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历史文化街区作为青岛名城特色价值、历史文化认同感高度集中的区域,既是青岛老城区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核心区,又是青岛落实国家城市更新行动的重要示范片区。基于青岛历史文化街区价值认知,回顾街区保护、利用和发展历程,分析不同发展时期保护和发展之间的矛盾和处理方法;通过当前保护与更新实施案例分析,评估总结青岛历史文化街区活化利用在价值挖掘、文脉传承、实施模式、产业植入、场景营造、政策制度等方面的实践经验,探索多元主体参与街区保护与活化利用实施路径,以及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利用和城市发展互促共荣的思考。  相似文献   

2.
《规划师》2018,(Z2)
历史文化街区不同于城市的一般区域,是提升城市文化自信、增强城市文化竞争力的重要空间资源。广州市结合历史文化街区特点及规划编制管理机制,制定了《广州市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利用规划编制报批指引》,以推动规划编制工作进一步规范化、精细化。该指引在规划管理体系衔接、审批流程、成果构成、建筑规划管理、多功能活化利用和公众参与等方面进行了创新,探索了保护利用规划的编制技术标准,完善了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利用的长效机制,为传承广州市城市文脉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毛文  周云 《山西建筑》2014,(34):1-2
为了对历史街区文化资源进行更好的保护和利用,采用简单相关性分析、层次分析法、市场调研修正等方法构建了历史街区文化资源价值评估体系,得到提升街区价值的重要影响因素,为历史街区的保护更新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
城市历史文化街区有着独特的建筑特征和文化特征。在城市历史文化街区活化过程中,如何保护和开发建筑文化和历史文化显得尤为重要。在文化创意营销的驱动下,通过挖掘福州市仓山区历史文化街区的文化内涵,加强文化与旅游的深度融合,给予受众独特的文化旅游体验,为城市历史文化街区价值重塑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5.
《规划师》2017,(Z2)
磁器口历史文化街区是国家级历史文化街区,也是重庆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体系的重要空间载体以及重庆建设国际知名旅游目的地、参与国内国际旅游竞争的重要拳头旅游品牌。文章在对磁器口历史文化街区的核心资源价值及当前保护与利用问题进行再梳理和再识别的基础上,针对性地提出了制定街区发展规划、统筹街区保护与旅游发展、统筹品质提升与空间扩容、统筹风貌保护与环境整治、制定旅游产业准入门槛及负面清单、强化旅游策划和提升品牌知名度的六项具体发展策略,可为规划师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历史文化街区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价值,是城市文化的集中反映,对塑造城市形象有着重要的意义。历史文化街区的更新不仅要保护其物质层面的遗产,更重要的是要增强其造血功能,使其成为生机勃勃的活态城市遗产,而非"物质躯壳"。本文以南宁"三街两巷"历史文化街区为案例,在研究国内外历史街区更新理念的发展的基础上,以历史文化街区活化再生的视角,梳理南宁"三街两巷"历史文化街区历史变迁的特征、影响因素与历史街区空间重构等核心问题与困难,并通过实践研究从历史街区更新的价值认知和更新技术判定为技术手段,继而提出了"三街两巷"历史文化街区更新的策略和建议。  相似文献   

7.
梁毅  朱雪梅 《城市建筑》2023,(8):201-205
历史文化街区是城市化进程中不可磨灭的印记,保护与活化历史文化街区关乎民生幸福,是彰显地域风貌和保留地方记忆的重要途径。广东省南雄市珠玑古巷历史文化街区是岭南文化的发源地之一,被誉为“中华文化驿站,天下广府根源”。文章通过分析珠玑古巷发展现状,梳理自然山水、驿道、姓氏等特色历史文化价值,针对保护与活化面临的现状问题,提出应对策略,以期对珠玑古巷历史文化街区可持续发展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8.
刘悦  姚璐  艾相仁 《城市住宅》2022,29(1):201-203
从场所精神理论的视角对柳州市曙光西路历史文化街区的建筑、环境、基础设施等方面展开实地调研,在此基础上分析历史街区与周边环境,包括历史建筑立面、街道、景观环境等方面的对比与联系,有针对性地提出保护和利用路径,为城市历史街区提供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活化两种价值研究新思路.  相似文献   

9.
阐述了历史文化街区的概念,介绍了我国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发展的历程,通过分析华光楼历史文化街区的原真性与综合价值,提出了华光楼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与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0.
文章从文化、历史及艺术3个层面研究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价值,提出整体性、原真性、多样性及以人为本四大保护原则,以赣州市姚衙前历史文化街区为例,通过文献研究、实地调研及类比研究等方法对其进行分析探讨,进而提出保护与更新策略,使得现代生活方式与传统街巷空间之间达到交融共生,也为其他类似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更新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摘 要:通过对湘潭窑湾历史文化街区的历史价值及现状分析与评价,探讨了在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更新发展过程中如何以 CI 理论为参照模式,使历史文化街区在未来的更新发展过程中能够实现历史文化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2.
历史文化街区是人类文明的"活化石",是城市景观的有机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历史遗迹和传统生活的重要空间载体。以历史文化街区的景观构成为研究对象,通过大量的实地调研和文献总结,从宏观、中观、微观三方面总结出历史文化街区景观构成的显性物质要素和隐性非物质要素,以及各景观要素的价值与作用。旨在使读者更深入地了解历史文化街区的景观构成,为历史文化街区景观的保护与再生提供更清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3.
分析了山海关历史文化街区的历史遗存状况,结合历史遗产的建筑风貌特色与历史价值,提炼出了街区保护对象,为实现街区保护规划提供详实的文化背景,保证街区文化特色的传承与延续。  相似文献   

14.
历史文化街区是城乡记忆的物质留存,是城乡深厚历史底蕴和特色风貌的体现,具有不可再生的宝贵价值.在城乡建设中做好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更新工作,对于坚定文化自信、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塑造城镇风貌特色、推动城乡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1].上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不断加强历史文化街区制度建设,加强历史文化建筑保护,促进历史文化街区的合理开发和利用.这些政策的颁布与创新,有利于解决在历史文化街区更新中存在的产权结构复杂、政策法规不完善、资金缺乏等问题,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2].  相似文献   

15.
李峭漪  武联 《华中建筑》2012,(8):162-164
该文以陕西省千阳县燕伋历史街区规划为例.探讨了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再利用问题,提出了调整街区空间结构、转化文化内涵与街区功能、保护街区历史文化风貌、塑造公共空间景观节点等一系列方法。  相似文献   

16.
戴俭  沈盛楠 《城市住宅》2021,28(7):81-83
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与更新一直是我国城市更新的重要课题.我国历史文化街区在经历大拆大建的更新模式后,逐渐转向以维系历史文脉、留住真正历史文化为导向的发展.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更新重在保护,保护建筑肌理的同时更需维系片区的生活方式,突出多重历史价值.更新进程不仅需注重硬件设施的提质,更需考虑其社会结构、情感依恋等人文方面,使历史文化街区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结合河北省邯郸市串城街城市更新中文化传承的保护现状,从梳理历史脉络、塑造场所精神、规划空间形态、活化街区空间等方面,探寻了历史街区改造过程中避免文化流失的途径与方法,以平衡商业开发与历史文化保护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邱强 《重庆建筑》2017,(12):8-10
国家级历史文化街区——磁器口历史文化街区,是重庆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体系的重要空间载体,也是重庆建设国际知名旅游目的地的重要旅游品牌。该文通过对磁器口历史街区核心价值资源的再梳理与再识别以及对当前历史街区保护与利用突出问题的分析,针对性地提出了制定街区发展规划、统筹街区保护与旅游发展、统筹品质提升与空间扩容、统筹风貌保护与环境整治、制定旅游产业准入门槛及负面清单、强化旅游策划和提升品牌知名度等六项发展策略,推进磁器口历史街区更好更快保护和发展。  相似文献   

19.
<正>在福州苍霞中平路特色历史文化街区,我们遵循修旧还旧的原则和"审慎甄别,分类保护与整治"的原则,对中平路的历史建筑开展保护设计工作。从而为苍霞特色文化街区的打造奠定了基础。修缮后的历史建筑等街区物质载体将通过"业态活化"利用,力求恢复百年苍霞的盛世风华。  相似文献   

20.
历史文化街区是重要一项文化遗产,历史文化街区既需保护也要发展。以无锡小娄巷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与整治为例.探讨历史文化街区的文化延续与活力再生的方式。保持历史文化街区空间秩序.实现人们对街区传统文化的解读.通过适应现代生活的后续利用,为历史文化街区注入新的活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