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探讨经腹裂孔行扩大近端胃或全胃切除术后,行食管-胃或食管-空肠吻合的方法。收集2011年1月—2015年11月收治的食管胃交界癌患者57例,采用抵钉座逆向置入弧形切割闭合器双侧吻合即时完成食管-胃或食管-空肠吻合患者31例(观察组),采用传统方法吻合患者26例(对照组),观察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吻合时间等。两组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食管-胃或食管-空肠吻合时间为(36.51±9.17)min,明显低于对照组的(50.22±7.80)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随访发现2例吻合口狭窄,行内镜下扩张术痊愈;对照组发现1例吻合口瘘和2例吻合口狭窄,经治疗均痊愈,两组吻合相关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457,P0.05)。抵钉座逆向置入弧形切割闭合器双侧吻合技术简单而安全,在食管胃交界癌行扩大胃切除术中的一种较好的吻合方式。  相似文献   

2.
目的:总结经口放置抵钉座装置完成腹腔镜胃切除食管-空肠(残胃)吻合术的临床经验。方法:回顾分析2012年10月至2013年10月为60例胃肿瘤患者行腹腔镜食管-残胃(空肠)吻合术的临床资料,患者行腹腔镜近端胃或全胃切除术,恶性肿瘤患者加行淋巴结清扫,利用经口放置抵钉座装置完成食管-残胃(空肠)吻合。结果:60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一例中转开腹,抵钉座放置顺利。手术时间平均(164±45)min;术中出血量平均(192±128)ml;术后发生并发症5例。49例患者获得随访,其中1例发生骨转移并死亡,余者均无肿瘤复发与转移。结论:经口放置抵钉座装置应用于腹腔镜食管-残胃(空肠)吻合术是安全、可行的,可适当扩大手术适应证,但仍存在一定的设计缺陷与弊端,需进一步改进手术器械,以增加易用性与安全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反穿刺器(reverse puncture device,RPD)在腹腔镜食管-空肠吻合中的应用,探讨其可行性、安全性及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3月至2012年12月接受腹腔镜下经膈肌裂孔全胃切除术治疗20例食管胃交界部腺癌病人的临床资料。所有病人均在腹腔镜下切开食管前壁,置入 RPD,完成食管-空肠吻合。结果本组20例病人均在腹腔镜下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为(189.8±44.1)min,抵钉座放置时间为(15.6±3.5)min,吻合耗时(58.7±9.3)min,术中出血量为(275.6±36.1)ml,排气时间为(2.9±0.7)d,下床时间为(3.8±0.8)d,术后引流量为(252.8±31.0)ml,住院时间为(10.3±1.6)d。食管切缘距肿瘤近端(4.2± 1.0)cm,残端均无癌残留。围手术期无死亡病例,未发生吻合口瘘、吻合口狭窄、腹腔感染等并发症。20例病人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2~ 15 个 月。术后1个月和3个月反流性疾病问卷表(reflux diagnostic questionnaire, RDQ)评分分别为(9.8±3.6)分和(9.1±2.9)分。随访期间发现1例病人吻合口狭窄,经扩张后缓解。结论抵钉座逆向置入食管能简单而安全地在下后纵隔完成食管-空肠吻合,可能成为食管胃交界部腺癌行全胃切除术后的一种较理想的吻合方式。  相似文献   

4.
腹腔镜全胃切除术中,食管-空肠吻合要通过上腹正中长5~7 cm的切口把抵钉座置入食管残端并进行荷包缝合,操作较难,而肥胖患者因其腹壁较厚,操作位置更深,使食管-空场吻合难度更高。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胃肠外科于2012年5月至2013年4月对25例贲门癌患者采用了自行设计研发的吻合器抵钉座组件行腹腔镜下食管-空肠吻合术,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腹腔镜根治性全胃切除或根治性近端胃大部切除后,牵引法放置食管抵钉座行食管残胃或食管空肠吻合新技术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3月至2011年2月我中心应用牵引法将吻合器抵钉座置入食管完成腹腔镜根治性全胃切除食管空肠吻合或根治性近端胃大部食管残胃吻合的21例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手术采用五孔法,在完成胃周淋巴结清扫和食管游离后,先在超过肿瘤上方3 cm处切开食管,将带牵引线抵钉座完全置入食管近端,保留牵引线在食管切口外,然后切割缝合器横断食管,借助牵引线将抵钉座定位杆拉出,最后在腹腔镜下完成吻合.结果 21例患者均在腹腔镜下顺利完成手术,无中转开腹.15例行腹腔镜根治性全胃切除,6例行根治性近端胃大部切除.平均手术时间为(257±38) min,术中平均出血量为(119±32) ml,术后平均下床活动时间为92.5±0.5)d,术后肛门平均排气时间为(3.7±0.8)d,术后平均住院时间为(7.5±2.6)d.本组患者术后无围手术期死亡,无吻合口出血、吻合口瘘等;但3例患者术后出现并发症,其中1例为肺部感染合并胸腔积液,经积极保守治疗后痊愈;1例为吻合口狭窄,经胃镜气囊扩张治疗后症状缓解;另有1例为切口感染,经积极切开引流换药后痊愈.术后病理检查:所有患者吻合圈和标本切缘未见癌细胞.组织学类型:高分化腺癌4例,中分化腺癌8例,低分化或黏液腺癌9例.UICC分期:Ⅰ期5例,Ⅱ期10例,Ⅲ期6例.21例患者平均随访时间为(11±4)个月96~17个月),无肿瘤复发、转移.结论 牵引法放置食管抵钉座行食管残胃或食管空肠吻合安全可靠,操作简单容易掌握,为腹腔镜下消化道重建提供了一种新的技术选择.  相似文献   

6.
腹腔镜胃切除食管-空肠(残胃)吻合新技术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目的 介绍新型经口底钉座置入装置(OrVil^TM,Covidien)在腹腔镜胃切除食管-空肠或残胃管状吻合术中的应用,探讨其可行性、安全性及临床效果.方法 对5例贲门、胃体癌患者及1例贲门部间质瘤患者分别施行腹腔镜下根治性全胃切除加食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以及近端胃次全切除加食管-残胃吻合术,用新型OrVil^TM装置经口将底钉座置入食管下端,进行食管-空肠或食管-残胃吻合.结果 6例患者手术均顺利,手术时间(183.3±25.8)min,术中出血(128.3±90.2)ml;术后(4.0±1.1)d恢复胃肠功能当天,行上消化道碘剂造影提示吻合口通畅无狭窄和瘘后开始进食,术后(9.0±2.6)d出院.术后28 d随访,患者一般情况良好,无吻合口狭窄等并发症发生.结论 用OrVil^TM新型装置在食管内放置底钉座,行食管-空肠(残胃)管状吻合安全可靠,近期临床疗效佳.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经膈肌裂孔食管胃切除术治疗食管胃交界癌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2月至2010年5月接受腹腔镜下经膈肌裂孔食管胃切除术治疗的55例食管胃交界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患者中Siewert Ⅱ型者36例,Siewert Ⅲ型者19例;行近端胃大部切除35例,全胃切除术20例;行D2淋巴结清扫53例,姑息性切除2例;行下纵隔食管旁淋巴结清扫或活检33例.5例患者中转开腹,其余50例顺利完成腹腔镜手术,手术时间(236.2±35.5) min,出血量(60.6±33.9) ml,清扫淋巴结(21.2±10.4)枚,食管切缘距肿瘤近端平均(3.5±0.7) cm.无围手术期死亡病例,无吻合口狭窄或瘘发生.术中纵隔淋巴结清扫过程中11例患者出现胸膜破裂,其中6例于术中及时修补,4例于手术结束前修补,1例于术后行胸腔穿刺,均顺利恢复.术后肺部感染3例,切口感染1例.结论 腹腔镜下经膈肌裂孔食管胃切除治疗食管胃交界癌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经膈肌裂孔食管胃切除术治疗食管胃交界癌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2月至2010年5月接受腹腔镜下经膈肌裂孔食管胃切除术治疗的55例食管胃交界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患者中Siewert Ⅱ型者36例,Siewert Ⅲ型者19例;行近端胃大部切除35例,全胃切除术20例;行D2淋巴结清扫53例,姑息性切除2例;行下纵隔食管旁淋巴结清扫或活检33例.5例患者中转开腹,其余50例顺利完成腹腔镜手术,手术时间(236.2±35.5) min,出血量(60.6±33.9) ml,清扫淋巴结(21.2±10.4)枚,食管切缘距肿瘤近端平均(3.5±0.7) cm.无围手术期死亡病例,无吻合口狭窄或瘘发生.术中纵隔淋巴结清扫过程中11例患者出现胸膜破裂,其中6例于术中及时修补,4例于手术结束前修补,1例于术后行胸腔穿刺,均顺利恢复.术后肺部感染3例,切口感染1例.结论 腹腔镜下经膈肌裂孔食管胃切除治疗食管胃交界癌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腹腔镜全胃切除术后消化道重建的新方法及其效果。方法对21例胃癌行腹腔镜全胃切除术后患者,采用食管空肠半端端吻合的方法进行Roux-en-Y消化道重建。结果全组患者均成功完成腹腔镜全胃切除、食管空肠半端端吻合术。手术时间(25±37)min,其中吻合时间为(51±19)min。术中平均出血量为(89±48)ml。术后住院天数(8±3)d。术后近期恢复良好。无并发症出现。结论腹腔镜全胃切除术后食管空肠半端端吻合方法安全可行,操作简单,吻合时间短.并可有效避免吻合口狭窄等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反穿刺技术在腹腔镜食管-残胃(空肠)吻合术中应用的可行性及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6年6月32例胃食管交界部腺癌行腹腔镜全胃切除或根治性近端胃大部切除术的临床资料。均在腔镜下切开食管前壁,运用反穿刺技术置入抵钉座,完成食管-残胃(空肠)吻合。结果全组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157~245 min(平均186 min),抵钉座置入时间9~16 min(平均13 min),术中出血70~150 ml(平均95 ml),辅助切口长4. 2~5. 1cm(平均4. 7 cm),术后住院时间8~12 d(平均10 d),未发生吻合口漏、狭窄、出血等并发症。结论反穿刺技术在腹腔镜食管-残胃(空肠)吻合术中能简化手术操作,安全可靠,腹壁辅助切口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腹腔镜全胃切除手术中两种抵钉座置入方式行食管空肠吻合的临床疗效。方法前瞻性分析2011年5月至2012年10月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收治的18例食管胃结合部腺癌和14例胃体癌患者的临床资料。32例患者行腹腔镜全胃切除术,常规行D:淋巴结清扫,切除全胃后抽取信封(术前按1:1每组各设16个信封,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信封混合,按手术时间顺序打开信封在术中决定患者分组)将患者分为经口抵钉座置入组(OrVil组,食管胃结合部腺癌7例、胃体癌9例)和反式抵钉座置入组(HDST组,食管胃结合部腺癌11例、胃体癌5例)。采用电话和门诊随访,了解患者进食情况和预后。随访时间截至2012年12月。计量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Student’S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Fisher确切概率法。结果32例患者均成功施行腹腔镜全胃切除术,无一例中转开腹。OrVil组和HDST组患者手术时间、切除全胃及淋巴结清扫时间、消化道重建时间分别为(3034-51)rain、(153±35)min、(57±15)min和(2834-49)min、(160±31)min、(48±12)min,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19,0.59,1.78,P〉0.05)。OrVil组和HDST组患者完成吻合器抵钉座的放置时问分别为(18±6)min和(13±5)min,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56,P〈0.05)。OrVil组和HDST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数目、腹壁切El长度、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进食时间、住院时间分别为(96±30)mL、(24±5)枚、(3.74-0.4)cm、(3.44-0.9)d、(3.9±0.7)d、(7.6-4-1.4)d、(10.44-1.6)d和(924-40)mL、(27-4-5)枚、(3.6±0.6)em、(3.34-1.0)d、(3.5±0.7)d、(8.3±3.0)d、(11.14-3.8)d,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35,0.0l,2.50,0.37,1.51,0.82,0.67,P〉0.05)。OrVil组和HDST组食管胃结合部腺癌患者的食管近端切缘与肿瘤距离分别为(3.14-0.5)Cfll和(2.94-0.6)cm,两组无一例患者发现肿瘤残留。两组患者术后近期疗效良好,无吻合口狭窄、胆汁反流等发生。OrVil组患者术后2例肺不张、1例切口脂肪液化、2例术后咽喉疼痛;HDST组患者术后1例胸腔积液、1例食管空肠吻合口瘘(食管碘水造影检查证实),经引流及肠内营养治疗后痊愈出院。两组患者均未出现进食困难、反流等并发症。术后所有患者随访1—18个月,中位随访时间为8个月,至随访截止日期患者均生存,无肿瘤局部复发、种植和远处转移。结论两种不同的食管空肠吻合方式均能在腹腔镜下完成,安全有效,使用HDST法可以更快地完成抵钉座的放置。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新型装置反穿刺器(RPD)在腹腔镜食管.残胃(空肠)吻合术中应用的可行性、安全性及临床效果。方法2010年8月至2011年10月,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微创外科对14例胃癌及4例贲门胃肠间质瘤患者施行腹腔镜下食管.空肠(残胃)吻合术,即在腹腔镜下切开食管前壁,置人RPD,在切口上方3cm处自食管前壁穿出,紧贴切口上方切割闭合食管残端,完成抵钉座的放置,随后在上腹正中小切口辅助下进一步完成吻合。结果18例患者中男12例,女6例,年龄42~68(平均53)岁。全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125~235(平均155)min,抵钉座的平均放置时间为12min,术中出血60—100(平均75)ml。患者均在术后第2-3d肛门排气,未发生吻合i21瘘、吻合口狭窄、腹腔感染等并发症,于术后7~13d出院,无围手术期死亡病例。术后随访11~25月,均无复发病例。结论利用RPD行食管.残胃(空肠)吻合术,可免去在食管进行荷包缝合的操作,且不需要麻醉师配合放置带抵钉座的胃管,更加简便安全。  相似文献   

13.
BACKGROUND: Circular stapling devices are commonly used to form esophagojejunal anastomoses after total gastrectomy. However, the technique has potential problems with placement of the purse-string suture and insertion of the anvil of the instrument. METHODS: We describe an improved technique for esophagojejunostomy by functional end-to-end anastomosis with linear stapling devices. RESULTS: Three patients with gastric cancer underwent this procedure after total gastrectomy. No anastomotic leakage or clinical evidence of stenosis was encountered. The maximum diameters of the anastomoses, evaluated by radiography with barium at 6 months after surgery, were 3.5 cm and 4.0 cm in 2 patients. Endoscopic examination revealed clear lines of anastomosis with a straight continuity between the distal esophagus and the jejunum. CONCLUSIONS: Our improved technique for esophagojejunostomy by functional end-to-end anastomosis with two linear staplers is a convenient, safe and reliable procedure that is independent of the width of the esophagus and the depth of the esophageal hiatus.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完全腹腔镜根治性全胃切除术中采用食管空肠三角吻合进行消化道重建的近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7月至10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收治的5例食管胃结合部腺癌和2例胃体癌患者的临床资料。7例患者进行术前评估后施行腹腔镜根治性全胃切除术,消化道重建采用完全腹腔镜下食管空肠三角吻合。术后每月门诊或电话随访,随访了解进食情况和有无胸骨后烧灼感等,随访时间截至2013年11月。结果7例患者均顺利完成完全腹腔镜根治性全胃切除和消化道重建。手术时间为(234±23)min,其中食管空肠三角吻合时间为(34±7)min,术中出血量为(153±32)mL,平均清扫淋巴结数目为(36±4)枚;术中用60mm钉仓7个。前3例患者消化道重建完成后行术中胃镜检查,吻合口通畅。7例患者术后恢复良好,术后第1天拔除胃管,术后肛门排气时间、进食流质时间以及半流质时间分别为(2.4±0.5)d、(4.0±0.6)d、(5.3±0.5)d,术后无吻合口出血、吻合口漏、吻合口狭窄、腹腔感染等手术相关并发症,无围手术期死亡。前3例患者术后第5天行上消化道造影,造影剂通过顺畅。术后病理分期:IA期3例、IB期2例、ⅡA期1例、ⅡB期1例。术后住院时间为(9.7±1.4)d。患者中位随访时间为3个月,一般情况良好,均可进食软性普通食物,无体质量减轻,无进食哽噎感和胸骨后烧灼感等症状。结论在腹腔镜胃癌根治术中进行食管空肠三角吻合安全可行。该术式吻合口大小不受食管和空肠内径限制,近期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带血管弓单管空肠在食管胃结合部腺癌和胃中上部癌行全胃切除后食管-空肠Roux-en-Y吻合中处理吻合口张力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2月至2013年4月期间,笔者所在医院应用带血管弓单管空肠处理食管胃结合部腺癌和胃中上部癌行全胃切除后食管-空肠Roux-en-Y吻合中吻合口张力过高问题的1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手术体会。结果吻合前空肠上提最大延长长度为(7.75±1.75)cm(4~10 cm),吻合后空肠上提实际延长长度为(5.95±1.82)cm(3~9 cm),延长长度实际使用率为(77.91±16.60)%(50.0%~100.0%)。术后发生急性尿储留1例,发生左肝下间隙脓肿、腹腔感染1例,无手术死亡或严重术后并发症如吻合口漏、吻合口狭窄、腹腔出血等病例。结论带血管弓单管空肠技术能够有效安全地延长空肠系膜长度,从而降低吻合口张力。该技术在临床实践中简便易行,在遇到吻合口有潜在张力风险时可考虑采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介绍完全腹腔镜全胃切除术后7种食管空肠吻合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12月至2015年6月广东省中医院胃肠外科收治的胃癌病人93例临床资料,接受全胃切除后行完全腹腔镜食管空肠Roux-en-Y吻合,其中圆形吻合器法包括反穿刺、侧方置入、直接置入、荷包缝合及经口钉砧座置入装置(OrVilTM),直线切割闭合器法包括食管空肠顺蠕动侧侧吻合(Overlap)和食管空肠功能性端端吻合(FETE)。分析术中及术后结果。结果 手术时间(293.7±85.3)min,食管空肠吻合时间(23.0±5.8)min,直接置入法在食管空肠吻合时间上略显优势,平均时间(18.2±3.7)min。术中并发症4例,术后并发症3例,均处理成功,无手术相关死亡。结论 7种完全腹腔镜下全胃切除术后食管空肠Roux-en-Y吻合均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裂隙法食管胃吻合用于全腹腔镜近端胃切除术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年11月至2022年3月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连续收治的4例行全腹腔镜近端胃切除术病例的临床资料,术中消化道重建均采用裂隙法食管胃吻合,即在完成近端胃切除后,于残胃前壁纵向做一浆肌层裂隙,长约3 cm,保留黏膜完整,将食管断端与裂隙远端胃壁行端侧吻合,吻合口近端的残胃作270°折叠包绕食管下端。观察病人术中情况、围手术期并发症以及术后恢复情况,术后随访10个月。结果 所有病例均于腔内完成吻合,无中转开放手术。手术时间为(225.5±48.8)min,吻合时间为(45.0±21.2)min,术中失血(30.0±16.3)mL。术后无ClavienDindo分级Ⅱ级及以上并发症发生。住院时间为(7.0±1.4)d。内镜随访未见明显吻合口狭窄或反流。结论 裂隙法食管胃吻合是一种安全可行的胃底折叠、瓣膜成形食管胃吻合方式,降低了手术难度,可在全腹腔镜下完成,可能有助于降低吻合口狭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8.
全腹腔镜食管胃结合部肿瘤切除术后消化道重建分为全腹腔镜近端胃切除术后消化道重建及全腹腔镜全胃切除术后消化道重建。这两类重建方式又分成不同的术式,其中部分重建方式的功效仍存争议。全胃切除术目前仍是食管胃结合部肿瘤的主要手术方式;近端胃切除术应用较少,但其术后抗反流重建方式的出现有望扩大近端胃切除术的适应证。管形吻合能够获得较高的切缘,适用于各种类型的食管胃结合部肿瘤;直线形吻合的全过程均可在腹腔镜下完成,主要适用于Siewert Ⅲ型食管胃结合部肿瘤。对于全腹腔镜全胃切除术后消化道重建,如何保证食管空肠吻合口的安全,降低吻合口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是争议的焦点。对于全腹腔镜近端胃切除术后消化道重建,各种重建方式是否具有抗反流功效仍然需要高级别研究证据来证实。在临床实践中,术者须在遵守消化道重建一般原则的基础上,结合病人自身情况,以病人为中心,选择合适的消化道重建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