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脲醛-三聚氰胺甲醛复合树脂胶粘剂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尿素、三聚氰胺、甲醛为原料合成了一种游离甲醛含量较低、耐水性能优良的脲醛-三聚氰胺甲醛复合树脂胶粘剂.研究了原料配比、加料方式、加料时间、pH值、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对产物中游离甲醛含量的影响,测定了产物的性能.结果发现,当n甲醛:n尿素:n三聚氰胺=1.8:1:0.35,温度为85 ℃,pH=9.5时,所合成的树脂游离甲醛含量较低,耐水性能优良.  相似文献   

2.
采用弱碱-弱酸-弱碱工艺,在传统一次加料反应的基础上,尿素与甲醛"分批加入,多点分段"控制反应过程,进行脲醛树脂游离甲醛含量减量化的实验.通过单因素实验,考察F/U物质的量比、羟甲基化温度、缩聚反应pH、改性剂、固化剂等对脲醛树脂胶粘剂游离甲醛含量和性能的影响.结果显示,当甲醛与尿素的物质的量比为1.31:1,羟甲基化反应温度为95-98℃,聚合反应pH4.8-5.1时,可以合成游离甲醛含量在0.1%以下的脲醛树脂胶粘剂,最终使由脲醛树脂胶粘剂制得人造板的性能技术指标达到Eo级标准.  相似文献   

3.
水溶性磺化丙酮-甲醛缩合物的合成及其减水性能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以丙酮、甲醛和亚硫酸氢钠为主要原料合成了水溶性磺化丙酮-甲醛缩合物(SAF)。并对合成条件及原料配比对其减水性能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确定了最佳合成条件:采用先丙酮后甲醛的加料方式,n(甲醛):n(丙酮):n(亚硫酸氢钠)=2:1:0.55;缩合初期反应温度为60~70℃,后期反应温度为85~100℃,反应体系的pH为10。  相似文献   

4.
采用弱碱-弱酸-弱碱工艺,在传统一次加料反应的基础上,尿素与甲醛“分批加入,多点分段”控制反应过程,进行脲醛树脂游离甲醛含量减量化的实验。通过单因素实验,考察F/U物质的量比、羟甲基化温度、缩聚反应pH、改性剂、固化剂等对脲醛树脂胶粘剂游离甲醛含量和性能的影响。结果显示,当甲醛与尿素的物质的量比为1.31;1,羟甲基化反应温度为95—98℃,聚合反应pH4.8—5.1时,可以合成游离甲醛含量在0.1%以下的脲醛树脂胶粘剂,最终使由脲醛树脂胶粘剂制得人造板的性能技术指标达到E0级标准。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脲醛改性呋喃树脂合成过程中反应温度、甲醛与尿素的物质的量之比、pH值、加料方式及改性剂等因素对产品性能的影响,给出了合成高水分呋喃树脂的较佳工艺条件.通过工艺控制和添加改性剂,制得了树脂砂黏结强度为2.28MPa,水的质量分数为18.9%,游离甲醛的质量分数为0.23%,黏度(20℃)为31mPa·s,外观为棕红色透明液体的呋喃树脂.  相似文献   

6.
在对酚醛树脂合成的研究中,讨论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催化剂用量及甲醛与苯酚摩尔比4个因素对树脂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反应温度的升高,反应时间的增加,催化剂用量增大,树脂的黏度和固含量增加,凝胶时间降低,游离甲醛含量降低;随甲醛与苯酚摩尔比的提高,树脂的黏度和固含量增加,凝胶时间降低,游离甲醛含量升高.酚醛树脂最佳合成条件:反应温度90℃,反应时间3h,催化剂Ba(OH)2用量8 g,n(甲醛)/n(苯酚)为1.6.  相似文献   

7.
实验选取糠醇和甲醛为原料,草酸为催化剂,采用缩聚的方法合成游离甲醛含量低,黏结强度高的呋喃树脂.研究了原料摩尔比、催化剂用量、合成温度、反应时间对合成的呋喃树脂黏结强度的影响.通过正交实验确定合成呋喃树脂的最佳工艺为:糠醇和甲醛的摩尔比1∶1、合成温度80℃、反应时间6 h、pH值为4.  相似文献   

8.
以浓缩甘蔗汁(蔗糖质量分数为45%)、三聚氰胺和甲醛为原料,在弱碱性条件下合成了一种红棕色透明的新型木材胶粘剂,该胶粘剂具有蔗糖-三聚氰胺-甲醛(SMF)共缩聚树脂特征。在单因素试验分析的基础上,采用响应曲面试验设计方案对反应体系的甘蔗汁用量、交联剂用量及n(甲醛)∶n(三聚氰胺)(即F/M摩尔比)进行分析,建立各影响因素与胶合强度的回归方程,得到以胶合强度为响应值的响应曲面图和等高线图,通过优化分析得出合成胶粘剂的最佳工艺条件:糖含量45%的浓缩甘蔗汁与三聚氰胺的质量份比为325.28∶100、交联剂与SMF树脂的质量份比为0.36∶100、n(甲醛)∶n(三聚氰胺)值为2.35。该胶粘剂的胶合强度可达1.16 MPa,原料成本约为2 451元/t,与三聚氰胺改性脲醛树脂的价格接近。  相似文献   

9.
脲醛树脂的合成及其在堵水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尿素和甲醛为主要原料合成了脲醛树脂,分析了甲醛和尿素的摩尔比、尿素加入方法、改性剂加量等对树脂中的游离甲醛含量以及树脂稳定性的影响,优化了合成条件.以氯化铵为固化剂,六次甲基四胺为固化速度调节剂对合成的脲醛树脂进行固化.通过性能评价.发现脲醛树脂的固化时间在较大范围内可以调节;固化后抗压强度高;在地层液体中具有低的溶解率:采用加入增孔剂的方法成功的使脲醛树脂具有了选择性.  相似文献   

10.
以蔗糖、三聚氰胺、甲醛为原料,在碱性条件下添加交联剂合成了蔗糖-三聚氰胺-甲醛(SMF)共缩聚树脂。通过单因素试验法考察了蔗糖用量对树脂性能及胶合强度的影响,并对树脂的合成因素和胶合板的胶合工艺进行了优化,对优化配比合成的树脂经硅胶柱层析法分离纯化后的主要成分,通过红外光谱(IR)和质谱(MS)进行结构测定,确定了该产物主要成分的化学结构,探讨了合成机理。试验结果表明:SMF共缩聚树脂为黄色、透明、均一无沉淀液体,水溶性好,贮存期可长达2个月;优化合成条件为蔗糖与三聚氰胺的摩尔比为0.7,甲醛与三聚氰胺的摩尔比为2.7,交联剂用量为树脂质量的0.33%;桉树胶合板优化胶合工艺参数为双面施胶量340 g/m2、热压压力0.9MPa、热压温度150℃、热压时间60 s/mm;共缩聚反应可能发生在蔗糖分子的3个伯醇羟基上。  相似文献   

11.
SAF的合成机理及分散性能研究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6  
以丙酮、甲醛和亚硫酸盐为主要原料合成出了磺化丙酮-甲醛缩聚物减水剂(SAF),研究了原料配比,加料方式及反应条件对缩聚反应和产物分散性能的影响,初步讨论了缩聚反应机理。  相似文献   

12.
以硝酸盐和尿素为基质,采用一次燃烧法在较低炉温(600-620℃)下合成了SrAl2O4:Eu^2+,Dy^3+长余辉发光材料.通过对比实验,研究了原料的用量对产物合成及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n(尿素):n(硝酸盐)=12:1,硼酸摩尔分数为0.10%~0.12%,Eu2O3为0.2%,Dy2O3为0.4%时,制备的SrAl2O4:Eu^2+,Dy^3+具有好的余辉性能.  相似文献   

13.
以苯酚和甲醛为原料,在强碱条件下制备中间体2,4,6-三羟甲基苯酚钠,产物经核磁氢谱得到确认;在传统三段工艺条件下(碱-酸-碱工艺),制备了不同2,4,6-三羟甲基苯酚钠/尿素(TMP/U)摩尔比的低游离甲醛释放的脲醛树脂并研究了TMP/U摩尔比对脲醛树脂的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TMP/U摩尔比的增加,脲醛树脂中的游离甲醛含量明显降低,改性树脂的粘度有所提高.当TMP/U摩尔比为1∶40时,脲醛树脂的游离甲醛质量分数小于0.01%;脲醛树脂制备过程中各阶段的游离甲醛含量分析表明,TMP对脲醛树脂中游离甲醛的降低主要发生在碱性阶段和第二批尿素加入阶段后期;随着TMP/U摩尔比的增加,NH4Cl/TMPUF体系的pH值逐渐升高.此外,改性脲醛树脂粘接胶合板的干强度和湿强度都高于参比组,改性脲醛树脂粘接胶合板的游离甲醛释放最低低于1 mg/L.  相似文献   

14.
以双氰胺和甲醛为主原料,以亚硝酸钠为催化剂,在一定条件下制备改性双氰胺甲醛脱色絮凝剂后不经分离直接处理溴氨酸水溶液.以溴氨酸水溶液的脱色率和CODc,去除率为考核指标,考核了反应物料摩尔比、催化剂用量等因素对溴氨酸水溶液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反应温度为75℃,反应时间为4h,反应物摩尔比为n1(双氰胺):n2(甲醛):n3(氯化铵):n4(尿素):n5(亚硝酸钠)=1:2.4:0.7:0.1:0.05的条件下,脱色絮凝剂对溴氨酸水溶液的脱色率和cODcr去除率分别为98.0%和65.4%.  相似文献   

15.
采用一步法工艺合成DMDHEU树脂,通过丙三醇对DMDHEU树脂进行醚化改性,研究在较低酸性条件下,醚化温度、丙三醇用量对改性DMDHEU树脂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优化改性工艺为pH 4.0~5.0,反应温度50℃,反应时间为4h,醚化剂用量为40%,所得改性DMDHEU树脂的固含量为60.02%,游离甲醛量为0.59%。亚麻织物经改性DMDHEU树脂整理后的折皱回复角为114.96°,释放甲醛量为13.5mg/kg,满足低甲醛树脂整理剂的要求。  相似文献   

16.
以十六胺和溴乙磺酸钠为原料合成了十六胺乙基磺酸钠,用单因素优选法研究了影响反应的因素,优化反应条件为n(十六胺):n(溴乙磺酸钠)=1.0:1.3,反应温度80℃,反应时间7.0h,pH值9.0~10.0,产物质量收率89.64%,提纯后纯度93.25%,并对十六胺乙基磺酸钠的应用性能进行了测定.  相似文献   

17.
研讨了N-苯基甲酰胺酸甲酯(MPC)的新颖合成,整个合成分为两步完成:①起始原料尿素与苯胺在无溶剂存在下反应合成N,N′-二苯基脲(DPU),通过实验确定最佳工艺条件为:反应温度170℃;n(苯胺)∶n(尿素)=5∶1;反应时间1.5h,N,N′-二苯基脲粗产物经重结晶法纯化,产率可达96.3%;②N,N′-二苯基脲与甲醇在高压反应釜中(氮气保护)无其它溶剂存在下醇解反应合成N-苯基碳酰胺酸甲酯。经过实验优化确定反应工艺条件为:反应温度170℃,n(N,N′-二苯基脲)∶n(甲醇)=1∶10,反应时间4h。粗产物经柱色谱分离提纯,N-苯基碳酰胺酸甲酯的分离产率可达83.7%。所有产物的分子结构经1 H NMR,13C NMR以及IR光谱表征。  相似文献   

18.
以三聚氰胺(MEL)、多聚甲醛和季戊四醇(PER)为原料,通过羟甲基化、醚化和缩聚合成了一种新型的大分子三嗪成炭剂-季戊四醇接枝三聚氰胺甲醛树脂(MF-MPER),其较好的合成条件:n(MEL):n(PER):n(甲醛)=1:4.5:7.5,羟甲基化的pH为9,温度为75℃,时间为1 h;醚化及缩聚的pH为1.5,温度...  相似文献   

19.
以甲醛、二甲胺为胺化试剂,通过对反相乳液中制得的淀粉接枝丙烯酰胺共聚物(St-g-AM)进行Mannich反应,得到阳离子化的乳液产品。对合成路线、醛胺缩合反应及Mannich反应的摩尔比、反应温度、反应时间、pH值等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先将甲醛与二甲胺进行反应,再与反相乳液中的淀粉接枝丙烯酰胺聚合物反应的路线对反应更为有利。当n(酰胺基)∶n(甲醛)∶n(二甲胺)为1∶1∶1.2,反应温度为40~50℃,介质pH值为5~6,反应时间为3~4 h,胺化度可达到23.5%,产品的特性粘数达到960 mL/g,且产品的稳定性、溶解性都较好。通过Mannich反应制得的淀粉接枝共聚物的胺化产物是具有优良絮凝性能的污水处理用絮凝剂。  相似文献   

20.
以甲醛、二甲胺为胺化试剂,通过对反相乳液中制得的淀粉接枝丙烯酰胺共聚物(St-g-AM)进行Mannich反应,得到阳离子化的乳液产品。对合成路线、醛胺缩合反应及Mannich反应的摩尔比、反应温度、反应时间、pH值等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先将甲醛与二甲胺进行反应,再与反相乳液中的淀粉接枝丙烯酰胺聚合物反应的路线对反应更为有利。当n(酰胺基)∶n(甲醛)∶n(二甲胺)为1∶1∶1.2,反应温度为40-50℃,介质pH值为5-6,反应时间为3-4 h,胺化度可达到23.5%,产品的特性粘数达到960 mL/g,且产品的稳定性、溶解性都较好。通过Mannich反应制得的淀粉接枝共聚物的胺化产物是具有优良絮凝性能的污水处理用絮凝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