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带状疱疹为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aricella zoster virus,VZV)感染所致,VZV初次感染后潜伏在感觉神经节中,在免疫力低下等情况时VZV再次活跃,扩散至感觉神经节,累及其支配的皮肤区域,并产生疼痛。Dworkin和Portenoy于1996年提出将带状疱疹性疼痛分为急性期、亚急性期和慢性期3个阶段。为与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相区别,我们把急性、亚急性期带状疱疹疼痛统一称为带状疱疹性神经痛(herpes zoster neuralgia)。带状疱疹后神经痛  相似文献   

2.
正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aricella zoster virus)初次感染人体引起水痘,再次感染后将体内的病毒再次激活引起带状疱疹(HZ),临床主要表现为皮肤的疱疹病变,同时伴有明显的神经痛。目前对带状病毒的治疗主要采取足量、足疗程的抗病毒及营养神经药物,但部分患者即使皮损消退也会遗留不同程度的神经痛(PHN),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目前,临床研究认为带状疱疹神经痛主要是由于病毒侵犯  相似文献   

3.
带状疱疹(herpes zoster,HZ)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aricella-zoster virus,VZV)侵犯神经节及皮肤引起的,以沿周围神经分布的群集疱疹及神经痛为特征的一种病毒性皮肤病。西医治疗目前尚无理想药物,仅认为及时应用伐昔洛  相似文献   

4.
带状疱疹(herpes zoster,Hz)是由水痘一带状疱疹病毒(varicella zoster virus,VZV)引起的沿周围神经分布的群集疱疹和神经痛为特征的病毒性皮肤病.  相似文献   

5.
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一种自体单侧感觉神经相应皮肤节段分布的群集性疱疹伴局部神经痛为特征的病毒性皮肤病。我科于2006年3月21日收治1例双下肺炎、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病人,在住院过程中并发右侧胸部、背部、腋下大面积带状疱疹,经积极治疗和有效护理痊愈出院  相似文献   

6.
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一种自体单侧感觉神经相应皮肤节段分布的群集性疱疹伴局部神经痛为特征的病毒性皮肤病.我科于2006年3月21日收治1例双下肺炎、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病人,在住院过程中并发右侧胸部、背部、腋下大面积带状疱疹,经积极治疗和有效护理痊愈出院.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侵犯脊髓后,感觉神经节被激活后沿神经轴索到达相应神经所支配皮肤而引起的病变^[1]。神经痛为基本特征之一,且疼痛随年龄增长而加重。既往传统的西医治疗为使用大剂量维生素和止痛药以缓解疼痛,但药效过后疼痛会再度出现。本研究根据中医的有关基础知识,采用气功加持针灸法,对我科1996~  相似文献   

8.
<正>带状疱疹(herpes zoster, HZ)是由于人感染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ricell zoster virus, VZV)之后,病毒潜伏于神经系统,当病毒再次被激活,便会对神经造成损伤,并引起强烈痛感的皮疹~([1]),若早期干预不及时,可出现带状疱疹性神经痛(zoster-related neuralgia, ZRN)。ZRN是指带状疱疹病人在出疱疹  相似文献   

9.
<正>带状疱疹(herpes zoster, HZ)表现为神经-皮肤共病,是机体免疫功能下降后,复苏的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aricellar-zoster virus, VZV)对神经和皮肤的侵害所致。该病多见于老年人,最常见的并发症是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ostherpetic neuralgia, PHN)~([1])。PHN病因、发病机制复杂,临床治疗效果欠佳,严重影响病人生存质量,目前仍是医学界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由于病毒破坏多种神经纤维,皮疹消褪  相似文献   

10.
梅蓉 《华西医学》2004,19(4):647-647
带状疱疹是潜伏在感觉神经节的水痘—带状疱疹病毒经再激活引起的皮肤感染。其特征是沿感觉神经在相应节段引起疱疹,并伴有严重疼痛。该病的传统疗法为抗病毒药物和对症止痛治疗,其疗程长,恢复慢。本组总结我科19%年至2002年间采用He-Ne激光照射治疗带状疱疹66例,获得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正>带状疱疹(herpes zoster, HZ)是由人感染水痘-带状疱疹病毒之后,在机体内被激活所致的一种常见疾病~([1])。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ostherpetic neuralgia,PHN)是带状疱疹皮损消退后遗留下来的疼痛,其发病原因是水痘-带状疱疹病毒侵犯受累区的神经节和感觉末梢神经,使受累区的神经轴突外露而引起的神经病理性疼痛,可累及全身各处,但以躯  相似文献   

12.
带状疱疹(herpes zoster)是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导致的一种病毒性皮肤病,自然人群中其发病率为1.4%~4.8%。带状疱疹的主要症状除了沿神经走向分布皮损外,大多数患者还伴随着相应神经支配区域的剧烈疼痛,严重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并可延续成为疱疹后神经痛[1-2]。  相似文献   

13.
目的:回顾性分析早期脉冲射频(pulsed radiofrequency,PRF)治疗对带状疱疹神经痛(zoster related neuralgia,ZRN)临床疗效的影响,为提高ZRN临床疗效和预防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ostherpetic neuralgia,PHN)提供依据.方法:2019年6月至2020年6...  相似文献   

14.
带状疱疹(herpes zoster)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种以沿周围神经分布的群集疱疹和神经痛为特征的病毒性皮肤病。大约有30%~50%的中老年患者于皮损消失后可遗留顽固性神经痛-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ostherpes neuralgia,PHN),给患者带来很大的痛苦。治疗后遗神经痛,临床上大多给予解热镇痛药及安定剂,但这些药物均存在明显的或潜在性的副反应,而且治疗效果也不够稳定。笔者于2003年2月至2005年4月期间门诊采用口服迪赛片(胸腺肽肠溶片)配合红光照射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取得较好疗效,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78例患者中…  相似文献   

15.
带状疱疹物理治疗的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带状疱疹(herpes zoster,HZ)是由水痘带状病毒引起的急性、炎症性、神经性皮肤病。多发于春秋两季,主要特征是皮损和疼痛,尤其是神经痛,它包括带状疱疹神经痛及疱疹后遗神经痛(postherpetic neuralgia,PHN)。PHN的发病机制为外周性和中枢性病理两方面,如:(1)以微小感觉缺如为特征的无健鞘皮肤伤害感受器损害;  相似文献   

16.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ostherpetic neuralgia,PHN)是一种顽固性难治性疾病,发病机制还不十分清楚.带状疱疹是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皮肤病,PHN由带状疱疹(herpes zoster hz)皮损愈合后,受累区域出现疼痛或持续性疼痛3个月以上的一种慢性神经性疼痛综合征,自发性闪电样或撕裂样的疼痛.本院2009年3月至2010年3月采用神经阻滞加痛点注射给药治疗PHN 140例,临床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7.
带状疱疹祖国医学称为“缠腰火丹”,俗称“蛇盘疮”。由病毒所致,侵犯皮肤及相应节段的感觉神经,常突然发病,受损部位皮肤出现成群的密集性水泡,沿周围神经分布,常伴有神经痛和局部淋巴结肿痛,痊愈后极少再发。我院门诊自1977年至1981年应用自制雄黄酒外敷治疗本病284例,有一定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带状疱疹(herpes zoster,HZ)是疱疹病毒侵犯神经,引起该神经支配区疼痛及皮肤疱疹为特征的一种疼痛性疾病。其主要特点为簇集水泡,沿一侧周围神经作群集带状分布,伴有明显神经痛。2004-08—2008-11,我们采用神经阻滞疗法治疗带状疱疹69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带状疱疹是小痘带状疱疹病毒,潜伏于人体感觉神经节,经再激活后引起的皮肤感染。临床上以沿一侧体表神经的皮肤出现带状分布的成簇疱疹为特征,常伴有局部神经疼痛。现将我院门诊部采用干扰素治疗带状疱疹68例疗效满意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0.
杨玲艳 《临床荟萃》2013,28(1):92-93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ostherpetic neuralgia,PHN)是指带状疱疹(herpes zoster,HZ)发生后,皮损已完全治愈,但仍残留有持续性、剧烈的、非常顽固的疼痛。是HZ最常见、也是最复杂的并发症,30%~50%的HZ患者可出现顽固性后遗痛[1]。有学者将PHN定义为急性带状疱疹临床治愈后连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