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肉芝软珊瑚 Sarcophyton富含二萜 ,从这类软珊瑚生物体中已经分离出许多含十四元环结构的西Scheme 1  Sturcture of Sarcophydiol 1松烷二萜内酯 ,例如 Sarcophinone[1] ,iso-Sarcophinone[2 ] ,Sarcophine[3,4 ] ,Sartrochine[5] 和 iso-Sarcophine[6 ,7] .这些西松烷二萜内酯均有较强的细胞毒性 .在对采自南中国海的一种肉芝软珊瑚 Sar-cophyton sp.次生代谢产物的研究过程中 ,我们分离得到一个在生源上与 iso- Sarcophine有密切关系的新西松烷二萜内酯 Sarcophydiol 1 (结构见Scheme 1 ) .本文报道其分离方法及结构测定结果 .1 …  相似文献   

2.
南海软珊瑚Sarcophyton molle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从中国南海软肉芝软珊瑚(Sarcophyton molle)中分离到七个化合物, 经紫外光谱(UV), 红外光谱(IR), 质谱(MS)和核磁共振光谱(1H NMR, 13C NMR)分析, 确定了其化学结构。它们是: 异新西松烯(1), (E, E, E)-7, 8-环氧-1-异丙基-4, 8, 12-三甲基-十四环-1,3, 11-三烯(2), 正十八烷酸(3), 鲨肝醇(4), 神经酰胺(5), 胸腺嘧啶(6), 胸腺嘧啶脱氧核苷(7)。其中化合物(2)为新化合物。本文是第一次报道软珊瑚Sarcophyton molle的化学成分。  相似文献   

3.
2D NMR对Sarcophine所有^1H NMR和^1^3C NMR归属的指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中国南海软珊瑚Sarcophyton molle中分离得到大环二萜内酯Sarcophine(1)。本文利用^1H-^1H COSY,HMQC,HMBC等二维谱手段首次对Sarcophine所有^1H NMR、^1^3C NMR的信号归属进行了完全的指定。并第一次报道了其^1^3C NMR数据。  相似文献   

4.
Methyl cembra-1,3,7,11-tetraene-16-carboxynate(1)是日本学者Kakisawa等[1]于1990年从软珊瑚Sinulariamayi中分离得到的新酯类西松烷型大环二萜化合物,其15位碳的绝对构型尚未最后确定.  相似文献   

5.
(- ) - 7,8- Epoxycembrene- C[( - ) - 7,8- ECC,1 ]是 Bowden等 [1] 于 1 980年首次从澳大利亚软珊瑚Sarcophyton crassocaule中分离得到的新的环氧西松烯 .其化学结构经光谱数据证实为 ( 1 E,3E,1 1 E) -1 -异丙基 - 4,8,1 2 -三甲基 - 7,8-环氧 - 1 ,3,1 1 -十四碳环三烯 ,但 C- 7,C- 8位环氧的立体化学未被确定 . Shin等 [2 ] 也从未鉴定属名的加勒比海域的软珊瑚 Eunicea sp.中分离得到过该天然产物 . 1 997年 ,饶志刚等 [3] 报道了从中国南海肉芝软珊瑚 ( Sarcophyton molle)中分离得到一环氧西松烯天然产物 ,确定其结构为天然…  相似文献   

6.
二聚西松烷型二萜(biscembranoid)是一类骨架新颖、结构复杂、罕见的海洋天然产物,主要存在于肉芝软珊瑚属珊瑚生物中.这类化合物多具有显著的生物活性,尤其表现为抗炎、抗肿瘤等.对近年来报道的肉芝软珊瑚属中的二聚西松烷型二萜化合物的化学及生物活性进行综述,并对其药用前景作出展望.  相似文献   

7.
柔软肉芝软珊瑚中的新二萜内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肉芝软珊瑚Sarcophytum是珊瑚纲,八放珊瑚亚纲,软珊瑚目中的一个属,软珊瑚肉质柔软而不被海洋中的动物所吞食,这被认为是与其次生代谢产物中含有能驱赶其它生物的化学防御物质有关,从而引起了化学家和药物学家的重视^[1,2],例如从乳白肉芝软珊瑚Sarcophytum glaucum和第氏肉芝办珊瑚Sarcophyton decasyi中均分离得到细胞毒活性相当强的二萜内脂Sarcophine^[3-5],Bernstein^[3]认为这类物质可能是软珊瑚的化学防御物质之一,最近我们在研究柔软肉芝软珊瑚Sarcophyton molle Tix.Dur.的次生代谢产物过程中,分离到两个在生源上与Sarcophine有密切关系的二萜内酯 Sarcophinone(1)^[6,7]和iso-Sarcophinone(2),其中2是新化合物。体外的生理活性试验显示,化合物1和2对艾氏腹水瘤细胞和水鼠S180肿瘤细胞均有显著抑制作用,本文报道了Sarcophinone(1)和iso-Sarcophinone(2)的分离和结构测定。  相似文献   

8.
珊瑚是亚热带和热带海洋生物,富含多种结构类型的生理活性次生代谢产物,其中以倍半萜和二萜类和多羟基甾醇等化合物为主.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我们曾首次报道从扭曲肉芝软珊瑚Sarcophytontortuosum中分离得2个结构上非常罕见的双大环四萜[1,2],并提出了其生源假说.其后,Kakisawa等报道了另外2个双大环四萜和1个二萜;Bowden小组也从澳大利亚海域采集的与我们同种属的软珊瑚中分离到第5个双大环四萜和1个二萜,此二萜结构与我们提出的四萜生源前体几乎完全一致.最近,我们在继续系统研究海洋生物活性物质的过程中,又从海南三亚采集的扭曲肉芝软珊瑚Sarcophyton tortuosum中发现了3个新的双大环四萜,通过1D和2D NMR及其他波谱分析和x射线单晶衍射等方法测定了它们的结构和立体化学.1和2对P388肿瘤细胞有显著抑制活性.本文着重讨论这3个新四萜的分离和结构测定.  相似文献   

9.
新三羟基-西松烯二萜内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若林  曾陇梅  苏镜娱  李红 《化学学报》2000,58(10):1186-1187
本文从采自海南三亚的条状短指软珊瑚(sinulariacapillosa)中分离得四个西松烯二萜内酯(1~4)。化合物(1)是新的三羟基西松烯内酯,通过波谱方法测定了它的结构。  相似文献   

10.
圆裂短足软珊瑚Cladiella krempfi中的甾醇苷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软珊瑚中富含各种萜类、甾类和糖苷[1~ 3] .Christopher[4 ] 和 Bheemasankara[5] 等先后对圆裂短足软珊瑚 Cladiella krempfi中的次生代谢产物进行了研究 ,先后分离得到 5个西松烷二萜 .本文报道从广西涠洲半岛采集的圆裂短足软珊瑚 Cladiella krempfi中首次分离得到 2个甾醇苷 1和 2 ,其中 1是新化合物 .化合物 2曾从南中国海的豆荚软珊瑚 Lobophyton sp.中分离得到 ,它对人体鼻咽癌 (Cne 2 )和肝癌 (Pep-G2 )细胞生长有抑制作用[6 ] .化合物 1和 2的结构如下 :1 结果与讨论化合物 1经 Liebermann-Burchard试验呈甾醇正颜色反应 ,M…  相似文献   

11.
大环二萜圆盘肉芝内酯的分子构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南海圆盘肉芝软珊瑚(Sarcophyton trochliphroum)中分离得一个新的大环二萜内酯化合物-圆盘肉芝内酯(Sartrochine), 生物测定表明其具有抗肿瘤及抑菌作用。通过波谱分析, X射线单晶衍射及CD谱确定其绝对构型。  相似文献   

12.
首次从柳珊瑚Verrucella sp.中分离纯化得到无色结晶化合物,根据NMR和MS谱推知其为具有西松烷型骨架的萜类,为含有4个乙酰氧基,2个末端双键,1个六元环醚,1个γ-内酯的二萜--Junceellin,普通命名法命名为(1R,2R,3S,4R,6S,7R,8R,9S,10S,14S)-四乙酰氧基-6-氯代-4,8-环氧-5(16),11(20)-二烯-18,7-内酯.通过晶体X-射线衍射技术研究了其立体结构.  相似文献   

13.
瑞香烷型二萜类化合物具有良好的抗肿瘤生理活性.为了进一步研究该类抗肿瘤活性成分,对富含瑞香烷型二萜的芫花花蕾进行化学成分研究,从中分离得到一个巴豆烷型二萜1和两个瑞香烷型二萜原酸酯2和3.应用多种波谱学方法(1H NMR,13C NMR,HSQC,HMBC,NOESY,ESI-MS,HR-ESI-MS等),确定了3个化...  相似文献   

14.
概述了呋喃西松烷型二萜内酯类化合物的分离、结构特点及其生理活性,总结了近十几年来几个研究小组进行的呋喃西松烷型二萜内酯类化合物的全合成研究进展及成果.  相似文献   

15.
陈思汗a  黄晖b  郭跃伟a 《中国化学》2008,26(12):2223-2227
从海南豆荚软珊瑚Lobophytum sp. 中分离得到四个新的西松烷类型的二萜[19-hydroxy-sarcocrassolide (1), 18-deacetyldeepoxy lobolide (2), 13-hydroxy-sinularial A (3) 和 16-hydroxy-sinulariol C (4)], 以及四个已知的相同类型化合物(5-8)。所有化合物的结构及其相对构型都是通过分析它们的一维和二维波谱学数据,和将这些数据与文献中的报道的数据相比较来确定的。  相似文献   

16.
前文~[1,2]曾从豆荚属软珊瑚中分离出两种大环二萜内酯,最近又在喀里多豆荚软珊瑚(Lobophytum caledonense Tix Dur)中分离出一种罕见的新型结构的次生代谢产物豆荚软珊瑚酮Lobocalone(1)].本文报道了1的结构测定结果.  相似文献   

17.
西松烷型二萜内酯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从海洋生物中分离到的西松烷型二萜内酯,大多具有明显的生理活性,引起了广泛的注意。本文综述西松烷型二萜内酯的研究进展,包括分离、结构鉴定和全合成研究。  相似文献   

18.
Isosarcophytol-A(1)是1982年首次从澳大利亚软珊瑚(Nephthea brassica)中分离鉴定的西松烷型(Cembrane)大环二萜类化合物,其结构为6,10,14-三甲基-3-异丙基-3E,5E,9E,13E-环十四碳四烯-1-醇,是Sarcophytol—A(2)的异构体,但有关1的生物活性试验和全合成研究尚未见报道.我们在前文报道了以低价钛诱导的分子内二羰基偶联为环化方法,完成了天然大环二萜类化合物Cembrene—C的全合成和Sarcophytol—A(2)苄醚衍生物(3)的合成.本文报道以天然法呢醇4为起始原料,经区域选择性氧化、羟醛缩合等六步反应,合成了1的前体化合物11.合成路线如下:  相似文献   

19.
在前文[1]中,我们报道了从美丽红豆杉茎皮中分离得到的三个非紫杉烷二萜型的新的二萜化合物1、2和3.本文报道从美丽红豆杉茎皮中分到的两个紫杉烷二萜化合物:经高分辩~1H NMR 和 COSY 测定其结构为红豆杉素 J(taxinine J,4)和2-去乙酰氧基-红豆杉素J(2-deacetoxy-taxinine J,5)4是已知的,5是新化合物.初步药理结果表明:4和5对肝癌细胞具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20.
海洋天然产物合成研究是海洋天然有机化学最活跃的研究领域之一。本文综述中国海洋天然产物合成研究的最新进展,包括海洋环肽、西松烷(烯)和西松烷型二萜内酯、喹啉酮衍生物和三丙酮胺以及柳珊瑚酸类似物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