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高血压合并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的QTc是否与心房颤动导管射频消融术后复发相关.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 1年1月至2012年12月在北京安贞医院第1次行导管射频消融术的高血压合并阵发性心房颤动心功能正常患者242例,将纳入患者按疾病复发情况分为复发组(98例)和未复发组(144例),收集术前心电图和其他临床资料,术后定期随访.结果 随访(17±9)个月,98例患者(40.0%)心房颤动导管消融术后复发.与未复发组相比,复发组QTc明显延长[(429±26) ms比(419 ±23) ms](P=0.004).复发组的左心房前后径较未复发组明显增大[(41±6)mm比(38±5)mm](P=0.003).QTc与心率存在明显的相关性(r=0.162,P=0.011).长QTc组(n=53)的导管消融术后心房颤动复发率明显较正常QTc组(n=165)和短QTC组(n=24)高(P =0.001、P=0.069);左心房直径<38.3 mm组与左心房直径≥38.3 mm组消融术后心房颤动复发率比较,左心房增大与导管消融术后复发相关(P=0.017).多因素Cox回归分析表明QTc和左心房前后径是心房颤动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QTc:风险比=2.361,95%置信区间:1.353 ~4.121,P=0.003;左心房前后径:风险比=1.795,95%置信区间:1.041 ~3.094,P=0.035).长QT患者心房颤动复发的风险比为2.361(95%置信区间:1.353 ~4.121,P=0.003).与左心房前后径单独预测术后复发相比,左心房前后径和QTc联合能更好地预测心房颤动导管消融术后复发.结论 QT延长是高血压合并心房颤动导管消融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伊布利特在心房颤动(房颤)射频消融术中应用的有效性及安全性、复律成功率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厦门大学附属心血管病医院接受房颤射频消融术的272例患者,术中未能恢复窦性心律。男191例,女81例。术中给予静脉推注伊布利特,依据应用伊布利特后是否恢复窦性心律,将患者分为有效组(179例)和无效组(93例)。比较两组患者的转复成功率、左房内径、射血分数及安全性。结果房颤射频消融术中应用伊布利特转复窦性心律的总成功率为65.81%。有效组左房内径为(42.21±5.45)mm,无效组为(43.56±4.94)mm,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房颤射频消融术中,伊布利特转复窦性心律安全、有效,且成功率与患者左房内径相关。  相似文献   

3.
梁晋  朱晓晴  尹微  刘文武 《江苏医药》2022,48(12):1229-1233
目的 探讨左心房左外侧脊(LLR)长度与心房颤动(房颤)射频消融术后房颤复发的关系。方法 房颤患者80例进行左心房CT三维重建,根据左心房中位LLR长度分为短LLR组(A组,LLR长度<25.2 mm)和长LLR组(B组,LLR长度≥25.2 mm),每组40例,比较左心房CT三维重建相关指标和射频消融相关指标,分析射频消融术后房颤复发的预测因子。结果 A组左心房LLR长度短于B组,左心房容积低于B组(P<0.05或P<0.01)。A组手术时间、射频消融时间、左肺静脉射频消融时间均短于B组,平均接触压低于B组(P<0.05或P<0.01)。随访(471±104) d, A组射频消融成功率高于B组(87.5%vs. 55.0%)(P<0.01)。左心房LLR长度是射频消融术后房颤复发的独立预测因子(P<0.01)。结论 左心房LLR长度是射频消融术后房颤复发的独立预测因子。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PDW)与心房颤动射频消融术后复发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心内科接受心房颤动射频消融治疗的患者504例。入院常规检测血常规、生化指标、经胸及经食管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所有患者接受肺静脉电隔离治疗,心房颤动未终止或诱发出心房颤动的患者再进一步进行左心房线性消融,若心房颤动仍未终止,进行双相同步电复律转复为窦性心律。术后规范抗凝及抗心律失常治疗,常规随访。分析心房颤动患者射频消融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结果 随访(24±21)个月后,212例患者复发房性心律失常。根据是否复发,将患者分为房性心律失常复发组(AR组,n=212)及窦性心律组(SR组,n=292)。AR组女性、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力衰竭及持续性心房颤动、术中电复律比例高于SR组,手术时间长于SR组(均P<0.05)。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指标中AR组左心房内径(LAD)、舒张期室间隔厚度、二尖瓣血流流速E峰值高于SR组,左心室射血分数低于SR组(均P<0.05)。入院血常规指标中AR组血小板平均体积及PDW均高于SR组(均P<...  相似文献   

5.
晁鹏  张雪琴 《中国医药》2021,(7):995-998
目的 探讨改善生活方式对心房颤动患者射频消融术后复发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就诊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的271例首次行射频消融术的心房颤动患者并进行随访,记录患者随访1年是否有心房颤动复发情况,并统计术后患者的血压、血糖、吸烟、饮酒、体重指数改善情况.运用Kaplan-Meier法和多因素...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动态心电图对心房颤动(Atrail fibrillation,AF)患者射频消融术(Radiofrequency ablation,RFCA)后复发评估价值及临床变量对AF患者RFCA术后复发的预测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0月—2020年10月就诊于平煤神马医疗集团总医院收治的106例AF患者行RF...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阵发性房颤射频消融术后空白期内房性心律失常与房颤远期复发的关系。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行首次环肺静脉电隔离射频消融术治疗的阵发性房颤患者,共48例。根据术后随访结果,将其分为对照组(晚期房颤未复发)和观察组(晚期房颤复发)。比较两组术后3个月内的房性心律失常发生率。结果术后3个月,观察组房性心律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术后3个月内,房性心律失常发生率较低,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发生率不断降低,观察组术后3个月内,房性心律失常发生率均较高。结论虽不能证实房颤早期复发与晚期复发存在必然联系,早期复发也不能说明消融失败,但射频消融术后频繁出现早期房性心律失常,将会大大增加房颤晚期复发的危险性。  相似文献   

8.
周良  陈莉  沈伟 《安徽医药》2020,24(8):1564-1567
目的分析阵发性心房颤动导管射频消融术后复发的预测因素。方法入选 2010年 6月至 2013年 10月在安徽省立医院首次成功接受三维电解剖标测系统指导下行阵发性心房颤动导管射频消融手术治疗的病人 117例,术后随访至少 6月,最长随访 8.5年,根据术后心房颤动是否复发分为复发组和未复发组,通过比较两组病人术前临床资料,分析阵发性心房颤动导管射频消融术后长程随访的复发因素。结果截至 2019年 4月共 117例病人完成术后随访,术后共 55例复发,复发率 47%,两组房颤病程、血尿酸、合并高血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多元 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阵发性心房颤动病程(P=0.002;OR=1.211; 95%CI:1.072~1.369)尿酸(P=0.050;OR=1.004;95%CI:1.000~1.008),合并高血压(P=0.035;OR=2.435;95%CI:1.066~5.559)是阵发性心房导管射频消融术后复发的独立预测因素。结论病程、血尿酸、合并高血压是阵发性心房颤动导管颤动,射频消融治疗术后复发的独立预测因素。  相似文献   

9.
房颤(AF)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一直以来,心内科医生不断尝试新的非药物治疗方法。本文就AF导管射频消融的历史变迁作一汇总,旨在对有志于AF治疗工作的医生提供裨益。  相似文献   

10.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伊布利特转复射频消融术后持续性房颤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 2011年1月至2012年5月连续42例持续或永久性房颤患者,平均年龄(53.1±6.8)岁,其中男性30例,女12例,在Carto系统指导下行环双肺静脉线性消融加左心房顶部、二尖瓣环线性及复杂碎裂电位(CAFE)消融,对术后心律未转复为窦性者(31例)给予富马酸伊布利特(Ibutilide fumarate,1.0mg/次,10min内静脉注射,如无效,10min以后再以同样剂量静注)进行药物复律,给药后30min内转成窦性心律视为复律成功,未成功者,行电复律。测量冠状窦电极记录的房颤波平均AA间期和转复即刻及给药后2h QTc间期。结果 42例患者11例消融成功。31例术后仍为房颤者给予富马酸伊布利特复律,有21例转为窦性心律,成功率为67.7%,平均转复时间(13.7±6.9)min(从给药始计时);两组临床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用药后富马酸伊布利特比用药前延长平均AA间期(257.1±39.4)ms、182.5±28.9)ms,P<0.05,给药后30min的QTc间期比转复前的QTc间期缩短(496.8±39.5)ms、(442.3±30.2)ms,P<0.05。1例患者出现窦性心动过缓,40min后恢复正常,期间未出现血流动力学改变,余41例患者未出现室性心动过速、严重低血压等不良反应。结论应用伊布利特转复射频消融术后持续或永久性房颤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胺碘酮及氯沙坦对慢性房颤射频消融术(RFCA)后心房结构及房颤复发的影响。方法:将本院2010年1月-2012年12月期间经RFCA的入选患者240例,按照随机化原则分为两组:胺碘酮组(A组,120例)和胺碘酮+氯沙坦组(B组,120例),A和B两组按照持续性房颤或永久性房颤再分别分为A1、A2和B1、B2两个亚组,比较术后6、12、18个月两组及其亚组左房前后径(LAD)、左房容积(LAV)及房颤复发率。结果:A、B组及其亚组术前LAD、LAV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LAD和LAV术后有不同程度缩小,A组和A1亚组均大于相对应时间的B组和B1亚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2和B2术后6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18个月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8个月,A组、A1和A2亚组窦性心律维持率50.83%、53.85%和48.53%,低于对应的B组、B1和B2亚组的77.50%、80.00%和75.71%,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部分复发者再治疗后窦性心律维持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胺碘酮联合氯沙坦在首次RFCA术后较单用胺碘酮的疗效及左房重塑效应更好,复发率更低,这可能与氯沙坦的心房结构重塑和心电传导重建有关,但对术后复发患者的应用价值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2.
钟熠  刘晓桥 《贵州医药》2023,47(1):105-106
<正>房颤射频消融术后的早期复发是指房颤经导管射频消融术后3个月内出现持续时间>30 s的快速性房性心律失常。早期复发并不一定意味着手术的失败。房颤射频消融术后早期复发药物转复,文献[1-2]报道多使用胺碘酮、普罗帕酮等抗心律失常药物,而应用β-受体阻滞剂控制房颤射频消融术后早期复发国内却鲜有报道。本文为1例射频消融术后早期复发患者,应用大剂量β-受体阻滞剂配合抗焦虑助眠药取得了良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1 病历资料患者女性,56岁,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基线血清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DGF)与阵发性心房颤动导管射频消融术后复发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9年2月至2021年3月郑州大学附属洛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80例PAF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术后6个月是否复发房颤分为24例复发组和56例未复发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术前血清PDGF水平。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血清PDGF对房颤复发的预测价值,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房颤复发的危险因素。结果 复发组基线血清PDGF水平高于未复发组(P<0.05)。ROC曲线分析,血清PDGF诊断阵发性心房颤动导管射频消融术后复发的AUC为0.834(0.801~0.867),诊断价值高;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血清PDGF高表达(OR及95%CI:2.234(1.329~3.756))为阵发性心房颤动导管射频消融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房颤复发患者基线血清PDGF水平高于未复发患者,高血清PDGF与阵发性心房颤动导管射频消融术后复发呈显著正相关,可作为检测房颤复发的临床生物标记物。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心房颤动(房颤)患者消融术后自主神经功能改变与术后复发的关系,从而了解自主神经去神经化对房颤射频消融术疗效的影响。方法80例房颤行射频消融术的患者按照复发情况分为复发组43例与正常组37例,分别对两组患者于术前及术后4 d的平均心率(MeanHR)及心率变异性(heart rate variability, HRV)进行分析。结果两组患者术前4 d MeanHR及HRV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射频消融术后4 d MeanHR及HRV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房颤射频消融术后自主神经功能均有显著降低可能会抑制患者术后的早期复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徐辉  葛建军  汪洋  程光存 《安徽医药》2019,40(4):381-384
目的 评价心脏瓣膜置换同期行改良双极房颤射频消融术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18年6月在安徽省立医院心脏大血管外科行心脏瓣膜置换手术的11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将同期行改良双极房颤射频消融术的60例患者作为消融组,行单纯心脏瓣膜置换术的5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前一般资料、手术相关指标、术后病死率、并发症及窦性心律恢复情况。结果 消融组患者主动脉阻断时间为(93.93±30.06)min,术后监护时间为(1.97±0.96)d,术后住院时间为(11.83±5.50)d,术后病死率为1.67%,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1.67%,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消融组患者体外循环时间为(164.58±43.92)min,手术时间为(300.03±53.43)min,术后窦性心律恢复率高,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术前合并心房颤动的心脏瓣膜病患者,在瓣膜置换同期行改良双极房颤射频消融术治疗心房颤动手术安全可靠,术后窦性心律恢复率高。  相似文献   

16.
17.
目的 观察心房颤动(AF)射频消融术中肺静脉(PV)电隔离后自发电活动的表现形式.方法 60例AF患者在NavX导航下行环双侧PVs口部线性消融术至同侧PV电隔离.电隔离后环状标测电极及消融电极分别放置于同侧上下PV内,观察自发电活动,每侧10min.结果 31例患者(52%)观察到至少一根PV存在自发电活动.左侧发生比例显著高于右侧(35% vs.25%)(P<0.05).偶发电活动显著高于持续电活动(47% vs.7%)(P<0.05).结论 AF消融术中,PV电隔离后观察到偶发及连续两种形式自发电活动,显示了PV电位作为AF始动因素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张燕  徐健 《安徽医药》2019,40(8):858-861
目的 分析典型房扑射频消融术后部分患者发生房颤的危险因素。方法 选择2015年2月至2018年2月六安市人民医院体表心电图提示典型房扑、电生理检查均证实为三尖瓣环峡部依赖性房扑并成功给予三尖瓣峡部线性消融(CTIA)手术的患者68例,随访6~34个月。根据术后随访是否发生房颤分为两组,其中发生房颤组23例,未发生房颤组45例,比较两组患者年龄、基础疾病、P波宽度及离散度、左房内径(LAD)、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左室射血分数(LVEF)及口服药物的差异。结果 两组患者的P波宽度、P波离散度、LAD、LVEDD、LVEF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LAD、P波宽度及离散度是典型房扑射频消融术后发生房颤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LAD、P波宽度及离散度是预测典型房扑射频消融术后发生房颤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射频导管消融术后早期应用胺碘酮对心房颤动(以下简称房颤)患者疾病复发的预防效果.方法 选取2018—2019年信宜市人民医院收治的房颤患者76例,均接受射频导管消融术治疗.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38例.患者均采用射频导管消融术治疗,对照组术后予以常规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胺碘酮治...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心房颤动(房颤)患者射频消融前的左心房压力(LAP),分析LAP与术后房颤复发的关系,为未来预测房颤复发的提供依据.方法 选择2018年6月至2019年8月顺利完成射频消融术治疗的100例房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统计患者一般资料,包括性别、年龄、体重指数(BMI)、病程、房颤类型、左心房直径(LAD)、左心室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