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声音的集中是每个声乐学习者追求的目标,只有集中的声音才能致远而富有穿透力。声音的集中与气息、喉咙的状态、声音的位置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必须运用好气息,打开喉咙,找到演唱的高位置状态,才能获得集中的声音。  相似文献   

2.
众所周知,在音乐的领域除了乐器那么就是声乐,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学习声乐,学习唱歌,但是现在我国的大环境下,能够将声乐教授的很好的老师并不多见,也就是说,声乐教师其实是处于一个断层的状态的。那么如何能够进行系统的声乐教学,本文从歌唱中的气息运用以及声音转换的能力进行一个简单论述。  相似文献   

3.
刘爱珍 《天中学刊》2003,18(4):117-118
声乐基础教学,要使学习者掌握歌唱气息的运用和打开喉咙的方法,体会声音的位置和走向,进行混声和发展音域训练。  相似文献   

4.
气息,乃歌唱之命脉,故在声乐教学中是一至关重要环节。通过对我国古代声乐理论中有关气息问题进行梳理探讨,从而为现代声乐教学中气息的运用,气息的控制,气息的位置诸多方面的理解和掌握提供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5.
"歌唱是呼吸的艺术"。声音就像管乐器一样,必须有气息支持。正确的呼吸方法在歌唱训练中是至关重要的,也是声乐学习取得成效的极为关键的环节。在声乐教学中都十分强调呼吸的重要性,把它摆在歌唱的首要位置,是有其科学道理的。  相似文献   

6.
歌唱的效果如何,取决于歌唱方法是否科学、正确。我国著名声乐艺术教育家沈湘教授指出:"呼吸是歌唱的基础,气息是歌唱的动力。"气息的调整与控制在歌唱中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声乐教学中,教师只有使学生学会正确地调整、运用气息,他们才有可能唱出圆润动听且富有感情色彩的歌声。一、气息运用的基本要求1.音量方面。(1)控制强音时气息的运用。唱强音时,气息既要雄浑有力,使声音能产生充分的共鸣,又要使气息在歌唱的腔体内具有回旋的余地,以达到丰富、适度的声音效果。  相似文献   

7.
声乐教学中歌唱发声气息与共鸣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关系,这种辩证统一关系在声乐学习和教学中都不是绝对的,而是辩证的,也是因人而宜的。学生的个体差异很大,通过对歌唱发声气息与共鸣关系的掌握,建立正确的声音概念,使学生克服声音中所存在的学习误区和盲点,树立正确的练习方法,在声乐学习中是重要的和根本的。使学生充分理解发声气息与共鸣的关系,从而掌握在演唱中充分运用发声气息与共鸣,使二者互为补充、互为服务,达到理想的歌唱效果。  相似文献   

8.
论述了在声乐教学活动中呼吸的运用以及声乐演唱方法的有关知识,并就口部训练、气息控制训练、共鸣控制训练、声音弹性吐字归音训练、以及用声与嗓子的保护方法做了详细的探讨,从而真正使声乐教学有声有色.  相似文献   

9.
声乐训练中的放松与积极有力、喉咙的打开与声音的集中、声音的高位置与气息的深度、声音的靠前与声音的垂直是几对辩证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谈声乐教学中的音色训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音色是声音的色彩,而声音的色彩又出自声音本质,是决定发声效果的关键。在声乐教学中,要注重对学生的音色训练,美好的音色与稳定的气息呼吸、良好的头腔共鸣、扎实的语言基础有关。教师可从气息训练、发声位置训练、声音共鸣训练等几个方面对学生进行音色训练。同时,在音色训练过程中,还要注意音色与情感的联系、咬字要清晰、不同学生的音色存在差异性等问题。  相似文献   

11.
钢琴伴奏经常被运用在声乐教学中,而且它在声乐教学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位置,这是因为它自身具有的迅速、灵敏、生动活泼等特性.文章将会从钢琴即兴伴奏蕴含的思想、以及其与声乐教学的关系,来研究它在声乐教学中的重要位置,以及如何利用钢琴即兴伴奏提升声乐教学的质量.  相似文献   

12.
优美动听的歌声是不可能离开气息的支持的,良好的气息运用技巧对于发出优美动听的声音是必不可少的一项基础,本文对歌唱声乐练习中的基本呼吸方法以及气息训练方法进行简单的介绍以引出接下来的气息对歌唱声乐学习的重要性的具体县官论述.  相似文献   

13.
高红 《华章》2012,(35)
气息既是生命的动力,也是歌唱的动力和支柱,是声乐学习者必须掌握的一门技巧.歌唱者的声音只有建立在正确的气息上才能悦耳动听.失去了气息的支持,就谈不上歌唱的发声、共鸣、吐字、音色等等,歌唱艺术也就不存在.初学声乐者务必要把掌握正确的呼吸放在首要位置.本文就初学声乐者如何掌握正确的呼吸方法作一简单的阐述.  相似文献   

14.
声音位置是声音安放位置的简称,是一个极为抽象而具体的音乐概念。概括地讲,声音的安放位置是指声音的气息和共鸣在人体中的停靠点,主要指口腔、咽腔、头腔和鼻腔地带。有的老师为了解决个别学生在歌唱过程中的个别缺点,还提出声音位置在小腹、在眉心、在牙齿的背后等。本人认为这些提法有欠严谨。通俗地讲,声音位置就是指声音该往哪儿唱的问题。目前,我国声乐界争论的就是声音到底往前唱(靠前)还是往后唱(靠后)?这里所说的“前”与“后”主要是针对人体口腔的前与后提出的,同时这个争论也仅限于我国声乐教学之中。在我国声乐教学中出现上述…  相似文献   

15.
高中生初学声乐遇到的最普遍的问题,就是声音“白”没有高位置,不集中,缺乏气息支撑等。那么关于这些问题如何解决,经过近几年对高中艺术特长生的教学实践,我认为:哼鸣训练是一步至关重要的练习。  相似文献   

16.
呼吸是歌唱的重要组成部分,气息的运用是整个发声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和基础.没有好的气息,就不可能有精湛的艺术歌唱.在歌唱艺术发展的历史长河中,人们通过不断实践,探讨出了科学的歌唱呼吸方法--胸腹式联合呼吸法.这种方法就是运用胸肋肌肉、横膈膜、腹部肌肉共同控制气息.它是我国民族声乐教学以及欧洲声乐唱法中被普遍采用的最有效、最科学的呼吸方法.因此,在声乐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呼吸方法的训练,从而使学生的声音更加明亮优美,所演唱的歌曲更加富有艺术效果.  相似文献   

17.
优美动听的歌声离不开气息的支持,字正腔圆离不开气息的巧妙安排和灵活运用,在声乐学习的过程中,常会遇到一些这样的问题。比如:在唱歌时旋律的流畅性差,喉头凝重,声音的柔韧性差,弊气,吊气,声音位置不高,长音完成不好,无法进行声音的强弱变化等,这些都与唱歌的气息有关。在歌唱艺术中,气息是歌唱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是西方的美声唱法还是我国的民族唱法,无论是我国古代声乐理论中关于气息的记载还是通俗唱法中对呼吸的要求,气息的运用都是整个发声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和基础。呼吸是歌唱发声的动力和源泉,没有好的气息就不可能有精湛的艺术歌唱。如果解决了这一难题,声音就会变得自然,通畅,柔和圆润。  相似文献   

18.
呼吸是声音的生命力,一切声音都是靠气息支持的,科学的呼吸和发声是演唱的根本。本文针对歌唱的呼吸方法以及对气息保持和运用提出自己的一点认识,希望对声乐爱好者能有一点启发。  相似文献   

19.
声乐艺术是民族文化的一种重要体现,其中声乐主要是依靠人的声带配合口腔、鼻腔、舌头以及气息的转变,发出的具有连续性和节奏感的声音。本文从技术是支撑个性发展的前提以及个性是声乐艺术的永恒追求两方面对声乐艺术中技术和个性之间的关系进行阐述,并根据当前高校声乐艺术教学现状,对其教学改革和创新提出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20.
将启发式教学方式运用于声乐教学,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声乐知识,可以启发起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将启发式教学方式应用于声乐教学,具体可将之运用在气息训练、声音训练、吐字咬词训练和情感表达训练等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