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2.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PMOP)的西医治疗大多采用激素替代疗法(HRT),有良好的临床疗效,但副作用明显,中医药在骨质疏松症的治疗中具有疗效确凿及副作用小等明显优势,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但如何探索有效的中医药治疗方案的经典指导理论,是发挥中医药治疗优势的重要内容。通过对古籍文献中"乙癸同源"理论的认识,探讨该理论与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相关性,并与现代研究相结合,从该病的病因病机出发,基于"乙癸同源"的经典理论,针对肝肾亏虚的基本病因病机,发挥其对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治疗的理论指导作用,指导临床对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治疗的中医药使用,从根本上对患者进行中医药干预,能够达到治病求本的目的,为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治疗提供有效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主要是由于绝经后妇女卵巢功能逐渐衰退,雌激素水平下降,使破骨细胞骨吸收的速度快于成骨细胞骨形成,从而引发进行性骨质流失。肾主骨生髓,为先天之本;脾主肉,为后天之本,运化水谷精微,共同促进骨骼的生长,绝经后骨质疏松症(postmenopausal osteoporosis,PMOP)多以脾肾渐虚为本,又因元气亏虚、肝气郁结、久病入络而致血行瘀滞,形成本虚标实之证。因此,笔者基于“脾虚为本、血瘀为标”思想探讨PMOP的病因病机,并凝练出“补肾-健脾-活血化瘀”之治则,从现代医学角度探讨这一治则的合理性,并在此治则的指导下探讨治未病3个阶段的防治思路,最后对中药和针灸防治PMOP进行综述,以期扩展临床思维。  相似文献   

4.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是由于雌激素降低导致钙吸收增加、骨量减少而引发的代谢性骨骼疾病,骨折是该病的主要发现途径,严重影响着中老年人身心健康。目前常用的西药主要包括钙剂、双膦酸盐类、骨吸收抑制剂等,但其副作用和不良反应限制了长期用药。如今大量研究表明,中药可通过作用于成骨相关的多通路、多靶点,有效提高骨密度,减轻骨痛,在防治绝经后骨质疏松症上有独特优势。笔者从临床、动物、细胞等方面归纳中药及复方防治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研究进展,以期为临床防治该病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是一种常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严重影响中老年人群的生存质量。但西药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不良反应较多,因此应当发挥中医药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优势。中医认为肾为先天之本,藏精,生髓,在体合骨;脾为后天之本,在体合肉,主四肢,为气血生化之源;脾肾二脏具有先后天相互资助的关系,二者功能的正常发挥有赖于阳气的激发、推动。"重阳思想"作为中医认识疾病的重要思想理论之一,其核心思想为阳主阴从观,认为治疗疾病应注重顾护阳气,并善用温阳之品。该文从"重阳思想"的角度出发探讨脾肾阳虚与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发生的关系,结合现代医学对温肾健脾中药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疗效及作用机制进行阐释,认为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应重视温肾健脾。由于目前相关作用机制的研究尚且不足,认为今后可以加强对温肾健脾中药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作用机制的研究,并发掘中医理论与现代科学的结合之处,以发扬中医药理论的优势。  相似文献   

6.
随着社会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加重,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发病率逐年上升,其发病机制复杂,目前仍未完全阐明,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肠道菌群与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关系密切,以肠道菌群视角探讨中医药调控骨内环境稳态是一个全新的视角。中医药通过肠道菌群防治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有着巨大的研究潜力,不失为一条新的有效治疗途径。该文结合国内外相关研究,总结肠道菌群调控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理论研究、临床研究和作用机制研究,阐述“肝肾-肠”“脾-肠”“肺合大肠”“心合小肠”理论指导下的临床应用,归纳复方、中药(单体)、中成药以及其他中医药疗法通过肠道菌群改善骨骼健康的相关研究,以拓宽防治思路,为临床上通过调控肠道菌群防治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postmenopausal osteoporosis,PMOP)是涉及雌激素水平、钙离子代谢、环境因素等多种复杂诱因的常见代谢性骨疾病,严重危害中老年女性的身体健康及生活质量。伴随PMOP病因学研究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学者认为"铁过载"与绝经后女性的骨量变化存在相关性,并作用于PMOP发病始末。该机制与祖国医学中"血瘀"理论密切联系,在指导PMOP的临床防治上意义深远,有形实邪易于结聚,结而不散致机体营养缺乏,累于筋骨日久则致髓减骨枯,进一步诱发骨质疏松。笔者基于中医"血瘀"理论,就"铁过载"影响机体骨量变化及诱发PMOP的作用机制展开综述,旨在为从事相关工作的临床工作者提供新思路,以期更好地指导临床。  相似文献   

8.
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是一种以骨量减少?骨密度及骨质量降低?骨骼微结构破坏?导致骨骼脆性增加?易发生骨折为特征的全身性骨病?是现阶段我国最常见的代谢性骨骼疾病? 骨质疏松症对应中医学“骨痿”“骨极”等疾病范畴?“肾主骨生髓”理论是中医学关于肾-髓 ̄骨生化关系的经典论述? 中医认为“肾虚髓枯”是“骨痿”“骨枯”等疾病最重要的发病机制?对后世医家治疗骨质疏松症产生了深远影响? 现代研究表明中医“肾虚”“髓枯”具有确切的物质基础和对应的微观调控机制?研究证实“肾虚———下丘脑 ̄垂体 ̄肾上腺(HPA)轴功能紊乱”“髓枯———间充质干细胞(MSCs)分化功能紊乱或缺失”与OP 的发病高度相关? 笔者结合中医学“肾虚髓枯”理论及其现代医学对其本质的科学阐释?探讨骨质疏松症的发病机制?并基于“肾虚髓枯”的病机综述中药以益肾补髓之法治疗骨质疏松症的研究进展?为中药防治骨质疏松症提供相关证据支持?以期为今后进一步应用中药防治骨质疏松症提供相关依据与参考?  相似文献   

9.
女性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中医中药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女性绝经后骨质疏松症(postmenopausalosteoporosis)是指绝经后妇女由于卵巢功能衰退、雌激素水平下降,继发甲状旁腺功能亢进,降钙素分泌不足,从而导致骨吸收大于骨形成,出现以低骨量和骨组织的显微结构退行性变为其特征,临床表现为骨脆性和骨折易感性增加的一种代谢性疾病。骨质疏松症的临床表现大都为非特异性,若能仔细询问病史,患者多主诉为腰背和四肢慢性疼痛,骨质丧失本身无明显症状,但骨质丧失会使骨矿质减少,骨孔增多和脆性增加,从而导致骨骼强度下降,骨骼不能支持正常或轻微增加的压力,则…  相似文献   

10.
绝经后骨质疏松(postmenopausal osteoporosis, PMOP)属于中医“骨痿”范畴,是女性最常见的代谢性骨病之一,其中医证型复杂多样,但总体来说以肾虚为本,血瘀为标。本文主要阐述肾虚血瘀型绝经后骨质疏松症致病机制,并对中医药复方对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防治策略加以综述,探讨中医药的优势、发挥中医“治未病”的独特优势,以期为预防和治疗PMOP提供临床指导、为进一步的研究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1.
糖皮质激素性骨质疏松症(glucocorticoid osteoporosis,GIOP)是长期或过量使用糖皮质激素,从而影响骨重建过程造成的。依据糖皮质激素在体内的生理病理作用和动态变化,中医学认为糖皮质激素造成的机体阴阳失衡是GIOP发病的根本原因;病变关键在肾,肾阴阳失衡是病机发展转化的核心,表现为“肾阴虚-肾阳虚-肾阴阳两虚”的演变规律;脏腑亏虚,气血阻滞,骨骼失养是核心病机,病理变化始终强调动态性和复合性。据此确立“平调阴阳”的治疗大法,基于平调肾阴阳理论防治GIOP,一方面强调平调阴阳一定是一个动态平衡过程,另一方面在平调肾阴阳的同时调节一身阴阳的平衡以病证结合、辨证论治,并平调原发病之阴阳以治未病,最终达到阴阳平衡、血脉通利、筋骨得养的状态。现代研究表明细胞自噬是阴阳动态平衡的微观机制,是“平调阴阳”法改善GIOP的防治靶点。可见,平调阴阳是临床防治GIOP的一个重要思路。  相似文献   

12.
肾-天癸-冲任-骨轴影响女性在各个年龄段的骨骼生长发育状况。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由于患病率有逐渐上升的倾向而受到关注。中医理论在改善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方面发挥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并且中医药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具有独特的优势。肾藏精,精生髓,髓居于骨腔中,以滋养骨,肾为天癸之源、冲任之本,天癸是“肾主生殖”的精微物质,冲任二脉的通盛以肾气盛为前提,而骨骼的强弱与肾气的盛衰密切相关。绝经后骨质疏松症作为常见的代谢性骨骼疾病,受肾-天癸-冲任-骨轴的调节。肾气、天癸、冲任生理功能正常,骨才能发挥其支撑身体、保护内脏的作用。笔者通过对肾-天癸-冲任-骨轴与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关系进行初步探讨,从而为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辨证论治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目的系统评价中成药和汤剂治疗肝肾阴虚证绝经后骨质疏松症(postmenopausal osteoporosis,PMOP)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CNKI、CBM、VIP、万方数据库、PubMed、Embase、Cochrane图书馆,检索自建库以来至2019年9月23日的文献,按照纳排标准,收集调补肝肾法治疗PMOP的临床对照试验,依据Cochrane Handbook for Systematic Reviews of Interventions(version 5.35)进行质量评估,并使用RevMan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纳入9篇文献,9个研究。与常规治疗的中成药和西药相比,在降低中医证候积分[分别为MD=-3.74,95%CI(-4.86,-2.62),P<0.01;MD=-2.05,95%CI(-2.26,-1.84),P<0.01]、提高血清雌激素[分别为SMD=0.69,95%CI(0.21,1.17),P<0.01;SMD=0.37,95%CI(0.01,0.74),P=0.04]方面,单用调补肝肾法可能优于常规治疗;在临床症状疗效有效率[分别为RR=1.03,95%CI(0.90,1.17),P=0.68;RR=1.24,95%CI(0.94,1.63),P=0.13]、提高腰椎骨密度[分别为MD=0.01,95%CI(-0.03,0.05),P=0.65;MD=0.03,95%CI(-0.01,0.07),P=0.12]指标方面,与常规治疗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无纳入文献提示单用或联合应用以调补肝肾为治法选用的中成药和汤剂出现不良反应。结论中成药和汤剂在改善肝肾阴虚PMOP患者腰脊疼痛、腰膝酸软无力等的症状及提高血清雌激素方面,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具有较好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长链非编码RNA GAS5 (long non-coding RNA GAS5,lncRNA GAS5)在绝经后骨质疏松症(postmenopausal osteoporosis,PMOP)肾阴虚证的表达及其对骨免疫相关细胞因子的调控作用。方法 随机选择绝经后妇女,经骨密度检测和中医辨证分型,分为肾阴虚证组(38例)、肾阳虚证组(32例)和健康对照组(35名)。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检测外周血单核细胞中lncRNA GAS5的表达。通过慢病毒介导的RNA干扰技术,抑制THP-1人单核细胞中lncRNA GAS5基因的表达,并应用细胞因子抗体芯片技术检测骨免疫相关细胞因子的表达变化。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lncRNA GAS5在PMOP肾阴虚证组和肾阳虚证组的表达水平均明显降低(P<0.01);与肾阳虚证组比较,肾阴虚证组lncRNA GAS5的降低趋势更明显(P<0.05);RNA干扰抑制lncRNA GAS5表达后,与对照组比较,干扰组lncRNA GAS5的表达下调67.58%,而白细胞介素(IL-6、IL-7、IL-17)、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1)、集落刺激因子(G-CSF 、M-CSF)等23种骨代谢相关细胞因子的表达水平显著上调,重组人巨噬细胞炎症蛋白-1β(MIP-1b)、白细胞介素1 b (IL-1 b)、胞间黏附分子-1(ICAM-1)等3种因子的表达下调。结论 lncRNA GAS5在PMOP肾阴虚证中低表达;体外抑制lncRNA GAS5的表达可影响骨免疫相关细胞因子水平。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系统评价中药汤剂或中成药治疗脾肾阳虚型原发性骨质疏松症(primary osteoporosis, POP)的疗效,以期为临床决策提供证据。方法 计算机检索中文数据库CNKI、万方、维普、CBM以及英文数据库Pubmed、Embase,检索时间设定为自建库起至2022年3月1日,根据纳入及排除标准对检索的文献进行筛选,收集符合中药治疗脾肾阳虚型POP的随机对照研究,使用Cochrane偏倚风险评估工具对纳入文献进行质量评价,并使用计算机软件RevMan 5.3对文献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7篇文献。与常规非中药治疗相比,中药以健脾益肾为法治疗脾肾阳虚型POP能有效提高以骨密度变化为评估标准的西医总有效率[OR=3.22,95%CI(2.07~5.00),P<0.000 01],提高以中医证候评分进行评估的中医总有效率[OR=6.26,95%CI(3.12~12.58),P<0.000 01],提高患者的腰椎骨密度[SMD=0.49,95%CI(0.03~0.95),P=0.03<0.05],降低患者的中医证候评分[SMD=-1.01,95%CI(-1.29...  相似文献   

16.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是中老年人常见的骨代谢性疾病,中医根据临床特征将其归属于"骨痹""骨痿"等,古籍中记载其发病机制多与肝、脾、肾等脏腑相关。中医药在防治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方面具有独特优势,"命门"作为原动力为藏精之所、元气之根并对机体各脏腑的功能活动具有重要的调控作用。本文旨在从"命门学说"探讨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病因病机及"命门"具体形质下的现代实验与临床研究现状,以期探索在中医藏象理论指导下骨质疏松症的防治机理,为骨质疏松症的防治提供一种新思路。  相似文献   

17.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s)是一类具有多向分化潜能的多能干细胞,是21世纪医学研究领域的热点。BMSCs增殖分化与绝经后骨质疏松(postmenopausal osteoporosis,PMOP)关系密切,笔者通过中医理论结合现代医学研究,阐述"肾藏精主骨生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绝经后骨质疏松"三者之间的内在联系,并探讨"补肾益髓"法治疗PMOP的临床疗效,探索有效的中医药防治方案,发挥中医药治疗PMOP的独特优势,为"肾主骨生髓"的理论创新和PMOP的预防和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8.
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是一种以骨结构退化和骨量减少为主要特征的代谢性疾病。《黄帝内经》中提出“肾藏精主骨”理论,将“肾”与“骨”之间的生理病理转化密切联系起来。近年来,随着中国传统医学与表观遗传学研究的发展,甲基化修饰在骨质疏松症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已成为研究热点。中医药治疗骨质疏松症在分子水平上被证实与DNA甲基化的调控有关,本文基于中医“肾藏精主骨”理论探讨DNA甲基化对骨质疏松症的调控机制,分析DNA甲基化修饰与中医基础理论的有机结合,旨在为中医药现代化研究提供新的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