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4 毫秒
1.
化学镀铜是一种重要的表面处理技术,所制得的织物具有镀层表面质量好、成本低、设备简单等优点,在织物功能整理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文中通过对涤纶织物化学镀铜处理,制备出不同浓度的镀铜涤纶织物,通过SEM分析、导电性能、红外屏敝性能及电磁屏蔽效果测试,筛选出性能最佳的镀铜涤纶织物。结果表明,镀铜涤纶织物最佳的工艺浓度为20 g/L,方块电阻值可达到64.44 mΩ/cm~2,红外发射率为0.32,并且具有一定的电磁屏蔽性能。  相似文献   

2.
为制备一种红外隐身复合材料,以低发射率机织物作为上下表层,隔热涂层作为中间层,采用热压工艺得到了一种三明治结构复合材料.其中低发射率机织物选取FDY涤纶长丝为经纱,镀银尼龙长丝为纬纱;隔热涂层选取表面改性的SiO2气凝胶为功能填料,E51环氧树脂为成膜剂.对镀银纤维和SiO2气凝胶颗粒的形貌结构、机织物的红外发射率、隔...  相似文献   

3.
以葡萄糖为还原剂对涤纶织物进行化学镀银整理。采用EDS(能谱仪)和SEM(扫描电镜)分别表征镀层的化学元素成分和表面形貌,对镀银后织物的增厚增重率、耐摩擦性和表面方阻进行测试分析,并探讨了硝酸银和葡萄糖质量浓度、pH值、分散剂对涤纶织物增重率和表面方阻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2.4 g/L NaOH,pH值12.2,10g/LAgNO3,8g/L葡萄糖,乙醇60mL/L工艺的镀银织物方阻最小,为0.02Ω/cm2。  相似文献   

4.
涤纶针织物银-镍-铜三层化学镀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化学镀技术,实现了涤纶针织物表面镀银-镍-铜,借助SEM、EDX和TG对镀层表面形貌、成分以及热性能进行了测试分析,并测试了化学镀织物的电磁波屏蔽效能和拉伸性能.结果表明,涤纶针织物化学镀银-镍-铜后热分解温度有所下降:镀银-镍-铜织物的电磁波屏蔽效能明显好于镀银-镍双层织物和镀镍织物;镀层的致密性和金属成分对电磁波屏蔽效能影响显著;化学镀涤纶针织物的应力-应变曲线同时具有金属和涤纶长丝的拉伸特性.主要受金属镀层厚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采用偶联剂KH560对碱减量后的涤纶织物进行处理,再经原位沉积将石墨烯(rGO)和聚苯胺(PANI)负载于纤维表面,制得PANI/rGO/KH560@PET。采用四探针法测量织物表面电阻,并探究KH560质量浓度、氧化石墨烯沉积量和苯胺浓度对其导电性能的影响;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能谱仪观察织物表面形貌及元素组成;通过傅里叶红外光谱及拉曼光谱分析织物表面化学结构;通过红外成像仪测试织物通电后的发热温度。结果表明:10 g/L KH560处理的涤纶织物经5 g/L GO分散液沉积7次,再经0.5 mol/L苯胺处理后,其导电性能相对较好,制备的PANI/rGO/KH560@PET织物方块电阻为0.33 kΩ/sq,在12 V电压下通电2 min,发热温度为67.6℃。  相似文献   

6.
以葡萄糖为还原剂在涤纶织物上进行化学镀银。采用EDS、SEM分别表征镀层的化学元素成分和表面形貌,对镀银后织物的增厚增重率、断裂强力、断裂伸长率、耐摩擦性和表面方阻进行测试分析,并探讨了硝酸银和葡萄糖质量浓度、pH值、分散剂对涤纶织物增重率和表面方阻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2.4 g/L NaOH,pH值12.2,10 g/L AgNO3,8 g/L葡萄糖,70 mg/L聚乙二醇,乙醇60 ml/L工艺镀银织物的方阻最小,为0.02 Ω/cm2。  相似文献   

7.
刘阳  雷荣洁  邵娟  赵丽娜 《印染》2021,(1):36-39
采用镀银和有机硅改性相结合的方法,成功制备出具有超疏水和红外隐身双功能的涤纶帆布织物,通过XRD、FTIR、TG、SEM等多种手段对其微观结构和表面形貌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平整的Ag导电金属膜赋予涤纶帆布优异的红外隐身功能,其红外发射率低至0.72;经SiO2纳米粒子和十二烷基三甲氧基硅烷(DT-MS)处理后的涤纶帆布...  相似文献   

8.
《印染》2017,(15)
以抗坏血酸为还原剂,将硝酸银溶液通过化学还原制备纳米银粉分散液,并对涤纶织物进行抗静电处理,通过测定整理织物的感应静电压峰值,研究无机纳米银粒子后整理对涤纶织物抗静电性能的影响,并通过SEM分析了纳米银粒子在涤纶纤维表面的沉积状态。结果表明,AgNO_3 0.08 mol/L,抗坏血酸0.16 mol/L,分散剂十二烷基硫酸钠0.8 g/L,40℃下反应4 h所制得纳米银粉分散液分散性能良好;用制得的纳米银分散液处理涤纶织物,可有效地提高涤纶抗静电能力,SEM图片分析可看出纳米银对涤纶纤维具有良好的吸附性。  相似文献   

9.
为了研究不同纱线原料与机织工艺对织物红外隐身性能的影响,以镀银锦纶长丝、ZnO涤纶长丝及普通涤纶为原料设计了21组不同规格的机织物。使用热成像仪获取织物的红外热成像图,并用FLIR Tools软件对织物热成像特性进行分析,根据人体皮肤铺放织物后所检测温度与外界环境的辐射温度差异评价分析织物的红外隐身效果。所得结论如下:当环境温度为22~24℃时,其他织造参数不变情况下,织物红外隐身性能随着织物中镀银锦纶长丝含量和织物紧度的增加而提高,随着织物孔径的增大而降低。  相似文献   

10.
为研究镀银导电长丝在积极保暖服装中应用的可行性,对导电长丝的热电稳定性进行测试,并采用镀银导电长丝和涤纶短纤纱制作了3种不同结构的针织加热织物以研究其加热效果。结果显示,镀银导电长丝的电阻随着老化时间和老化温度的增加而增大。通过提取和分析镀银导电长丝和针织加热织物表面的红外温度图像,得出其表面最高平衡温度与功率消耗密度呈正比关系,且针织加热织物的功率消耗密度与模拟服装内部的平衡温度也高度线性相关。  相似文献   

11.
为了调控织物热红外辐射性能,采用普通涤纶为经纱,镀银长丝和熔融纺丝制成的ZnO涤纶长丝为纬纱,通过交织的方法,改变织物组织、紧度和投纬比,制备了20块织物。采用灰度评价方法来量化评价织物的热红外辐射性能,探究3种参数对织物热红外辐射性能的影响。根据背景灰度范围,通过改变织物组织、紧度和投纬比来调控织物的热红外辐射性能。结果表明:改变织物组织可作为织物热红外性能的微调方式;改变织物紧度可作为对织物热红外性能的局部调控方式;改变织物投纬比可作为织物热红外性能的主要调控方式。  相似文献   

12.
为充分利用金属Ag的高红外反射率特性,采用化学镀银法制备隔热性能优异的锦纶镀银织物。以轻薄锦纶织物作为基材,采用化学镀银方法将AgNO3中的Ag+以纳米颗粒的形式沉积在锦纶织物表面,探讨AgNO3质量浓度对镀银织物的银沉积层厚度、表面结构与形貌、红外反射率、保暖隔热性能、透气透湿性能、耐摩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AgNO3质量浓度在1~9 g/L范围内,锦纶镀银织物的银沉积层厚度、晶粒尺寸和远红外反射率随着AgNO3质量浓度的升高而增加;AgNO3质量浓度越高锦纶镀银织物的克罗值越大,对应的隔热性能越好,与原始织物相比,化学镀银后织物的克罗值最大能提高到原始织物的2.2倍。随着AgNO3质量浓度的增加,锦纶镀银织物的透气透湿率分别在43 mm/s和87.93 g/(m2·h)以上,在摩擦3000次后,Ag层失重率约为1.7%。AgNO3质量浓度在5~7 g/L时,锦纶镀银织的远红外反射率和隔...  相似文献   

13.
用自制功能性单体玛巴斯A,在无氧条件下利用引发剂玛巴斯B引发自由基聚合,通过浸轧丝胶整理液,在一定温度下饱和汽蒸的方法对涤纶织物进行整理,在对涤纶织物进行接枝的同时将丝胶包覆,使丝胶整理到涤纶织物表面。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扫描电镜(SEM)和荧光分析等对整理前后织物表征分析,结果表明丝胶已在涤纶织物表面固着。对整理前后织物进行吸放湿性等相关性能的测试,表明涤纶织物经丝胶整理后回潮率、毛效和吸湿性能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从而改善了涤纶织物的服用性能。  相似文献   

14.
为开发发热稳定且均匀的电热织物,对织物所用镀银纱线的最大负载电流和电阻稳定性进行了测试。通过改变镀银纱线和涤纶纱线横列的排列方式织造了5种不同的加热织物,测试了织物通电过程中的电阻稳定性、升温特性以及表面温度均匀性。结果显示:镀银纱线(10 cm)的最大负载电流为0.213 A,所能承受的最高温度为110℃;加热织物通电后温度升高并达到稳定状态,当镀银纱线和涤纶纱线横列排列方式为3∶2时织物达到的平衡温度最高,而电阻变化相对较大;通过分析5种织物的红外温度图像可知,当镀银纱线和涤纶纱线横列排列方式为1∶2时,其表面温度分布均匀性最好。  相似文献   

15.
为实现耐久超疏水涤纶织物的简易制备,采用物理气相沉积技术在碱减量预处理的涤纶表面蒸镀低表面能的聚四氟乙烯。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接触角测试仪、耐磨试验仪和热分析仪分别对镀膜织物的微观形貌、浸润性、耐久性和膜材的热稳定性进行表征。设计单因素与正交的组合试验方案,对各因素与疏水性能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影响镀膜织物疏水性能的主次因素依次为NaOH 质量浓度、蒸镀速率和蒸镀厚度;当NaOH 质量浓度为15g/L,蒸镀速率为0.3nm/s,蒸镀厚度为1.5 μm 时,可制得超疏水涤纶镀膜织物,其接触角和滚动角分别为151°和8.1°;经过7 000次的摩擦试验后,镀膜织物仍拥有124°的接触角和58.6°的滚动角,表现出良好的使用耐久性。  相似文献   

16.
《印染》2016,(6)
采用聚苯胺将银离子在涤纶织物上还原,形成表面催化层,并对织物化学镀银。探讨了聚苯胺聚合条件对其还原性能的影响,确定了活化条件,优化了涤纶织物的化学镀银工艺。制备的银/聚苯胺/涤纶复合材料电磁屏蔽效能为60~90 d B,得到的镀银层均匀致密,方阻为400 mΩ/□。  相似文献   

17.
为了制备具有电磁波屏蔽、热防护功能的红外防伪面料,使用化学镀镍、镀铜和镀银等空心微珠分别对涤棉织物进行涂层整理,试验结果表明,当金属化空心微珠在涂层剂中形成三维导电网络结构时,电磁波屏蔽性能最好,其中葡萄糖镀银微珠屏蔽效果好于酒石酸钾钠镀银微珠,而且随着添加量的增加,电阻率逐渐降低,屏蔽效能增大。当添加量相同时,涂层织物热防护性能为:未镀空心微珠涂层织物〉葡萄糖镀银微珠涂层织物〉镀铜微珠涂层织物〉镀镍微珠涂层织物。  相似文献   

18.
为制备一种功能性的复合涤纶织物,首先利用氧等离子体技术改性处理增加涤纶纤维的润湿性,然后采用溶液法制备银纳米线(AgNWs)并分散到无水乙醇中,通过浸渍-烘干工艺整理到涤纶(PET)织物表面,并采用热压工艺处理AgNWs/PET织物以提高AgNWs的吸附牢度。探讨不同银纳米线溶液质量浓度对AgNWs/PET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银纳米线质量浓度由1 mg/mL增加到4 mg/mL,AgNWs/PET织物的方块电阻由25.38 Ω/?减小至2.51 Ω/?,但耐洗性能较差;经等离子体改性处理后,AgNWs/PET织物的导电性能明显优于未处理织物;先经过氧等离子体处理再采用热压工艺处理,不仅能提高织物的导电性,且经过50次洗涤后,AgNWs/PET织物的方块电阻由0.67 Ω/?增加至0.83 Ω/?,仅增加了24.89%,耐洗性有较大改善。  相似文献   

19.
设计经、纬纱镀银纤维和涤纶纤维的不同排列比例并进行小样试制,对各方案的试样进行抗电磁波性能测试,比较经、纬纱中镀银纤维和涤纶长丝纤排列比及不同镀银纤维含量与抗辐射性能的关系.结果表明,经、纬纱中镀银纤维排列越密集、银纤维含量越高,织物的电磁波屏蔽性能越好.比较了镀银纤维网格与抗辐射性能关系,证明织物的电磁波屏蔽性能与镀银纤维网格的大小具有较好的线性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20.
采用还原剂为葡萄糖和肼对涤纶织物化学镀银,借助SEM和XRD对镀层的表面形貌进行分析,并测试化学镀银织物的电磁波屏蔽、耐磨性、刚柔性和透气性.结果表明,葡萄糖作还原剂时镀层表面光滑、晶粒较小,电磁波屏蔽及耐磨性能均优于肼镀银织物;两种不同还原剂化学镀银织物的刚柔性基本不变,透气性有所下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