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目的:观察负压滴灌联合银黄洗剂治疗糖尿病足感染的疗效及对血清相关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周围血管病科2020年9月—2022年9月收治的56例糖尿病足感染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28例。对照组给予负压滴灌联合生理盐水治疗,治疗组给予负压滴灌联合银黄洗剂治疗,疗程均为28 d。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创面的面积及状态(红肿、深度、肉芽形态及疼痛)评分、血清相关因子(降钙素原及C反应蛋白值)、细菌培养阳性率及总有效率。结果:治疗后,两组创面面积均较治疗前显著缩小,创面状态评分、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水平及细菌培养阳性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且治疗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组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89.29%vs64.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负压滴灌联合银黄洗剂治疗糖尿病足感染可有效减轻糖尿病足感染,改善创面状态,促进创面愈合。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银黄洗剂灌注联合间歇性负压吸引治疗糖尿病足病湿热毒盛证创面的效果。方法:将56 例糖尿病足病湿热毒盛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各28 例,治疗组予以银黄洗剂灌注联合间歇性负压吸引治疗,对照组予以无菌生理盐水灌注联合间歇性负压吸引治疗,疗程均为5 d,观察治疗前后的创面情况(新生肉芽组织覆盖率)及实验室指标(白细胞计数、超敏C 反应蛋白及白细胞介素-1)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新生肉芽组织覆盖率明显大于对照组(P <0.05),两组白细胞计数、超敏C 反应蛋白及白细胞介素-1 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治疗组较对照组降低更明显(P <0.05)。结论:银黄洗剂灌注联合间歇性负压吸引治疗糖尿病足病湿热毒盛证创面疗效明显,可显著改善创面感染情况,效果优于无菌生理盐水灌注联合间歇性负压吸引治疗。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超声清创联合封闭负压引流技术在下肢多因素慢性溃疡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1年5月的下肢多因素慢性溃疡患者50例。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各25例,观察组采用超声清创联合封闭负压引流技术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清创换药联合封闭负压引流技术治疗。治疗后观察3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创面细菌清除率、创面缩小率、创面疼痛评分及患者满意度,并进行统计学分析,判断疗效。结果治疗3周后,细菌清除率观察组为100%,对照组为72%;观察组创面缩小率(48.24±7.26)%,对照组(23.02±2.60)%;观察组创面疼痛评分为1.24±0.44,对照组为2.32±0.78;患者满意度评分观察组为8.02±0.76,对照组为5.86±0.84。两组对应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超声清创联合封闭负压引流技术治疗下肢多因素慢性溃疡,能有效清除细菌,减轻感染,改善血运,缩短创面愈合时间,减轻患者痛苦,达到明显促进创面修复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臭氧水联合银黄洗剂治疗糖尿病足溃疡的疗效.方法:将60例糖尿病足溃疡(湿热毒盛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两组基础治疗相同,治疗组使用臭氧水联合银黄洗剂外敷,对照组使用银黄洗剂外敷,30 d后对两组总体疗效、创面积分、炎症因子及创面面积大小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进行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银黄洗剂治疗下肢血栓性浅静脉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2例诊断为下肢血栓性浅静脉炎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1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硫酸镁湿敷,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银黄洗剂湿敷,疗程均为10 d。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症状评分(皮肤颜色、患肢肿胀、硬索结节及疼痛的评分)、相关实验室指标(超敏C反应蛋白及纤维蛋白原)的变化情况以及总有效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0.32%,高于对照组的64.52%(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症状体征评分明显改善,超敏C反应蛋白及纤维蛋白原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在改善症状体征及降低炎性反应方面较对照组更明显(P<0.05),两组治疗后纤维蛋白原数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银黄洗剂治疗下肢血栓性浅静脉炎,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及降低炎性反应,明显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6.
人工皮负压封闭引流期间导管冲洗方法的改进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慎柳  赵龙桃  李宏 《护理学杂志》2008,23(24):28-29
目的 探讨人工皮负压封闭引流期间导管冲洗的改进方法及效果.方法 按住院时间顺序将45例外伤性皮肤缺损患者分为对照组(24例)和观察组(21例),对照组采用人工皮负压封闭引流的常规冲洗方法,观察组采用改进后的冲洗方法,即输液器间断冲洗法.观察两组引流管堵塞、装置漏气及创面感染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负压封闭引流管堵塞、装置漏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P<0.01);观察组创面感染率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改进导管冲洗方法,既可预防创面感染,又可避免引流管堵塞及引流装置漏气,提高引流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负压封闭引流联合逆行隐神经营养皮瓣移植修复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创面的效果。方法随机将90例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分为2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逆行隐神经营养皮瓣移植术,观察组联合负压封闭引流术。结果观察组换药次数少于对照组,创面愈合时间及术前准备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及皮瓣柔软度、厚度、血管分布和色泽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负压封闭引流联合逆行隐神经营养皮瓣移植治疗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换药次数少,并发症发生率低,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封闭负压引流联合药物冲洗治疗口腔颌面间隙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以128例口腔颌面间隙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64例)和对照组(64例)。对照组实施开放式引流结合药物冲洗治疗,研究组实施封闭负压引流结合药物冲洗治疗。评估患者治疗前后疼痛反应程度,比较患者血清炎症相关因子水平变化,记录患者住院时间和创口愈合时间,评价疗效水平。结果研究组治疗后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水平(P0.05);研究组治疗后血清WBC、hs-CRP和IL-6含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水平(P0.05);研究组住院时间和创口愈合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水平(P0.05);研究组口腔颌面间隙感染总体治疗有效率(96.88%)显著高于对照组水平(85.94%)(P0.05)。结论较开放式引流,封闭负压引流结合药物冲洗可有效缓解口腔颌面间隙感染患者疼痛反应,抑制炎症反应,缩短康复周期,提高疗效水平。  相似文献   

9.
张加勇 《医学美学美容》2023,32(12):131-134
目的 探讨创面冲洗-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在四肢骨折术后伤口愈合不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3月-2023年2月于合肥市骨科医院实施手术治疗后发生术后伤口愈合不良的60例四肢骨折患者 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给予创面 冲洗-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康复情况、创口症状评分及创口美观满意度。结果 观 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高于对照组的70.00%(P<0.05);观察组创口面积小于对照组,肉芽组织覆 盖率和首次植皮成功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创口红肿、疼痛、渗液症状评分均低于对 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创口美观满意度(C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创面冲洗-负 压封闭引流技术在四肢骨折术后伤口愈合不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确切,能有效控制创口部位症状,加快创 口愈合,有利于提高创口美观满意度,促进恢复。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acuum sealing drainage,VSD)结合肌瓣转移游离植皮修复面部难愈性创面的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7年6月收入笔者医院的120例面部难愈性创面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入组时间编号并随机分为研究组(60例)、对照组(6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后依据创面情况采用缝合或继续负压治疗,至创面愈合;研究组患者给予负压封闭引流技术结合肌瓣转移游离植皮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并发症发生情况、红期进入时间、创面愈合时间、创面愈合率、治疗期间感染发生率及疼痛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总有效率、14d创面愈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红期进入时间、创面愈合时间、治疗期间感染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经治疗后VAS评分显著降低,其中观察组患者VAS评分在术后1~7d的改善程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的创面出血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而研究组患者的皮肤过敏、湿疹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负压封闭引流技术结合肌瓣转移游离植皮修复面部难愈性创面效果显著,能够显著提高治疗效果,促进创面愈合,减少感染发生率,减轻患者疼痛,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银离子敷料结合负压引流技术在糖尿病足溃疡中应用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 选择2014年12月~2016年12月期间于我院进行的患者共11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化原则将其分为观察组(55例)和对照组(5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清创术+凡士林纱布,观察组采用银离子敷料+负压引流技术,比较两组患者创面愈合情况、换药次数、住院时间、术后VAS疼痛评分及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新鲜肉芽组织出现时间、创面愈合时间、换药次数及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6.74±1.86vs10.55±1.73)d、(33.04±5.82vs42.29±4.77)d、(8.87±2.85vs20.29±3.06)次、(15.38±5.51vs22.08±4.85)d],而创面缩小百分比明显高于对照组[(48.83±7.37vs34.49±6.9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对照组患者治疗后VAS疼痛评分明显低于治疗前[(2.71±1.39vs5.44±1.58)分、(4.13±1.44vs5.51±1.4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VAS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2.71±1.39vs4.13±1.4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0.91%vs66.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银离子敷料结合负压引流技术可有效治愈糖尿病足溃疡,促进患者的康复。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压疮的动物实验研究,探索治疗压疮的有效方法。方法将雄性新西兰兔建立压疮模型后随机分为4组(每组12只):对照组创面涂抹蛋清,单纯负压组单纯使用负压封闭材料覆盖,钻孔负压组使用负压封闭材料覆盖结合骨组织钻孔,生长因子组使用负压封闭材料覆盖结合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每周更换负压封闭材料进行创面观察(肉芽组织情况,创面表面积,切取创面组织行切片HE染色)。结果除对照组创面于5周愈合外,其余3组均于4周愈合。第1周创面表面积钻孔负压组及单纯负压组大于对照组(P0.05);单纯负压组、钻孔负压组、生长因子组于第1、2、3周HE染色纤维细胞密度均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愈压疮切实有效,早期结合使用促软组织生长方法可加强疗效。  相似文献   

13.
的 探究负压封闭引流术联合银离子敷料在难愈性烧伤创面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 2021年8月-2023年2月京山市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难愈性烧伤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 和试验组,每组40例。对照组接受负压封闭引流术(VSD)治疗,试验组接受负压封闭引流术联合银离子敷 料治疗,比较两组创面恢复情况、临床指标、疼痛程度、创面分泌物细菌检出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试 验组创面红期时间、创面愈合时间及敷料维持时间均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换药次数、住院时间 及治疗总费用均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治疗后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创 面分泌物细菌检出率均低于治疗前,且试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50%,低 于对照组的15.00%(P<0.05)。结论 采用负压封闭引流术联合银离子敷料治疗难愈性烧伤创面的效果良 好,可有效促进创面愈合,提高敷料使用率,减轻疼痛,同时可降低创面分泌物细菌检出率和并发症发生 几率,有利于促进患者快速康复出院,减少治疗费用,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自体皮肤移植术联合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SD)治疗难治性慢性下肢静脉溃疡(VLU)的临床疗效.方法 收集2012年3月至2020年9月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收治的114例难治性慢性VLU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将患者分为观察组(n=53)和对照组(n=61),观察组在常规静脉曲张手术的基础上对VLU创面采...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负压封闭引流(vacuum sealing drainage,VSD)能否促进糖尿病足溃疡的愈合。方法回顾分析自2015年1月至2019年12月,北部战区总医院烧伤整形科收治的糖尿病足溃疡患者60例,并根据患者的治疗方式分为常规治疗组(30例)和VSD治疗组(30例)。统计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平均换药次数、平均愈合时间、疼痛程度及满意度。搜集治疗前和治疗14 d后的肉芽组织进行HE染色和VEGF免疫组化染色,分析创面愈合情况以及VEGF的表达情况。结果VSD治疗组换药次数[(5.40±0.28)次]显著少于常规治疗组[(31.41±1.11)次],组间比较P<0.05;VSD治疗组平均愈合时间(29.38±0.63)d显著短于常规治疗组(50.81±2.15)d,组间比较P<0.05;VSD治疗组患者的痛苦程度明显轻于常规治疗组,满意度显著优于常规治疗组,组间比较P<0.05。结论VSD治疗能够促进创面成纤维细胞的增殖、减少炎性细胞的浸润、促进VEGF的表达及创面的愈合。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负压封闭引流(VSD)技术在下肢慢性难愈性皮肤溃疡修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45例下肢皮肤慢性溃疡患者采用一期手术清创、负压封闭引流覆盖创面(必要时二次或多次手术),二期手术通过中厚皮片或全厚皮片移植修复创面。结果:45例皮肤慢性溃疡患者经过一期手术清创负压封闭引流治疗后,创面坏死组织全部清除,鲜嫩肉芽覆盖外露的肌腱、骨及软骨组织。通过二期手术在鲜嫩肉芽上植皮,皮片全部存活,慢性溃疡创面得以成功修复。结论:负压封闭引流用于治疗下肢慢性难愈性皮肤溃疡,手术操作简便,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同期与序贯治疗对下肢静脉曲张合并静脉性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 收集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9年7月至2021年4月间收治的70例下肢静脉曲张合并溃疡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将患者分为观察组(n=35,采用同期治疗)和对照组(n=35,采用序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溃疡愈合时间、抗生素使用时间、换药次...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象皮粉外敷治疗下肢静脉性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78 例下肢静脉性溃疡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 39 例,治疗组采用象皮粉外敷治疗,对照组采用湿润烧伤膏纱条外敷治疗,疗程均为 60 d,比较 2 组溃疡面积和渗出、肉芽形态、疼痛的积分情况。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 87.18% 和 66.67%(P<0.05);治疗组在改善肉芽组织、渗出方面较对照组更加明显(P<0.05),两组治疗后疼痛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象皮粉外敷治疗下肢静脉性溃疡可改善局部组织渗液外排和肉芽组织生长,具有良好的改善和增强创面愈合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为观察负压引流对促进肛周脓肿术后创面愈合的疗效。将100例肛周脓肿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治疗组采用一期肛周脓肿戳洞负压引流和内口修补术治疗,对照组采用肛周脓肿常规一期根治术治疗。观察两组术后创面愈合时间、肛门疼痛评分及术后复发评分。结果显示,治疗组在创面愈合时间、术后疼痛评分及术后6个月复发评分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果表明,戳洞负压引流和内口修补术能显著缩短肛周脓肿术后创面愈合时间,并减轻术后疼痛,降低复发率。  相似文献   

20.
为观察采用简易负压封闭引流治疗低位蹄铁型肛周脓肿的疗效,将100例肛周脓肿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治疗组采用简易负压封闭引流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切开排脓术治疗,并对两组疗效进行比较。结果显示,治疗组创面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1);术后各时点疼痛评分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P〈0.01);在肛门水肿方面,治疗组患者在术后第3、7、15天的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果表明,简易负压封闭引流用于治疗低位蹄铁型肛周脓肿,可减轻患者术后肛门疼痛、水肿,缩短创面愈合时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