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复方豨莶草胶囊降血尿酸及对肾损害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观察复方稀豨草胶囊对实验性高尿酸血症肾损害大鼠血清尿酸水平、肾功能及肾损害的修复作用。方法:采用腺嘌呤联合氧嗪酸钾建立动物模型。设立中药组、模型组、西药组与空白组。检测实验前及实验后第7、14和21d的血清尿酸、尿素氮(BUN)、肌酐(Cr)水平;行肾组织超微病理学观察。结果:复方豨莶草胶囊具有降低血清尿酸水平并对肾损害具有保护作用,其第7d、14d和21d血清尿酸水平与模型组比较均明显降低(P均〈0.01);复方豨莶草胶囊能改善高尿酸血症肾损害大鼠的肾功能,其Cr、BUN已接近正常水平(P均〉0.05);对高尿酸血症肾脏病理损害有修复作用,肾组织病理及超微病理结果示中药组大鼠肾脏结构基本正常。结论:复方豨莶草胶囊可降低高尿酸血症肾损害大鼠血尿酸水平,对高尿酸血症肾损害具有修复作用。  相似文献   

2.
《中药材》2019,(8)
目的:探索中药牛大力对大鼠尿酸性肾病的治疗作用及机制。方法:采用氧嗪酸钾(250 mg/kg)联合腺嘌呤(100 mg/kg)灌胃14 d制备高尿酸血症引起的尿酸性肾病大鼠模型。给药组大鼠分别给予低、中、高剂量(2.3、4.6、9.2 g/kg)牛大力水煎液或别嘌醇(5 mg/kg)灌胃治疗14 d,正常对照组及模型组灌胃等体积生理盐水。分别检测大鼠血尿酸、血肌酐、血尿素氮、肝黄嘌呤氧化酶(XOD)水平。肾脏组织行HE染色观察其病理改变。结果:造模14 d后,模型组大鼠血尿酸、血尿素氮、血肌酐含量及肝脏XOD活性显著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牛大力水煎剂能显著降低模型大鼠血尿酸、血尿素氮、血肌酐含量及肝脏XOD活性(P0.05)。HE染色结果显示牛大力水煎剂能明显减轻高尿酸血症引起的肾脏损害。结论:牛大力水煎剂具有较好的降尿酸作用,能明显降低高尿酸引起的肾脏损伤,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XOD活性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建立大鼠高尿酸血症肾损害动物模型。方法:采用不同配比的腺嘌呤和氧嗪酸钾给实验大鼠灌胃,观测实验前后大鼠血清尿酸、肌酐、尿素氮水平变化,行肾组织病理与超微病理观察。结果:各组大鼠血尿酸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高剂量组肾损害较重,低剂量组肾损害不明显。结论:中剂量组作为高尿酸血症动物模型较为合适。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祛湿化瘀通络方灌胃对大鼠血尿酸、肾功能的影响。方法:建立高尿酸血症大鼠模型:SD大鼠以腺嘌呤、乙胺丁醇为造模剂,建立高尿酸血症动物模型。设立正常组、模型组、西药组、中药低剂量组、高剂量组。喂养3周分别观察实验第7天、实验第21天,测定大鼠的血尿酸、尿素氮、肌酐。结果:祛湿化瘀通络方有降低高尿酸血症模型大鼠血尿酸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索针刺结合中药复方矢志方对高尿酸血症肾损害大鼠尿酸及体内黄嘌呤氧化酶活性的作用。方法选用清洁级SD雄性大鼠5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中药(矢志方)组、西药(别嘌醇)组、针药结合(针刺加矢志方)组,每组10只。予750μg·g-1·d-1氧嗪酸钾灌胃造模。造模后每日下午进行治疗干预,正常组及模型组灌胃2 ml蒸馏水,中药组予以矢志方灌胃,西药组予以别嘌醇灌胃,针药结合组予以矢志方灌胃加针刺治疗。针刺脾俞、肾俞、足三里、三阴交;隔日1次,每次留针30 min。连续4周后,检测各组大鼠血清尿酸、肌酐、尿素氮、血脂,24 h尿尿酸,24 h尿蛋白,血清及肝肾组织黄嘌呤氧化酶(XOD)活性。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血尿酸、24 h尿尿酸水平、XOD活性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血尿素氮、血肌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该高尿酸血症模型成功建立。与模型组比较,中药组、西药组及针药结合组血尿酸显著降低,24 h尿尿酸总排泄量显著增加、血清及肝肾组织XOD活性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3种治疗方法均有效;针药结合组与中药组组间比较,血尿酸、24 h尿尿酸、三酰甘油、胆固醇及血清、肝肾组织XO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针药结合组相关疗效优于中药组。结论针药结合治疗可以有效降低高尿酸血症肾损害大鼠血尿酸的水平,并可促进尿尿酸的排泄,改善脂代谢水平,并可降低血清及肝肾组织XOD活性,可能为其降低血尿酸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益肾泄浊方治疗慢性肾脏病伴高尿酸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方法,将52例患者分为治疗组(27例)和对照组(25例),分别予益肾泄浊方和别嘌呤醇片治疗。两组疗程均为3个月,观察血清肌酐(Scr)、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血清尿酸(UA)及尿素氮(BUN)等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治疗组Scr、UA水平显著下降(P0.05),eGFR明显升高(P0.05);对照组UA水平显著下降(P0.05),但Scr及eGFR未见明显改善(P0.05);组间治疗前后差值比较,Scr、eGF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肾泄浊方能够显著改善慢性肾脏病伴高尿酸血症患者的肾功能,其升高eGFR的作用并非依赖UA的降低;对于GFR下降的患者,单独应用别嘌呤醇虽能降低UA水平,但并不能使患者的肾功能受益。  相似文献   

7.
中药活血利湿方对酒精性肾损害的干预作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研究复方中药活血利湿方(HLP)对酒精灌胃大鼠肾损害的干预作用。方法:Wistar大鼠乙醇灌胃造模,HLP灌胃处理,分别于第4,8,12周末检测大鼠血尿素氮、肌酐水平,以HE染色、透射电镜观察肾脏组织病理改变。结果:随着造模时间的延长,HLP组大鼠血尿素氮、肌酐水平较模型组明显降低(P0.05和P0.01);肾小球系膜增殖、间质炎性细胞浸润、肾小管上皮变性、肾小管扩张等病理改变亦较模型组明显减轻。结论:中药活血利湿方对大鼠酒精性肾损害具有良好的干预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基于补虚通腑泄浊法探讨中药复方肾衰泄浊汤及其拆方(补虚方、祛邪方)对UUO模型大鼠细胞外基质的影响。方法:将SD雌性大鼠72只按体重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UUO模型)、肾衰泄浊汤组、补虚方组、袪邪方组、贝那普利组,每组12只,各组大鼠分别于灌胃给药后第7、14d处死,检测大鼠24h尿蛋白、血肌酐、尿素氮水平;取肾脏组织行HE、Masson染色,并对肾小管损伤程度、肾小管间质纤维化评分;免疫组化法检测肾脏组织中ɑ-SMA、FN、PAI-1的表达情况。结果:同期模型组与假手术组比较,大鼠24h尿蛋白明显升高(P0.05),各治疗组与模型组比较,各治疗组24h尿蛋白定量减少(P0.05);模型组与假手术组比较,血尿素氮、血清肌酐均升高(P0.05),经治疗后各组血尿素氮、血清肌酐均有所下降,肾衰泄浊汤组疗效最显著(P0.05)。经HE、Masson染色后,从不同时间段观察模型组及各治疗组的病理表现,术后7d以炎症和坏死病变为主,术后14d以纤维化和炎症为主,特别是模型组更为明显。免疫组化结果显示,各治疗组ɑ-SMA、FN、PAI-1蛋白阳性表达均低于模型组,同时期各蛋白阳性表达强弱在中药各治疗组中依次为:补虚方组祛邪方组肾衰泄浊汤组,且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肾衰泄浊汤及其拆方均可改善UUO大鼠肾功能,这种改善作用可能是通过抑制ECM沉积实现的,ECM沉积的中医病机可能是本虚标实,补虚通腑泄浊法是治疗的基本大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矢志方对不同病程高尿酸血症大鼠尿酸和脂质代谢水平的影响。方法 1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矢志方组和别嘌醇组,每组40只,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给予氧嗪酸钾(750 mg/kg)灌胃制备高尿酸血症大鼠模型,矢志方组和别嘌醇组同时给予相应药物灌胃,实验第3、5、7、11周各组取10只大鼠检测肾功能(血尿酸、血尿素氮、血肌酐)、血脂[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血清及肝肾组织黄嘌呤氧化酶(XOD)活性及肾脏病理变化。结果与同一时间点正常组比较,模型组第11周TC、TG水平明显升高(P0.05),各时间点LDL-C、血尿酸水平及XOD活性均显著升高(P0.05),24 h尿酸排泄总量减少;与同一时间点模型组比较,矢志方组和别嘌醇组除第5周外血尿酸水平明显降低,血清及肝肾组织各时间点XOD活性明显降低(P0.05,P0.0001),矢志方组第3、11周24h尿酸排泄总量显著增加(P0.05),矢志方组第11周TC、TG和LDL-C水平明显降低,各组大鼠血尿素氮及血肌酐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HE、PAS、Masson病理染色及电镜超微结构可见,矢志方可缓解肾小管炎症和纤维化改变。结论矢志方可降低不同病程高尿酸血症大鼠血尿酸水平,增加尿酸排泄量,改善脂质代谢,延缓肾小管间质纤维化。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贞草痛风消胶囊治疗高尿酸血症的药理作用。方法:利用腺嘌呤和盐酸乙胺丁醇致大鼠高尿酸血症模型,灌胃给予贞草痛风消胶囊,共给药7 d。取血测尿素氮、肌酐、尿酸,取肾测定肾重指数并进行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贞草痛风消胶囊可减少模型大鼠血清中的尿酸含量、降低模型大鼠肾脏指数、减轻高尿酸血症引起的大鼠肾脏病理组织学变化。结论:贞草痛风消胶囊对高尿酸血症有良好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益肾泄浊通络方联合中药制剂外敷足三里、三阴交、肾俞穴治疗慢性肾脏病3~4期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5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基础治疗。治疗组加用益肾泄浊通络方口服及中药穴位敷贴,疗程12周。观察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及尿素氮(BUN)、肌酐(SCr)、尿酸(UA)、内生肌酐清除率(CCr)及血红蛋白(Hb)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8.57%,对照组总有效率62.85%,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较治疗前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治疗后BUN、SCr、CCr与治疗前相比均有好转,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肾泄浊通络方联合穴位敷贴能有效延缓慢性肾脏病的进展,且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2.
益肾泻浊化瘀方治疗大鼠慢性肾功能衰竭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目的 :观察益肾泻浊化瘀方对慢性肾功能衰竭(CRF)大鼠肾脏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理。 方法 :将大鼠随机分为中药益肾泻浊化瘀方组、西药依那普利组、模型组及假手术组,以5/6肾大部切除术建立慢性肾衰大鼠模型,检测各组治疗前后血尿素氮(BUN)、血肌酐(Cre);血一氧化氮(NO)、内皮素(ET)、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水平及肾组织病理改变。 结果 :治疗后中药组和西药组BUN、Cre均较模型组明显下降(P<0.01),且中药组Cre下降幅度较西药组大(P<0.05)。模型组大鼠血ET、CGRP含量较假手术组显著升高(P<0.01),中药、西药均能有效降低ET水平,与模型组比较分别为P<0.01和P<0.05,中药组血CGRP含量下降(P<0.05)。各组血NO水平无显著差异。模型组肾组织病理改变最严重,中药组较西药组病变程度轻。 结论 :益肾泻浊化瘀方能有效保护CRF大鼠肾功能,且疗效优于西药依那普利,可能与其降低CRF大鼠血ET水平,减轻受损肾脏的病理改变等有关。  相似文献   

13.
《山东中医杂志》2017,(12):1035-1037
目的 :探索活血泄浊方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患者对比剂肾损害的保护作用。方法 :选取PCI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西药治疗,及术前水化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于术前3 d开始口服活血泄浊方治疗。观察两组介入治疗前后血浆肌酐(SCr)、内生肌酐清除率(CCr)、胱抑素C(CysC)、血尿酸(SUA)等指标的变化。结果:两组术后24 h SCr、CysC、SUA均上升(P0.05),治疗组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24 h CCr均下降(P0.05),治疗组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5 d SCr、SUA升高(P0.05),治疗组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5 d CCr均下降(P0.05),治疗组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5 d CysC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CI术中对比剂对肾脏功能有一定损害,活血泄浊方能有效降低PCI术后患者SCr、CysC、SUA并提高CCr,具有肾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中药清热解毒灌肠联合益肾通络中药口服治疗中早期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8例中早期肾功能衰竭患者随机分组,分别为单纯中药灌肠治疗组,单纯口服口服益肾通络中药治疗组,中药灌肠联合益肾通络中药口服治疗组及静点肾康注射液对照组,观察临床症状及体征、尿素氮(BUN)、血肌酐(SCr)、肌酐清除率(Ccr)及24 h尿蛋白定量(24 hUpro)的影响。[结果]中药灌肠联合益肾通络中药口服治疗组血SCr、BUN治疗后较治疗前下降显著(P0.01),Ccr治疗后较治疗前上升显著(P0.01)。[结论]口服益肾通络中药联合中药灌肠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有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综合疗法治疗慢性肾脏病(CKD)4~5期脾肾亏虚证的效果。方法:将CKD4~5期脾肾亏虚证患者62例随机分为2组,其中治疗组31例,对照组30例(剔除1例)。对照组予基础治疗合中药、骨化三醇及碳酸钙D3片治疗,治疗组予基础治疗合中药、骨化三醇及益肾泄浊汤保留灌肠治疗,观察时间为4周。比较2组血肌酐(Scr)、肾小球滤过率(e GFR)、尿素氮(BUN)、血钙、血磷、碱性磷酸酶(ALP)、甲状旁腺激素(i PTH)及中医证候疗效。结果:中医证候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3.87%(26/31),对照组为73.33%(22/3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Scr、e GFR、BUN、血磷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2组血钙、i PTH、ALP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疗法治疗慢性肾脏病4~5期脾肾亏虚证效果确切,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血栓通对顺铂肾损伤大鼠肾功能的保护作用和其对损伤大鼠氧化指标的影响.方法:采用顺铂(0.5 mg·kg-1)尾静脉注射的方法制造顺铂肾毒性模型.将72只大鼠随机分为6组,空白组、模型组、安磷汀阳性药物组、血栓通低剂、中、高剂量组(15.63,31.35,62.70 mg·kg-1).分别给药处理10d后,观察大鼠24 h尿蛋白量、尿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血清中肌酐、尿素氮,肾组织匀浆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丙二醛(MAD)含量及肾组织的病理变化.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各治疗组大鼠血肌酐、血清尿素氮,24h尿蛋白量、尿NAG的含量明显降低,肾组织匀浆中SOD活性、GSH-Px活性明显增高,MAD含量明显降低(P <0.01,P<0.05);肾脏的病理变化明显减轻.结论:血栓通能有效改善顺铂肾损伤大鼠肾功能,降低肾组织氧化水平,减轻肾脏的病理变化,对大鼠顺铂肾损伤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益肾保真方对慢性肾衰竭(CRF)大鼠肾纤维化的干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采用两步分肾切除法复制5/6肾切除大鼠慢性。肾衰竭模型,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益。肾保真方高剂量组、益肾保真方低剂量组及尿毒清组。各组均干预6周,观察大鼠的血肌酐、尿素氮、尿蛋白定量及肾组织病理变化情况,检测肾小球硬化指数、肾组织Ⅳ型胶原含量及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的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较,益肾保真方组尿蛋白、血肌酐、尿素氮、肾组织IV型胶原含量均显著降低,与尿毒清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比较,益肾保真方组大鼠肾小球硬化指数降低,肾组织CTGF、α-SMA表达下调,与尿毒清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肾保真方能延缓肾衰竭进展,干预肾纤维化进程,其机制可能与下调肾组织CTGF、α—SMA的表达,抑制肾脏固有细胞的转分化,从而减少细胞外基质成分的合成和积聚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三黄活络方对早期糖尿病肾病大鼠血糖,肾功能,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1c(SREBP-1c),SREBP-2c的影响。方法:采用链脲佐菌素诱导的方法建立大鼠糖尿病模型,将糖尿病模型成功的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阳性药组及三黄活络方低、中、高剂量组,其它组行切除大鼠右侧肾脏术后ig,阳性药组给予1.3 mg·kg-1盐酸贝那普利,三黄活络方低剂量组、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均给予中药颗粒,剂量分别为5,15,30 g·kg-1。正常组和模型组均ig给予蒸馏水,所有组均连续ig 8周。观察大鼠血糖(GLU),糖化血红蛋白(Hb A1c),血尿素氮(BUN),肌酐(SCr),尿蛋白(Pro),SREBP-lc,SREBP-2c的水平。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的GLU和Hb A1c均显著性升高(P0.01),阳性药组、各三黄活络组的GLU和Hb A1c也均显著性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阳性药组、各三黄活络组的GLU均降低(P0.01),阳性药组、中、高剂量组的Hb A1c均降低(P0.01),低剂量组的Hb A1c降低(P0.05)。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的SCr,BUN,Pro,SREBP-1c及SREBP-2c均显著性升高(P0.01),阳性药组和各三黄活络组的SCr,BUN,Pro,SREBP-1c及SREBP-2c也均显著性升高(P0.01)。与模型组对比,阳性药组、各三黄活络组的SCr,BUN,Pro,SREBP-1c及SREBP-2c均较低(P0.01)。与阳性药组对比,低剂量组的SCr,BUN,Pro,SREBP-1c及SREBP-2c均较高(P0.01),中剂量组的的SCr,BUN,Pro,SREBP-1c及SREBP-2c均较高(P0.05)。结论:三黄活络方能改善糖尿病肾病大鼠SCr,BUN,Pro,SREBP-1c及SREBP-2c水平,对糖尿病肾病大鼠肾损伤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9.
张娴娴  孙维峰  徐伟  王天 《中医杂志》2011,52(22):1925-1927
目的观察泄浊除痹方对高尿酸血症患者中医临床症状的影响。方法将66例高尿酸血症患者(脱落7例,剔除1例)随机分成泄浊除痹方组28例和空白对照组30例,泄浊除痹方组口服泄浊除痹方颗粒剂,每日1剂,分2次服用。空白对照组不用药物治疗,仅进行临床观察。两组均观察20天,于观察前后检测血尿酸,采集患者中医临床四诊资料进行中医症状评分。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血尿酸水平均较治疗前有所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泄浊除痹方组与空白对照组治疗前后差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泄浊除痹方组痰涎、神疲乏力、四肢沉重、小便黄赤、大便稀溏等中医临床症状积分较治疗前有所降低,小便清长症状积分较治疗前有所增加(P<0.05)。空白对照组患者各中医临床症状积分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泄浊除痹方对高尿酸血症痰湿阻滞患者相关中医临床症状有一定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用化淤泄浊汤结合常规西药治疗高血压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临床高血压肾病病人3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给予波依定,5mg,PO,Bid,北京赛科药业有限公司,马沙尼,2mg,PO,qd,阿斯利康制药有限公司,双氢氯噻嗪25mg,PO,Bid,常州制药有限公司,服用30d)和治疗组(服用中药汤剂化瘀利水,日1剂,分2次服用,服用30d),30d为1疗程。结果:治疗1个月以后,两组动脉血压,血尿素氮(BUN)和肌苷(SCr)均明显下降,内生肌酐清除(CCr)和残余肾功能指数(RRFI)改善。与对照组比较,血红蛋白明显升高(P0.05),SCr下降显著(P0.05),CCr提高(P0.05)及RRFI改善程度较大(P0.01)。结论:中药汤剂化瘀利水比常规西药治疗高血压肾病疗效更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