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研究旨在检测27例确诊白血病患者april mRNA的表达水平,为april分子靶向治疗在白血病中的应用提供理论基础。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初治白血病患者april mRNA的相对表达水平,分析其在各型白血病中的表达变化。结果表明:急性白血病(AL)患者april mRNA的表达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april mRNA的表达高于正常对照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april mRNA的表达水平与外周血白细胞计数(WBC≥20.0×109/L)呈正相关(p〈0.05),与患者的髓外侵犯及CD34表达无明显相关性(p〉0.05)。除外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病例,april mRNA的表达水平与AML患者的化疗敏感性呈负相关(p〈0.05)。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慢性髓系白血病(CML)患者april mRNA的表达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ML患者存在着april mRNA的过表达。AML细胞产生的APRIL蛋白可能在AML细胞的异常增殖及化疗耐药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旨在检测白血病患者maf-b mRNA的表达水平并评估其临床意义。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初治白血病患者maf-b mRNA的相对表达水平,分析其在不同类型白血病中的表达差异及其与实验室指标、化疗反应的关系。结果表明,初治白血病患者maf-b mRNA的表达低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分组分析的结果显示: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maf-b mRNA的表达低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maf-b mRNA的表达水平与外周血白细胞计数、CD34表达呈正相关(p0.01)。AML(除外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患者中,maf-b mRNA的表达水平与AML患者的化疗反应无明显相关(p0.01)。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慢性髓系白血病(CML)患者maf-b mRNA的表达亦低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AML患者maf-b基因表达降低,而maf-b基因的异常表达可能与AML细胞的异常增殖有关,并可能成为AML新的预后因子。  相似文献   

3.
β-catenin基因在白血病患者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检测β-catenin在白血病患者中的表达,初步探讨其在白血病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半定量RT—PCR方法检测β-catenin在白血病患者中的表达,同时对部分标本应用免疫细胞化学检测其蛋白表达水平,结合临床资料分析其表达的意义。结果骨髓单个核细胞(MNC)中β-cateninmRNA在急性髓系白血病(AML)和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者中的表达(中位值分别为0.7593、0.6415)均明显高于正常人(0.3597)(P值分别为0.001、0.016),也明显高于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慢性期患者(0.2571)(P值分别为0.001、0.008),但在AML和ALL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β-catenin在CML慢性期患者的表达与正常人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是在急变和加速期患者(0.9152)中明显增高,与急性白血病水平相当。按照FAB分型,β-catenin在AMLM,亚型中高表达,而在M3中表达明显低于其他亚型。免疫细胞化学结果显示,正常MNC β-catenin主要分布于细胞膜和细胞质,而在白血病细胞中,除M3外几乎均可以在细胞核中检测到其程度不一的表达。患者年龄、白细胞计数、高危核型以及治疗反应与β-catenin均无显著相关,但在AML组β-catenin与CD34抗原表达有明显相关性。结论经典的Wnt/β-catenin信号传导途径有可能在急性白血病及CML急变和加速期中被激活。  相似文献   

4.
白血病细胞PTEN表达与AKT磷酸化水平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探讨各型白血病pten mRNA及蛋白表达与AKT磷酸化水平的关系及其在白血病发病中的作用,为今后PI3K/AKT通路抑制剂的使用提供依据。128例初发的白血病患者纳入研究,其中AML 61例,ALL 27例,CML24例,CLL16例。正常对照21例。采用RT-PCR和Western blot分别检测Jurkat细胞株、白血病患者骨髓单个核细胞pten mRNA表达,PTEN蛋白及P-AKT蛋白的表达。结果表明:Jurkat细胞株pten mRNA表达和PTEN蛋白表达水平均较正常对照组低。AML组pten mRNA表达量虽低于正常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74);ALL、CML、CLL各组患者pten mRNA表达量低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ML、ALL、CML、CLL各组PTEN蛋白表达量均低于正常对照组,P-AKT蛋白表达量均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TEN的低表达及P-AKT高表达在白血病的发生中可能有重要的作用,PTEN的失活主要发生在蛋白质翻译水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脑膜瘤1(MN1)基因和PTEN基因表达与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病情发展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RT-PCR技术检测38例AML病人(初治组16例,缓解组12例,复发组10例)骨髓单个核细胞中MN1和PTEN mRNA的表达水平,另取非恶性血液病病人及正常人骨髓共13例作正常对照组。结果 MN1和PTEN mRNA在AML病人骨髓单个核细胞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6.3%和60.5%。初治组MN1 mRNA表达水平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升高,PTEN mRNA表达水平较正常对照组显著下降(F=2.385、2.054,q=2.305、2.867,P〈0.01);缓解组MN1 mRNA表达水平下降,PTEN mRNA表达水平上升,与初治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q=2.121、2.756,P〈0.05);在复发组中MN1 mRNA的表达水平复又升高,PTEN mRNA的表达水平复又下降,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q=2.361、2.723,P〈0.05)。MN1和PTEN基因在AML中的表达水平呈负相关(r=-0.321,P〈0.05)。结论 MN1和PTEN基因的表达与AML发病及预后密切相关,可作为AML发病、复发及预后判断的有意义指标。  相似文献   

6.
Xu N  He QT  Lu Y  Han XM  Ma HJ  Zhang DX  Liu XW  Yuan XJ  Jia GR  Li J  Li Z  Li ZQ  Han HY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2011,19(6):1368-1373
本研究检测白血病患者骨髓中CYR61、CTGF、VEGF-C、VEGFR-2 mRNA的表达水平,探讨白血病发生、发展、浸润、转移中CYR61、CTGF、VEGF-C、VEGFR-2蛋白的相互作用及其临床意义,寻找新的肿瘤标记物,为白血病的诊治提供新的思路。白血病74例,男38例,女36例,年龄6-77岁,中位年龄45岁。对照组12例,男7例,女5例。年龄16-78岁,中位年龄46岁。采用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测定CYR61、CTGF、VEGF-C、VEGFR-2 mRNA的水平。结果表明,各组初发急性和慢性白血病患者骨髓中CYR61、CTGF、VEGF-C、VEGFR-2 mRNA的表达与对照组相比均显著升高(p〈0.05)。急性白血病缓解后CYR61和CTGF mRNA的表达高于对照组(p=0.039,0.025)。CTGF mRNA的表达在B-ALL组表达最高,高于AML、CML、CLL、T-ALL组(p=0.002,0.034,0.002,0.010)。AML组CYR61与CTGF、CYR61与VEGF-C、CTGF与VEGFR-2 mRNA的表达均呈正相关(r=0.452,0.466,0.464;p=0.045,0.038,0.039),CML组CYR61与VEGF-C mRNA的表达呈正相关(r=0.882,p=0.000)。急性白血病伴有髓外浸润者VEGF-C和VEGFR-2 mRNA的表达高于不伴有髓外浸润者(p=0.028,0.047)。AML组VEGF-C mRNA的表达与原始细胞数呈正相关(r=0.418,p=0.034)。结论:CYR61、CTGF及VEGF-C、VEGFR-2在白血病发病中相互作用,促进白血病发展、转移及浸润;且这些因子在不同类型白血病及髓外浸润中的作用存在差异。它们可能成为检测白血病的肿瘤标记物;阻断上述因子有可能阻断肿瘤的生长和转移。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旨在探讨白血病患者骨髓单个核细胞中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富含半胱氨酸蛋白61(CYR6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VEGFR-2)mRNA及蛋白的表达水平以及它们在白血病发生、发展、浸润转移中的作用和临床意义。初发白血病100例患者,26例完全缓解后急性白血病患者,30例对照者纳入本研究。收集骨髓单个核细胞,应用realtimePCR和Westernblot分别检测白血病患者及对照者CTGF、CYR61、VEGF-C、VEGFR-2mRNA及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表明,急性白血病患者骨髓中上述4种因子mRNA、蛋白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急性白血病缓解后只有CTGFmRNA表达与对照组比较有差异(P〈0.05),且CTGFmRNA表达在急性白血病不同骨髓增生中有统计学意义(P〈0.05)。CTGF蛋白表达在白血病不同染色体核型组有差异(P〈0.05),CYR61和VEGF—C蛋白表达在急性白血病不同程度骨髓增生组中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ML组CTGF、CYR61、VEGF—CmRNA和蛋白表达高于对照组(P〈0.05),CLL组CTGF和CYR61蛋白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在性别、髓外浸润等因素分组比较中,上述4种因子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比较均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相关性分析中,白血病患者上述4种因子mRNA表达水平与骨髓原始细胞计数呈正相关(P〈0.05),CTGF、CYR61、VEGF—C蛋白表达水平与其呈正相关(P〈0.05)。除了VEGFR-2与骨髓原始细胞计数无相关性外,这些因子的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与骨髓原始细胞计数呈正相关。结论:CYR61、CTGF、VEGF-C和VEGFR-2mRNA和蛋白表达在急慢性白血病中都有作用。在急性白血病(AML/ALL)中上述4种因子高表达,在CML中除了VEGFR-2外其他因子也高表达,多数因子的表达与骨髓原始细胞计数呈正相关。联合阻断这些相关的血管性因子可能对白血病靶向治疗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本研究初步探讨转录抑制因子GFI1(growth-factor independence 1)在不同类型白血病中的表达水平及转录抑制因子GFI1表达变化在白血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收集65例初诊白血病患者骨髓细胞标本,其中急性髓系白血病(AML)24例,慢性髓系白血病(CML)18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6例,慢性髓系白血病急变期患者17例。缺铁性贫血患者13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半定量和实时定量RT-PCR方法检测gfi1的转录表达水平。结果表明:白血病患者组gfi1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初诊CML组gfi1表达显著高于初诊AML组、初诊ALL组及CML急变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CML急变组中,急淋变组gfi1表达明显高于非急淋变组,两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04)。结论:gfi1表达异常可能参与白血病的发生与发展,gfi1表达上调可能促进淋巴系肿瘤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急性髓性白血病(AML)细胞中TAL1基因异常高表达在初发急性髓性白血病患者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8年6月本院收治经细胞免疫学、细胞形态学核组织化学染色等确诊为首次发生的急性髓性白血病患者50例为观察A组,化疗缓解的急性髓性白血病患者50例为观察B组,并收集本实验所涉及的急性白血病细胞组样本(NB4、HL-60、CCRF-CEM、Jurkat细胞株),同时收集30例经体检健康正常人外周血样本作为对照组。分析在AML患者中TAL1 m RNA的表达水平。结果观察组T-ALL细胞TAL1mRNA表达高于对照组,且其在Jurkat细胞内更高,TAL1mRNA在HL-60细胞内表达异常高,不仅高于对照组,更高于T-ALL细胞内的表达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AL1mRNA在初发急性髓性细胞白血病患者中表达比经化疗缓解患者中的表达水平要高,且AML-M1、AML-M3和AML-M5均表现为较高的m RNA表达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AL1与AML的发病有密不可分的关系,TAL1异常高表达对于初发急性髓性白血病患者具有一定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旨在检测白血病患者microRNA-193b(miR-193b)的表达水平并探讨其意义。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初治白血病患者miR-193b的相对表达水平,分析其在不同类型白血病中的表达差异及其与部分实验室指标和化疗反应的关系。结果表明:慢性髓系白血病(CML)和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患者与正常对照组miR-193b的表达相比,其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ML(除外APL)、ALL患者miR-193b的表达均低于正常对照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AML(除外APL)患者中,miR-193b表达水平与患者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及细胞CD34表达无明显相关,但是与患者的治疗反应呈负相关(P<0.05)。结论:AML(除外APL)患者中miR-193b表达水平可能与AML细胞的化疗敏感性相关。miR-193b可能是AML(除外APL)治疗的一个新靶点。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检测脑和急性白血病胞质(BAALC)mRNA在急性白血病(AL)病人表达,探讨其与AL病情进展及预后关系。方法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技术,检测20例急性髓系白血病(AML)、8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及11例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缺铁性贫血(IDA)等非恶性血液病病人(对照组)骨髓单个核细胞BAALC mRNA表达水平。结果初治组AL病人BAALC mRNA表达水平较对照组显著升高(F=8.59,q=5.62,P〈0.05);经治疗获完全缓解后,与初治组比较,其表达水平显著下降,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q=3.99,P〈0.05)。BAALC mRNA表达水平与AL病人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及骨髓原始细胞比例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 BAALC mRNA表达与AL疾病进展及预后密切相关,可作为AL预后判断的有意义指标。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SOCSs基因和JAKs基因在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中的表达情况.方法 RT-PCR方法检测AML患者和正常对照骨髓SOCS 1~7、JAK 1~3和TYK 2 mRNA的表达.结果 ①AML患者SOCS 1、4、5、7的表达明显低于缓解组和正常对照组(P<0.01),SOCS 3、6表达水平较缓解组和正常对照组高(P<0.01),SOCS 2在各组无明显差异;AML患者JAK2、JAK3、TYK2 mRNA平均表达水平较缓解组和正常对照组明显增高(P<0.05).初治AML患者JAK1 mRNA表达水平较正常对照组略增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复发AML患者JAK1 mRNA表达水平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增高(P<0.05).结论 AML患者的SOCS 1、4、5、7基因表达缺失或降低,JAK家族基因表达明显增高,提示二者可能共同参与髓系白血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急性白血病患者骨髓中单个核细胞磷酸化STAT5及FOXP3的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蛋白磷酸化流式细胞术分别检测45例急性白血病患者(AL)[急性髓系白血病(AML)29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16例]及12名对照组骨髓单个核细胞磷酸化STAT5(P-STAT5)及FOXP3阳性细胞的百分率。结果 AL患者组骨髓单个核细胞PSTAT5表达(2.35±0.82)%较对照组(0.58±0.16)%增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L患者组FOXP3(3.98±1.17)%高于对照组(0.96±0.4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ML组P-STAT5及FOXP3水平(2.51±0.91)%,(3.72±1.12)%和ALL组(2.27±0.78)%,(4.03±1.18)%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AL患者P-STAT5及FOXP3表达水平显著正相关(r=0.81,P〈0.05)。结论磷酸化STAT5及Foxp3可能共同参与了急性白血病的发生过程,同时检测可以提供有临床意义的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究急性髓系白血病(AML)与慢性髓系白血病(CML)血清及CML骨髓细胞VEGF含量的变化。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对49例AML和17例CML患者血清及20例CML患者骨髓细胞VEGF浓度进行检测。结果:AML患者血清平均VEGF浓度为201.17pg/ml,与正常对照组(133.37pg/ml)比较,有明显的统计差异(P<0.05);而CML患者血清VEGF水平可达517.79pg/ml,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01),AML患者各亚型中VEGF水平无明显差异,但以M3型最高(299.31pg/ml),CML患者骨髓细胞培养上清液VEGF的浓度(649.16pg/ml)也显著高于正常骨髓细胞对照组(P<0.01),结论:AML和CML患者存在VEGF的异常高表达,提示血管生成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可能在急性与慢性髓系白血病的发病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本研究探讨垂体瘤转化基因(pituitarytumor-transforming gene,pttg)在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患者中的表达及其与AML发生的关系,以及pttg基因在FAB亚型中的表达是否存在差异性。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47例AML患者及28例正常对照者骨髓中pttg基因的表达水平。结果表明:AML患者pttg基因的表达水平[(1.1323±1.3934)×105]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4.5766±1.1817)×103](p〈0.05),急性早幼粒细胞细胞白血病(M3)患者中pttg基因的表达水平高于其他FAB亚型,其中包括急性髓系白血病未分化型(M1)、急性粒细胞白血病部分分化型(M2)、急性粒细胞单核细胞白血病(M4)、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M5)。结论:pttg基因的过度表达可能与AML的发生发展有关,其中可能与M3发生的关系更加密切,本研究为AML的发病机制及其基因靶向治疗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6.
为了探讨CD133抗原与白血病和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MDS)发病的关系,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方法检测CD133抗原在白血病和MDS中的表达。结果显示,43例急性白血病患者CD133表达的阳性率为51.2%,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组(16/29,55.2%)CD133的表达与对照组(2/15,13.3%)间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慢性髓系白血病(CML)的CD133表达阳性率(2/6)与对照组间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9例MDS患者中有5例呈CD133表达阳性,阳性率为55.6%,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在所有白血病患者中CD34 患者的CD133表达率高于CD34-患者,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D133表达与性别、年龄、骨髓白血病细胞比例、外周血原幼细胞比例、外周血白细胞数、血红蛋白、血小板数及乳酸脱氢酶水平无显著相关性。结论:AML患者骨髓细胞CD133表达高于正常对照,CD133表达与CD34表达有相关性。CD133高表达可能是急性白血病不良预后的一个因素。  相似文献   

17.
背景:Toll样受体9(TLR9)、肿瘤坏死因子a、Fas可能共同参与白血病的发生发展过程。目的:测定TLR9在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的表达及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Fas水平。方法:从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与正常对照组中分离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法检测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TLR9mRNA的表达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检测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Fas水平。结果与结论:在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初治组和难治复发组中,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TLR9mRNA表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化疗后完全缓解组与正常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各病例组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Fas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TLR9mRNA的表达与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Fas水平均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8.
19.
为了研究细胞信号传导抑制因子(SOCS-1)在急性和慢性髓性白血病患者外周血中的表达并探讨其临床意义,用RT-PCR的方法检测急性和慢性白血病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SOCS-1 mRNA的表达,并将其表达与所有患者的病情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在25例急性髓性白血病患者中4例SOCS-1 mRNA表达阳性,阳性率16.00%,在25例慢性髓性白血病患者中11例SOCS-1 mRNA表达阳性,阳性率44.00%,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25例慢性髓性白血病患者中,无进展组(慢性期)12例,阳性2例,而进展组(加速期和急变期)13例,阳性11例,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SOCS-1 mRNA阳性的CML患者,对干扰素治疗反应差,进入加速期后SOCS-1 mRNA多数呈持续阳性表达,病情进行性发展,预后极差。结论:急性和慢性髓性白血病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均可检测到SOCS-1 mRNA的表达,CML患者阳性率高,加速期与急变期表达阳性者显著增多,与干扰素治疗反应及预后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0.
本研究旨在检测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β-连环蛋白(beta—catenin)及周期蛋白D1(cyclinD1)mRNA的表达变化,分析其相关性,为探讨Wnt/β联蛋白(Wnt/beta—catenin)通路在AML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提供理论依据。采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的方法检测beta—catenin及cyclin D1 mRNA的相对表达水平,分析两者在AML不同亚型及良性血液病患者中的表达变化及相关性。结果表明,AML骨髓单个核细胞(BMMNC)中beta-cateninmRNA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良性血液病患者(P〈0.05),但在AML各亚型之间其表达量无统计学差异(P〉0.05,在AML中存在cyclinD1 mRNA的过度表达,其表达水平明显高于良性血液病组(P〈0.05),在各亚型间其表达量无统计学差异(P〉0.05)。Beta-catenin与cyclinD1的表达水平在AML-M1、M2、M4中存在显著正相关性(r值分别为0.822,0.627,0.712,P值分别为0.001,0.020,0.002)。结论:在AML患者中存在beta—catenin及cyclin D1的过度表达,且在部分亚型中存在显著相关性;Wnt/beta-catenin通路在AML中被异常激活,很可能是通过该通路下游靶基因cyclinD1的激活,参与白血病细胞的周期紊乱和异常增殖的调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