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Seismic Sequence in Carbonate Rocks By Vibrational Liquefaction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On the basis of the records of strong seismic events taking place in soft carbonate sediments, a new seismic sequence system of vibrational liquefaction is established, which consists of a series of units, such as escaped structure of micrite veins and liquefied deformation formed in the period of seismic liquefaction, land subsidence structure after liquefaction, tsunamic hummocky and turbidite produced by seismic events, This sequence is a generalization and summation of field observation in vast areas, which shows the whole process of a strong seismic event and provides an unified theoretical explanation. The pattern of the seismic sequence by vibrational liquefaction provides one of correlation standards for geologists in the field to discriminate events in carbonate sequences. Based on the pattern of seismic sequence, the authors first advance a new conception of the Palaeo-Tanlu (Tancheng-Lujiang) Zone and discuss primarily its geological significations.  相似文献   

2.
碳酸盐岩振动液化地震序列   总被引:180,自引:16,他引:180  
乔秀夫  宋天锐 《地质学报》1994,68(1):16-34,T002
新建立的振动液化地震序列系碳酸盐软沉积物中的强地震事件记录,包括地震液化阶段产生的泄水脉、液化变形;液化停止后的地面下沉构造;地震引起的津浪丘状层与浊积岩等序列单元。这个序列来自大区域的野外实践总结,反映了一次强地震事件的全过程,并在理论上得到统一的解释。序列将为野外地质学家在碳酸盐层中识别事件提供对比的标准。根据振动液化地震记录,本文首次提出古郯庐带概念,并对其地质意义进行了初步讨论。  相似文献   

3.
尼日尔三角洲深水区层序地层及地震相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中新世至上新世,研究区发育深海平原和陆坡坡脚沉积。缺少反映海平面变化的上超特征和削截现象,很难利用地震反射终止类型(上超、顶超、削截)进行层序界面识别。文中利用深水区沉积旋回的地震相特征差异进行层序界面识别,并建立了研究区层序演化模式:低位体系域发育重力流沉积(块状搬运复合体、浊积扇)———海侵高位体系域深海泥质发育。以层序为格架进行地震相和沉积相在时间和空间分布特征分析。研究区识别出两类叠加地 震相样式:杂乱反射块状搬运复合体———丘形水道—堤岸复合体(浊积扇)———平行反射深海泥质沉积;丘形水道—堤岸复合体(浊积扇)———平行反射深海泥质沉积。  相似文献   

4.
时频域高分辨地震层序识别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地震信号频率随着时间的不稳定变化包含了地下反射层序特征的重要信息,时频分析是检测地震信号局部谱特征的重要工具。为适应实际地震信号处理,对S变换改进后得到一种新的广义S变换,用于分析和补偿地震信号的高频成分,得到了精细的地震层序识别剖面。实际资料处理表明,它对砂岩油气藏的成层特征的分析具有分辨率高和高信噪比的优点。地震信号的广义S变换时频谱分解可作为地震层序识别和解释的重要补充。  相似文献   

5.
柴西南地区古近系-新近系井-震统一层序地层格架的建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柴西南地区古近系—新近系是柴达木盆地最主要的油气勘探区和开发区,通过对54口钻井和录井资料的详细层序地层学的研究,对研究区古近系-新近系的干柴沟组—狮子沟组地层中识别出了一个初次湖泛面和六个最大湖泛面,将其划分为6个三级层序和17个准层序组,并对十条连井剖面进行了层序对比。在此基础上,对柴西南三维地震区切出了与前述的钻井连井剖面相同的连井地震剖面,并通过对地震剖面层序界限识别和划分,以及将钻井剖 面上的层序划分结果投影到连井地震剖面中等方法,对钻井剖面和地震剖面的层序划分结果进行了对比和调整,使两者完全统一,建立了柴西南区古近系-新近系井—震统一的高精度层序地层格架,这为该区开展岩性油气藏勘探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
在受山地和碳酸盐岩裸露双重复杂条件影响的南方地区开展地震勘探工作,采集的地震数据质量很难达到理想效果。基于对南方复杂地形山区的地震地质特征及勘探技术难点深入分析的基础上,对地震数据采集技术与方法进行了一系列的技术攻关和对比分析:(1)综合应用多种表层调查技术进行精细表层结构调查,建立相对准确的近地表结构模型和速度模型,求准静校正量,指导井位优选和井深设计。(2)采用动态观测系统,高陡构造成像方面采用长排列大炮检距,灰岩区采用加密炮观测系统,溶洞裂隙发育地区采用宽线观测系统;(3)针对复杂多变出露多地层岩性,改善激发接收条件,根据岩性变化优选炮点点位,尽量避开溶洞和厚层纯灰岩区。灰岩区采用双深井组合激发,每道至少要两串以上检波器面积大组合接收,检波器井下接收比地面接收效果好。采用以上技术方法,对采集的地震资料进行处理和分析,地震剖面和单炮记录品质有所改善,地震反射波能量及信噪比均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7.
北拒马河冲积扇及邻近地区位于太行山东麓,地表覆盖全新世(Qh)松散砂土与粉土,该区域地下水埋深较浅,潜在地震最大震级达6.5级,在地震作用下存在发生砂土液化危险性.通过野外地质调查、工程地质钻探和高密度电阻率法勘探揭示北拒马河冲积扇地层结构特征.在此基础上,采用原位标准贯入试验和室内动三轴试验评价北拒马河冲积扇饱和砂土...  相似文献   

8.
在对准噶尔盆地腹部石南21井区岩性地层油气藏研究中, 将层序地层学的研究成果与地球物理中的速度分析相结合, 以高精度层序地层格架为指导, 对层序地层格架内的地层进行速度研究, 目的在于预测出储层内部有利砂岩发育区及储层埋深, 为井位论证提供重要的基础资料.首先以岩心资料、测井资料和地球化学资料为基础, 确定层序界面识别标志, 通过单井相划分、合成地震记录制作, 在地震剖面上识别层序界面, 通过层序对比和追踪, 建立起研究区等时地层格架, 并以此作为速度研究的模型层位, 利用模型迭代层速度反演法, 有针对性地进行层序地层格架内部的层速度分布规律研究.结果表明, 研究目标层序白垩系清水河组(CX0-CX3) 的层速度分布规律是: 南及东南部砂体发育区地层速度高, 北部泥岩相对发育区地层速度低, 速度的高低反映了砂岩含量的多少; 速度图上高速区和低速区的平面分布形态, 与属性图的平面分布范围和形态基本吻合, 振幅属性图上的异常体是高速异常体, 速度与振幅类地震属性在反映储层非均质性和砂体横向变化方面是相互印证、相互补充的.此外, 在层序格架下的层速度反演基础上得到的目标层序CX3界面的平均速度图, 其系统误差和随机噪音的影响小, 时深转换所得CX3界面构造图等值线走势合理, 即使井资料较少, 也能得到形态正确精度较高的构造图.模拟勘探评价5个阶段的误差分析表明, 钻前预测误差不超过0.33%, 有效降低了岩性地层油气藏勘探的深度设计误差和风险.   相似文献   

9.
在建立苏北盆地层序地层格架的同时,研究了碳酸盐岩在其中的作用,提出了碳酸盐岩结核和团块的分布是识别层序地层界面和体系域标志;粒屑碳酸盐岩的沉积迁移也可作为识别不同体系域的重要标志;碳酸盐岩的序列变化是识别准层序,准层序组的标志;稳定分布的暗色细粒碳酸盐岩与泥岩的互层是识别凝缩层和最大湖泛面的标志,认为今后在层序地层分析中应充分发挥湖相碳酸盐岩特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以钻井、测井、地震以及岩心、薄片资料为基础,在划分三级层序的基础上,探讨了渤海西南海域下古生界层序地层特征及其对岩溶储层的控制作用。结果表明:1)三级层序界面附近发育碳、氧同位素负异常以及自然能谱Th/K正异常,基于此特征将下古生界划分为21个三级层序;2)白云岩是研究区主要的储集岩性,层序通过控制垂向岩性的变化进而控制了优质储层的发育;3)将白云岩发育的12个三级层序定义为"优势储集层序",加里东期构造不整合与12个"优势储集层序"耦合控制了潜山型储层规模及其产能高低;寒武系内发育以溶蚀孔隙为主的内幕型岩溶储层,亦限定发育于"优势储集层序"之中。实际勘探中,优选风化界面与"优势储集层序"耦合区域优先钻探,同时兼顾内幕型储层,其是今后该区高效勘探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针对新疆某工区强非均质性岩溶缝洞型碳酸盐岩储层,提出了一种基于地震多属性优化与电成像测井信息融合的碳酸盐岩储层缝洞带识别评价与钻井轨迹优化设计方法。首先,利用相干体、蚂蚁体等多种地震属性与张量约束的稀疏脉冲反演结果综合实现缝洞发育带空间分布预测与雕刻,确定可能油气圈闭的分布范围;然后,基于数学形态学滤波方法,由电成像测井资料自动拾取井壁的裂缝和溶蚀孔洞分布,统计井壁裂缝倾向和倾角;再次,用工区内钻孔多臂井径资料计算的井筒崩落信息与电成像资料拾取的诱导缝信息预测工区的最大和最小主应力方向;最后,融合地震属性与电成像测井信息评价的缝洞分布结果,预测工区内走滑断裂带的最大主应力方向以NE—SW为主,局部为NW—SE,且以中高角度为主的裂缝走向与主应力近乎平行。采用预测主应力分布方法实现了沿NW—SE方向的大斜度井与水平井优化设计,钻遇了大规模优质储集体,获得了稳定油流,并以此为基础在周围打井若干口,极大地降低了深层勘探的钻井风险。  相似文献   

12.
渤海湾盆地辽中凹陷旅大16油田东营组东三段是目前勘探开发的主力含油层系。综合三维地震资料、录井、测井及岩心资料,在井—震结合、层序地层学研究基础上,利用古地貌研究、岩心相、测井相、地震相和振幅属性切片分析,明确了东营组层序格架内沉积相类型、沉积展布特征及沉积演化规律。应用Vail的经典层序地层学理论,将东三段划分为一个三级层序,其中可识别出低位体系域、湖侵体系域和高位体系域。低位体系域沉积期,辽西低凸起大面积暴露遭受剥蚀,为研究区提供碎屑沉积物,发育近源的扇三角洲及重力流沉积体系。扇三角洲砂体以灰色中砂岩和细砂岩为主,河床滞留沉积、波状层理和生物扰动构造十分发育;高位体系域时期,辽西低凸起被淹没,供源能力减弱,研究区发育较远源的辫状河三角洲前缘沉积,且伴生重力流沉积。其中辫状河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砂体以细—中砂岩为主,见块状构造和楔状交错层理。重力流沉积体系主要为滑塌湖底扇及砂质碎屑流沉积,岩心观察可见细砂岩中发育滑塌变形构造,及漂浮状的砾石和泥岩撕裂屑。研究区沉积演化过程与地貌演化密切相关,且断裂体系对砂体展布具有控制作用,重力流沉积发育于断裂坡折前方。显然,明确沉积相类型、沉积展布特征及沉积演化规律,可为进一步油气勘探开发提供地质依据。  相似文献   

13.
本文对阳信洼陷三维地震资料进行时频分析划分层序,对测井曲线进行小波变换进行层序划分,以合成记录标定为桥梁,运用高精度测井曲线划分的层序去相互约束校正地震资料划分的层序,通过井震联合的多尺度匹配方法建立层序地层格架,从而实现三维地震资料和测井资料在同一级别研究目标上的综合解释,将YX洼陷沙四上段地层划分为3个四级层序和9个五级层序。实际应用效果证明,该方法能够发挥地震资料横向分辨率高与测井资料纵向分辨率高的优势,勘探效果良好。该方法适用于大部分稳定的陆相坳陷湖盆沉积环境的层序划分。  相似文献   

14.
黄骅坳陷孔南地区孔一段顶部发育了一套特征的膏泥岩段,为孔店组勘探层系的盖层,对油藏勘探开发具有重要意义,膏泥岩段也是等时地层单元划分的重要标志层.主要以测井资料、录井资料为基础,利用等时地层对比方法,讨论了该区膏泥岩的分布特征、分布模式、沉积环境以及层序地层学意义.综合分析得出,膏泥岩段的分布总体上具有自东向西加厚和由...  相似文献   

15.
利用辽东湾西北部A区6口井的录井、测井、岩心资料,通过细致的层序地层学及沉积学分析,将研究层段自下而上划分为SQs2和SQs1两个三级层序,每个层序均可划分出湖扩体系域(TST)和高位体系域(HST),并识别出三个层序边界和两个最大湖泛面,自下而上分别为SQs2底界面SBs2、最大湖泛面mfss2、SQs1底界面SBs1、最大湖泛面mfss1、SQs1顶界面SBd3。钻井揭示沙二段主要为砂岩、含砾砂岩,以粗碎屑岩发育为特征;沙一段主要为泥岩和白云岩,以泥岩发育为主要特征。研究区沉积相为湖泊相,滨浅湖亚相,微相发育泥滩、混合滩、砂质滩坝和钙质浅滩。低突起及其斜坡地区,在SQs2以混合滩沉积为主,在SQs1以泥滩沉积为主;陡坡地区,在SQs2发育砂质滩坝,在SQs1发育钙质浅滩。SQs2砂岩发育层段和SQs1的生物白云岩发育层段为良好的储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