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探讨D2S140基因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的关系。方法运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结合短串联重复序列(STR)多态性标记的方法,检测了103例2型糖尿病患者和105例正常对照者的D2S140等位基因及基因型。结果发现7种等位基因。等位基因2与2型糖尿病呈显著性正相关(RR=13.76,P<0.001),等位基因6与2型糖尿病呈显著性负相关(RR=0.25,P<0.001)。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D2S140等位基因2是2型糖尿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其相对危险度明显高于环境因素。结论D2S140基因多态性与中国人2型糖尿病相关。2型糖尿病D2S140基因短串联重复序列  相似文献   

2.
运用聚合酶链反应 (PCR)技术 ,结合短串联重复序列 (STR)多态性标记的方法 ,对山东地区汉族 10 7例 2型糖尿病患者和 10 5例正常对照者 ,进行葡萄糖激酶 (GCK)基因及小肠脂肪酸结合蛋白 (FABP2 )基因的多态性分析。结果显示 GCK等位基因 A5与 2型糖尿病组呈正相关 (RR=15 .70 ,P<0 .0 0 1) ;GCK等位基因 A1、A3与 2型糖尿病组呈负相关 (RR=0 .2 8,P<0 .0 0 1;RR=0 .15 ,P<0 .0 0 1)。FABP2各等位基因频率在两组分布未见显著性差异。多因素非条件 L 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 ,2型糖尿病的发病与 GCK等位基因 A5呈显著正相关 ;与 GCK等位基因 A3呈显著负相关。年龄、甘油三酯、载脂蛋白 B及脂蛋白 a亦是 2型糖尿病发病的危险因素。认为 GCK基因多态性与山东地区汉族 2型糖尿病具有相关性 ,是 2型糖尿病的危险因素。FABP2 基因与 2型糖尿病未见相关性。  相似文献   

3.
田素军  班博  王华  姜鲁宁 《山东医药》2002,42(20):13-14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结合短串联重复序列(STR)的方法检测了101例2型糖尿病患者及102例正常对照者的小肠脂肪酸结合蛋白(FABP2)基因型。结果显示两组研究对照的2、3、4、5等位基因的分布频率分别为0.04、0.63、0.32、0.01和0.06、0.63、0.28、0.03,两组比较无差异(P>0.05)。说明基因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发病无相关性,不是其主要致病基因。  相似文献   

4.
2型糖尿病易感基因定位克隆研究新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因组扫描和连锁分析是目前研究2型糖尿病易感基因位点的主要手段,遗传多态性标志主要采用短串联重复片断(STR),随着人类基因组计划的迅猛发展,新一代遗传多态性标志-单核苷酸多态性(SNP)已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人们期望利用这种高密度、性能稳定、易于自动化操作的遗传学标志进行连锁不平衡和相关分析或直接进行候选基因的突变检测,最终找到2型糖尿病的易感基因。  相似文献   

5.
班博  王华 《山东医药》2000,40(14):13-14
运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结合短患联重复序列(STR)多态性标记的方法,对山东地区汉族107例2型糖尿病患者和105例正常对照者,进行葡萄糖激酶(GCK)基因及小肠脂肪酸结合蛋白(FABP2)基因的多态性分析,结果显示GCK等位基因A5与2型糖尿病组呈正相关(RR=15.70,P〈0.001);GCK等位基因A1、A3与2型糖尿病组呈负相关(RR=0.28,P〈0.001;RR=0.15,P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求常见的Ⅱ型糖尿病与若干候选基因的关系。方法 选择葡萄糖激酶(GCK)、脂肪酸结合蛋白2(FABP2)、NIDDM1(D2S140)基因的遗传标志在26个中国人Ⅱ型糖尿病家系中进行连锁分析,连锁分析在常染色体显性和常染色体隐性两种遗传模式下进行。结果 (1)根据GCK基因遗传标志的连锁资料,在常染色体生遗传模式下单个家系的LOD值最大为0.600704,在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模式下单个家系(2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北京地区汉族人群中己糖激酶Ⅱ (HKⅡ )基因Glu 14 2His多态性与 2型糖尿病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 -寡核苷酸连接测定方法对北京地区 10 2对病例 -对照配偶对进行HKⅡ基因Glu 14 2His多态性基因型检测。结果 病例组和对照组共 2 0 4例样本中均未发现HKⅡ基因Glu 14 2His突变。结论 在北京地区汉族人群中HKⅡ基因Glu 14 2His多态性对 2型糖尿病的发生可能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8.
早发2型糖尿病(T2DM)不仅严重威胁着患者的身心健康,也给社会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而遗传因素在早发T2DM发病中起着重要作用。青少年发病的成人型糖尿病(MODY)发病相关基因的单核苷酸多态性在早发T2DM患者中导致其遗传易感性增加的现象逐渐引起重视。该文对MODY基因与早发T2DM的相关性研究进展进行文献综述。  相似文献   

9.
醛糖还原酶基因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肾病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醛糖还原酶 (AR)是多元醇通路的限速酶。近年来研究发现AR基因 5’端转录区上游 2 .1kb处的微卫星多态性与糖尿病肾病 (DN)相关。本研究探讨该多态性与中国北京汉族 2型糖尿病肾病的相关性。一、对象与方法1.对象 :糖尿病诊断按WHO(1985 )标准 ,口服 75 g葡萄糖耐量试验测定胰岛素及C肽释放曲线确定糖尿病分型 ,排除 2型糖尿病中胰岛细胞抗体 (ICA)或谷氨酸脱羧酶(GAD)抗体阳性者。所选病例均排除高血压病史。 (1)糖尿病肾病组 (DN DR)组 :DN诊断标准为 2 4小时尿白蛋白≥30mg持续 6月以上。排除尿路感染等其他…  相似文献   

10.
PPARγ2基因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目的 旨在研究过氧化物酶增殖物活化受体γ2(PPARγ2)基因Pro12Ala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相关性。方法 选取北京地区汉族101对病例一对照配偶对,应用聚合酶链反应一长度多态性方法进行基因型测定。结果 对照组中携带Ala12等位基因组,血清载脂蛋白B明显低于Pro12Pro基因型组(P=0.006);但Pro12Ala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不相关(OR=1.48,95%CI=0.52-4.18,P=0.461)。结论 在北京汉族人群中,PPARγ2基因Pro12Ala多态性与脂肪代谢异常有关,PPARγ2基因多态性可能不是2型糖尿病主要的致病因素。  相似文献   

11.
ApoE基因多态性与中国人2型糖尿病及其肾病并发症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研究 Apo E基因多态性与中国人 2型糖尿病及其肾病并发症的关系。方法 以载脂蛋白 E(Apo E)基因为候选基因 ,运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 (PCR- RFL P)方法检测了 2 6 5例 2型糖尿病患者 ,其中未合并肾病者 10 6例 ,合并肾病者 15 9例 ,后者又分为蛋白尿者 12 2例 ,肾功能不全者 37例及 110例非糖尿病对照者的Apo E基因型。结果  12型糖尿病合并肾病组与 2型糖尿病未合并肾病组相比 ,等位基因 ε2频率显著升高 (P=0 .0 0 894 ) ;基因型 E2 (E2 / 2 E2 / 3)组频率也显著升高 (P=0 .0 0 194 )。 2 2型糖尿病组与非糖尿病对照组相比基因型频率及等位基因频率均无显著性差异 (均 P>0 .0 5 )。结论 Apo E等位基因 ε2可能是 2型糖尿病合并肾病的危险因子。Apo E基因多态性与中国人 2型糖尿病发病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金属硫蛋白(MT)IE基因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T2DM)的关系。方法采用PCR-RFLP法检测149例T2DM患者和244例正常对照者的MTIE基因上的一个SNP-rs 8708274,应用SPSS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病例组和对照组等位基因T和G比较差异有显著性(x^2=4.072,P〈0.05);TT,TG,GG三种基因型频数分布在病例组和对照组中存在差异(x^2=8.252,P〈0.05)。结论在中国北方汉族人群中MTIE rs 708274位点基因多态性可能与T2DM相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 2型糖尿病 ( T2 DM)患者脂蛋白脂酶 ( L PL)基因位点变异对大血管病变易感性的影响。方法 选择 2 16例 T2 DM患者 ( T2 DM组 ) ,采用 PCR-RFL P检测其第 6、第 8内含子基因多态性 ,并与 63例正常对照组比较。结果  ( 1)对照组与 T2 DM组 L PL/Pvu 、Hind 基因多态性频率分布相似 ( P>0 .0 5 ) ;( 2 ) P-P-型大血管病变发生率为 62 % ,明显高于 P+P+型 ( 3 6% ) ( P<0 .0 5 ) ,而且 P-P-型与大血管病变呈正相关 ( r=+1.67,P=0 .0 0 8) ;( 3 ) H+ H+型大血管病变发生率为 45 % ,高于 H-H-型 ( 2 2 % ) ,但无统计学意义 ( P>0 .0 5 ) ;( 4 ) H+H+型三酰甘油 ( TG)水平明显高于 H-H-型 ( P<0 .0 5 ) ,P+P+型 TG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 LDL -C)水平分别明显低于和高于 P-P-型 ( P<0 .0 5 )。结论  LPL /Pvu 基因多态性调控 T2 DM患者并发大血管病变的危险性  相似文献   

14.
选择122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合并高血压组和血压正常组,各组又分别分为肥胖和非肥胖亚组.测定其体重指数(BMI)、空腹血糖(FBG)和胰岛素、糖化血红蛋白(HbA1c)及血清瘦素水平,并作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2型糖尿病患者高血压组与非高血压组间血清瘦素水平无差异(P>0.05);血清瘦素水平与BMI、空腹胰岛素呈正相关关系(P<0.01),与血压无明显相关性(P>0.05);但在合并高血压组,血清瘦素水平与HbA1c呈负相关关系(P<0.05).提示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清瘦素水平与血压无明显相关性,但合并高血压患者长时间血糖控制不良可能会导致血清瘦素水平的下降.  相似文献   

15.
脂联素基因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脂联素基因(apM1)2号外显子+45位点T/G多态性与滨州地区汉族人群2型糖尿病(T2DM)的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方法 ,检测100例T2DM患者及100例健康者的apM1 2号外显子+45位点T/G多态性。结果与健康者比较,T2DM患者G/G基因型分布、G等位基因频率明显升高,T等位基因频率明显降低(P均〈0.01)。结论 apM1可能是滨州地区汉族人群T2DM的易感基因。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患者(T2DM)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PAI)-1基因型及分布频率,探讨PAI-1基因多态性与T2DM的关系。方法观察组为34例T2DM患者,对照组为39例健康体检正常者,采用等位基因特异性引物PCR扩增技术检测各组人群PAI-1基因多态性,两组人群血浆PAI-1含量检测采用美国USCNLIFE原装人PAI-1 ELISA试剂盒,酶标仪450nm波长下测定吸光度(OD值),两次平行测定取均值计算样品PAI.1水平。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PAI-1基因型频率及等位基因频率均有显著性差异(r=24.127,P〈0.001;X^2=7.312,P〈0.05)。观察组4G等位基因频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X^2=6.280,P〈0.05)。观察组血浆PAI-1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t=10.7,P〈0.01),观察组内比较4G/4G者血浆PAI-1含量明显高于4G/5G和5G/5G者,有显著性差异(F=21.02,P〈0.001)。结论PAI-1基因多态性与T2DM间存在一定的关联性,其中4C等位基因可能是T2DM发病的危险因子。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尿微量白蛋白与心血管病危险因素(血糖、血脂、血压、尿酸等)的关系。方法选择192例确诊为T2DM住院患者,分为微量白蛋白尿(MAU)组(n=60)和正常微量白蛋白尿(NAU)组(n=132),检测患者体质指数(BMI)、血脂、血压、尿酸等相关危险因素,并进行对比分析;同时以尿微量白蛋白为因变量,各相关危险因素为自变量进行了多元线性回归分析,以明确影响2型糖尿病患者尿微量白蛋白增加的因素。结果 MAU组糖化血红蛋白水平(HbA1c)、入院时收缩压(SBP)、舒张压(DBP)水平、血肌酐(Cr)、尿酸(UA)、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及TC、LDL-C、UA、SBP和DBP的异常率明显高于NAU组,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明显低于NAU组(P〈0.05~0.01),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发现MAU与BMI、SBP、DBP、TC、TG、LDL-C、HbA1c、UA和Cr呈正相关,而与HDL-C呈负相关(P〈0.05~0.01)。结论血脂、血压等多种危险因素的异常影响T2DM患者尿微量白蛋白水平。  相似文献   

18.
《Primary Care Diabetes》2023,17(4):373-378
AimsThis study aimed to investigat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nsulin use and stigma in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T2DM).MethodsThe study was carried out in the endocrinology and metabolic disorders outpatient clinic of a state hospital between February and October 2022. The study was carried out with 154 patients, 77 of them were treated with insulin while 77 were treated with peroral antidiabetic drugs (PAD). The patient identification form and Type 2 Diabetes Stigma Assessment Scale (DSAS-2) were used for data collection. The data were analyzed by using IBM SPSS 26.0 software.ResultsDSAS-2 total score, treated differently, blame and judgment, and self-stigma subscales were higher in insulin-treated T2DM patients compared to the patients treated with PAD. There was a positiv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number of daily injections and the DSAS-2 total score (r = 0.554). Multiple linear regression showed that type of the treatment, treatment duration, number of daily injections and perceived level of health were the determinants of the DSAS-2 score.ConclusionsStigma was high in insulin-treated T2DM patients and as the number of daily injections increased, the level of the perceived stigma increased. We recommend considering the high level of perceived stigma in insulin-treated T2DM patients while preparing nursing investigation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