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论述了尔林兔普查区水文地质特征及与主要可采煤层的关系,探讨了该区采煤对萨拉乌苏组地下水的影响,认为普查区地下水资源较丰富,煤层埋藏深度适中,主要可采煤层上覆有较厚的隔水层,是采煤对地下水影响较小的地区,应尽快提高勘查程度,及早开发,促进陕北大型煤炭基地建设。  相似文献   

2.
高庄勘查区含煤地层为山西组和太原组,共揭露煤层18层,山西组含煤4层;太原组含煤14层。可采煤层为2、3、16、18上,其中3煤层是本勘查区主采煤层。本区煤层虽然受岩浆岩侵入影响程度较大,但本区煤层赋存条件优越,构造形态煤层变化具有明显规律性。主采3煤层受主要褶曲控制,地层倾角一般3~10°。  相似文献   

3.
山东昌邑李家埠勘查区位于华北坳陷之济阳坳陷区、鲁西隆起之沂沭断裂带和鲁东隆起之胶北隆起区的过渡地带,含煤地层属古近纪五图群李家崖组。W-2、W-6钻孔分别揭露煤层若干层,其中可采煤层2层。尽管古近纪李家崖组含煤地层标志层不明显,但通过对2层可采煤层测井曲线特征、煤层间距、煤层特征等方面的对比,证实2层可采煤层分别为煤1、煤2,具有进一步勘查价值。  相似文献   

4.
通过分析曲村勘查区内施工的5个钻孔资料,研究了霍西煤田曲村勘查区岩浆岩发育特征,以及岩浆侵入对煤层的影响.结果 表明,勘查区内煤系主要地层均被岩浆岩侵入,产状主要为岩床和岩脉,侵入于中生代燕山期.岩浆岩主要为二长岩和闪长斑岩,均为斑状结构,块状构造,自形程度较好;岩浆侵入使得勘查区主要可采煤层2号煤层和9号煤层大面积被吞蚀,煤质受到影响,工业利用价值降低.研究认为,曲村勘查区煤炭资源开发利用前景一般.  相似文献   

5.
宁武煤田择善一号勘查区稳定的全区可采煤层为4号、9号煤层,共获得资源总量49424×104t,其中4号煤层为低硫、中灰、中高发热量、高软化温度灰之肥煤、1/3焦煤、气煤,9号煤层为中硫、中灰、中高发热量、高软化温度灰之1/3焦煤、焦煤。通过分析勘查区内钻孔的化验资料,采用六级划分方案对该区稳定的全区可采煤层的煤炭资源进行洁净度评价,并对等级区域进行划分。评价结果为:4号煤层洁净等级为Ⅲ-Ⅵ级,以Ⅲ级较好洁净煤和Ⅳ级中等洁净煤为主,属中等较好洁净煤,勘查区大部为这两种洁净煤;9号煤层洁净等级为Ⅲ-Ⅵ级,以Ⅲ级较好洁净煤和Ⅳ级中等洁净煤为主,属中等较好洁净煤,主要分布在勘查区西南部和中部。总体来看,勘查区主采煤层洁净等级以Ⅲ级较好洁净煤和Ⅳ级中等洁净煤为主,且4号煤层洁净程度略好于9号煤。  相似文献   

6.
通过收集蟠龙至高家屯勘查区简易测温及近似稳态测温资料,确定勘查区恒温带温度及深度。利用近似稳态测温资料建立井温恢复曲线,并且对简易测温孔底温度进行校正。计算出简易测温钻孔地温梯度及煤层底板地温,对勘查区地温梯度和主采煤层地温分布特征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7.
深部新区煤炭资源赋存规律及其勘探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深部新区类型是指覆盖层巨厚、主采煤层埋深大(800~1000m)的区域。由于煤层赋存较深,这些地区以前通常没有或很少进行过煤炭勘查和开采,煤炭地质工作程度低,煤层赋存状况的资料缺乏,几近于空白勘查区,深部煤炭资源勘查难度较高。通过对高家堡勘探区勘探历程的分析总结,探讨了深部新区类型煤炭资源的赋存规律及其勘探模式。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疙瘩营勘查区煤质化验数据分析,总结出了该区主要可采煤层3、5、7、9和10号煤层的煤质特征及其变化规律,确定了该区煤类和煤的工业用途。  相似文献   

9.
根据勘查区煤田地质钻孔勘查资料及煤层气参数井获得的详实资料,文章对库拜煤田东区煤层气资源量进行了估算和预测。区内主采煤层主要为低中灰、中高挥发分的煤。区内煤层气总资源量为179.01×10~8m~3,其中下_5号煤层为78.65×10~8m~3,下_(10)号煤层为64.36×10~8m~3;煤层气资源丰度为1.55×10~8m~3,本勘查区属于煤层气资源量规模中等丰度、中深埋深的中型煤层气田。  相似文献   

10.
野目盖滩勘查区位于榆神矿区的南部,地质构造简单,煤炭资源丰富。通过陕北侏罗系中统延安组含煤岩系特征分析,论述了野目盖滩勘查区含煤岩系沉积环境、含煤性及各可采煤层特征等,分析了该区煤炭资源赋存特征及变化规律,证明该区可采煤层分布稳定、煤质优良,煤炭资源开采技术条件良好,可作为特大型矿井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11.
为实现近距离煤层联合开采,分析了开采工作面采动岩层底板移动与超前破坏区间相互作用的关系,提出了近距离煤层群联合开采常规错距开采模型。从理论上给出近距离煤层群联合开采下的工作面合理错距计算公式,避免因上、下煤层工作面间距设置不合理,造成上下采场不能正常开采的情况。  相似文献   

12.
李明彬  吴昊 《现代矿业》2018,34(11):41-45
综合利用金刚煤矿矿区地表勘查成果、深部钻孔等资料,总结了矿区浅部、深部构造特征,并分析了矿区煤层物性特征及煤质特征。研究表明:①矿区主要的含煤层位为上三叠统须家河组第五段(T3xi5)及第七段(T3xj7),且须家河组第七段(T3xj7)为矿区最主要的含煤层位;②矿区煤层以亮煤为主,暗煤次之;③区内煤层原煤水分平均小于0.9,挥发分(Vdaf)产率平均为29.04%~33.36%,CO2含量不超过2%,煤层折算后的平均硫分含量较折算前的硫分降低0.17%~0.19%,浮煤全硫脱硫率为67%,脱硫效果中等。  相似文献   

13.
针对半罗山煤矿从未开采过的不稳定煤层-7号煤层,综合地质勘探资料及井巷已揭露情况重新分析对比,修正钻孔层位定位偏差,分析其在矿井范围内的可采性,提出在主采区存有7号煤层可采块段,并对后续的208采区7号煤层进行找煤前景预测。  相似文献   

14.
我国煤炭采出率标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任传鹏  丁日佳  李上 《煤矿开采》2010,15(3):111-114
我国煤炭采出率现行标准,仅规定了采区采出率要求,且其分类比较简单,缺乏指导性。分析了地质勘探与矿井设计阶段、采区准备阶段及煤炭开采阶段的煤炭损失,根据分析将影响煤炭采出率的因素分为3类:煤层赋存及地质条件因素、采煤方法因素及管理因素。以煤层赋存及地质条件因素为依据,建立了更为详细的煤炭采出率标准。  相似文献   

15.
放顶煤技术是适用于煤层较厚、煤质松散的煤层开采的一种方法。残煤开采是将过去已开采区留下的煤柱、不可采的煤柱,再进行复采。文章就放顶煤技术在残煤开采中遇到的有关问题做一般性分析,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大采高综采煤层塑性区计算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大采高综采工作面中,塑性区宽度的确定是采取安全措施的理论依据。以某矿4.2 m厚煤层开采为现场研究条件,通过现场实测及理论分析,系统地研究了大采高综采煤体变形、破坏问题,准确地计算出煤体破坏塑性区的范围。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鲁西煤矿一采区不同勘探阶段钻孔资料的分析,并结合矿井现场揭露的3上煤层、3下煤层夹层厚度变化、顶板岩性变化资料进行煤层层间对比,得出一采区在精查阶段出现煤层误判结论,摸清了3上煤层、3下煤层在一采区的赋存规律,解决现场与初步设计、精查地质报告资料不符问题,既保护了煤炭资源,又对采区设计、安全生产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
通过在甘肃戈壁煤系地层直接出露地表的地震地质条件下,选择合适的激发震源和适用于本区煤层结构的观测系统,在梧桐沟矿区进行二维地震勘探,可以有效地解决该区侏罗系煤层深度变化较大和煤层结构复杂等问题。  相似文献   

19.
王士博 《煤炭技术》2008,27(4):53-54
根据桃山煤矿二水平三采区的地质条件、地层条件以及目前桃山煤矿的实际生产条件,论述了综合机械化采煤工艺在薄煤层开采中应用的可行性,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办法,以及采用综采后产生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20.
集贤煤矿16层煤由于煤层复合顶板维护困难,采16层煤时复合顶板随采随冒落。解决16层煤开采的问题已刻不容缓。托复合顶板开采不但经济效益明显,同时实现了安全生产,减少了矸石排放所带来的环境污染,解决了后续开采的技术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