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 毫秒
1.
高性能混凝土的养护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姚明甫  詹炳根  惠玲 《工业建筑》2006,36(4):70-72,90
养护对混凝土的水泥水化有重大的影响,养护的温度和湿度是影响水泥水化的关键因素,早期良好的养护能减少高性能混凝土的自收缩。分析了高性能混凝土组成结构上的特点并阐述了高性能混凝土在养护上的特点。为了更好地应用高性能混凝土,一个重要方面就是通过适宜的养护方法获得高性能混凝土的全面性能。为了获得所期望的混凝土强度和耐久性性能,充分的养护显得极为重要。  相似文献   

2.
自养护高性能混凝土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正交试验,研究了掺加自养护剂高性能混凝土在标准养护和自然养护条件下的28d抗压强度,分析了配制自养护高性能混凝土的可行性。试验表明:掺入自养护剂后,低水胶比高性能混凝土在自然环境下无需人工养护,其28d抗压强度和相应的标养混凝土相同。在高性能混凝土中掺入含水率高的预湿轻质骨料自养护剂,可以改善混凝土的水化状态,减少干缩应力,节省混凝土的养护费用,是一种提高高性能混凝土养护效果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3.
高性能混凝土由于其低水胶比和高胶凝材料用量,易产生收缩开裂现象.采用内养护可以改善混凝土内部的湿度场,提高混凝土内部的含湿量,从而有效地控制混凝土收缩裂缝的产生.本文阐述了国内外内养护技术的现状,分析了内养护技术的作用机理,以及内养护材料的选择,总结了饱水轻集料(LWA)和超强吸水剂(SAP)两类内养护材料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水中养护两年高性能混凝土的自干燥研究   总被引:5,自引:6,他引:5  
通过测定高性能混凝土(HPC)中不同层面上(外层、中层和内层)的相对湿度hr,研究了在水中养护两年后HPC的自干燥问题。同时,对影响hr的诸多因素,如水灰比、硅灰和含气量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内层和中层混凝土的hr值随着水灰比降低和硅灰掺量的增加而降低,其中硅灰的影响更显著,但它们对外层混凝土的hr的影响很小;含气量对HPC的hr值影响很小;理论计算表明,混凝土中可溶离子的浓度增大,以及层间水、吸附水和凝胶孔水在总可蒸发水量中的比例增大,是引起HPC中hr值降低或者是所谓自干燥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5.
以水胶比分别为0.30、0.40和0.50的混凝土为对象,采用改进的测量方法实验评价了5、20、35℃等3种养护温度对高强高性能混凝土自收缩的影响.结果表明,养护温度越高,自收缩增长越快,其值越大,且水胶比越低、龄期越早表现得越显著.抗压强度和弹性模量受养护温度的影响也大致符合同一规律.高强高性能混凝土早龄期自收缩的温度依存性是胶凝材料的水化反应和自干燥的强温度相关性的表现.  相似文献   

6.
试验研究了标准养护、自然养护、浸水养护以及一种带模供水养护方法对粉煤灰高性能混凝土的强度和收缩的影响。研究表明,早期供水养护对粉煤灰高性能混凝土的强度和收缩有极大的影响;带模供水养护是一种有效抑制混凝土收缩的养护方法:在养护水中使用减缩剂有一定减小收缩作用。  相似文献   

7.
高性能混凝土的自收缩性能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谭克锋 《建筑科学》2002,18(6):37-38
实验研究了混凝土干缩及自收缩性能,结果表明,高性能混凝土具有严重的自收缩现象,但整体的干缩与普通混凝土相似,掺入硅灰将将大高性能混凝土的自收缩。  相似文献   

8.
粉煤灰高性能混凝土养护方法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研究了标准养护,自然养护,浸水养护以及一种带模供水养护的方法对粉煤灰高性能混凝土的强度和收缩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早期供水养护对粉煤灰高性能混凝土的强度和收缩有极大的影响,而带模供水养护则是一种有效抑制混凝土收缩的养护方法;另外,在养护水中掺入减缩剂有一定的减小收缩作用。  相似文献   

9.
高性能混凝土早期自收缩测试方法研究   总被引:38,自引:2,他引:38  
高性能混凝土因水胶比低、自收缩大且主要发生在早期 ,而目前对于早期自收缩的测量还没有统一标准可依。在对比和分析国内外自收缩测量方法的基础上 ,提出了一种新型非接触式测试方法。该方法测量精度高 ,适用范围广 ,克服了其他方法在测量早期自收缩时的不足  相似文献   

10.
掺聚丙烯酸酯类SAP低水灰比水泥浆水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新拌水泥浆中掺入不同数量的聚丙烯酸酯类高分子超强吸水剂(SAP),然后置于温度35℃、相对湿度10%的环境中养护56 d,再采用TG测量水泥浆的水化度并用XRD进行验证.结果表明,与未掺聚丙烯酸酯类SAP水泥浆相比,掺聚丙烯酸酯类SAP水泥浆的水化度更高,整体水化更均匀,因此聚丙烯酸酯类SAP可作为高性能混凝土的自养护剂.  相似文献   

11.
吴德立  廖杰 《福建建筑》2008,(10):58-60
本文介绍了无收缩高性能混凝土在厦门瑞景公园三期地下室外墙中的应用情况,通过掺入CMA高性能抗裂防水剂适当补偿混凝土早期、中期和后期收缩,克服了掺一般膨胀剂混凝土早期膨胀不明显、中期膨胀太大而后期回缩太大的缺陷,使混凝土适量膨胀、几乎不收缩,解决了地下室外墙混凝土收缩开裂的难题。  相似文献   

12.
利用海砂制备高性能混凝土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宁博  欧阳东  温喜廉 《混凝土》2012,(1):88-90,93
研究了细集料砂对水泥胶砂性能的影响,并以海砂为细骨料制备高性能混凝土,分别进行了C60、C100等级海砂高性能混凝土工作性能、力学性能以及耐久性能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海砂水泥胶砂抗压强度比河砂低,但是抗折强度要高于河砂;海砂制备同等级高性能混凝土的工作性、28 d抗压强度及劈裂抗拉强度要优于天然河砂,且早期强度发展迅速;采用电通量法和NEL法评价的氯离子渗透性都处于很低的水平,为海砂混凝土的研究与应用提供了研究基础,为制定海砂混凝土应用技术规范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13.
何宝玲 《山西建筑》2005,31(10):121-122
论述了粉煤灰高性能混凝土的试验及养护方法,就养护条件对粉煤灰高性能混凝土强度和变形性的影响进行了分析,总结了相关经验,为提高混凝土的耐久性和强度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4.
对高性能混凝土的几点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雯瑜  曾志兴 《山西建筑》2006,32(7):159-160
从特征指标、组成材料、水胶比、微观结构和宏观性能等方面分析普通混凝土与高性能混凝土的区别,并分析高性能混凝土的配制与耐久性的关系,最后阐明了高性能混凝土可持续发展的前景。  相似文献   

15.
绿色高性能混凝土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绿色高性能混凝土强调的是混凝土的绿色含量,着眼于混凝土的可持续发展.实现混凝土生产绿色化的途径主要有:大量利用工业废渣,降低水泥用量;合理地选用外加剂;在结构设计和构造允许的情况下,尽可能采用高强混凝土;提高混凝土结构的安全使用寿命;推广预拌混凝土以及发展再生混凝土等.研究低强高性能混凝土、加强对绿色高性能混凝土配套技术的研究开发、提高混凝土材料的绿色度并降低高性能混凝土的成本,将是绿色高性能混凝土的主要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6.
程凯书  张敏 《山西建筑》2006,32(10):150-151
为适应我国近年来客运专线快速发展的需要,介绍了客运专线高性能混凝土的施工工艺及要求、质量控制等,并对目前我国高性能混凝土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建议大力推广使用高性能混凝土。  相似文献   

17.
高性能混凝土配制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贺俊杰 《福建建筑》2008,(10):61-62
高性能混凝土,是近年来客运专线铁路混凝土刚刚兴起的新技术。它不同于传统的混凝土,传统混凝土是以强度为主要控制指标,而高性能混凝土则是以其耐久性为主要控制指标。在传统混凝土的基础上,通过添加一些掺和料、外加剂,来改善其混凝土的性能,达到提高其耐久性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大面积混凝土覆盖式修补加固技术核心是新浇筑混凝土抗裂性能要好和新老混凝土界面粘结强度要高.就粉煤灰、减缩剂及减水剂对砂浆强度、自收缩及抗裂性能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粉煤灰等量替代水泥25%,减缩剂A4的加入及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的合理设计,配制出抗裂性能和粘结性能良好的大面积混凝土修补加固用的混凝土.  相似文献   

19.
采用非接触法研究废旧轮胎橡胶粉的掺量(10kg/m~3,20kg/m~3,30kg/m~3)和粒径(20~40目、60~80目、100~120目)对混凝土自收缩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自收缩主要发生在初凝后的30 h内,随着掺量的增加,混凝土的自收缩明显减少,随着橡胶粉粒径变细,胶粉粒子增多,其自收缩反而有所增大。从降低混凝土自收缩的角度出发,结合橡胶粉对抗压强度和坍落度的影响,得出掺量为20 kg/m~3,粒径为20~40目的橡胶混凝土,混凝土综合性能较优。  相似文献   

20.
高飞 《山西建筑》2010,36(18):154-155
回顾了高性能混凝土的发展历程,在现有的混凝土耐久性研究基础上分析了影响高性能混凝土耐久性的因素,提出了增强其耐久性的设计要点,以期引起混凝土行业的重视,使高性能混凝土的发展有新的突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