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二元复合驱表面活性剂界面张力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研究了二元驱用植物改性羧酸盐表面活性剂SNHD与原油间的动态界面张力,并探讨了聚合物、矿化度、pH值以及时间对界面张力的影响。结果表明SNHD与原油的界面张力能达到超低值;聚合物对界面张力影响不大;矿化度对低活性剂浓度体系界面张力的影响较大,随矿化度增加,界面张力减小;体系的最佳pH值约为7。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C12-烷基糖苷表面活性剂(C12-APG)与正构烷烃的油/水界面活性,并考察了表面活性剂浓度以及温度对界面活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C12-APG表面活性剂具有较好的界面活性,达到平衡所需时间较短,且具有一定的烷烃选择性;表面活性剂浓度增加对界面张力的影响不大;随着温度的升高界面张力减小。  相似文献   

3.
张强  侯岳  翁大丽  陈平 《当代化工》2016,(4):690-692
探讨了了表面活性剂浓度、聚合物浓度、温度、二价离子、矿化度等因素对表面活性剂体系界面特性的影响。评价该新型无碱二元复合体系界面张力能够达到10-3数量级的油藏应用条件。研究结果表明:二元复合体系在很低的活性剂浓度(0.005%)与原油间的界面张力达到超低;聚合物浓度对二元体系与原油间的界面张力影响较大;配制二元体系用水中矿化度、二价离子对复合体系界面张力影响不大,该活性剂能够适合于较高矿化度或者二价离子浓度含量较高的油层;温度对二元复合体系的界面张力基本无影响,在45~80℃范围区间内均可以达到超低。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在不加助表面活性剂的情况下,双尾表面活性剂盐水溶液和正辛烷组成的三元体系中能否形成中相微乳液及其相关的相态特性。结果表明,在不加助表面活性剂的情况下,双尾表面活性剂CmGA(EO)nS(m=12,14,16;n=0,1,3,4,8)中,只有C14GA(EO)nS(n=1,3,4)可与盐水及正辛烷形成中相微乳液;以适宜的增溶参数、低界面张力值以及相体积图为基础所确定的形成中相微乳液的最佳含盐量三者一致性较好;随着C14GA(EO)nS(n=1,3,4)中EO基团数增加,形成中相微乳液的最佳盐度和增溶参数皆随之增加,而最佳界面张力值则降低。  相似文献   

5.
李国桥  纪海龙  刘杰  闵洁  郝金生  孙琦 《广州化工》2011,39(18):74-75,92
界面张力是评价三元复合体系的重要指标。从三元复合体系表面活性剂浓度、碱浓度、聚合物浓度、水质矿化度以及体系稳定性等方面进行研究,得出不同表面活性剂、碱浓度下,三元复合体系界面张力先降低后升高,矿化度对界面张力的影响很大。0.30%S(表面活性剂)+1.2%A(碱)+1650 mg/LP(聚合物)三元复合体系的界面张力在...  相似文献   

6.
使用Texas-500型界面张力仪上的旋转滴法测定了表面活性剂(一种甜菜碱)X对长庆木14-11油/水界面张力的影响因素,研究了温度、浓度、矿化度等变化条件下甜菜碱X对界面张力的影响规律,确定最佳实验条件。同时还研究了X与其他表面活性剂复配比例对界面张力的影响以确定最佳体系配方。实验结果显示:表面活性剂X与其他表面活性剂有很好的协同作用,选择合适的表面活性剂与其复配可以很大程度上减小表面活性剂的使用浓度,降低经济成本。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复配表面活性剂中聚环氧丙烷(PO)基团数对于界面张力与乳状液稳定性的影响。研究表明,阴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加入有助于改善单一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耐盐溶解性;随着PO基团数的增加,界面张力先降低后升高,呈现“V”字型。长支链烷基苯磺酸盐与C12PO11S复配体系界面张力可以达到10-3数量级;随着PO基团数的增加,乳状液整体稳定性先升高后降低。长支链烷基苯磺酸盐与C12PO11S复配体系界面张力最低,界面膜强度最差,乳状液失稳速率最快。通过调节复配表面活性剂体系中PO基团的数量,提高协同增效作用,在提高化学采收率方面拥有巨大潜力。  相似文献   

8.
《应用化工》2017,(10):1880-1883
采用旋转滴法分别测定了两种单一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体系和阴/阴离子复配型表面活性剂体系的油水界面张力,讨论了在50℃下表面活性剂的浓度、矿化度对油水界面张力的影响以及复配体系的最佳复配质量比,以此提高原油的采收率,评价了复配型体系表面活性剂的性能。结果表明,50℃、矿化度为3×104mg/L时将这两种阴离子表面活性剂以1∶1的质量比复配后,可以使油水界面张力值降至10-5m N/m,最终筛选出性能优越的超低界面张力驱油体系WY-2,同时此复配体系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和良好的乳化能力。  相似文献   

9.
《应用化工》2022,(10):1880-1883
采用旋转滴法分别测定了两种单一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体系和阴/阴离子复配型表面活性剂体系的油水界面张力,讨论了在50℃下表面活性剂的浓度、矿化度对油水界面张力的影响以及复配体系的最佳复配质量比,以此提高原油的采收率,评价了复配型体系表面活性剂的性能。结果表明,50℃、矿化度为3×104mg/L时将这两种阴离子表面活性剂以1∶1的质量比复配后,可以使油水界面张力值降至10-5m N/m,最终筛选出性能优越的超低界面张力驱油体系WY-2,同时此复配体系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和良好的乳化能力。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新型甜菜碱表面活性剂复配体系对玉门油田油水界面张力的影响情况。通过使用Texas-500型界面张力仪,利用旋转滴法测定了甜菜碱表面活性剂的水溶液与玉门油田脱水原油之间的界面张力,讨论了活性剂浓度、碱的浓度、矿化度对甜菜碱复配体系油水界面张力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该甜菜碱活性剂与其它助剂有很好的协同作用,选择合适的助剂与其复配可以很大程度上减少该甜菜碱活性剂的用量,降低经济成本。碱对界面张力的影响较大,当碱浓度为0.8%时,可以使该复配体系与玉门原油油水界面张力达到10-3 m N/m。  相似文献   

11.
三元复合体系粘度、与原油间的界面张力以及乳化能力对驱油效果有直接的影响,并且已经成为评价三元复合驱体系性能的重要指标。本文主要研究了复合体系中各种化学剂对体系性能的影响规律,并对影响机理进行了初步的探讨。研究结果表明,NaOH与原油易生成W/O型乳状液,碱和表面活性剂浓度对平衡界面张力有很大的影响,且二者均存在最佳浓度范围。碱的加入可以使聚合物溶液的粘度大幅下降,表面活性剂却可以使溶液粘度小幅上升。矿化度的增加可以引起聚合物溶液粘度下降,2500万HPAM的三元复合体系受矿化度影响较小,而疏水缔合I型三元复合体系的粘度随着NaCl浓度的增加而增加。  相似文献   

12.
针对某油藏A区块,利用阴离子/两性表面活性剂的协同作用,进而达到油水超低界面张力,且两性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甜菜碱在浓度为0.1%~0.5%的范围内,降低油水界面张力的效果达到10~(-2) mN/m数量级,在加入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条件下,复配体系可以使油水界面张力达到超低界面张力。通过探讨表面活性剂的总浓度以及复配比对油水界面张力的影响,最终得到阴离子/两性表面活性剂复配体系可在较高矿化度和较低的浓度(0.4%)范围内达到10~(-3) mN/m的超低界面张力,并在此基础上对两者的协同作用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3.
大庆原油与ASP三元体系间的界面张力有着多种影响因素,利用Tx500c型界面张力仪等研究界面张力随碱浓度、表面活性剂浓度、聚合物浓度、温度及碱类型的变化,结果表明除个别由于矿化度等问题影响出现的跳点外,界面张力随表面活性剂和碱浓度的增大而减小;随聚合物浓度的增加先增大再减小又增大;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弱碱降低界面张力的效果好于强碱。  相似文献   

14.
以阳离子双子表面活性剂为主,通过阴/阳/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复配(阴/阳/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体积比为2∶1∶3),获得了低界面张力体系ANO(界面张力为1.1×10-2 mN/m)。在高矿化度(60000mg/LNaCl+2000mg/LCaCl2)条件下,研究了纳米SiO_2对ANO界面张力与泡沫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纳米SiO_2对ANO界面张力并未产生明显的协同效应,但对ANO泡沫性能产生了较大的影响;70℃下,0.005%的纳米SiO_2显著增加了ANO的起泡稳泡性,在纳米SiO_2浓度大于0.1%时,体系呈现起泡性下降,稳泡性上升的趋势;80℃时已无法测定ANO起泡稳泡性,在加入了0.2%浓度的纳米SiO_2后,体系起泡高度为204mm,半衰期为35min。  相似文献   

15.
为了研究二元复合体系超低界面张力的影响因素,通过物理实验方法分别测得不同条件下界面张力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石油磺酸盐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在一定的浓度范围内可以达到超低界面张力;加入聚合物的表面活性剂所形成的二元复合体系可以有效地延长表面活性剂到达平衡界面张力值所需的时间;分子吸附理论可以解释同浓度表面活性剂的界面张力先降低到最低再升高的原因,同时也可以解释高浓度表面活性剂能够在较短时间内达到超低界面张力值的原因。  相似文献   

16.
国内大部分油田都进入到三次采油阶段,表面活性剂在油田上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主要探索了矿化度、碱浓度、表面活性剂、复配活性剂、ASP复合驱油体系各组分及其协同效应等对界面张力的影响,考察了驱油体系经岩石吸附和热老化以后的界面张力特征。  相似文献   

17.
为了研究油藏条件对表面活性剂性质的影响,本文用TH5000旋转滴超低界面张力仪研究了不同温度和不同盐离子浓度下,表面活性剂溶液与原油之间的油水界面张力。结果说明,本文研究的三种表面活性剂中,温度越高,阴离子表面活性剂H102与原油之间的界面张力越低,非离子表面活性剂W201与原油之间的界面张力先降低后增加,Gemini季铵盐型表面活性剂G101与原油之间的界面张力基本不变;矿化度越高,三种表面活性剂与原油之间的界面张力越低,而且,Ca~(2+)、Mg~(2+)等高价离子的加入使油水界面张力更易降低。比较来看,G101具有耐温、耐盐的良好性能。  相似文献   

18.
余庆  张辉  吴一慧  王健 《当代化工》2018,(8):1613-1616
以某油田作为油相,研究了不同浓度的碱(苛性碱与碳酸钠)与阴-非离子表面活性剂(AEC、AES)复配体系在55℃时与原油油水界面张力行为。首先通过阴-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与地层水的配伍性实验筛选合适的阴-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然后通过碱与筛选出来的表面活性剂复配,研究不同浓度下碱对该表面活性剂的界面张力的影响效果。研究结果表明:0.01%~1.20%Na OH分别与0.1%AES和0.3%AEC组成的复配体系体系以及0.01%~1.20%Na2CO3分别与0.1%AES和0.3%AEC组成的复配体系体系能够产生一定的协同效应,使得油水界面张力逐渐降低,最终都能达到10-3m N/m的超低界面张力,而且在相同浓度的Na OH、Na2CO3下,含AES的复配体系要比含AEC的复配体系所得到界面张力低。考虑到碱耗以及对储集层伤害的影响,选择0.6%~1.2%Na2CO3与0.1%AES复配体系能更好的达到降低油水界面张力、提高油田采收率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随着三次采油技术的不断发展,复合体系的表面活性性能和含量是在提高采收率技术研究中日趋重要。本文针对新型两性表面活性剂一元及聚合物/表面活性剂二元体系同油的界面特性展开了研究。结果表明:一元体系中表面活性剂质量浓度越高,界面张力达到稳定所需时间越短;随着体系中表面活性剂质量浓度的增加,稳定界面张力值越低。聚合物对两性表面活性剂同模拟油之间的界面张力有影响,且有利于体系同模拟油间的界面张力的降低;但界面张力并不是随着聚合物质量浓度的增加一直单纯降低,当质量浓度为1.0g/L时界面张力最低。  相似文献   

20.
通过实验和耗散粒子动力学模拟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非离子型Gemini表面活性剂在水溶液中的聚集行为和表面活性剂分子在水-气界面的分布情况。结果表明:10个环氧乙烷(EO)的α,α'-[2,4, 7, 9-四甲基-5-癸炔-4, 7-二醇]双[ω-羟基-聚(环氧乙烷)](S-10)的单体和团簇共存于低浓度溶液中。随着浓度的增加,表面活性剂分子聚集成球状胶束且尺寸增大;当球状胶束的尺寸增加到一定程度时,它们不能稳定存在并聚集成棒状胶束。在水-气界面处,表面活性剂分子或垂直或水平分布,但是随着浓度的增加,疏水基团垂直插进空气,而EO段在水中呈不规则的锯齿形分布。随着EO链段长度的增加,S-4、S-10和S-30的最小吸附分子截面积逐渐增大,这就是随着表面活性剂的EO段长度增加而润湿性降低的原因。实验与模拟相结合的方法为研究非离子Gemini表面活性剂的聚集行为提供了新的思路,通过模拟结果可以快速判断实验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