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000张X线高千伏胸片质量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000张X线高千伏胸片质量分析张保付,张蔚莉胸部高千伏摄影技术临床应用最广,笔者重点对高千伏胸片的影像质量进行分析。资料与方法一、材料:随机从我院所摄的10000余张高千伏胸片中抽出1000张,作为此次分析的材料。二、一般资料:我们抽查的1000张...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DR高千伏胸部摄影的条件,评价DR胸部影像。方法:1.选择五种体型人体(特瘦,瘦,中等,胖.特胖)各10人,将千伏固定在125KV,按7种不同档次的MAS进行侧位投照。2.选取最佳成像的摄影条件。对500例患者进行摄影。3.对500例DR胸部影像进行质量评定。结果:1.高千伏投照5种体型最佳成像的mAs范围,正位2.0-6.4mAs,侧位在4.0-10.0mAs。2.500例胸片甲级片占60%.乙级片占35%,丙级片占5%,无废片。结论:高千伏DR摄影与普通摄影相比,具有更多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3.
目前在尘肺的X线摄影中,已广泛采用高千伏摄影.高千伏摄影是用获得在较小密度值范围内显示层次丰富的X线照片的摄影方法[1].我国尘肺诊断标准都是以高千伏摄影的胸部后前位胸片作为基准[2].这使胸部各组织间X射线吸收差减小,层次丰富,信息量增加,从而扩大了诊断范围,提高了尘肺病诊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4.
高千伏摄影是采用100~120千伏以上管电压进行摄影的技术,在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特别是在胸部摄片中有明显的优点。现将146例胸部高千伏摄影和常规摄影对比观察,并分析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5.
本文报道128例儿童先天性心脏病高千伏胸片检查,检查结果说明高千伏胸片对儿童复杂先天性心脏病心房位置的确定十分有用。作者详细介绍了小儿高千伏胸片摄片技术,并认为高千伏胸片比分层摄片更适合于儿童检查。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索碘化铯/非晶硅数字摄影系统(间接DR)拍摄胸片的适宜管电压。方法(1)分别对60名正常成人拍摄80、100、150 kV正位胸片,由5位放射科医师对比每人的3张图像质量,对多个解剖部位的显示情况和图像总体印象进行评分;(2)分别固定表面入射剂量和出射剂量,对人胸部体模拍摄80、100、120、150 kV正位胸片,对肺内模拟病变进行评分。结果成人胸片和肺内模拟病变的显示均随管电压增高,图像质量降低;80 kV对比度最好,但外观略接近低千伏摄影胸片。结论间接DR拍摄正位胸片的适宜管电压为80~100 kV,高千伏摄影不再适用于DR。  相似文献   

7.
毛安彬  高玉川 《西南军医》2012,14(3):486-487
目的探讨高千伏摄影技术与普通条件摄影技术在床旁摄影应用中的优劣性及在危重病人床旁摄影中的重要性。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36例床旁胸片的优劣。结果 188例采用高千伏摄影技术的X线片中143例患者的图像被评为优良片,占76%;45例患者的图像被评为合格片,占24%;废片0例。48例采用普通摄影技术的X线片中,仅12例患者的图像被评为优良片,占25%;34例患者的图像被评为合格片,占71%;2例患者的图像被评为废片,占4%。结论高千伏摄影技术是床旁摄影中提高成功率和提高图像质量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200例高千伏胸片非晶硅和非晶硒图像质量对比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以高千伏(kV)胸部后前位片,对非晶硅数字化摄影(digital radiography,DR)和非晶硒DR的图像质量作对比回顾性分析及综合评价,初步探讨非晶硅和非晶硒两种平板探测器在高kV胸片摄影时的图像质量差异.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比胸部普通X线机与数字化X线机高千伏摄影的优缺点。材料和方法:用普通X线机及数字X线机对170例患者进行胸部高、低千伏摄影,然后对影像进行分析比较。结果:普通X线机高千伏摄影对外带肺纹理、胸部包块、胸腔积液及矽肺等显示较好。数字化高千伏摄影对胸部包块、胸腔积液及心后病变的显示更好。结论:胸部高千伏摄影优于低千伏。数字化X线机摄影具有普通X线摄影无可比拟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0.
许洪兴 《放射学实践》2001,16(3):150-150
由于传统观念影响及X线摄影设备容量小等诸多因素 ,使得高千伏胸片摄影技术在下级医院推广较慢 ,仍将其作为一种特殊摄影技术 ,较少使用。近些年 ,随着设备不断更新 ,很多县、乡级医院已具备开展高千伏摄影的条件。本文旨在从放射物理角度 ,浅谈高千伏摄影原理 ,科学的分析优缺点 ,以便我们在X线诊断工作中 ,灵活运用此项技术 ,充分发挥其作用。原理[1]诊断用X线机产生的X线为连续光谱 ,在一定标称的管电压作用下 ,光电吸收和康普顿 吴有训吸收各占一定的百分比。低管电压下 ,以光电吸收为主 ,吸收规律为吸收系数 ( μr)与物质原子序…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我院作为法医定点医院,接诊了大量胸外伤患者,X线平片是排除和诊断肋骨骨折的主要依据,但由于其平面图像的局限,常规胸片时有漏诊,我们采用多体位分区摄片,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材料和方法100例患者,男75例,女25例,均为胸部钝器伤及交通事故伤,常规摄后前位全胸片正张。以吸气末隔朋顶部将前后肋骨分为隔上区和隔下区,以腋中线将侧肋分为腋前区和腋后区。隔上区以前后20”~30”分旯摄片;隔下区高by分摄正位和斜位各一张,同时在透视下酌情摄片一张;腋前区和腋后区分别以前后25”~40”角摄片,使侧位肋骨在X线平片呈平面…  相似文献   

12.
尘肺的客观表现,目前仍以X线胸片为主,也是确定尘肺和分期的主要诊断方法。要了解尘肺的发病、进展及病理变化,高仟伏摄片是主要的诊断依据。要想获得一张标准的高仟伏X线胸片,要求机器性能良好,暗室处理技术严格,受检人员配合,并排除其它人为因素的影响。我院开展高仟伏胸片摄影3年来进行尘肺普查1638例,观察效果良好,现将几项技术措施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直接数字化摄影(DR)技术在尘肺病检查和诊断方面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来我院欲提交诊断的20世纪60~80年代参加国防施工的复退军人及部分经职业健康查体筛选的企业工人共计811例,同时拍摄高千伏(HkV)胸片及DR胸片,部分加照CT扫描胸片,并对二组胸片进行质量及尘肺病诊断一致性等方面的比较。结果二组胸片的质量对比发现:DR胸片总体质量优于高千伏胸片,尤其DR胸片的一级片率明显高于 HkV胸片,DR胸片的三级片率明显低于HkV胸片,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DR胸片在图像清晰度及肺部微细结构显示方面较好,两组胸片的诊断结果基本一致,尘肺患者胸片在小阴影形态、总体密集度、分布范围方面无明显差别。结论 DR胸片质量好于HkV胸片,三级片率明显低于HkV胸片;DR摄影可用于尘肺病检查与分期诊断。  相似文献   

14.
直接数字X线摄影技术在小儿胸部摄影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直接数字X线摄影技术在小儿胸部摄影中的应用.材料和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小儿DR胸片和常规胸片各500张,分别统计甲、乙、丙级片及废片,同时对显示胸部结构进行评价,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1)DR胸片: 甲级片51%、乙级片38%、丙级片10%、废片1%;(2)常规胸片: 甲级片42.4%、乙级片45%、丙级片11%、废片1.6%;(3)DR胸片可根据临床要求经不同后处理技术显示胸部各种结构.结论: 小儿DR胸片质量优于小儿常规胸片.  相似文献   

15.
与常规X射线胸片检查相比较 ,胸部高千伏X射线摄影通常采用 12 0~ 130kV ,较小的mAs进行曝光 ,由此带来的优点是大大缩短了曝光时间和减少了被检者的X射线剂量。由于国内高千伏X射线机的X射线管与普通X射线机的类同 ,其X射线的过滤方式与入射表面剂量的关系并未引起重视 ,笔者拟通过实践对此内容作一初步研究。一、材料和方法1.材料 :德国SiemensThoramat 80 0mAX射线机 ,总过滤为 3.5mm铝当量 ,采用自动曝光。德国PTW公司胸部模体 ;kV计 ,采用非介入方法检测。德国PTW -CONNY 110 0 1剂量仪…  相似文献   

16.
DR与传统高千伏胸部摄影对比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一些全新的数字影像技术被应用到临床,尤其是直接数字化X线摄影(d irect d igtal rad iography,DDR),由于其密度分辨率高、成像速度快、图像动态范围广、影像清晰以及具有多种后处理等优点而逐渐在国内医院推广应用。本文通过对直接数字化X线和传统高千伏的胸部影像质量的对比,进一步探讨DDR在胸部摄影的应用价值。1材料从我院2006-01—2006-03所摄的DDR胸片中顺序抽取1000例做分析材料,其中男558例,女442例,年龄9~87岁。对照组为我院2002-06—2002-09所摄的普通高kV胸片影像,按顺序抽取1000例做分析材料,其中男6…  相似文献   

17.
目的:综合分析和评价传统放射技术所用增感屏与感蓝胶片组合运用。与观时应用的T颗粒技术成像的照片质量,影像细微结构显示率。材料与方法:300例成人胸片中,钨酸钙中速屏配蓝片高千伏100例。稀土高速屏配蓝片准高千伏100例.T颗粒技术绿屏绿片高千伏100例。结果:分析了普通屏胶组合照片的缺点。列出了T颗粒技术的九大特点。结论:T颗粒技术将领先于传统屏胶组合,为传统X线摄影及照片质量开创了一个崭新的技术领域。展示出美好的前景。  相似文献   

18.
1470例乳腺X线摄影技术探讨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乳腺疾病是女性好发病之一 ,尤其是乳腺癌的发病率有不断增加趋势。影像学检查是早期检出、诊断的关键[1] 。优质的乳腺摄影是准确诊断的重要基础 ,本研究回顾性分析、研究14 70例乳腺X线摄影技术 ,以期提高摄影质量。1 材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  1994 0 6~ 2 0 0 2 12我院共行乳腺X线摄影14 70例 ,其中正常体检 3 5 6例 ,有临床症状或体征者 1114例。年龄 19~ 67岁 ,平均 43岁。双侧 782例 ,单侧 688例。1.2 乳房大小 按乳房摄影前受压后的前后径 ,即乳头至前胸壁的深度分为 :前后径≤ 5 .5cm为小乳房 ,3 81例 ;5 .6cm~10cm为中乳…  相似文献   

19.
对100例新生儿进行常规和高千伏摄影,对照片质量进行比较。得出了进行高千伏摄影对仰卧位的新生儿胸片质量明显提高。可以获得理想的对比度和清晰度。  相似文献   

20.
ICU患者一般意识不清,心情烦躁,不能自主控制呼吸,不易配合,因此给床边摄片带来一定难度。我们采川如下方法:1.摄影位置的选择:一般采用仰卧位,暗盒置于背后,暗盒超出肩部上缘3厘米,双侧肋膈角要包齐,并固定病人。2.中心线的选择:原则上尽量使中心线与暗盒垂直。3.摄影条件的选择:尽量采用高千伏,高毫安,短时间。4.曝光时机的选择:技术员用铅屏风遮挡,观察呼吸情况,尽量选择呼吸平稳时曝光。5.摄片完毕后立即冲洗,效果满意后撤离机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