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4 毫秒
1.
文昌X油田为疏松砂岩储层,采用的是PEM钻井液体系及隐形酸完井液体系,钻完井过程中漏失量大,且从完井到投产时间间隔较长,造成了储层严重污染,产量达不到配产要求。采用常规酸液体系解堵,无法有效解除钻井液中聚丙烯酰胺物质所造成的伤害,同时对岩石骨架破坏严重,酸化后存在出砂的风险。针对上述问题研发出多效复合酸液体系,其中各组分协同作用,既能有效解除地层堵塞,又能保护储层骨架不受破坏,室内实验结果表明,石英砂溶蚀率0. 58%,N80钢片腐蚀速率1. 78 g/m2·h,钻完井液污染岩心解堵后渗透率增加倍数8. 36。该体系在X油田M井进行了首次应用,酸化后产液量由27 m3/d上升到120 m3/d,产油量达到103 m3/d,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2.
常规酸化具有酸液分布不均匀、残酸返排不彻底等缺点.泡沫酸对地层渗透率和油水层都具有选择性,泡沫中气体膨胀能为残酸返排提供能量,使得残酸返排更彻底,携带能力强,返排时可将固体颗粒和不溶物携带出井筒.氮气泡沫酸化在华港104-P2井中的应用可以看出,该井在钻井完井过程中,由于固相颗粒侵入地层,黏土膨胀,使近井地带受到了严重伤害,常规酸化解堵措施无效果,泡沫酸化有效地解除了钻井完井过程中造成的地层污染,使油井恢复了正常产能,表明氮气泡沫酸化是一项解决钻完井过程中地层伤害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3.
砂岩储层常采用土酸酸化解除储层伤害,砂岩储层当盐酸的溶蚀率达20%以上,就可以采用盐酸酸化;但砂岩储层盐酸的溶蚀率较低时,并且采用大段长筛管完井、长裸眼完井方式,如用土酸酸化,由于各段物性差异,前置盐酸没有有效地发挥作用,紧跟的土酸就会对储层造成新的伤害,不能达到酸化目的。针对此完井方式采用合理的盐酸酸化能有效地解除砂岩储层的伤害,达到砂岩储层酸化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酸化工艺作为油层改造的重要增产增注措施之一,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分析储层的污染物、研究酸液与矿物间的反应及相应的反应沉淀物,提高酸化有效率,延长有效期,成为近年来砂岩酸化研究的主要发展方向。油砂山油田分布广,埋藏浅,层系多,油层薄,储层孔隙度和渗透率高,层间渗透率差异大,岩石胶结疏松,可溶矿物含量低;钻井完井及生产作业中对储层伤害范围大,堵塞类型复杂;本文针对该油田开发的特殊性,采用深部穿透、弱溶蚀、稳定岩石骨架的酸液体系进行酸化解堵。详细分析了氟硼酸酸化机理,筛选、复配出盐酸、氟硼酸、土酸复合使用为首选的酸液体系。  相似文献   

5.
油田开发过程中,由于受钻井完井液、修井压井液的污染堵塞,采油井常常需要进行增产措施处理。目前,应用较为广泛的解堵措施仍为酸化解堵。酸化措施的解堵机理以化学溶蚀为主,其中的部分添加助剂,用于解除有机物堵塞伤害、油水乳化物伤害、和水锁伤害及增加返排,减轻残酸液的二次污染。对于跃进二号油藏,目前油井措施的残液几乎无法返排,残酸液的二次沉淀污染尤为明显,大大降低酸化施工有效率。因此,为了强化酸化解堵效果,提高跃进二号油藏油井措施的成功率和有效率,迫切需要进行新的返排工艺技术的试验。  相似文献   

6.
SD�������ữ��ϵ�о���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四川盆地裂缝—孔隙型(或裂缝型)砂岩气藏普遍具有低渗透和裂缝性的特点。各种钻完井液对砂岩储层的损害严重,四川石油管理局井下作业处研究开发了SD土酸解堵酸化体系,该酸液体系以解除泥浆污染堵塞为主要目的,具有优良的配伍稳定性,特别对粘土及漏入储层堵塞孔道的泥浆等堵塞物具有较好的溶解能力,能达到解堵、恢复储层产能的效果。该土酸体系还可作为加砂压裂的预处理液,具有降低地层破裂压力、改善储层可压裂性的功效,具有很好的推广应用价值。文章主要介绍了SD土酸解堵酸化体系的作用原理、性能、现场配制及安全防护与施工应用,并介绍了解堵酸化井的评层选井要点,为了能使土酸解堵酸化获得更理想的增产效果,就必须综合分析静、动态地质资料,充分认识储层的潜在增产能力,来决定是否进行土酸解堵酸化。同时也简单介绍了措施井的后期管理。  相似文献   

7.
压裂裂缝伤害室内模拟及裂缝清洗酸化工艺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江汉盆地松滋油田鄂深10井在钻井、完井过程中,地层受到钻井液污严重染,在压裂施工中因大量前置液滞留地层造成裂缝伤害。根据该井情况建立实验室评价水力压裂裂缝伤害的方法,设计出模拟裂缝伤害过程的环流实验流程和实验方法,开展了室内岩心污染及解堵实验研究,研制出能有效分解瓜胶残渣、解除水力裂缝堵塞的配套酸液体系(以裂缝清洗剂为前置液,较高浓度盐酸为主体酸液),并优化设计出集裂缝清洗与基质酸化解堵于一体的施工工艺,清洗裂缝和改善近缝地层渗透性同步进行。鄂深10井实施该清洗酸化工艺后产能提高较大,4month累计产油575.6t。图4表2参5  相似文献   

8.
酸化是水平井储层改造的重要工艺技术之一。针对红庄油田水平井储层伤害严重的现状,从储层、钻井等方面对污染堵塞原因进行了分析。由于常规酸化达不到解除全井段污染堵塞的目的,故提出泡沫酸化解堵方案,并对泡沫特性、渗流规律、泡沫酸液体系构成以及配方用量等进行分析和研究,现场应用后取得明显效果,较好地解决了水平井污染堵塞问题,为类似油田水平井增产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9.
随着国内油田注水开发的深入,注水井污染堵塞和欠注现象越来越严重,注水井酸化增注越来越被重视。如何解除注水井伤害,以及延长注水井酸化周期是目前国内油田开发生产亟待解决的问题。分析了注水井伤害的主要原因,通过室内实验结果提出了适用于注水井酸化增注的酸液体系。  相似文献   

10.
生产测试表明,文昌油田6个疏松砂岩储层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储层伤害,欲进行酸化解堵。6个储层岩石与盐酸、土酸、氟硼酸、醋酸的酸溶实验表明,储层岩石均可溶蚀但程度不同。同种酸液不同浓度溶蚀率不同,不同酸液溶蚀率也不同;不同酸液的有效成分溶蚀了岩石的不同组成,包括岩石骨架、基质和胶结物。4种酸对疏松砂岩溶蚀率不同的原因与酸的强度、浓度、反应条件以及岩石的成分有关,用四种酸液酸化疏松砂岩会影响储层岩石强度进而影响油井寿命,应慎重使用。  相似文献   

11.
绥中 36 - 1油田 J区 1997年 12月投产 ,初期原油产量远低于预测值。对地质条件、原油性质及钻、完井过程进行深入分析研究后 ,认为低产的原因主要是油层在钻井过程中受到了严重伤害 ,并提出了酸化措施。实施酸化后 ,增产效果十分明显。 J区酸化成功对 期工程的钻、完井及已开发区的增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绥中36-1油田J区低产原因分析及增产措施效果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绥中36-1油田J区1997年12月投产,初期原油产量远低于预测值,对地质条件,原油性质及钻,完井过程进行深入分析研究所,认为低产的原因主要是油层在钻井过程中受到了严重伤害,并提出了酸化措施,实施酸化后,增产效果十分明显,J区酸化成功对II期工程的钻,完井及已开发区的增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卫玮  颜晋川  刘斌  范青 《海洋石油》2010,30(2):67-71
酸化是解除该类储层伤害,恢复、提高油气井产能最主要的手段。对于各种特定的伤害类型若仅采用笼统的酸化措施,往往难以取得理想的增产效果,如何从伤害机理的角度出发对症解除污染是研究者面临的重要课题。NP油田Ed1储层在以往的酸化改造中,由于对钻井泥浆伤害机理认识不够准确,导致酸液选择存在较大的盲目性,严重影响解堵效果。为解决上述问题,提出酸化解堵设计方法,通过泥浆固相粒度和滤液红外波谱分析试验评价,明确了Ed1储层钻井泥浆伤害产生的机理。在此基础上,设计在同一组试验内先模拟泥浆伤害的产生,发现岩心伤害后渗透率降低至基准渗透率的0.12倍,然后比较评价不同类型的酸液解除该类泥浆污染的能力,最终筛选出解堵效果最好的4%多氢酸体系推荐现场施工使用。  相似文献   

14.
渤海埕北油田、绥中36-1油田注水井堵塞机理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介绍了埕北油田和绥中36-1油田的油藏物性和完井方式,通过测定岩心阳离子交换容量、体积流过量试验、动态结垢试验与理论预测、温度变化对水相渗透率的影响试验和敏感性试验结果及现场注水资料对两油田注水井水敏性堵塞、酸敏性堵塞、固体颗粒侵入堵塞、微粒运移堵塞、地层结垢堵塞、污油堵塞和地层出砂堵塞的机理进行了研究,得出造成埕北油田注水井堵塞的主要原因是水敏性堵塞、污油堵塞、固体颗粒侵入堵塞和地层出砂堵塞;绥中36-1油田造成注水井堵塞的主要原因是污油堵塞、固体颗粒侵入堵塞、地层出砂堵塞和地层结垢堵塞。为解堵方法的选  相似文献   

15.
隐形酸完井液在绥中36—1油田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绥中36-1油田,钻井液滤液,水泥浆滤液和碱性完井液之间配伍性能,相互接触时产生大量沉淀,导致岩心渗透率下降,损害储层,研究了一种稳形酸完井液,该完井液由过滤海水或过盐水,粘土稳定剂HCK和稳表酸螯合剂HTA组成,该完井液能够在井下释入H^ ,对前期钻井,固井作业时各种滤在地层中产生的沉淀具有良好的消除作用,对滤液间产生的无机沉淀和有机沉淀具有良好的溶解作用,同时能够防止海水及地层水中的新的钙,镁沉淀的形成,经绥中36-1油田应用表明,隐形酸完井液明显地提高了比采油指数,降低了表皮系数,提高了油井产量。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介绍目前国内外已经使用或正在研究的注水井各种解堵增注方法,并结合埕北和绥中36—1两油田的油层特点、钻井完井方式和油水特性,优选出适合两油田注水井的解堵增注方法。该方法可供其它油田油井转注、水井投注和注水井解堵增注施工时参考。  相似文献   

17.
金县1-1油田储层泥质黏土含量高,地层原油黏度大且存在有机沉积以及钻井液漏失等多重伤害,投产后无法达到配产要求,常规酸化解堵措施无效,为此,进行了自生热气、酸复合解堵技术研究。自生热气体系选用亚硝酸钠和尿素,酸液选用氟硼酸体系,采用拌注氮气泡沫分流进行布酸,现场应用后增油效果显著。该技术可成为金县1-1油田水平井的主要增产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18.
水平井酸化过程中的布酸技术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水平井因其在钻采过程中具有直井无法比拟的优势而在我国陆地和海上油田都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在水平井钻、完井过程中,工作液对水平段不同位置的浸泡时间不同,同时由于油气藏储集层的各向异性,造成水平段伤害带呈不均匀分布。水平井中酸液沿处理层段的均匀分布是水平井酸化成功与否和效果好坏的关键。为此,分析了水平井伤害特征,提出了多种适合于水平井酸化的布酸技术,并对各种布酸技术的特点及技术关键进行了详细探讨。水平井酸化工艺的选择与其完井方式直接相关,针对水平井不同的完井方式及特点,给出了不同的酸液布酸技术选择建议。  相似文献   

19.
艾哈代布油田主要采用长井段水平井线性井网开发,由于水平井段长、地层非均质性强,均匀布酸难度很大,为此,提出长井段水平井连续油管拖动酸化工艺及其辅助均匀布酸方法。结合储层特征,确定采用连续油管水平井段变速回抽酸化或定点酸化实现酸液的锥形注入形态,并使用转向酸液体系协助分段均匀布酸、水力喷射突破污染带等辅助布酸方法。现场应用结果表明,酸化后单井产量是酸化前的1.4倍,累计增产原油88.9×104 t,为油田建产提供了工程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20.
四川盆地下寒武统龙王庙组气藏白云岩储层溶蚀孔洞、天然微裂缝均发育,储层较强的非均质性和严重的钻完井液伤害导致均匀布酸困难,特别是对于长井段大斜度井和水平井酸化改造则更加困难。为此,从黏弹性表面活性剂转向酸转向变黏机理和流变行为研究入手,优选转向性能好且二次伤害低的转向酸作为主体酸液,根据流变行为实验结果拟合有效黏度经验模型,耦合双尺度蚓孔扩展模型,建立自转向酸酸化数学模型,模拟长井段大斜度井非均匀伤害下转向酸酸化的pH值、Ca~(2+)浓度、有效黏度和蚓孔形态等,并对比了胶凝酸和5%VES转向酸酸化的蚓孔形态、流量分配和吸酸剖面。结果表明:转向酸可明显地改善强非均质性储层的吸酸剖面,增强对低渗透储层的改造力度。针对该盆地龙王庙组白云岩储层强非均质性和钻完井液伤害复杂性,形成了长井段割缝衬管完成大斜度井和水平井变VES浓度转向酸酸液置放技术,现场应用8井次,累计获井口测试天然气产量1 233.46×10~4m~3/d,平均单井增产倍比达到1.95,该技术有力地支撑了对龙王庙组特大型气藏的高效开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