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机械密封在油田、电厂、矿山等行业中有着广泛的应用。由于使用场合的不同,受操作介质、温度、压力以及安装质量的影响,造成机械密封在寿命上表现出明显的差异。多年来,人们面对实际运行中机械密封出现的泄漏问题,解决的思路大都放在动环与静环这一对摩擦副的研究上,如动、静环的选材与匹配、静环的结构以及端面之间的润滑状态等。但在现场对轴封的检修中发现,机械密封的泄露,  相似文献   

2.
一、机械密封的原理 离心泵内液体和泵外压力不同,顺着轴就要产生泄漏,为此需要设置密封装置,称其为轴封。泵常用的密封形式有三种:填料密封、机械密封、浮动密封。机械密封具有泄漏量极少、寿命年、不需调整、与轴磨损极小等优点,因此被广泛应用于各类离心泵中,特别是对于扬程(压力)高的泵,机械密封的作  相似文献   

3.
机械密封的功率消耗试验及测量方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随着机械密封应用的普及、机械密封的失效已成为石油化工等部门的回转机械(离心泵等)工作不可靠的重要因素,机械密封的端面摩擦不但直接消耗能源,而且,因端面摩擦过度而引起的密封失效泄漏所造成的损失则更大。本文在试验的基础上,研究了机械密封消耗的构成,介绍机械密封摩擦功率的测量方法,对机械密封不同工况不功率消耗的变化进行了分析,提出了降低机械密封功率消耗和改善密封功能,提高机械密封的工作可靠性的途径。  相似文献   

4.
端面密封结构的设计探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端面密封又称为机械密封.由于端面密封有许多优点,近年来在国内外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端面密封的密封质量和使用寿命,是与转速.压力、温度.几何尺寸、环境、仲击振动、材料、加工质量、安装固定等许多因素有关,是一个较为复杂的问题.为了提高密封质量和使用寿命,需正确地设计摩擦副和端面密封的整体结构,同时在生产制造和安装过程中,保证必要的加工质量和安装精度.本文围绕端面密封整体结构的设计,提出一些探讨要点,供设计工作者参考.  相似文献   

5.
机械密封的摩擦副材料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机械密封广泛用于流体机械中,对一般的工况其研究现主要体现在正确选择摩擦副材料上.本文介绍了常用的机械密封摩擦副材料以及一些新材料,对进一步研究和选择摩擦副材料有一定的指导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机械密封端面温度的动态过程测量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自行设计制造了一部机械密封测试试验台,利用该试验台能准确测出机械密封的端面温度.实测结果表明;机械密封的端面温度与密封工况及密封端面摩擦状态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利用端面温度的变化能判定密封工况及端面摩擦状态的变化.  相似文献   

7.
朱拥军 《中国机械》2014,(18):89-90
机械密封具有工作可靠、摩擦磨损小、密封性好、泄漏量少等特点,在机泵设备中广泛使用。对于船用机械端面密封而言,当水深发生变化时,密封结合面之间的摩擦热、接触力随之发生变化,封面之间的接触应力也随之改变。本文主要对机械密封进行概述,并探析水深的变化对船用机械密封端面变形所产生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AC螺杆压缩机机封失效原因分析及改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AC压缩机高压级机械密封失效的原因,主要是因为机械密封摩擦副材质硬环硬度低,导热系数小,许用pcu值低,易发生粘着磨损等而造成密封失效。针对该原因,将密封方式由接触式机械密封改为流体动压可控间隙机械密封,端面摩擦副材料由原不锈钢(AISI304)一碳石墨(CARBON/17-4)改为碳化钨-碳石墨,完全满足摩擦副的密封要求。经过装机运行考核,证明改造是完全成功的。  相似文献   

9.
机械密封摩擦副材料的选择对密封的性能有很大的影响。碳纤维陶瓷基复合材料作为新兴复合材料,具有耐腐蚀性能优异、机械强度高、耐热性和热传导性能良好等特点,是机械密封副配对材料的很好选择。选用碳纤维陶瓷基复合材料作为机械密封摩擦副材料,用数值模拟方法得到其机械密封摩擦副间温度场的模拟值,并通过实验验证数值模拟的准确性。碳纤维陶瓷基复合材料应用于机械密封摩擦副时,密封在降低温升、减少泄漏及减少摩擦磨损方面改良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0.
流体密封技术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流体密封作为一门新兴的工程技术学科正越来越受到各行业的关注。本文对流体密封的定义、作用、重要性、分类、涉及的主要学科、主要应用领域以及最新进展作一简单介绍,并阐述了高速透平压缩机轴封经历的四个发展阶段:迷宫密封、浮环密封、机械密封、干气密封。干气密封是最先进的轴端密封形式,已在炼油、化工等行业高速透平压缩机上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