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高校是培养人才的基地,而实验室是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的重要场所.高校与企业合作共建共享实验室是高校实验室建设的一种灵活方式.本文结合河北大学H3C网络实验室案例.就校企共建实验室模式进行了简单剖析.并就此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2.
小说中,常用“双剑合壁”一词来形容两个武林高手 (一般高手总爱使剑)将各自的武功招式之精髓集于一处,立时威力大增,无可匹敌。不过放到IT行里,“合壁”却未必就会“无敌”。 虽然现在厂商之间合作的例子不少,但不少无疾而终,即使有些产生了效果,是否算得上真正的成功还要另当别论。因此,当记者刚刚得知浪潮和Intel要共建技术实验室的消息时,对于这种“中西合璧”的前途就存在着疑问。特别是紧接着,记者又获悉双方此次合作的重点将是存储技术,更是增添了几分担心。 瞄准存储的大蛋糕 记者担心的原因显而易见——虽  相似文献   

3.
经济与科技改革背景下,校企共建实验室为高校与企业提供了重要的科研实践平台,加速了重要科研成果的转化与推广,实现了高校与企业之间的资源共享,是实验室建设发展的重要方向。本文系统的探究了目前我国校企共建实验室的合作模式,分析了校企共建实验室的运行机制,并针对存在的弊端提出了一系列的建议,为校企共建实验室的建设与发展提供重要的理论参考与智力支持。  相似文献   

4.
王俊红 《福建电脑》2011,27(5):19-20,4
校企共建实验室实现高校和企业的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是实验室建设发展重要方向。本文在研究校企联合共建信息管理专业实验室建设内容的基础上,给出仲恺农业工程学院信息管理专业实验室的规划,为创新实验教学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5.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机电学院与上海航天控制技术研究所共建"精密超精密制造技术联合实验室"签约暨揭牌仪式近日举行。南航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学科是国家重点学科。上海航天控制技术研究所的业务涉及弹、箭、星、船、器各领域,军民融合已形成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6.
《微计算机信息》2004,(12):27-27
最近,NI与清华大学加大合作力度,在精密仪器和机械系新建虚拟仪器联合教学实验室。  相似文献   

7.
李敏  史洪玮  沈微 《数字社区&智能家居》2014,(15):3570-3571,3616
论文从培养人才角度方面论述了高校实验室发展的重要性,并通过实验室建设、实验室的管理、实验室资源的合理利用以及实验室的安全三个方面提出了实现实验室发展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8.
省际河流省界断面水文监测是了解省际河流水量、水质变化规律的重要手段,是省际河流水资源分配的重要依据,是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重要支撑。介绍海河流域省际河流省界断面水文监测现状,分析海河流域省界水文监测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进一步完善省界水文监测站网,建立水文监测信息发布机制等相关建议,对于提高流域水文的社会化服务水平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信息时代的到来,数字资源建设已经成为图书馆建设的核心。本文通过对潮汕地区特色数据库建设的调查,分析了广东省潮汕地区共建特色数据库的必要性与可行性,提出了共建共享地区特色数据库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选择高校中的实验室作为研究对象,围绕高校节能问题展开了研究,实现了实验室能耗与室内环境质量参数数据监测功能.基于电能计量模块及单片机开发板等设备搭建了实验室能耗无线监测实验系统,实现了实验室用电设备电能监测功能.通过对实验室能耗监测技术的研究,为降低高校实验室能耗提供了方法与技术支持,为实现高校实验室节能的可持续地发展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1.
选择长江流域油菜产区研究安徽省土壤缺S现状和油菜植株硫营养状况。结果表明,安徽省长江流域油菜产区,土壤有效S平均含量15.31mgkg-1,缺S状况较为严重,缺S土壤所占比例高达63.10%,潜在性缺S土壤所占比例为35.48%。主要土壤类型中灰潮土缺S状况最为严重,有效S不足的土壤所占比例高达80%。油菜植株全S含量为5.08~20.18gkg-1,平均10.02gkg-1。花和叶含S量较高,全S含量平均为11.06gkg-1和11.00gkg-1,茎杆含S量较低,全S平均含量仅8.00gkg-1。油菜花朵和叶片全S含量多在8~16gkg-1,茎杆含S量在6~10gkg-1之间。花、叶、茎全S含量(y)与土壤有效S含量(x)之间呈极显著二次曲线正相关,回归方程分别为y1=3.79782 0.88501x-0.02265x2(R2=0.4156**,F=9.96,n=31),y2=3.6548 0.86280x-0.02111x2(R2=0.26569**,F=5.07),y3=3.78016 0.45330x-0.00981x2(R2=0.34399**,F=7.32)。  相似文献   

12.
利用北京一号高分辨率数据与中巴地球资源卫星02星CCD数据进行融合研究长江三峡库岸信息识别方面的应用。通过进行Brovey融合、主成分分析融合、IHS融合和小波变换融合的比较与分析表明:融合后的影像很好地保留了高分辨率影像的空间信息,同时加强了多光谱的信息,有利于库岸信息的识别和监测。最后为了对比各种融合方法,运用直方图分析和多种融合评价因子对各种融合方法进行了客观定量评价。  相似文献   

13.
在汛期前后长江河道河势会发生较大的变化,河道易发生崩岸险情和河床淤积,河道管理部门为关注河道变化,必须对河道进行监测。传统河道监测采用单波束测量方式,测深精度和效率都较低。为更好地对河道进行管理,安徽省长江河道管理局采用多波束测深系统对长江河道进行监测,快捷采集大面积、高精度水下点云数据,对河道水下地形做全覆盖、无遗漏的扫测,方便在CAD中制作各种比例尺的水下地形图,对水下地形数据在GIS软件中进行三维建模,制作固定断面图和冲淤分析图,进行断面对比和冲淤分析。通过监测为河道管理提供大量的基础资料,分析结果能全面反映河道变化规律和趋势,提高河道管理的技术和水平。  相似文献   

14.
15.
针对日益严重的水环境污染和毫米波辐射计系统在测量水环境下目标辐射特性的困难性,提出了一种利用毫米波无线数据采集系统的实时监测方案.方案通过Modbus网络通信协议进行无线通信,将毫米波辐射计采集到的数据在上位机端实时地显示与保存下来.实验证明:此方法能对水环境进行有效可靠地实时监测.  相似文献   

16.
为更全面、更科学研究大型跨江建设项目对多汊道河床的综合影响,以沪通长江大桥为例,在施工期对工程河段进行系统全面的水文监测,实时掌握施工区水流动力条件的动态发展,分析大桥建设对河床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沪通长江大桥施工期间对断面流速分布影响较小,各汊道分流比、分沙比基本稳定。施工期桥轴线区域河床深槽平面有一定冲刷发展,浏海沙水道28#、29#主墩沉井局部冲刷深度为28.1m、19.1m,29#沉井因采用预防护措施有效减少了沉井周边局部冲刷。后期应加强沉井的局部冲刷保护与监测,为大桥维护及工程河段同类大型桥梁建设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水生态环境遭到巨大破坏,建立和完善系统的、专业的水环境监测与评价系统,对水体污染的控制与防治起重要指导作用。设计并开发水环境监测与评价系统,通过报表、图表等,结合在线和离线分析技术,对水质数据变化趋势进行直观展示。将机器学习运用到水质评价中,提高运算的效率及准确度。针对水质时间序列数据的不确定特性建立水质预测模型,对水质中参数在未来一段时间中的含量进行预测,解决水质时间序列多元性、时变性、非线性、耦合性等特点所导致的预测建模困难和管理难度增加的问题,并得到较高的预测精度。该系统集水质数据监测、管理、预警功能为一体,在长泰枋洋水利枢纽得到应用,取得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长江感潮河段水动力条件复杂,对该水域溢油事故缺少相应的风险评价指标体系。为科学评价长江感潮河段溢油风险,从溢油事故对上游水体、敏感点、敏感区影响 3 个要素出发,构建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包括危害区特征、危害期特征共 23 个指标。应用该指标体系,基于 EFDC 二维水动力-油粒子模型,以长江南京段水域某码头溢油事故为研究对象,开展溢油风险评价,模拟计算涨急、落急、涨憩、落憩 4 种典型事故发生工况下的风险评价指标值。结果表明;事故发生在落急或涨憩时刻时不会对上游水域产生影响,发生在落憩时刻时对事故点上游水域影响距离最远,发生在落急时刻时将最快影响到下游的敏感点和敏感区,持续时间与水动力特性密切相关。建立的评价指标体系可以较为全面地刻画溢油风险影响特征,为长江感潮河段溢油风险评价提供量化指标和评价工具。  相似文献   

19.
针对目前水环境污染状况的日益恶化的问题,采用无线传感器网络,通过节点传感器采集水环境中离子浓度、盐度、电导率、温度等参数来实现实时监测。传感器网络节点一跳或多跳方式自组织网络,汇聚节点将传感器网络节点采集的数据通过GSM/GPRS发送至上位机。上位机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实现对水环境中各项参数的实时监测。实验表明该系统具有成本低廉、移植性好、实时性强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康玲  姜铁兵  黄思平 《计算机仿真》2005,22(1):244-246,261,265
该文针对长江防洪的突出问题,提出了充分利用现代信息网络技术构建数字长江防洪决策支持系统的新思路。阐明了该系统的三层体系结构,即由数字长江基础信息平台、防洪减灾综合仿真系统、辅助决策指挥系统组成,进一步论述了该系统的八大功能和特点。防洪减灾决策的群体性、交互性、分布性、实时性是数字长江防洪决策支持系统的显著特征,它将有利于提高长江防洪数字化和智能化的科学管理水平,最后对该防洪决策支持系统的应用前景进行了预测和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