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32 毫秒
1.
静脉注射胺碘酮、西地兰转复房颤的疗效对比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徐志坤  杜霞 《吉林医学》2009,30(20):2407-2408
目的:对照研究胺碘酮与西地兰治疗快速型房颤的效果。方法:将64例快速型房颤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静脉应用胺碘酮与西地兰。结果:胺碘酮组在用药后4h及8h疗效均优于西地兰组。结论:胺碘酮治疗快速型房颤安全且效果好。  相似文献   

2.
目的 对照研究胺碘酮与西地兰治疗快速型房颤的效果.方法 对82例快速型房颤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41例,分别静脉应用胺碘酮与西地兰.结果 胺碘酮组在转复窦性心律成功率高于西地兰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胺碘酮针治疗快速型房颇安全,且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3.
李妍 《中外医疗》2014,(20):8-9
目的比较静脉推注胺碘酮与西地兰治疗快速阵发性房颤的疗效差异。方法选择92例快速阵发性房颤患者,随机分为胺碘酮组和西地兰组各46例,分别静推胺碘酮和西地兰,观察房颤的转复、心室率变化及不良反应。结果胺碘酮组与西地兰组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82.61%和58.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心室率下降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胺碘酮组效果更明显,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静脉应用胺碘酮治疗快速阵发性房颤,疗效优于西地兰,不良反应轻,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静脉应用胺碘酮对心力衰竭合并快速房颤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心力衰竭患者104例随机分组,比较静脉注射胺碘酮组与西地兰组,观察用药2h内,房颤转复情况及心率变化。结果两组用药后心室率均明显下降,胺碘酮组有效率高于西地兰组(P<0.05),胺碘酮组用药后转复窦律22例,西地兰组8例(P<0.05)。结论胺碘酮可有效降低心力衰竭合并快速房颤患者的心室率,并能使部分患者房颤转复,临床上应用较安全。  相似文献   

5.
目的 对比急性心力衰竭合并快速房颤患者采用静脉注射胺碘酮与西地兰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8年1月—2020年7月于我院进行治疗的84例急性心力衰竭合并快速房颤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采用静脉注射西地兰治疗,观察组则采用静脉注射胺碘酮治疗,对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心功能、炎症...  相似文献   

6.
目的 比较静脉注射胺碘酮和西地兰在阵发性心房颤动(房颤)转复治疗中的疗效。方法 房颤发作48h内的患者90例,随机分为胺碘酮治疗组46例和西地兰治疗组44例,观察治疗8h后房颤复律情况。结果 胺碘酮组复律成功35例(76.1%),平均复律时间6.5h;西地兰组复律成功17例(38.6%),平均复律时间7.5h。胺碘酮组成功率高于西地兰组(P〈0.01),且复律时间比西地兰组短(P〈0.01)。结论 胺碘酮静脉注射在阵发性房颤转复治疗中的疗效优于西地兰。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胺碘酮治疗心力衰竭并快速型室上性心动过速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74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胺碘酮组36例,西地兰组38例。分别给予胺碘酮,西地兰静脉注射治疗,同时观察心率、血压、起效时间及不良反应。结果:胺碘酮组有效率及平均起效时间均优于西地兰组(P<0.05),两组均未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应用胺碘酮治疗心力衰竭快速型室上性心动过速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8.
胺碘酮治疗阵发性心房纤颤的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胺碘酮治疗阵发性心房纤颤的效果。方法将68例诊断为阵发性房颤的住院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胺碘酮静点并口服维持,对照组给予西地兰静点,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的转复率为86.12%,维持率为80.56%;对照组的转复率为84.38%,维持率为46.87%.结论西地兰和胺碘酮均能有效地转复房颤,但胺碘酮在维持窦性心律方面更为有效,胺碘酮治疗房颤有较好疗效,长期使用有较高耐受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心力衰竭伴快速心房颤动(简称:心衰伴快速房颤)患者接受胺碘酮急诊抢救治疗的效果及对24 h心室率的影响.方法 将2017年1月—2020年12月急诊接诊且行西地兰治疗的60例心衰伴快速房颤患者作为对照组,将同期急诊接诊且行胺碘酮治疗的60例心衰伴快速房颤患者作为观察组,对组间心功能指标、炎症因子水平、心室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静脉注射胺碘酮和西地兰在阵发性快速房颤治疗中的疗效。方法房颤发作1h-48h的患者5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26例)和对照组(24例),治疗组给予胺碘酮静脉用药,对照组给予西地兰静脉注射,观察2组患者用药3h内快速性房颤转复窦性心律和心室率控制疗效。结果治疗组用药后显效率(73%)及总有效率(96%)均较对照组(37.5%和70.8%)明显提高(均P〈0.05)。结论胺碘酮静脉应用治疗阵发性房颤转复窦性心律和控制心室率疗效优于西地兰。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西地兰与美托洛尔合用控制快速心房纤颤心室率的效果。方法:突发快速心房纤颤持续6小时以内的患50例随机分为西地兰加美托洛尔组(CM组,n=25)和单用西地兰组(C组,n=25)。CM组立即静脉注射西地兰0.4mg,口服美托洛尔25mg,30分钟后再服美托洛尔25mg;C组立即静脉注射西地兰0.4mg,4小时后再注射0.4mg。用药开始后每30分钟纪录心电图及血压,共8小时,结果:CM组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急诊中控制快速型心房颤动心室率的安全有效药物.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3月至2010年12月急诊科快速性心房颤动患者79例,按照治疗方法分为索托洛尔组、维拉帕米组和西地兰组.各组均静脉注射给药,目标心室率设定为100次/min,观察并对比各组的达标时间.结果:索托洛尔组总有效率为84.62%,维拉帕米组总有效...  相似文献   

13.
THEincidenceofparoxysmalatrialfibrillationinoldpeopleisveryhigh,andhaspositivecorrela tionwiththeage.Oldpeoplewithatrialfibrilla tionalmosthaveorganicheartdiseases.Thesuddenepi sodeofatrialfibrillationcouldworsentheheartfunction andincreasetheriskofcerebr…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比胺碘酮与西地兰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各种心血管疾病引起的阵发性房颤患者114例,随机分为胺碘酮治疗组(60例)和西地兰治疗组(54例).胺碘酮组:先给予胺碘酮负荷量150mg于10min内静脉推注,然后以1mg/min维持静脉滴注,依心室率情况调节胺碘酮剂量.西地兰组:以西地兰0.4mg静脉注射,依见效情况调节剂量.观察血压和心室率变化及复律情况.结果:胺碘酮组治疗总有效率88.3%,高于西地兰组72.2%(P〈0.05).两组用药后平均心室率下降幅度分别为39.0%和28.0%.胺碘酮组用药转复时间为(56.4±26.6)min,短于西地兰组转复时间(79.9±35.4)min(P〈0.05).两者不良反应均较为轻微.结论:胺碘酮静脉用药治疗阵发性房颤较西地兰更为有效,且安全,副作用小.  相似文献   

15.
探讨不同强度抗凝方案对心房颤动患者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围手术期出血和栓塞事件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 年1 月-2016 年8 月滁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心内科住院的需要接受起搏器植入治疗且长期服用华法林的房颤患者50 例。根据术前抗凝强度,将患者随机分为正常强度抗凝组25 例和低强度抗凝组25 例。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出血和栓塞事件的发生率与围手术期抗凝强度的关系。结果正常抗凝强度组出现2 例(8%)切口渗血,1 例(4%)囊袋血肿,共3 例(12%)出血并发症;低强度抗凝组出现1 例(4%)切口渗血,1 例(4%)囊袋血肿,共2 例(8%)出血并发症。两组间出血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间切口渗血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间囊袋血肿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围手术期内,均无栓塞事件发生。结论对于需要植入起搏器的口服华法林的心房颤动患者,术前正常强度抗凝治疗不会增加起搏器植入围手术期出血事件的发生率,低强度抗凝不增加围手术期血栓栓塞风险。  相似文献   

16.
观察静脉注射胺碘酮对初发性心房颤动伴快心室反应的转复效果以及口服胺碘酮联合培哚普利对心房颤动转复后远期窦性心律的维持。将89例患者随即分为胺碘酮组(n=48例)和胺碘酮加培哚普利组(n=41例)。观察静注胺碘酮对房颤终止的效果。48小时内转复率70.8%。胺碘酮加培哚普利组对房颤复律后窦性心律的维持,左房内径缩小均明显优于胺碘酮组(P<0.05)。结论胺碘酮联合培哚普利对初发性房颤复律后窦性心律的维持优于胺碘酮组,对左房扩大的延缓及心功能改善均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普罗帕酮和胺碘酮转复胸部手术后并发阵发性心房颤动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胸部手术后2天内发作的心房颤动患者42例,分为普罗帕酮组和胺碘酮组各21例,分别静脉予普罗帕酮70~140m g与胺碘酮150~300m g,效果不佳者静滴维持,观察8小时内的转复率及安全性。结果普罗帕酮组和胺碘酮组2小时内的转复率分别为76.2和19.0%,8小时内的转复率分别为95.5和71.4%,两组2、8小时转复率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用药后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普罗帕酮转复胸部手术后并发阵发性心房颤动的成功率较胺碘酮高。  相似文献   

18.
凌云 《西部医学》2012,24(6):1119-1120
目的探讨静脉用胺碘酮治疗心衰并发快速房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心衰并发快速房颤患者78例,按入院先后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9例。观察组给胺碘酮150mg生理盐水稀释后缓慢注射,然后以0.5mg/min维持静滴,24小时总量不超过800mg;对照组先用西地兰0.2mg稀释后缓慢静推,若20分钟无效再给0.2mg,24小时总量不超过1.0mg,两组的常规治疗相同。比较首次用药后不同时刻的心室率变化、24小时后复律情况。结果两组用药后心室率均明显下降,对照组快于观察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胺碘酮可有效减慢心衰并发快速房颤的心室率,并使部分房颤患者复律,具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程仁力  黄涛  张澍  黄利军  孙彤  谢后田 《蚌埠医学院学报》2011,36(12):1357-1358,1361
目的:观察心房颤动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变化,探讨炎症与心房颤动的关系。方法:将84例心房颤动患者分为持续性心房颤动组(> 30 d)43例和阵发性心房颤动组(< 48 h)41例,并选择40例水平窦性心律者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双抗体夹心法测定hs-CRP。结果:持续性心房颤动组患者血清hs-CRP水平高于阵发性心房颤动组和对照组(P<0.01),阵发性心房颤动组患者血清hs-CRP水平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心房颤动与炎症有关,炎症参与了心房颤动的发生和持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