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倪健 《海军医学杂志》2008,29(2):140-141
战时海上伤病员数量大,伤病种类复杂,伤病轻重不同,救治力量有限,救治时间紧迫。因此,存在救治需要与救治能力之间的矛盾,重伤病员与轻伤病员之间、部分伤员与全体伤员之间的矛盾。为了解决这些矛盾,保证每个伤病员在各级救治机构得到及时合理的救治和后送,快速检伤、分类极为重要。由于受场地及医护人员人数影响,大批伤员抵达检伤、  相似文献   

2.
基地医院战时从野战医疗救护队前接收伤病员时,单位时间内接收的伤病员数量大,伤情复杂.在大量伤病员运输车到达医院时,需要在短时间内对伤病员进行分类.因此,研发一套可行伤病员快速分类的系统能在战时提高伤病员分类的效率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战时烧伤的分类、后送及救治。方法:分析113例战时烧伤的原因、伤情、后送及治疗。结果:战斗烧伤63例,占55.75%,其中50.79%有合并伤;非战斗烧伤占44.25%。烧伤面积≤30%者占81.42%,31-50%占10.6%;>50%占8%。团师之间后送以回程车、救护车为主。师以后后送工具多样化。到达团、师救护所和后方医院的平均时间分别为10.5h,16.7h和53.1h。结论:为了使伤员适时后送和救治,应确立伤情分类的方法和后送时限。伤情分类应以伤员对急救的迫切性为前提。伤员后送应就近与多方向后送相结合、逐级与越级后送相结合,后送工具以直升飞机为佳。平时和战前的预防烧伤科普教育和安全教育至为必要。  相似文献   

4.
现代战争中军事技术和武器装备的提升将使伤员成批集中,野战救护难度增加,给医护人员在短时间内完成对战创伤患者的伤情评估、分类和救治带来巨大挑战。超声在战场环境或野战医院能简便、快捷地对伤病员进行筛查与诊断,提高分类和救治效率。超声可视化技术可提高胸部、腹部、颅脑和骨骼软组织损伤的战创伤患者的筛查和诊断效率,还可对战创伤患者的紧急救治提供帮助,提高紧急救治效果。本文主要就超声可视化技术在战创伤患者的伤情评估和紧急救治中的应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5.
面对大量伤情复杂且严重的伤员,首先要采取急救措施,包括迅速建立三通,即快速清除口腔、呼吸道异物;快速建立输液通道,以利抗休克和静脉给药;对有需要的伤员快速插管导尿。紧接着,对严重危及生命的伤情,如大血管损伤、严重颅脑伤、脊柱伤等,优先处理。在救治中坚持“危重者优先、救命第一”的原则。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6.
罗俊  何英 《中国现代医生》2008,46(26):71-72
目的探讨灾害发生时大批伤员同时到达医院时的分诊办法。方法对收治的88名伤者采用加拿大国际预检标尺中的三级预检标尺法进行分诊。结果分类为等级1、程度紧急的有4例(占4.55%);分类等级2、程度急性者有67例(76.14%);等级3、程度不紧急的有17例(19.31%)。结论采用三级预检标尺法对大批量的伤员同时来院时,可以高效、快速地分诊分流伤员,为抢救伤员赢得宝贵的时间。  相似文献   

7.
对群体伤员伤情的发生、分类、急救人员的调动、分工、以及整个急救过程进程探讨,急救原则:先急后缓,先重后轻,优先分出危重伤员,分类处理,危重休克伤员应保持呼吸道通畅,予鼻导管吸入氧气,迅速补充血容量,抗休克;对颅脑损伤者应有效保护脑,防止脑缺氧;对开放性损伤、四肢骨折、内脏出血等需紧急手术,并对清醒伤员给予适当的心理护理,严格执行“三查七对”,预防交叉感染和医源性感染。  相似文献   

8.
未来作战和非战争军事行动都具有突发性,远程、局部区域性,伤员发生集中、数量大、伤情复杂等特点,行动节奏、任务要求、现场情景、过程周期、社会环境等诸多因素对官兵的医疗救护及伤病员后送构成了严峻挑战,尤其是对伤病员快速安全后送提出了新的要求。  相似文献   

9.
叶春  李德群  李燕 《西部医学》2009,21(1):124-125
本文对“5.12”四川汶川地震后大批伤员向就近医院转运过程中的护理工作进行了总结,认为转运前充分准备,对现场的伤员伤情进行评估和分类,合理分工,分组抢救,转运途中加强监护,可大大提高工作效率,保证伤员顺利、安全地转运至目的地。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卫生运输船病区的合理设置.方法:根据不同要求模拟设置了3种类型的病区,通过实际模拟演练,由参演医护人员和专家进行选择.结果:大多数医护人员和专家都选择了按伤情和需要处置的程度设置病区的方法.结论:按伤情和需要处置的方法设置病区是比较科学合理的,并具有较好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11.
卫生列车后送伤员手术的麻醉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卫生列车后送伤员手术的麻醉原则与方法。方法根据现代高技术战争条件下伤员伤情的特点,针对卫生列车医疗队的救治任务,参照《战伤救治规则(2006版)》,结合模拟训练和实车演练,探讨卫生列车后送伤员手术的麻醉方法。结果全身麻醉效果确切、完善、迅速,气管内插管可保障气道的通畅,安全性高,同时列车运行时将明显影响椎管内麻醉的实施,因此全身麻醉为卫生列车伤员手术麻醉的首选方式。结论卫生列车特殊环境增加了后送中伤员救治的难度,同时对麻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麻醉处理的重点在于仔细评估伤情和重要器官功能,合理选择麻醉方式,加强麻醉中的监测与管理。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索海上远航途中呼吸道传染病的诊治、预防及管理措施,做好海上发生呼吸道传染病的防治,确保呼吸道传染病在舰艇的特殊环境下能有效预防、救治和控制。方法根据远航时伤病员后送难和海上呼吸道传染病的防治特点,采取防控与救治结合的方法,加强防病宣传工作,从源头上做起,严格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有效地控制病情和疫情。结果总结出了远航时呼吸道传染病的防治特点和呼吸道传染病防治及管理的具体方法。(1)抓教育,不断强化广大官兵的卫生防病意识;(2)抓源头,针对患者所在舰艇,做好防疫情扩散工作;(3)抓重点环节,重点把控好上舰关,控制传染源和切断传播途径,确保呼吸道传染病不发生流行;(4)抓培训,加强对医护人员预防医学专业培训,提高海上卫勤保障能力。结论针对舰艇部队的特殊性和远航途中病员后送难的特点,总结出行之有效的远航途中呼吸道传染病防治及管理的具体做法,对海上呼吸道传染病的防治和病源管理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科学预计卫生运输船卫勤人员的配置数量,研究提高卫生运输船卫勤人员的利用效率。方法首先根据卫生运输船的伤员特点,确定每组室可能接受的伤员数,通过海上模拟演练,确定各组室人员的数量。结果开展100张床的卫生运输船,完成一次100名伤员救治后送任务,至少需要16名卫勤人员。结论方法符合卫生运输船伤员救治特点,提高了卫勤人员配置的合理性和科学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卫生运输船医务人员的配置数量及各组室比例,最大限度提高医务人员利用效率。方法:根据卫生运输船的伤员特点,确定每组室可能接受的伤员数,然后通过模拟演练,由专家和参演医务人员确定各组室配置的医务人员数量及比例。结果:展开100张床位的卫生运输船,完成1次100名伤员的救治后送任务,至少需要16名医务人员。结论:该配置符合卫生运输船伤员救治特点,提高了医务人员配置的合理性和科学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卫生运输船医疗布局的合理设置。方法根据目前医院船的实际情况,设置两种医疗布局模式,实施模拟演练,由参演医护人员和专家评估筛选适合卫生运输船的医疗布局模式。结果专家和多数医护人员选择了模式二的医疗布局。结论模式二的医疗布局符合卫生运输船伤员救治的特点,比较简单实用。  相似文献   

16.
野战医疗训练对医务人员心理状况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丽杰  苗丹民  严进 《医学争鸣》2007,28(8):736-737
目的:探讨野战医疗训练对医务人员的心理健康及状态-特质焦虑的影响.方法:野战救护所展开训练前后的军队医务人员113人,应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状态-特质焦虑问卷(STAI)测查.结果:医务人员开展训练前后SCL-90总分、阳性均分均略高于中国军人常模,训练后焦虑、强迫症状和躯体化因子分均高于军人常模(P<0.05).训练前人际关系敏感、焦虑、强迫症状和躯体化等各项因子分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训练后状态焦虑平均值高于训练前(P<0.01),特质焦虑与训练前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医务人员的焦虑特质在野战医疗训练前后无显著性变化,但焦虑心理和部分心理健康指标的变化明显.  相似文献   

17.
医院船医疗队海上医疗救护模拟展开研究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目的探讨医院船医疗队在海上救护流程及职责,以提高海战时的救护质量。方法根据海战伤的特点,每次100名官兵分别扮演不同的海战伤员。野战医疗所成员50人分成6组,包括指挥组、分类换乘组、手术组、医疗组、医疗保障组和后勤保障组。根据医院船医疗队的流程与各自的职责展开5次训练。分析海战时医院船医疗队救护特点和人员状况,将医院船医疗队的救治岗位进行合理分配,对各级救护人员工作流程及职责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5次模拟训练展开保障能力不同,第1~3次分别为不及格、及格和良好,第4、5次均为优秀,第5次与其他次比较为最好(P<0.01)。结论医院船医疗队南海海上救护流程及职责训练,提高了海上救护的快速反应能力、整体配合能力和救护水平;丰富了海上救护理论。  相似文献   

18.
The mortality rate of wounded soldiers who survived long enough to leave the Crimean battlefields was nearly 20%. A similar rate can be expected in Canada among casualties evacuated from target cities if no preparations are made.

From their considerable experience over the last 100 years the military medical services have developed effective techniques for caring for large numbers of casualties under adverse conditions, thereby reducing the mortality rate to 3.6%. The Emergency Health Services in Canada are employing these same techniques.

The basic planning technique is the establishment of echelons or levels of medical care. It evolved from the fact that casualties usually occur at places remote from hospitals and have to be given sustaining care and shelter at staging points on the evacuation route. The opportunity was taken to institute a system of progressive care at these points, and four echelons of care became recognized. The productivity of available treatment personnel was increased by dividing the labour and by standardizing the treatment. Minor casualties should be diverted elsewhere so that serious casualties may receive better attention. The problem of the proper transportation of casualties is still unsolved in Canada.

  相似文献   

19.
海战中水面舰艇在遭受水下爆炸攻击后会产生急剧的加速运动,造成舰艇上人员损伤,被称为舰艇冲击伤。舰艇冲击伤是造成舰艇上人员丧失战斗力的主要因素,国内外已经对其开展了大量研究。本文就舰艇冲击伤的历史、研究方法、损伤机制与特点、防护及救治等方面进行总结分析,提出当前研究的不足,并展望未来的发展方向,以便加深广大军医对舰艇冲击伤的了解,为该类损伤的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选择性阴茎背神经切断术联合包皮系带埋线术治疗原发性早泄的临床效果。方法 330例早泄患者,局部麻醉下实施选择性阴茎背神经切断术联合包皮系带埋线术,术后1个月开始性生活,观察手术治疗前后性交时射精时间、患者及配偶性交满意度的变化。结果 330例早泄患者中,早泄治愈242例,有效72例,无效16例,总有效率达95.2%。手术治疗后患者的射精潜伏期由术前的平均0.75 min延长到术后的4.75 min;患者及配偶性交满意度由术前的47%提高到术后的93%。结论选择性阴茎背神经切断术联合包皮系带埋线术治疗原发性早泄,方法简单,恢复快,并发症少,疗效确切,是治疗原发性早泄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