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张鹏  龚光红 《计算机仿真》2005,(Z1):315-317
回放是现代先进仿真系统中几乎是不可缺少的一个功能.回放可以使仿真人员方便的回顾曾经进行过的试验,这样减少了试验人员以及设备的开销.在开发分布式的仿真系统时,各个节点之间的信息交互是频繁而复杂的,每个节点在功能上需要多个节点的支持与配合,但是在调试过程中,如果某一个节点软件进行调试需要多个节点来参与,这显然是很麻烦而且浪费人力的做法,有了回放功能,只需要运行回放器,就可以模拟整个仿真系统的运行,在系统开发或升级过程中,这会大大的方便了开发人员进行调试.也方便方针过后相应的专业人员对仿真过程回顾.本文从实际应用角度介绍记录器与回放控制器的设计思想与设计方法.在实际应用中,本文的设计思想应用到仿真软件的设计中,并实现了预期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城市轨道交通ATS仿真系统的记录回放模块是整个系统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为了方便快捷地开发记录回放软件,提出了开发记录回放软件的基本思路;并给出了上海轨道交通3号线ATS仿真系统记录回放模块的具体开发过程及部分成果。  相似文献   

3.
态势回放是模拟演练仿真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协助参演人员对演练过程进行分析和评估.大型模拟演练仿真中,态势回放系统的数据量庞大,并且对绘制的实时性有较高要求.针对以上特点,提出一种海量数据动态调度传输方法和基于OpenGL的实时绘制方法,设计并实现具有良好扩展性和可移植性的态势回放系统.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表现态势丰富清晰,能够满足大型模拟演练系统态势回放的需求.  相似文献   

4.
机器人足球仿真比赛回放平台在国内还不够成熟,因此设计一个回放平台帮助策略设计者通过比赛的回放分析策略是十分必要的。本文主要介绍机器人足球仿真比赛回放平台的结构设计和具体功能实现。该平台使用多线程技术和双缓冲技术,能够流畅地回放机器人足球仿真比赛。  相似文献   

5.
《软件》2016,(8):99-103
态势回放是模拟演练仿真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协助参演人员进行分析和评估。现有的态势回放系统只是简单的将参与模拟演练的实体轨迹按时间轴进行展示,表现形式比较单一,可视化效果不够明显。针对这些特点,本文提出将态势回放数据按照普通数据、事件数据、特效数据进行逻辑区分的观点,同时设计并实现按三种形式将态势回放数据进行展示。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表现态势丰富清晰,能够满足模拟演练系统的态势回放需求。  相似文献   

6.
王红飞  李绪志 《计算机仿真》2012,(4):101-103,152
对地观测区域目标分割与优选问题是多星协同观测区域目标规划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采用卫星或遥感器侧摆能力的区域目标动态分割算法,并结合贪婪优化算法对分割结果进行优化规划,在规划过程中依据建立的全球网格参考系统可以方便、高效地计算目标覆盖率,进行实时效能评估以对分割方式进行反馈调整,保证区域目标分割结果最优。依据提出的算法设计了包含三颗对地卫星和一个区域观测目标的应用场景进行实例仿真,并得出了较为理想的仿真结果。  相似文献   

7.
多卫星系统综合建模与仿真环境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解决复杂多卫星系统一体化设计、评价和优化问题的有效途径是建立综合性的仿真分析环境。以构建柔性仿真平台为目标,采用面向对象的思想方法及多种相关技术,并以对地观测卫星系统为主要研究对象,设计实现了“多卫星系统综合效能仿真分析软件(MSSE)”。该软件使用户能够以可视交互模式进行系统的层次化建模,灵活地进行仿真实验框架配置,迅速模拟任务想定并实施运行过程的全程监控,对系统总体性能和效能指标予以全面分析,并获得详尽的结果报告和逼真的二维、三维模拟空间视景。该文对软件的总体设计思想、构成和功能及其实现机制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8.
针对多机协同对海突击对无线语音通信仿真需求,分析了无线语音通信仿真系统的功能需求,并设计了系统逻辑结构,给出了语音服务器和语音客户端的设计思路与实现方法,并采用面向对象技术封装了语音通信类库,实现了语音的多点、全双工实时传输以及通话权限的控制。应用表明,该系统较好地体现了语音通信距离、语音通信频段、语音通信干扰、语音数据的分发、语音数据回放等效果,提高了系统仿真的逼真性、交互性、对抗性和可信性,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9.
李玉阳  宋洁  笪良龙 《计算机工程》2007,33(21):249-251
针对舰艇目标识别与分类对海军作战的重要性,提出了被动声纳目标识别综合仿真系统的设计方案。设计了包括声纳信号仿真、噪声回放、目标分类识别、目标噪声特性库以及综合显示在内的系统总体结构及其相应功能,建立了系统仿真模型和仿真软件,仿真试验结果表明了系统设计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
叶林瓒  雷小永  戴树岭 《计算机仿真》2012,29(3):141-144,197
研究飞行仿真系统结果数据可视化,为验证分析飞行仿真系统结果的正确性,需要对仿真系统输出的飞行性能数据进行实时在线观测并与标准数据进行对比分析。针对飞行仿真系统对飞机飞行数据实时观测的需求,设计了一种可实时观测的飞行仿真数据可视化方案。在建立仿真系统模型的基础上,为了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和优化数据结构,提出了新的数据结构和曲线生成算法绘制实时曲线,实现了数据的可视化观测,避免了实时绘制过程屏幕的闪烁和曲线出现的锯齿。并结合飞行仿真特点,利用MapX组件技术加载了具有导航台的全国地图,对传统的电子地图显示进行了改进,实现了飞机在地图上的实时航迹观测。仿真结果表明,系统能够实时观测仿真结果并分析系统误差,实现飞行仿真数据的可视化,并可验证飞行仿真系统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1.
.一种基于云计算模型的遥感处理服务模式研究与实现*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随着空间遥感技术、对地观测技术的不断发展,一个以多时相、多分辨率、多传感器、多波段为特征的多层、立体、多角度、全方位和全天候遥感对地观测数据获取与处理体系正在形成。该体系必然会带来海量、多源的遥感数据。提出了采用目前商业上成功的云计算模型来实现一个高性能、高可扩展性、高可用的遥感处理服务,并结合原型系统,详细阐述了该处理系统的组成与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2.
对地观测卫星的多目标分配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伟  孟新 《计算机仿真》2007,24(11):35-37,193
卫星在进行短期对地观测任务时,需要将有限的卫星观测资源(对地观测的有效载荷)分配给多个地面目标,从而使观测所得的总信息量最大,或者得到某个准则下最优的信息增益,有必要对此进行研究:建立起评估卫星对地观测效果的效能模型,并对所观测目标进行排序,从而得到关于多目标的卫星分配模型.模型以可见光观测卫星为例,考虑了卫星对目标观测效果有影响的四类主要因素,提出了一种基于信息熵与隶属函数的处理方法,可作为卫星目标观测体系需求分析、顶层设计以及效能评估的依据.最后以一个仿真实例说明了模型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13.
盾构机密封舱压力控制模型参数辨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解决盾构机密封舱压力控制模型参数辨识问题,提出了基于神经网络的盾构机密封舱压力控制模型参数辨识方法。根据系统输出(密封舱压力)与系统输入(螺旋输送机转速)之间的关系,建立了串并联神经网络辨识器。数值仿真结果表明,该辨识方法对于观测噪声具有良好的鲁棒性。实验台实验结果验证了所提出的模型参数辨识方法的有效性,模型预测的密封舱压力能够较精确拟合密封舱压力观测值。  相似文献   

14.
尚利宏  田冰 《计算机应用》2007,27(8):1991-1993
介绍了在SystemC的系统级建模与验证环境中,使用SCV实现用于MIPS指令集指令随机生成的工具。该随机指令生成工具包括静态生成与动态生成两种工作模式。并针对随机指令生成中会遇到的数据访问越界、分支/跳转地址越界等问题提出了解决办法。此外还研究了针对流水线冲突进行验证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针对成像卫星观测效率较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侧摆情况下的多星点目标调度方法。首先分析了卫星与地面目标的角度关系、正负侧摆角度以及时间窗口的计算方法。在此基础上,以最大化观测收益、最小化侧摆次数及最小化总的侧摆角度为优化目标,建立了带侧摆的多星点目标调度模型。并基于演化算法,提出了一种载荷侧摆情况下优化调度算法。算法中采用任务级别的单点交叉算子,通过时间窗口的选取进行变异操作,定义了基于冲突度的适应度计算函数,通过调整活动的实际开始时间来减少冲突,基于目标的优先顺序设计了个体的选择策略,基于冲突代价的概念设计了冲突消除方法。最后,针对一个具体的实例,给出了5星100个点目标在侧摆情况下的调度与仿真结果,并对侧摆角度分别为0°、10°、25°时的调度性能进行了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当侧摆角度为25°时,其观测效率比无侧摆时提高18%,该方法在应急救灾及战时快速响应等应用上有着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16.
Linux下基于可执行路径分析的内核 rootkit检测技术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如何检测系统是否被入侵者安装了rootkit是计算机安全领域中的重要问题。该文描述了一种基于可执行路径分析(EPA)的检测内核级rootkit的新技术,该技术利用处理器的单步执行模式,来测定系统内核中执行指令的数量,从而达到检测rootkit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徐淑萍 《计算机应用》2012,32(9):2638-2642
Internet上数据传输的不确定延时妨碍了远程被控对象和操作者之间迅捷而透明的交互,严重限制了网络远程控制系统的性能和应用。为了解决网络延时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虚拟仿真的网络三闭环控制结构。该方法依照开环系统实现闭环控制的思想,在客户端构造虚拟被控对象模型,使虚拟仿真系统与实际系统的运行状态相似甚至相同,同时又使操作者能依据虚拟仿真系统一端的运行情况决定下一步的控制指令,从而准确地对实际系统发出所需的控制指令,最终达到远程实时控制的目的。仿真结果证明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8.
翁昱  曾庆军  李维  李昂  戴晓强 《测控技术》2023,42(10):89-95
为了提高无人艇在水域作业时的航向跟踪精度,自主设计了一款鱼雷状小型无人艇路径跟踪控制系统。该系统由岸基控制系统和艇载控制系统组成,具有自主巡航和手动控制2种工作模式。岸基控制系统通过数传电台与艇载控制系统进行信息交互,显示传回的状态信息并下达控制指令,在自主航行模式下完成BD09与WGS84的坐标系转换、期望航向角计算和目标点更新;艇载控制系统采用STM32F429作为控制芯片,完成数据采集和运动控制,在自主巡航模式下提供位置和航向数据,通过路径跟踪控制器输出的舵机PWM信号调整航向。实验表明设计的路径跟踪控制系统运行稳定,精度较高。  相似文献   

19.
The simulation of remote-sensing hyperspectral images has various applications such as the design of future hyperspectral imaging systems, understanding of the image formation process, development and validation of data processing algorithms, and optimization of the instrument imaging mode. For incomplete understanding of the lunar surface and the wide environmental differences between earth and moon observation, imaging systems for lunar observation cannot be tested in their exact working environments before launch. In these cases, simulation of lunar hyperspectral images can be used as a powerful tool to analyse the imaging process on the moon. The VIS–NIR imaging spectrometer (VNIS) aboard the Chang’e-3 (CE-3) lunar rover is used to perform in situ mineral detection on the lunar surface, but the rover-based VNIS has some additional effects from the rover itself (e.g. the shadow caused by the rover). In this paper, a rover-based radiative transfer model has been developed, and the simulation model is able to generate realistic VNIS-like data in an automatic way under a set of user-driven instrument and illumination parameters. A realistic surface reflectance cube, as the original input for the simulation model, is provided by the interference imaging spectrometer (IIM) data of Chang’e-1 (CE-1). Several hyperspectral simulations in different illumination and observation geometries have been conducted to analyse the effects of shadow, specular irradiance, and diffuse irradiance on the imaging data. For certain illumination geometries, the simulation model can forecast image quality in different observation geometries; the model can also determine the optimal observation azimuth ranges at different solar elevation angles. Moreover, the simulation model can be used to provide test images for the rover effect elimination algorithms. These applications of the model can facilitate understanding by analysing the rover-based hyperspectral remote-sensing process and eventually obtaining high-quality images of the lunar surface.  相似文献   

20.
J. C. Huang  Melody Ho  Ted Law 《Software》1984,14(9):845-855
A software simulator can be built to facilitate debugging and testing of real-time programs. This paper describes a simulator designed to operate in three modes: simulation, debugging and process monitoring. In the simulation mode, it simulates a Z80-based microcomputer and can be used to execute programs written in the Z80-assembler language. In the debugging mode, it provides facilities for interactive debugging on the instruction level. The simulator's unique feature is the process monitoring mode. It displays the activities among processes being executed concurrently under the control of a real-time executive and thus allowing direct observation of dynamic program behaviour at the process leve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