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分析心理干预护理对于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情绪的影响。方法:选取接受治疗的精神分裂恢复期患者77例,随机分为心理护理组(39例)和常规护理组(38例)。结果:治疗后心理护理组的SAS评分及SDS评分显著低于常规护理组(P<0.05);心理护理组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常规护理组(P<0.05)。结论:心理干预护理能够有效地改善恢复期精神分裂患者焦虑、抑郁的情绪  相似文献   

2.
目的总结经右心室穿刺室间隔缺损封堵患儿麻醉恢复期的护理工作经验。方法对2018年8月-2019年8月我院入麻醉恢复室的25例经右心室穿刺室间隔缺损封堵患儿的护理工作进行分析,归纳此类患儿在麻醉恢复期的护理重点。结果经右心室穿刺室间隔缺损封堵患儿在麻醉恢复期的护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常规护理、拔管护理、拔管后并发症护理、术后并发症护理及心理护理。结论多方面有重点的麻醉恢复期护理有助于经右心室穿刺室间隔缺损封堵患儿顺利度过麻醉恢复期。  相似文献   

3.
在临床护理过程中,心理护理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疾病的治疗、护理及预后。下面谈谈心理护理在冠心病患者康复中的作用。 一、急性期的护理 1.正确认识卧床和CCU监护与运动关系 2.大小便环境适应问题 3.努力消除夜间恐惧感 二、恢复期的护理  相似文献   

4.
心肌梗死患者急性恢复期的心理护理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朱玉玲 《山东医药》2001,41(17):78-78
心肌梗死患者急性恢复期的心理护理体会@朱玉玲$山东建筑工程学院校医院!250014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脑中风恢复期的中西医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年7月~2014年12月收治的脑中风恢复期患者56例的临床资料,总结所给予的中西医护理措施。结果本组56例患者,在给予综合对症治疗的基础上,配合护士给予生活护理、饮食护理、情志护理和康复护理等措施进行干预后,全部患者的肢体活动能力、生活自理能力均得到显著提高,不良心理情绪有效改善,生活质量明显提高,病情改善出院。结论积极合理的中西医护理措施对于提高脑中风恢复期患者的疗效和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心血管疾病患者恢复期精神分裂症的护理干预效果及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年1月~2015年10月收治的合并有心血管疾病的精神分裂症患者72例的临床资料,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自我能力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所有患者经过护理干预其生活质量各指标均显著高于护理前(P0.05);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改善情况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合并有心血管疾病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在其恢复期要从其生活、心理、家庭干预、药物干预等各个方面加强护理,可有效提高其生活能力,改善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脑卒中患者恢复期的焦虑和抑郁情绪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脑卒中患者恢复期的心理健康状况。方法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对75例恢复期脑卒中患者进行测评,并与国内常模对照。结果恢复期脑卒中患者SAS和SDS评分与国内常模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中度以上焦虑与抑郁的发生率分别为49.3%和57.3%。结论恢复期脑卒中患者普遍存在焦虑和抑郁情绪,故在治疗脑卒中的同时,应对其进行积极的心理护理。  相似文献   

8.
杨艳 《临床肺科杂志》2010,15(3):446-447
目的探讨漏斗胸行胸腔镜下漏斗胸矫正术(NUSS手术)治疗的护理要点。方法我院2008年6月~2009年3月5例先天性漏斗胸患者行NUSS手术治疗的护理措施。术前做好深呼吸训练、心理护理等;术后注意麻醉清醒前护理,早期下床活动,加强呼吸道管理。恢复期对患者有效的康复指导。结果患者平均7天出院,均无并发症。结论术后早期下床活动、有效的呼吸功能训练是减少术后并发症的主要措施;规范的康复指导是康复期姿势矫正和保持术后胸廓良好形态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在麻醉复苏室恢复期患者中应用舒适护理对提升安全性和舒适度的效果.方法 从2018年11月-2019年10月择取80例麻醉复苏室恢复期患者,将其随机分组研究,对照组(40例)行以常规护理,研究组(40例)行以舒适护理,对照分析两组患者安全性和舒适度.结果 从安全性上来看,研究组高血压、心律失常、低氧血症、低血压、低温寒战、躁动等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从舒适度上来看,研究组生理、社会文化、心理精神、环境等方面舒适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从护理满意度来看,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麻醉复苏室恢复期患者中,舒适护理的应用可以提高安全性和舒适度,使患者更加认可和满意护理服务.  相似文献   

10.
目的总结老年心肌梗死患者恢复期的临床护理措施,研究实施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老年心肌梗死恢复期患者97例作为研究对象,给予全面的护理干预,分别采用西雅图心绞痛调查表(SAQ)与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价本组患者干预前后的生活质量与心理状况。结果干预后在疾病认识程度、治疗满意程度、心绞痛和躯体活动受限程度三方面以及SCL-90的各项指标评分值均大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处于恢复期的老年心肌梗死患者给予全面的护理干预措施,能够使其建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减轻心理压力,调适心理健康状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总结O rem自护理论在老年胸科术后恢复期的应用经验。方法根据病人的自理能力,我们采用O rem自护理论的3个护理系统和健康教育,通过护士示教,使患者掌握自我护理的方法。结论老年病人在术后恢复期中能积极参与,灵活运用所学到的自护知识和技术进行自我护理,顺利度过术后恢复期。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中医护理干预在骨折患者术后恢复期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2014年1月—2016年6月收治的骨折术后恢复期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而观察组患者给予中医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疼痛评分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护理干预在骨折患者术后恢复期的应用效果良好,可有效减轻患者疼痛程度,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肝移植患者重症监护期的心理变化及护理干预措施。方法对13例重症监护期间的肝移植患者进行心理疏导,落实各项护理措施,加强围手术期护理。结果本组患者均能配合治疗,无围术期死亡病例,无护理并发症发生。结论重视重症监护期间肝移植患者的心理变化,加强护理干预对于降低手术后风险、加快术后患者的恢复、缩短住院时间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4.
正多元文化护理由美国护理学家M.Leininger提出,以患者对精神文化(照顾、治疗、疾病、健康、护理)需求差异性及社会文化多样性为根据,将多种文化渗透到护理工作中,为患者提供多媒体、全方位护理干预措施,以满足其心理、生理需求,促进疾病恢复。目前,多元文化护理在全身麻醉手术患者中应用效果仍缺乏大量循证依据,故本研究旨在探讨其在全身麻醉手术病人麻醉恢复期应用价值。1资料与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脑血管病的临床护理方法,总结护理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75例脑血管病患者的护理方法,观察护理疗效,总结有效经验。结果 75例脑血管病患者,经过积极的临床综合护理,急性期均未有并发症的发生;64例中度偏瘫患者经恢复期的康复护理锻炼,基本恢复生活自理能力;11例重度偏瘫患者经过心理护理,均能积极地配合康复治疗,对病情的康复恢复信心。结论积极有效的综合护理不仅能提高患者的治愈率,缩短康复时间,同时也能树立患者良好的生活心态,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多元化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恢复期患者躯体功能、社会功能造成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1-12月期间于我院治疗急性心肌梗死且当前处于恢复期的80例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以护理模式差异为分组依据,分为采取常规护理的对照组,采取多元化护理的研究组,各40例。比较护理后两组的躯体功能、社会功能评分与心绞痛发生率。结果 护理后研究组的躯体功能、社会功能评分和心绞痛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多元化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恢复期患者躯体功能、社会功能、预后均有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17.
总结2例人工瓣膜感染性心内膜炎的护理。护理重点严密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及时处理各种并发症,同时做好生活护理、心理护理、做好护理记录,加强卫生宣传,防止继发性感染,加强出院指导及出院随访。  相似文献   

18.
脑出血是神经内科的急重症之一,复发率高,致残率高,恢复期长是该病的特点.因此,该种病人极易出现心理障碍,影响治疗和恢复,尤其是在急性期,病情尚未稳定,不良的心理反应会加重病情.现回顾分析了我科2002年1月至2003年10收治的83例脑出血病人的有关资料,对脑出血急性期病人的心理护理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外科非心脏手术患者术中心理护理对血压及心率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7月~2015年10月收治的外科非心脏手术患者124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计算机随机分配的方式,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2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加强术中心理护理。结果观察组加强术中心理护理后,其焦虑自评量(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心率、舒张压、收缩压等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外科非心脏手术患者加强其术中心理护理可以有效降低其血压及心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心血管疾病患者术后恢复期护理措施进行总结,为临床护理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对153例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术后恢复期护理管理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 153例患者术后恢复期出现体温偏低、高血压、舌后坠、低血氧几率较大,分别占86.93%,64.71%、41.18%、29.41%,发生低血压与延迟苏醒情况分别占3.27%,采取相应合理措施后患者恢复良好,意识清醒,血压、心率恢复正常,血氧饱和度达标,且未见其他并发症。结论心血管患者术后恢复期容易出现体温偏低、高血压、舌后坠、低血氧、低血压与延迟苏醒等情况,此时护理管理尤为重要,采取正确的护理措施可以有效的改善患者生命体征,将并发症发生情况控制在最低限内,确保患者治疗安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