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提出了一种新型的预处理工艺--生物-光催化氧化集成工艺,试验结果表明:光催化填料的最佳厚度为120 mm,COD_(Mn)的去除率为15.55%;对比不同工况的处理效果得出,停留时间(HRT)和初始浓度对NH3-N的去除效果影响较明显;集成工艺对浊度的去除率为20%左右,出水pH有所下降;与生物接触氧化工艺相比,COD_(Mn)的去除率有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2.
给水生物预处理工艺是处理微污染水源水,提高饮用水水质的一种有效方法。本文对平流式、斜管(斜板)沉淀池改造为生物接触氧化池过程中应注意的配水、排泥、曝气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
通对通惠河通州段地表微污染水进行水质改善处理技术研究,确定采用厌氧生物滤池+生物接触氧化的组合工艺进行处理,通过试验确定工艺的最佳运行参数为厌氧生物滤池HRT=15 h,生物接触氧化池气水比10,水力停留时间为4 h,回流比为100%。出水中氨氮浓度为0.34 mg/L,总氮浓度为3.2 mg/L,总磷浓度为0.38 mg/L,CODCr浓度为34 mg/L,出水各指标完全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Ⅴ类水体质量标准,其中总氮浓度远低于课题研究目标的15 mg/L。  相似文献   

4.
梅翔 《给水排水》1999,25(5):T3
分析了YDT、TA及PWT3种填料的结构特点,对3种填料在微污染水源水生物接触氧化处理工艺中的处理效果进行了初步比较。研究表明3种填料均可用于微污染水源水生物接触氧化处理工艺,并且3种填料在比表面积相近的安装布置方式下运行条件相同时对氨氮的去除效果接近。有必要进一步研究填料的最优布置方式及在不同的水源水水质条件下填料运行状态的变化等问题。  相似文献   

5.
生物微电解-高效接触氧化工艺处理印染废水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采用生物微电解与高效接触氧化工艺相结合,对印染废水进行了处理.该技术工艺简单、挂膜好,处理效果稳定,同时不需加入混凝剂等化学药剂,污泥产量小,处理成本低.  相似文献   

6.
生物接触氧化预处理在石臼漾水厂中的应用   总被引:12,自引:6,他引:12  
由于取水水源受到污染,1995年嘉兴市石臼漾水厂二期扩建工程引入了生物接触氧化工艺,采用微孔曝气微污染水预处理池对原水进行预处理,设计规模为10万m3/d,于1996年6月投入使用。通过对预处理池的设计参数、主要设备配置及处理效果进行总结,表明其对改善原水水质有一定作用。为提高预处理池运行效率,针对设计中存在不足,并根据生产运行情况,提出了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7.
探讨2种新型填料的生物接触氧化工艺对受污染水体的净化效果.设计试验考察了2种填料生物接触氧化工艺对轻度污染水的处理,从COD、NH3-N、TP和浊度的去除效果进行比较研究.并介绍了2种填料的综合性能,以期为填料的选择和开发提供依据.试验表明2种填料在净化水质方面效果较好,阿柯曼优于人工净水草.  相似文献   

8.
水解酸化-生物接触氧化-气浮工艺处理肉类加工废水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洛阳春都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污水处理站设计规模为 4 0 0 0m3/d ,采用水解酸化 生物接触氧化 气浮工艺 ,在进水COD为 6 0 0mg/L ,BOD为 30 0mg/L的条件下 ,处理后出水COD <80mg/L ,BOD <2 5mg/L ,SS <6 0mg/L ,动植物油 <15mg/L ,达到《肉类加工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45 7- 92 )一级标准  相似文献   

9.
浅层气浮-生物接触氧化工艺处理肉类加工废水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浅层气浮生物接触氧化工艺在处理肉类加工废水中的应用情况。在进水CODCr和SS分别为1580mg/L和778mg/L的情况下,出水平均值分别为727mg/L和657mg/L,平均去除率分别达到954%和916%。  相似文献   

10.
生物接触氧化工艺技术在河道水质治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闸北区夏长浦河道运用生物接触氧化工艺技术治理水质,旨在研究探索出一套适合上海中心城区中小黑臭河道就地处理的经济合理技术,目的是结合地区河道实际现状,通过深化治理,改善内河水质,促进支流和苏州河水质不断稳定提高。  相似文献   

11.
间歇曝气氧化沟工艺脱氮除磷和节能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降低氧化沟工艺的运行能耗,采用连续进水间歇曝气的运行方式对某中型氧化沟工艺污水处理厂进行了改造研究.该方式将硝化菌控制在硝化动力学的高效率段,提高了硝化菌的硝化效率,降低了曝气能耗;有效避免了过量曝气,从而降低了出水NO-3-N的浓度,NO-3-N对厌氧区释放磷的影响同时降低,提高了生物除磷效率.研究表明:采用间歇曝气的运行方式,使污水处理厂在出水NH3-N达标的基础上,提高了TN和TP的去除率;经过改造该污水处理厂TN和TP的去除率分别由45%、35%提高到65%和84%;该工艺在不改变原有氧化沟污水处理厂基础设施的基础上,仅对运行方式进行优化调控,使全厂的平均电耗降低了21.5%.  相似文献   

12.
针对山梨酸生产废水中主要污染物的理化性质和山梨酸对微生物具有抑制作用的特点,首先进行石灰中和-沉淀处理,使部分污染物转为沉淀物得以去除,并将废水的pH值提高到7~8,减弱生化处理阶段山梨酸对微生物的抑制作用。在生化阶段,采用水解酸化-好氧工艺,利用厌气菌和乳酸菌分解废水中残留的山梨酸,同时兼性细菌(水解菌和产酸菌)可将废水中的大分子有机物分解为易生化的小分子有机物,BOD5与COD之比值从0.19提高到0.30,改善了废水的可生化性,为后续好氧处理创造条件,提高生化处理的整体效果。实际工程运行效果表明:中和-水解酸化-好氧-混凝气浮-吸附工艺可将废水的ρ(COD)从15 000 mg/L降至100 mg/L以下,主要污染指标均达到国家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13.
针对目前比较关注的致嗅物质污染问题,选用Fenton高级氧化技术研究了其对水中致嗅物质2-甲基异莰醇(2-MIB)的去除,探讨了Fenton反应对水中致嗅物质的去除效能及H2O2/Fenton摩尔比、Fe2+浓度、反应时间和溶液pH值各因素对氧化反应的影响。提出了Fenton氧化反应去除2-MIB的最佳反应条件。实验结果表明:Fenton高级氧化能有效去除水中的2-MIB。在H2O2/Fenton摩尔比为3.0、Fe2+浓度10 mg/L、反应时间10 min和溶液pH值为3.0时,去除效率达到97.9%。Fenton氧化反应的操作条件(浓度、pH值等)比较容易实现,因此Fenton氧化技术在实际污染处理中有很大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
采用强化混凝—电气浮联合工艺对三种主要水华藻类(铜绿微囊藻、水华鱼腥藻和水华束丝藻)进行处理,考查其工艺的可行性,并通过正交试验分析得出了最优反应条件。选取了pH、混凝剂投加量、电流密度、混凝时间四个主要因素,设计了对三种水华藻类的强化混凝—电气浮工艺的正交试验方案。在试验因素范围内,对铜绿微囊藻、水华鱼腥藻和水华束丝藻的最大去除率分别达到93.33%、96.3%和66.67%;混凝条件是藻类处理的关键条件;pH为首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5.
为实现BAF工艺的高效稳定脱氮,采用了外加碳源的后置反硝化三级BAF工艺(C+N+DN).研究了水温、污染物负荷、硝化液回流等条件下低碳氮比生活污水的脱氮效果.结果表明,在无硝化液回流的条件下,水温高于23℃时,系统具有高效稳定的脱氮效果,出水NH3-N稳定低于5 mg/L;水温低于23℃时,系统出水NH3-N明显升高.当水温为12~23℃时,采取50%硝化液回流并降低负荷后,硝化和反硝化效果明显提高,C柱和N柱对NH3-N和TN的去除率分别提高了19%和22%,最终出水中NH3-N与TN稳定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A标准.  相似文献   

16.
CASS工艺生物脱氮除磷效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CASS工艺脱氮除磷效果进行了试验研究,重点研究了温度和回流比对脱氮效果的影响,曝气量对除磷效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水温在30℃时系统脱氮效果最好,此时NH3-N去除率在80%左右,TN去除率在70%左右;污泥回流比为25%、50%、100%和200%时,TN去除率分别为50%、58%、62%和70%,增加回流比可以提高脱氮效率;好氧区DO维持在2mg/L和4 mg/L时,TP去除率分别为82%和37%。  相似文献   

17.
Carrousel2000氧化沟工艺脱氮除磷的原理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北京昌平污水处理厂采用Carrousel2000氧化沟污水处理工艺,根据该厂实际运行效果及进出水水质,结合污水脱氮除磷的原理,对该工艺脱氮除磷的效果进行研究和分析。认为Carrousel2000氧化沟处理工艺有较好的脱氮除磷效果。对小城镇污水处理厂工艺的选取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通过中试除藻试验,研究了臭氧活性炭深度处理工艺的除藻效能。结果表明,经过预臭 氧化和常规工艺处理后,深度处理工艺可再去除67%的含藻量。工艺参数:臭氧投加量2 mg/L,接 触时间15 min,活性炭滤池滤速10 m/h,停留时间12 min。探讨了预臭氧化和深度处理两种组合工 艺的除藻机理和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9.
酸析—微电解—Fenton氧化预处理亚麻脱胶废水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晓男  李欣  汪林 《给水排水》2007,33(11):179-181
高浓度亚麻脱胶废水CODCr、色度都很高,不宜直接进行生物处理.试验采用酸析-微电解-Fenton氧化的预处理工艺,并对反应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在pH=3,微电解90 min,H2O2投量1 500 mg/L,Fenton氧化120 min的条件下,CODCr去除率可以达到71.4%,色度去除率超过90%.同时该方法提高了废水的可生化性,有利于后续的生化处理.  相似文献   

20.
For practical applications of supercritical water oxidation to wastewater treatment, the deposition of inorganic salts in supercritical phase must be controlled to prevent a reactor from clogging. This study investigated enhanced removal of sodium salts with titanium particles, serving as a salt trapper and a catalyst precursor, and sodium recovery by sub-critical water. When Na(2)CO(3) was tested as a model salt, sodium removal efficiency was higher than theoretically maximum efficiency defined by Na(2)CO(3) solubility. The enhanced sodium removal resulted from in-situ synthesis of sodium titanate, which could catalyse acetic acid oxidation. The kinetics of sodium removal was described well by a diffusion mass-transfer model combined with a power law-type rate model of sodium titanate synthesis. Titanium particles showed positive effect on sodium removal in the case of NaOH, Na(2)SO(4) and Na(3)PO(4). However, they had negligible effect for NaCl and negative effect for Na(2)CrO(4), respectively. More than 99% of trapped sodium was recovered by sub-critical water except for Na(2)CrO(4). In contrast, sodium recovery efficiency remained less than 50% in the case of Na(2)CrO(4). Reused titanium particles showed the same performance for enhanced sodium removal. Enhanced salt removal supported by in-situ catalyst synthesis has great potential to enable both salt removal control and catalytic oxidat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