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研究了注射成型中模腔压力随注射压力,保压压力变化的特征,以及这种变化对聚丙烯(PP)制件结晶度和力学性能所产生的影响。结果显示:注射压力和保压压力对PP性能的影响具有一定的关联性;对于多级保压系统,平缓过渡的压力梯度有利于PP的结晶及改善其性能。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黑色金属压力冷成型加工中磷酸盐复盖层的组成结构及其润滑机理,结果表明,水其高分子复合方法制备的磷酸盐复盖层具有足够大的孔隙空间,可为储存固体润滑剂提供了有利条件,能改进润滑性能。  相似文献   

3.
文章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SEM)对不同固结应力下膨胀土试样进行微观成像,基于ArcGIS数字图像处理技术分析原状土、重塑土、石灰改良土在不同固结应力下的孔隙比、三维分形维数、圆形度及形状系数的演化规律。图像分析结果表明,在三维空间基于灰度值法可以较好地分析不同固结应力下土体孔隙比的变化规律;在一定固结应力范围内,随着压力的增加,土体微观结构单元体的分形维数与固结应力存在较好的线性关系;随着固结应力的增加,单元体的熵、圆形度、形状系数先增加再减小。该研究结果揭示了土体微观结构与宏观固结应力之间存在的相关关系;同时通过不同的土体试样微观结构参数演化过程,说明了石灰对膨胀土改良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聚丙烯(PP)和PP,高密度聚乙烯(HOPE)乙丙橡胶(EPR)共混体(高分子合金)的微观形态进行了观察和分析,并探讨了EPR含量对微观形态及冲击强度的影响。实验表明,加入EPR使共混体比纯PP的冲击强度提高16倍以上。  相似文献   

5.
采用偏光显微镜、X光衍射、密度梯度、DSC等方法研究了聚丙烯注射成型平板三维方向的微结构.结果表明:微结构是不均匀的.在厚度方向尤为严重.不均匀性包括密度、结晶度、取向程度、晶粒大小、结晶完善性、晶体类型和含量等.  相似文献   

6.
聚丙烯旋转成型用聚乙烯醇浆液料稳定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以PvA为稳定剂的聚丙烯旋转成型浆液用料配方各组分对浆液稳定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随着浆液PP浓度的增大,浆液的稳定性也相应地增大。稳定剂的浓度越高,浆液的稳定性也明显增高。浆液的配方用量以稳定剂的质量分数为3%,浆液的PP的质量分数在20%—25%之间为宜。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一种用于PR阀口袋粘接成型的聚氨酯胶粘剂,阐述了该胶粘剂合成工艺及胶粘剂各组分对胶粘剂的性能影响,通过IR,GPC,DSC讨论了聚合物的分子结构和结晶情况,并对胶粘剂的性能和应用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周璇 《科技资讯》2010,(23):13-13,15
流动数值模拟技术在注射成型过程中有很高的工程应用价值。首先建立了塑料熔体流动过程的数学模型,并对注射成型模型进行了简化,得到了易于数值求解的数学模型,可以更清楚的认识各物理变量对成型过程的影响。最后通过实例说明了注射成型流动数值模拟技术的合理应用。  相似文献   

9.
不同固结压力作用下黄土微观结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研究在不同固结压力作用下,黄土微观结构的变化规律,试验通过制备黄土试样,用电镜扫描(SEM)获取各个固结程度下黄土微观结构图像并利用IPP图像处理软件对微观图像参数计算和参数分类。结果表明:随着固结压力逐渐增大,黄土试样微观结构内部骨架单元体聚合物的连接方式,由架空孔隙向镶嵌孔隙转变,结构逐渐密实,稳定性逐渐增强;在各个固结压力作用下,孔隙数量随着孔径增大而减少,孔隙面积随孔径的增大而增大,大孔隙的变化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土的工程性质;固结后土体的孔隙面积在各个角度区位分布越均匀时,土体受到的扰动越大;土体受固结扰动后,微孔隙的形状没有发生较大变化,部分小、中孔隙产生变形,大孔隙逐渐被消散,向着椭圆率更小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0.
徐丹  殷景华  王鑫宇 《应用科技》2007,34(11):60-62
随着VDMOS器件的广泛应用及其制作工艺的发展进步,对提高VDMOS器件性能的研究也日益受到重视.通过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技术,对VDMOS器件的纵向结构元素分布及其在硅腐蚀液腐蚀前后的微观结构变化进行了研究.SEM图像分析表明各元素分布区域界限明显,经过浓度配比为w(HF):w(HNO:):W(HAC):1:10:7的硅腐蚀液腐蚀后的样品断面的微观结构清晰.  相似文献   

11.
利用Si粉,Al粉,SiO2粉以及不同粒度的SiC压力成型工艺制备SiC-Sialon复相材料,找出了其烧成制度,主晶相与结合相关系,颗粒组成等因素对材料性能的影响规律.  相似文献   

12.
通过混合、熔融挤出,把纳米CaCO3填充到聚丙烯PP基体中去,制得高强度低成本的PP改性复合材料。对该复合材料进行了力学性能测试和微观结构的观察,并对纳米CaCO3改性PP的增韧机理进行了讨论。实验结果表明,纳米CaCO3填充PP用量在12份时,对PP复合材料有明显的增韧增强作用,而且可有效地降低原料成本18%~25%。  相似文献   

13.
以聚丙烯(polypropylene, PP)为原料,不锈钢分子筛网为模板,通过热压印技术制备了PP疏水膜,重点考察了热压印工艺对疏水膜结构及性能的影响.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分析膜表面形态结构的构筑及演变,以接触角测量仪测试膜的疏水性能,通过模拟材料的日常磨损分析PP疏水膜的机械稳定性能,由不同液滴在膜表面的滚动行为考察了膜的黏附性能.结果表明:PP疏水膜表面具有完善的微米级棱状突起结构,赋予膜良好的疏水性能;综合考虑热压印温度和压力的影响,通过单因素实验确立最佳成型工艺为140℃、10 000 N,PP疏水膜的表面静态水接触角为140.31°,滚动角为7°,具有良好的疏水性能和机械稳定性能.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注射压力和模温对聚丙烯平板微结构、拉伸强度和断面形态的影响.结果表明:注射压力和模温对聚丙烯平板的密度、结晶度、取向程度、取向分布、皮层厚度和拉伸强度等均有影响,对拉伸断面形态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5.
针对包装工业广泛使用的高速瓦楞辊在传动成型过程中容易出现瓦楞纸板断裂和凹凸不平的情况,指出了现行使用的瓦楞纸板内部张力计算公式的局限性,分析了瓦楞纸板从脱离瓦楞原纸卷筒到瓦楞原纸完全成型为瓦楞纸板的整个成型过程中的受力情况;指出瓦楞原纸在成型过程中所经过的路径应为为动态最短路,并命同了有关动态路径的计算公式,从而揭示了瓦楞纸板成型机理。  相似文献   

16.
借助偏光显微镜、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对中间相沥青焦的微观结构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中间相沥青在常压下炭化后,其偏光组织结构以小域组织为主,高压下炭化后以流线型组织为主。在SEM和低倍TEM下,中间相沥青焦为层片状结构,随炭化压力的增加,焦炭中的孔隙由大小不均的大孔变为孔径较均一的小孔。在HRTEM下,中间相沥青焦的微晶很大,内部的晶格条纹排列很规整,是一种长程有序的晶体结构。  相似文献   

17.
注射成型螺旋模具中熔体流动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聚丙烯(PP)和聚乙烯(PE)2种塑料在阿基米德螺旋线与方形螺旋线流动性测试模具中的流动性能进行研究,分析塑料流动比与型腔轮廓特征的关系;引入修正系数β,对流动比校核公式进行修正。研究结果表明:在阿基米德螺旋线模具中,PP在注射压力为150~160MPa时取得最大流动比485,PE在注射压力为160-170MPa时取得最大流动比419;在方形螺旋线模具中,PP在注射压力为100,120和150MPa,PE在注射压力为130和140MPa时流动比及所对应的注射速率出现波动,且流动性好的熔体波动更为严重;PP在阿基米德螺旋线模具中的流动比均值较其在方形螺旋线模具中大6%,而PE大4%;在阿基米德螺旋线模具中流动比均值PP比PE的流动比均值大19%,而在方形螺旋线模具中PP的流动比均值比PE的大15%;流动性好的熔体受模具型腔轮廓特征影响大。因此,实际生产中应充分考虑型腔轮廓特征对熔体流动比的影响,当模具型腔轮廓特征复杂时,宜采用较大的注射压力及注射速率。  相似文献   

18.
 为了研究非均质油藏内部渗流规律,反映不同开发阶段地层中流体流动规律及分布特征,揭示流场变化与储层特征间的内在联系。本文基于水动力学原理及流线簇方程,提出储层中波及范围内具有相似流动规律及储层特征的渗流区域为微观流动单元,建立流量贡献率、流动单元流量非均匀分布曲线和流量强度差异系数渗流数学模型,通过流动单元的区域流量对总产量贡献的大小进行划分,建立流动单元高速流动区与低速流动区的划分准则。通过对五点井网一个注采单元的模拟,结合流线簇方程进行表征,结果表明,高速流动区能量充足,其占整个流动单元面积的53.7%,提供了总流量的61.7%,为流量的主要贡献区域;低速流动区域占整个流动单元总面积的46.3%,只提供了总流量的38.3%。  相似文献   

19.
以共沉淀法制备的Yb:YAG粉体为原料,采用凝胶注模成型方法和真空烧结技术制备出了Yb:YAG透明陶瓷.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素坯和陶瓷的微观形貌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凝胶注模成型工艺所得的素坯致密度高,均匀性好;陶瓷晶粒排列紧密,晶界清晰无杂相,平均晶粒尺寸约为20nm.得到的透明陶瓷样品光学质量较好,在1064nm处直线透过率达到77%.表明凝胶注模成型是一种用来制备Yb:YAG透明陶瓷的有效的成型方法.  相似文献   

20.
从课程结构的微观层次入手,指出了传统教学活动和教学模式的弊端,界定了“课程”、“课程微观结构”、“精品课程”的概念, 分析了课程微观结构与精品课程建设之间的关系,通过对学习模式与方法的研究,构建了与信息时代相适应的课程微观结构,并提出了精品课程建设的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