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无锡县1970年已经达到基本消灭血吸虫病的指标。1986年粪检11852人,无阳性发现。近几年来,我们在监测查病中采用过环卵沉淀试验,间接萤光抗体试验,胶乳凝集试验等,查出阳性率为3%左右。为了探索采用敏感性、特异性更高的方法来进行现场监测查病,19...  相似文献   

2.
绵竹市曾是四川省血吸虫病重流行市之一,通过综合治理,科学防治,于1984年经省、市专家考核验收,达到国家基本消灭血吸虫病标准。从1987~1998年,按照综合查病监测巩固的原则,采用综合查病方法,收到了较为理想的疾病控制效果。1方法1987~1991年,查病工作由经过培训的乡(镇)卫生院专业技术人员、乡村医生和卫生员按统一查病方法和诊断标准进行。1991年后,查病工作由市血吸虫病防治所专业技术人员承担。血吸虫病诊断,包括皮试、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间接血凝试验(IHA)、粪检等查病方法均按1990年版《血吸虫病防治手…  相似文献   

3.
目的 评价检测抗体ELISA在血吸虫病重度流行区的应用价值。方法 在巍山县选择血吸虫病重度流行区1~3个自然村,使用检测抗体ELISA、集卵孵化法和Kato-Katz法同时对自然村中6-65岁人群进行查病,比较几种方法的查病效果,评价检测抗体ELISA的应用价值。结果 居民粪检阳性率为37.33%,ELISA灵敏度为97.33%(182/187);特异性为24.52%(77/314);Youden指数为0.22。结论 在血吸虫病重度流行区不宜首选检测抗体ELISA为查病筛检方法。  相似文献   

4.
绩溪县于1978年5月达到基本消灭血吸虫病标准,1993年8月达到消灭血吸虫病标准。按照《安徽省分类查病方案》和血吸虫病监测方案的要求,从1978年11月-1995年10月已连续18年采用环卵试验查病。现将其  相似文献   

5.
通过三年世行血防贷款项目现场查病质量控制,查病质量有所提高,为了解查病技术质量,在全省进行了血吸虫病现场查病方法室间质量评价。室间质量评价,在临床医学检验已非常普及,但血吸虫病检验的室间质量评价还尚未见过报道,我们以自制的标准标本下发各县,并对其检测...  相似文献   

6.
血吸虫病防治离不开查病和治病,我国多数血吸虫病流行区主要采用免疫学筛查结合粪检病原学确诊的程序查病.随着我国血吸虫病流行程度逐渐降低,血吸虫病流行区的人群感染率和感染度逐年下降,目前常用的病原学方法操作相对繁琐,漏检和误判情况严重[1~5],群众查病依从性降低,血清免疫学诊断已成为研究和现场应用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7.
目的 目的 建立日本血吸虫抗体间接血凝试验 (IHA) 检测的书面、 电子档案。方法 方法 在血吸虫病IHA查病过程中, 将 书面原始记录、 电子记录、 样品血清库结合起来, 使记录的信息相互补充, 形成完整的检测档案。结果 结果 日本血吸虫抗体 IHA检测档案可长期保存血吸虫病查病资料, 更可进行实验溯源, 其操作简单, 有利于提高查病质量。结论 结论 建立的日本 血吸虫抗体IHA检测档案简单实用, 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掌握宝应县血吸虫病传播阻断后疫情变化,为调整防治策略提供依据。 方法 收集1988-2015年宝应县血吸虫病监测数据,回顾性分析血吸虫病监测效果。 结果 宝应县自1987年达到血吸虫病传播阻断标准以来,累计调查钉螺面积21 269.95 hm2,均未查到活钉螺;开展人群血吸虫病查病163 196人次,血检阳性270人次,粪检阳性26人次,1997年以后未查出阳性病例;家畜查病2 180头次,均未查出血吸虫感染阳性家畜。 结论 宝应县连续28年未查到活钉螺和病畜,连续11年未查到血吸虫病病人,血吸虫病传播阻断成果稳固。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靖西市历史血吸虫病疫情变化规律,为下一步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靖西市1956-2015年血吸虫病防治工作数据,对不同阶段血吸虫病防治与流行进行综合分析。结果靖西市1956年起开展血吸虫病防治工作,1985年达到血吸虫病传播阻断标准,连续36年未发现本地感染的粪检阳性病人和病畜,2016年5月份通过了国家卫计委"血吸虫病消除考核复核"标准。累计历史查病348 801人次,发现血吸虫病人10 434例,查畜20 674头次,发现病畜590头,治疗血吸虫病人18 739人次,处理病畜512头次。累计查螺面积65 213.25 hm2,发现有螺面积353.80 hm2。结论靖西市已经达到了血吸虫病消除标准,但仍存在钉螺复现,而且有输入性传染源的存在,应加强外来流动人口监测的工作。  相似文献   

10.
南通市血吸虫病疫情预警监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索建立南通市血吸虫病疫情预警监测系统,为及时处置突发疫情提供依据。方法全市设立13个监测点,开展当地居民和外来流动人员监测查病,监测调查历史有螺区和输入性钉螺等。结果当地居民查病23426人,血检阳性率为0.38%,居民感染率为0;外来渔船民等流动人员监测查病3401人,血检阳性率为0.62%,外来居民感染率为0.029%,发现1例输入性急性感染病人。查出钉螺复现面积1.38hm^2,未发现感染性钉螺。未查到输入性钉螺。历史有螺环境改造率为34.90%。结论南通市仍有一定数量的残存钉螺孳生;有外来输入性病人存在,对本市血吸虫病的再流行将会构成潜在威胁,今后应加强疫情预警监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