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6 毫秒
1.
采用溶剂热方法,以硫脲(TU)为硫源,CdCl2·2.5H2O、CdSO4·8H2O、Cd(Ac)2·2H2O为镉源,在相同的条件下合成了CdS纳米晶,掌握了不同镉源对产物物性和形貌的影响,并对溶剂热原位生长做了初步讨论.通过X-射线衍射(XRD)分析表明了产物均是六方相CdS,电子扫描电镜(SEM)展示了产物的形貌变化.利用溶剂热原位生长法改变产物的形貌,结果显示:产物结晶性提高、形貌均由纳米颗粒状转变为纳米棒状.  相似文献   

2.
单源前驱物溶剂热分解过程控制合成硫化铜纳米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提出了通过简单的单源前驱物溶剂热分解过程,在150℃或180℃温度下,制备不同物相和形貌的硫化铜纳米晶.改变乙二胺的量,单源前驱物Cu(S2CNC(2H5)22)能分解得到蓝铜矿结构的CuS和辉铜矿结构Cu1.8S.在不同的溶剂中,制备了蓝铜矿结构CuS的不同相貌产物(像棒状、球状、片状).探讨了温度和溶剂对产物物相和形貌的影响.用X-射线粉末衍射仪(XRD)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对样品的组成和形貌进行了表征,产物的光学性能用紫外-可见光谱仪(UV-vis)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3.
以三氯化锑为锑源,水—乙二胺混合液为溶剂,在室温下合成出形貌、晶型可控的三氧化二锑纳米材料.XRD、TEM结果表明,溶剂的组成对目标产物的形貌和晶型的调控起着关键作用.乙二胺为溶剂,可得到立方相三氧化二锑纳米颗粒,水含量为25%时,得到立方—正交混合相三氧化二锑纳米颗粒;当水的含量提高到75%时,得到纯正交相三氧化二锑...  相似文献   

4.
采用溶剂热法在醇-水二元溶剂中合成CaHPO4。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线衍射仪(XRD)等分析技术表征CaHPO4的形貌和晶相。结果表明,与纯水溶剂相比,醇-水二元溶剂对产物的晶相和形貌有较大的影响:晶相由磷酸八钙(OCP)变为水合磷酸氢钙(DCPD)和无水磷酸氢钙(DCPA)的混合物;形貌由多孔微球状变为非球状结构。以醇-水二元溶剂合成CaHPO4时,随着醇分子链的碳链长度的增加,CaHPO4的形貌由长饼状变为六边形和固体小颗粒的结构,最终变为块状和刺状结构。随着醇羟基个数的增加有利于CaHPO4的形貌从块体向刺状球转变。这些形貌的差异主要是由于DCPD的(020)晶面和(121)晶面以及DCPA的(112)晶面和(220)晶面的生长速率不一致所导致的。  相似文献   

5.
采用传统的溶剂热技术,以无水乙二胺(en)为溶剂,CdCl2·2.5H2O和硫脲(H2NCSH2N)为镉源和硫源,在相同的反应时间下,经过不同的反应温度合成了CdS纳米晶.利用X射线衍射(XRD)图谱和扫面电子显微(SEM)图像对CdS纳米晶产物进行表征,结果显示产物均为六方相的结构,当温度低于160℃时,产物为纳米颗粒状;当温度高于160℃时,产物为CdS纳米棒状.同时,着重研究了添加剂(硫脲)的添加量对CdS纳米颗粒再结晶产物形貌转变的影响,并分析了产物形貌转变的可能机制.  相似文献   

6.
低温固相合成形貌和晶相可控的CdS纳米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表面活性剂为形貌控制剂,通过低温固相反应成功制备出具有不同晶相和形貌的CdS纳米晶.研究结果表明,在反应过程中,表面活性剂所形成的结构对最终纳米晶的形貌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若以表面活性剂聚氧乙烯9醚为形貌控制剂,则所制备的产物为立方晶系的β-CdS球形纳米粒子,纳米粒子的直径为5-15 nm;而用聚乙二醇400为形貌控制剂时,则所制备的产物为六方晶系的CdS纳米棒,纳米棒的直径为20-80 nm、长度为100-400 nm.用X射线粉末衍射和透射显微镜技术对所制备纳米晶的成分、晶相、形状和尺寸进行了表征分析.对不同形貌CdS纳米晶的形成机理作了深入的讨论,提出了CdS纳米棒的表面活性剂软模板诱导自组装生长机理.  相似文献   

7.
本文应用晶体几何学原理,对灰铸铁中初生奥氏体树枝晶进行了解剖研究,发现金相试样中复杂纷乱的枝晶二维切面是不同位向的树枝晶沿一定晶面切开的结果。利用树枝晶二维和三维空间结构之间的几何对应关系,可以比较方便、准确地对树枝晶的生长方式及形貌特征进行分析和计算。  相似文献   

8.
利用溶剂热的方法,在阳离子表面活性剂CTAB(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胺)的存在下,制备出了不同形貌的硅酸钙纳米晶粒.通过改变水与表面活性剂的浓度的比值,发现对产物硅酸钙形貌的控制有着重要的影响,并对硅酸钙的生成机理做了初步的探讨,认为水与表面活性剂的浓度比值在反应物的浓度逐渐增大时,胶团的内部有更多的反应物聚集,使产物尺寸变大,促进了产物的晶化,易形成棒状的结构;反之,易得到球形的纳米晶.  相似文献   

9.
在室温条件和超声波作用下,通过固相化学反应一步合成了CuO纳米晶,用粉末X射线衍射(XRD)及电子衍射法(ED)分析了固相产物的物相,用透射电镜(TEM)观测粒子的大小、形貌、粒径及粒径分布.结果表明,产物为颗粒大小均匀、晶粒形貌为近似球形粒状,平均粒径约为20nm的纳米晶,产率为93.1%.改变反应物、反应物配比、掺入惰性物质、加入微量溶剂或表面活性剂、研磨不同的时间等固相反应条件对合成CuO纳米晶的晶粒形貌、粒度和粒径分布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0.
以二茂铁和硫磺粉作为铁源和硫源,乙醇或邻二氯苯为溶剂,利用溶剂热法一步合成了FeS2/石墨烯和Fe2S8/石墨烯纳米复合材料;采用X射线衍射(XRD)法、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对产物的晶相结构和形貌进行了分析与表征;并研究了原料的配比及溶剂对产物的组成和形貌的影响.当二茂铁与硫磺粉的摩尔比为1:2.5时,所得产物为Fe7S8/石墨烯纳米复合材料;而当它们的摩尔比为1:2时,所得产物为FeS2/石墨烯纳米复合材料,使用乙醇或邻二氯苯为溶剂合成所得FeS2/石墨烯纳米复合材料的形貌有较大的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