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中国医药导报》2009,(24):68-68
由中华中医药学会主办,广西中医学院经典中医临床研究所、世界华人协会协办的“第三届扶阳论坛暨扶阳学派培训班”,定于2009年10月22~26日在上海举行。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相似文献   

2.
各有关专家:由中华中医药学会主办,广西中医学院经典中医临床研究所、世界华人协会协办的“第四届扶阳论坛暨扶阳学派培训班”(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编号:330101029)定于2010年10月在湖南举行。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乾坤坎离卦象入手,提出"立极阴阳"理论,认为坎离中立极之阴阳为纲纪。并通过分析"立极阴阳"与扶阳学派的核心思想,认为"立极阴阳"是构成了扶阳学派的理论支点。此理论的提出,对我们准确把握扶阳学派之理论体系,以及中医阴阳五行学说的运用意义深远。  相似文献   

4.
各有关专家:由中华中医药学会主办,广西中医学院经典中医临床研究所、世界华人协会协办的“第四届扶阳论坛暨扶阳学派培训班”(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编号:330101029)定于2010年10月在湖南举行。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相似文献   

5.
新安固本培元派是新安医学的一支分支学派,强调以培固脾肾元气为治法,善用人参、白术、黄芪,或配合干姜、附子以"行参芪之功",主张扶阳益阴、气血并补;而扶阳派重在扶阳补火,主张阳主阴从,从肾论治,擅用附子及肉桂、干姜等扶阳抑阴、用阳化阴。两派在核心理论、作用对象、用药特色上有明显不同。新安固本培元派在扶阳理论与临床实践上颇多发明,对扶阳派产生一定的影响。两派各有其适应范围和创新之处,相对而言固本培元适应范围更广。临床上应不拘于一派之见,择善而从。  相似文献   

6.
扶阳抑阴法是《伤寒论》的基本诊治思路,也是扶阳抑阴学派的基本治病思路。冠心病是在临床心血管疾病中最常见的疾病,中医学将其归属于"胸痹、心痛"范畴,认为其主要病机为"阳微阴弦"。该文以"阴、阳"作为切入点,探析扶阳抑阴法的历史溯源及理论依据,查阅文献解读历代医家对扶阳抑阴法的学术争辩。并将扶阳抑阴法与"阳微阴弦"病机相结合,通过对阳微阴弦的分析,将扶阳抑阴法巧妙用于冠心病的辨证治疗中。  相似文献   

7.
扶阳抑阴治法是扶阳抑阴学派(火神派)的基本治病思路,其应用的基础可概括为阳主阴从的重阳观、阳虚渐增的体质观、"阳常不足,阴常有余"的病理观、阳虚阴盛的病势观和阳虚上浮、外越、下陷的阴火病机观,遣方用药尊崇仲景,温药扶阳,擅用附子。  相似文献   

8.
扶阳理论的核心思想是"阳主阴从",包含通阳和温阳两层含义;其理论构架是"内阳外阴",即阴阳本体结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多从"寒湿疫"立论,扶阳学派认为其总体治疗思路应以三焦次第治疗为总纲,早、中期治法应以通阳为原则,后期及恢复期治法应以温阳为原则,旨在恢复阳气的宣通或温补之功,以达治本之目的。  相似文献   

9.
中华中医药学会主办,广西中医学院经典中医临床研究所、世界华人协会、深圳市三九医药贸易有限公司协办的"首届国际扶阳论坛暨第四届扶阳论坛——中医扶阳思想理论与运用高级研修班"定于2011年11月10  相似文献   

10.
彭江云教授为吴氏扶阳学派第三代传人,擅长应用中医药诊治风湿性疾病,其认为强直性脊柱炎的关键病机为"阳虚邪凑",肝肾精血亏虚、肾亏督寒为本,风寒湿热等邪气乘虚深侵肾督之脉为标,内外合邪,痹阻气血,留滞于经络关节而成此病.对于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诊治,提出温肾强督、蠲痹通络为基本治疗原则,善用并重用附子、细辛等温药以迅速缓解患者临床症状,重视扶正培本、扶阳存阴、温散寒湿、活血化瘀、顾护脾胃为特色;临诊强直性脊柱炎肾亏督寒证多使用附子桂枝汤加减,附子常用剂量为30~90 g,收效良好.  相似文献   

11.
扶阳罐是一种新型的中医理疗器械,集多种功能于一体,是中医外治法的一种创新.临床可以运用扶阳罐以罐代手实现刮痧、推拿、按摩、温灸等功能操作.运用扶阳罐的操作技法尚在研发过程中,有些操作技法还有待完善.  相似文献   

12.
抑郁症是常见的以抑郁为主要表现的一组情感或心境障碍,临床症状表现以抑郁心境、自我情境为主.抑郁症在中医传统学中并没有直接对应的病名,但根据其临床症状、表现、转归等,主要归属于中医的"郁证"范畴.古代医家论述治疗一般从肝入手,少有提及扶阳法,该文试从阳气不足与抑郁症的关系、扶阳法的作用和临证案例应用等方面来阐述扶阳法在抑...  相似文献   

13.
本文基于对云南吴氏扶阳学术流派代表人物吴荣祖教授的学术思想及临床经验进行总结,从中提炼出云南吴氏扶阳学术流派认识临床亚阳虚证的学术思想及临床运用经验。本文从云南吴氏扶阳学术流派临证对"命门火"、"阳气"与"气"之间的学术关系入手,提出了临床"亚阳虚证"的根源在于人体命门火的不足,随后再从中医四诊中论述亚阳虚证的四诊证象,以及针对亚阳虚证的治疗方法,最后依托临床真实病例进行分析,从实际病例中展示临床治疗亚阳虚证的方法及效果。全文力求完善扶阳学术流派的学术思想体系,特别是对中医"治未病"的特色思维方法在扶阳学术层面的具体运用进行从理、法、方、药全面认识及实践的论述,为中医同道提供一种可以借鉴并用于临床行之有效的中医辨治思维方法。  相似文献   

14.
《周易》是重阳思想的根源,以清代郑钦安等为代表的扶阳学派,秉持易学原理,认为"生命以火立极"。"易元通阳"法则着眼于当今社会,认为慢性疾病的发生皆因起居失常、饮食失宜、情志内伤等因素导致元阳受损,脾失健运,元真之气郁滞,气血失调,寒湿痰浊瘀血阻滞,"阳虚而郁",故治疗上援易学及扶阳医学重阳思想,温阳培元以通畅元真之气,运用易阳艾灸配合桂附萸和汤,以愈顽疾及奏养生保健功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究扶阳罐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0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随机分为扶阳罐组和常规针刺组,各30例。扶阳罐、针刺均隔日1次,1疗程3次,休息2天后进行下个疗程,共治疗4个疗程。于治疗前和治疗后对两组患者的利兹消化不良调查问卷(LDQ)总积分及尼平消化不良指数(NDI)生活质量量表评分进行记录分析,并进行安全性评估。结果两组治疗后的LDQ评分均较治疗前低(P0.01),且两组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的NDI生活质量评分均较治疗前低(P0.01),且扶阳罐组比常规针刺组低(P0.05)。结论扶阳罐疗法和针刺疗法均能改善FD的临床症状和生活质量,且扶阳罐在提高生活质量上优于针刺。  相似文献   

16.
[目的]总结导师郭立中教授从扶阳论治抑郁症的经验,为抑郁症治疗提供新视角。[方法]通过随诊郭师,整理其医案、验方并收集讲课资料、专题讲座、论文和著作,分析其辨证思路、用方和用药;通过中医古籍的检索以及对郭师影响较大的名老中医学术思想的分析,总结归纳郭师从扶阳角度诊治抑郁症的学术思想和效验方药,并举验案两则以佐证。[结果]郭师从扶阳论治抑郁症思想源自《内经》等经典著作,认为阳气不足为抑郁症发病之本,精血不足是其关键环节,虚火妄动为其诱因,辨证施治之时,当先温潜浮阳,或扶阳益气,终以扶阳添精收功,方选四逆汤合潜阳封髓丹、归脾汤及自拟添精汤,常能收到较好疗效。所举验案中两例抑郁症患者经扶阳添精、潜阳安神治疗后均恢复正常工作和生活。[结论]郭师治疗抑郁症经验独到,其辨证思路、选方用药有临床实用价值。采用郭师的经验,从"阳虚气弱,精血亏虚,阴火上浮"论治抑郁症,运用"扶阳益气,养血添精,温潜阴火"的原则确能明显改善抑郁症患者的临床症状,显著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中医脏腑辨证的形成与发展源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医脏腑辨证肇始于《内经》,至今经历了漫长的历史时期,其理论体系以宋金时期为分水岭,之前为系统研究阶段,之后为专题研究阶段。其中系统研究阶段以《内经》《中藏经》《备急千金要方》为代表;专题研究阶段以易水学派张元素、李杲、温补学派、扶阳学派为代表,专题研究范畴主要为脾胃学说与肾命学说。脏腑辨证体系在形成与发展过程中,各有不同的时代特征和规律。深入揭示脏腑辨证的时代特征和基本规律,可为当今的辨证规范提供新的研究思路与方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扶阳中药结合小针刀治疗梨状肌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采取完全随机抽样法将92例观察病例分为扶阳中药结合小针刀治疗组(综合治疗组)和小针刀组。综合治疗组52例采用中药结合小针刀治疗,小针刀组40例单纯采用小针刀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综合治疗组患者临床治愈率为82.69%,总有效率为100%,小针刀组为57.50%与85.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扶阳中药结合小针刀治疗梨状肌综合征疗效显著,临床总疗效优于单纯小针刀治疗,且不同程度提高了患者正气,阳气,增强了患者的体质和抗病能力。  相似文献   

19.
痛风乃风湿科常见疾病之一,急性发作期关节红肿灼痛明显,病程迁延难愈,给患者带来极大痛苦。中医药治疗痛风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目前急性期多从湿热、痰瘀等立论,慢性期以脾肾亏虚为主,对扶阳法应用于痛风的诊治鲜有提及,但基于历代典籍论述及临床所见,扶阳法在痛风的诊治中亦有一定应用机会,故在临床基础上结合文献研究,从扶阳理论探讨痛风的病因病机及诊治,以期进一步补充痛风的中医基础理论,完善其辨治方案,提高中医药辨治痛风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20.
奠基嬗变创新承继:扶阳法历代沿革剖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考察和总结扶阳方法的历史沿革,认为扶阳法肇始于《内经》,奠基于仲景《伤寒杂病论》,经晋唐至金元的嬗变与探索、明清时期医家的临床实践和理论阐发,以及温病领域的应用,有了进一步的创新与发展。清末以降,扶阳法的临床应用,总体上趋于整合,承继则显示出个性多元化特征,并列举温阳法的代表性药物附子的配伍、剂量及应用指征等以为佐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