用肿节风治疗后均获得良效。[结论]劳绍贤教授针对岭南地域气候特点及人群体质,提出"湿热与滞、瘀、毒互结"之病机,因地制宜采用岭南道地药材治疗内外科杂病,临床疗效显著,其经验及验方值得推广以造福更多患者。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袁斌教授从五脏论治小儿过敏性紫癜的经验。[方法]通过介绍袁斌教授从"肺脾气虚、心肝有余、肾不足"角度辨证治疗小儿过敏性紫癜的临床经验,总结其学术观点和辨治方法,并附典型验案一例。[结果]袁斌教授认为本病的发生与五脏关系密切,心肝有余为生理基础,肺脾气虚为病理特点,后期涉及肾阴亏虚。治疗分期而论,急性期辨证为风毒瘀热证,从心肝入手,治以清热凉血、活血化瘀、祛风解毒,自拟丹芍方,迁延期辨证为肺脾气虚证,着眼于肺脾肾三脏,治以益气固表、健脾助运、滋阴补肾,选用玉屏风散、四君子汤加减。[结论]袁斌教授治疗小儿过敏性紫癜有独到的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临床疗效良好,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总结韩新民教授运用瓜蒌薤白半夏汤治疗小儿叹气的经验。[方法]通过跟随韩新民教授临诊,记录相关医案、分析典型病例,总结归纳韩新民教授诊治小儿叹气的临证思路和效验方药,并举验案一则以佐证。[结果]韩新民教授认为叹气患儿多为虚实夹杂之证,脾肺气虚、胸阳不振,兼挟有痰浊实邪,对证施治之时,运用通阳益气、豁痰散结、活血化瘀法,方选瓜蒌薤白半夏汤,常常能收到较好疗效。[结论]韩新民教授治疗小儿叹气有独到的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方选瓜蒌薤白半夏汤在临床实践中行之有效,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总结王真教授治疗肺部结节的经验。[方法]通过临床跟师学习,分析研究王真教授治疗肺部结节的医案,总结王真教授治疗肺部结节的临床诊疗思路及方药特点,并举一验案加以佐证。[结果]王真教授认为肺部结节的发生与先天禀赋不足、情志调节失常、体质偏颇、空气环境恶劣等密切相关,瘀血是其发病的重要病理因素。对于中医治疗肺部结节,王真教授提出“症-证-体”结合的辨治模式:抓主症,对症治疗,辨证施治;辨体质,调整人体脏腑阴阳气血和机能代谢;重活血,化瘀消积;阅影像,配伍抗癌中药。所附验案中患者属肺脾阴虚、痰瘀互结之证,体质呈阴虚、血瘀、痰湿质,治以养阴健脾、化痰祛瘀之法,投以自拟方,取得明显疗效。[结论]王真教授治疗肺部结节注重“症-证-体”相结合,配用活血、抗癌药物,临床疗效显著,其经验对于肺部结节的中医药治疗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介绍陈华教授分期辨治小儿变应性鼻炎的经验。[方法] 通过跟师学习,收集和分析陈师治疗小儿变应性鼻炎的医案,根据陈华教授临证所谈以及本人的中医学术体会,探讨陈师分期辨治小儿变应性鼻炎的经验,并列举医案以验证。[结果] 陈师认为,风、虚、痰、瘀是小儿变应性鼻炎的主要病因,基本病机为风邪犯肺、痰瘀互结,将病程分为发作期和缓解期,于分期治疗中注重风邪,善用清宣祛风;重视脾胃,擅长健脾化痰;关注体质,运用温阳通窍;强调通络,常用活血化瘀。所列案例为小儿变应性鼻炎的典型医案,临证时在经验方小儿鼻炎通窍方基础上随证加减,于发作期疏风清热,缓解期补脾益肺,兼以通窍散结,疗效确切。[结论] 陈华教授继承浙派中医儿科学术特色,分期辨治小儿变应性鼻炎,可有效缓解患儿临床症状,增强患儿体质,疗效显著,值得进一步学习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析张萍青教授临证施治崩漏的经验。[方法]通过跟随张萍青教授临诊和学习张萍青教授的医案,整理并总结张师对崩漏病因病机的认识、治疗特色并辅以验案分析,探析张师治疗本病的临床经验。[结果]张师认为崩漏发病,无论寒热虚实,均会导致冲任失调,所以治法上以重建月经周期为根本目的,综合运用中医辨证和西医激素辅助疗法。在急性出血期,采用清热止血、调养肝脾之法,缓解期则采用人工周期疗法,据证加减,使患者周期恢复正常,达到肾阴阳平衡,血止而周期复,临床取得比较好的治疗效果。[结论]整理张萍青教授诊治妇科崩漏之经验,有助于引导学生理解辨治崩漏之精髓,掌握治疗崩漏思路,具有较好的临床实践及中医教学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俞景茂教授运用止嗽散治疗儿童慢性咳嗽的经验。[方法]分别以感染后咳嗽、咳嗽变异性哮喘、上气道咳嗽综合征为例,举例介绍俞景茂运用止嗽散治疗儿童慢性咳嗽临床经验。[结果] 俞景茂教授运用止嗽散加减治小儿疗感染后咳嗽、咳嗽变异性哮喘、上气道咳嗽综合征之风痰恋肺证者疗效确切。[结论]俞景茂教授运用止嗽散治疗儿童慢性咳嗽经验需要进一步继承发扬。  相似文献   

20.
[目的]总结汪受传教授从足三阴经辨证论治小儿水疝的临证经验。[方法]通过随师侍诊,收集整理和记录分析汪教授治疗水疝的医案,分析汪教授治疗水疝的辨治思路,阐述汪教授对该病病因病机的认识,详细论证其辨证分型,并举验案加以分析。[结果]汪教授认为小儿水疝病因不离寒湿水气,辨证论治不离足三阴经,尤重足厥阴肝经,并与足太阴脾经、足少阴肾经有关,治疗以疏肝、实脾、温肾为主。案一辨证为湿聚足太阴脾经,治以健脾化湿利水;案二辨证为寒凝足厥阴肝经、足少阴肾经,治以疏肝温肾利水,治后均获良效。[结论]汪教授治疗小儿水疝从足三阴经辨证入手,治以疏肝健脾、温阳利水,临床收效良好,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