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48 毫秒
1.
姜蔚  唐跃  于艳滨 《中国橡胶》2009,25(1):31-34
轮胎成型机用于轮胎生产的成型过程,是轮胎生产不可缺少的专业设备,对产品质量、劳动生产率等工厂指标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虽然每个轮胎生产厂家的轮胎制造工艺各不相同,但对轮胎成型机的最终要求是不变的,即要求轮胎成型机成型质量高、成型速度快、价格低。因此成型机制造商在设计上力求设备运行稳定、可靠、优化,以减少材料成本。  相似文献   

2.
轮胎设计与制造工艺创新的发展方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车轮起源、轮胎技术现状及汽车发展对轮胎的要求为依据,简要阐明了轮胎功能演变过程,介绍了轮胎的本质性功能与辅助性功能要求的缘由与结构实现方法;基于目前主流的子午线轮胎所担负的主要功能,剖析了轮胎功能多目标优化与结构的矛盾,提出了解决这些矛盾的一些可行思路,并结合国内外研究动态,探讨了轮胎设计与制造工艺创新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3.
在新型轮胎设计中,采用芳纶纤维替代传统的钢丝能够减轻轮胎质量和降低轮胎成本,同时还能改善轮胎与地面的接触,正在开发新的加工技术,以最大限度发挥芳纶纤维的潜能,芳纶的特性与使用中较大的自由度(可以制成帘线,也可以制成帘布)可以满足不同设计者的要求,从1995年的调查以后,应用芳纶的技术在帘线制造和浸渍两个方面都在不断发展。  相似文献   

4.
李关俊  张新 《中国橡胶》1999,(15):21-23
十三、轮胎成品检测设备汽车的高速性、舒适性和行驶安全性与轮胎的质量和性能密切相关。要提高轮胎质量和性能,不但要从设计和制造工艺上进行研究和改进,还要加强成品轮胎的质量控制和检测,因此必须发展轮胎成品的测试方法和设备。目前世界各大轮胎公司进行轮胎性能及质量的检验和研究的方法:一类是在室内进行标准检验项目及轮胎性能测试;另一类是在室外轮胎试验场进行实用试验。为了保证汽车的安全行驶性能,美国运输部门制定了机动车辆安全标准,简称DOT-FMBVSS-109和119条款,以此作为检验轮胎安全性的法规。条款…  相似文献   

5.
随着斜交载重轮胎市场的逐渐萎缩,许多轮胎制造企业尤其是小型轮胎制造企业纷纷把目光投向竞争相对较弱的工程机械轮胎市场。目前能生产工程机械轮胎的厂家由2000年前的不足10家增加到20多家,工程机械轮胎市场竞争日趋激烈。风神轮胎股份有限公司作为国内最大的工程机械轮胎制造基地,要在该市场上立于不败之地,除了靠规模和质量外,还要积极与市场结合,增加产品的创新性,扩大轮胎应用领域,增加轮胎使用功能,发挥在工程机械轮胎设计制造领域的优势,使其成为行业的领跑者。为此该公司技术部门将个性化工程机械轮胎作为开发的重点。2005年个性化…  相似文献   

6.
文中从轮胎的制造技术开发过程开始,介绍了今天其的状况。道路、汽车及轮胎这三个要素是轮胎制造技术的重点,将它们分开设计可望会有更大的技术创新和发展。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企业价值链的系统分析,从采购成本、物流成本、制造成本和期间费用等供应链成本方面探讨了轮胎制造企业降低成本的途径。采用竞标采购与比价采购相结合、维持合理库存量、成立产品设计与市场衔接项目组及控制期间费用等措施降低企业成本,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我国液压式轮胎定型硫化机的质量不断提高,逐渐掌握核心技术,国产的液压式轮胎定型硫化机得到越来越多国内外轮胎企业的认可,同时随着液压元件质量的不断提高,无论是单机还是硫化机组,液压式轮胎定型硫化机将会取代机械式轮胎定型硫化机成为轮胎制造企业的首选。本文结合专利信息,分析液压式轮胎定型硫化机的发展状况,为我国硫化机制造行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随着轮胎行业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各个轮胎生产企业对轮胎的质量和产量要求越来越高,如何提高质量也是轮胎设备制造厂家要面临的挑战。本文介绍了子午线轮胎六工位钢丝圈生产线的设备结构、功能以及工艺流程。阐述了该机组的控制在SIMOTION SCOUT TIA系统中的硬件和软件组态、编程以及它在全集成自动化博途(TIA Portal)里的设计。同时介绍了缠绕排丝过程中通过CAM进行同步精确控制机械运动位置、速度的操作。  相似文献   

10.
近几年来,随着复合材料工艺的普遍应用,复合材料制造符合性问题日益凸显,影响航空装备质量,特别是国产大飞机制造符合性问题,逐步引起用户及主制造商重视。一旦复合材料制造过程得不到有效控制,出现工艺过程参数或结果与规定的不相符,对产品质量将产生较大影响。本文将结合以往复合材料制造过程中出现的质量问题,针对复合材料铺层方向错误质量问题开展调查分析,研究其制造符合性的验证方法,以便准确识别故障产品范围,分析根本原因并制定改进措施,控制质量成本损失。  相似文献   

11.
子午线轮胎成型过程有限元仿真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ABAQUS软件对12.00R20全钢载重子午线轮胎的成型过程进行有限元模拟。采用Marlow模型模拟生胶的力学性能,Rebar单元模拟钢丝帘线对橡胶的加强作用,解析刚体模拟成型机的主毂和辅助毂,分析轮胎成型过程中橡胶部件的贴合工艺和胎坯的成型过程。结果表明,模拟结果与理论设计轮胎结构具有良好的一致性,可以为生产工艺设计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2.
官炳政 《轮胎工业》2021,41(3):0190-0194
在智能化浪潮下,制造业生产模式开始由批量化生产向大规模定制转型,智能技术已经赋能轮胎行业转型升级,并赋予我国轮胎装备实现飞跃的新机遇。轮胎装备智能化发展的途径主要包括:在物理系统层面提升轮胎装备的可靠性及品质;在新一代信息技术应用方面充分做好大数据的收集和分析,利用大数据驱动智能控制和过程优化;坚持以人为核心,减少人对轮胎生产关键环节的非必要影响;转变产品交互方式,加强人与设备的智能交互。软控股份有限公司的装备智能化实践进展良好,未来轮胎装备智能化实践需要更多企业参与,争取实现更大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在考虑降低生产装备制造成本,提高自动化程度和轮胎制造精度的同时,改变研发途径,从轮胎设计作为改变轮胎制造工艺起点之一,以保证胎侧强度,降低钢丝帘线用量为前提,达到轮胎进一步轻量化、扁平化为主线,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型全钢斜帘子午线轮胎和全钢斜帘活面子午线工程轮胎和成型硫化工艺和装备。  相似文献   

14.
马良清 《轮胎工业》2021,41(3):0137-0142
以轿车和全钢载重子午线轮胎为例,介绍近年来轮胎使用过程中暴露出的主要质量问题。轮胎突出质量问题包括带束层脱层、胎面/胎侧龟裂、胎圈上方周向裂口、胎圈上方脱层、胎里凹陷和胎侧爆破,缺陷产生的原因包括原材料质量、生产工艺条件控制和操作技术以及轮胎结构设计等方面。对轮胎质量共性问题的解读可为轮胎企业提高轮胎制造水平和产品质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分别以规格为930 dtex的聚酰胺56(PA 56)纤维和聚酰胺66(PA 66)纤维为原料,经织布、浸胶,并按照乘用车冠带层压延工艺标准进行压延附胶、裁断后用于轮胎195/70R1495T XL K737和245/45ZR19102Y XL N906两种不同规格乘用车轮胎冠带层,对比考察了PA 56纤维在乘用车轮胎冠带层中的应用性能。结果表明:生物基PA 56纤维纺织的浸胶帘子布断裂强力为141 N,略低于PA 66帘子布,而干热收缩率为4.0%,定负荷伸长率为8.1%,黏合强力为131 N,均优于PA 66帘子布,具有更好的压延、裁断、成型性能;采用PA 56浸胶帘子布替代PA 66帘子布用作195/70R1495T XL K737和245/45ZR19102Y XL N906乘用车轮胎冠带层材料,其轮胎的生产制造工艺性能满足轮胎生产制造标准要求,且成品轮胎外缘尺寸、高速耐久性能、强度脱圈性能均高于国家标准要求;在保证轮胎生产制造工艺和设计标准不变的情况下,采用PA 56浸胶帘子布可降低轮胎生产制造成本,提高成品轮胎的附加值,符合轮胎工业应用材料发展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16.
魏红 《贵州化工》2013,38(3):37-39,46
过程FMEA即过程潜在失效模式分析,主要用来分析和评估工艺生产或产品制造过程可能出现的失效模式,以及这些失效模式发生后,对产品质量及性能的影响程度,从而有针对性地制定出预防措施。将PFMEA这一工具引入轮胎制造过程,并以轮胎成型过程为例,说明应用过程FMEA研究轮胎制造过程的实施方法。  相似文献   

17.
赵冬梅 《中国橡胶》2010,26(16):37-40
<正>硫化是轮胎生产中的关键工序,对轮胎产品的外观质量、均匀性、平衡性、胎面耐磨耗性以及安全性能起着重要作用。轮胎的品种繁多,规格、尺寸千差万别,由此导致设定硫化工艺必须结合轮胎的结  相似文献   

18.
魏奇业  华贲 《化工进展》2004,23(5):501-505
分析了过程工业及其过程(装置)设计的特点,提出通过运用在离散制造业中得到成功应用的并行工程理论和方法,进行过程的开发和设计,可以缩短开发设计时间、改进开发设计质量、降低开发设计成本。说明了过程工业并行工程的研究内容及方法。  相似文献   

19.
《分离科学与技术》2012,47(3):642-670
Abstract

Natural active compounds from plants have an increasing economic meaning in all areas of life sciences like e.g., food additives, cosmetics, pharmaceuticals and crop protection. The main task in manufacturing larger amounts of these plant based products besides raw material supply, product stabilization, and quality assurance, is an efficient process development method and economic production technology. State of the art approach is used in standard extraction methods. Initially their quantities are determined in isolation of laboratory scale testing and then transferred into large‐scale production by keeping all operation parameters constant in order to keep product quality constant. Nowadays the problem is that in most cases besides any missing process optimization with regard to necessary economical objectives, equipment is used with no modern process control, automation or process integration design applied. This study is a first proposal for a systematical process development and design methodology.

It should address the need for efficient process evaluation of many compounds at an early stage and process optimization for manufacturing. Due to sustainability and economy the maximal yield contained of any target compounds in plants should be extracted, but this increases as well the side component amount and type extracted and thereby decreases product purity. Therefore, any approach to optimization, should be integrated with a process development and evaluation of additional purification steps. This article describes the experimental setup as well as modeling approaches, combined with experimental model parameter determination, to generate the basis for any total process optimization by simulation. As an example the extraction of target compounds from wood is chosen.  相似文献   

20.
简述了虚拟制造技术的内涵、关键技术及应用现状。在分析化工过程装备特点基础上 ,对过程装备虚拟制造技术平台的体系结构进行了探讨 ,以典型过程装备螺旋片导流式气液分离器为例 ,对其数字化建模方法、数值仿真技术、虚拟设计和制造环境进行了研究。初步结果表明 :以设计为中心的虚拟制造技术的应用 ,可以有效地减少产品开发的时间和成本 ,提高产品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