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壳寡糖对烟草赤星病病原菌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了壳寡糖对烟草赤星病病原菌(链格孢菌)菌丝生长、孢子萌发、产孢量的影响,并研究了温度和pH值对壳寡糖抑菌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浓度为15g/L的壳寡糖在48h对烟草赤星病病原菌菌丝生长的抑制率为94.74%.壳寡糖抑制病原菌孢子萌发能力强于抑制病原菌菌丝生长,浓度为2.5g/L的壳寡糖对病原菌孢子萌发抑制率达到100%.质量浓度为10g/L的壳寡糖在144h对链格孢菌产孢抑制率为69.7%.壳寡糖的抑菌效果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pH值对抑菌效果影响较大,质量浓度为15g/L的壳寡糖在48h、培养基pH为4时对菌丝生长抑制率达到100%,培养基pH为7时抑制率为62.26%.  相似文献   

2.
该研究分别从9种不同品种的蘑菇培养基质中提取几丁质酶和壳聚糖酶2种胞外酶并测定其酶活力.结果表明:平菇的培养基质中几丁质酶的活性最高,达33 U/g培养基质;金针菇的培养基质中壳聚糖酶的活性最高,达21.062 U/g培养基质.根据酶活测定的结果选取其中3种酶活较高的培养基质进行抑菌活性的研究.结果表明:3种培养基质的粗酶液对蜡样芽孢杆菌、番茄细菌性溃疡病菌和巨大芽孢杆菌3种病原菌均有抑制活性,且对巨大芽孢杆菌的抑菌活性最强.  相似文献   

3.
用酶降解法对壳聚糖进行降解,制备壳低聚寡糖,研究了温度、pH值、底物浓度等对酶促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降解的最佳温度和pH值分别为45℃和5.0,最佳底物浓度为4mg/mL。采用溶剂分离法对降解产物进行分离,分别得到了聚合度为1~8、8~16的壳聚寡糖和聚合度16以上的壳聚糖。  相似文献   

4.
细菌BK2产壳聚糖酶的发酵条件及壳寡糖的制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优化了菌株BK2发酵产壳聚糖酶的条件:葡萄糖20g/L,壳聚糖0.3g/L,硝酸铵15g/L.接种量1,5%(10^7 cell/mL),发酵起始pH6.0.发酵温度30℃.培养时间48h.BK2发酵液中的壳聚糖酶活力可达到1.29U/mL.用酶液降解壳聚糖,分离提取粗产品,采用薄板层析法进行组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壳聚糖已被降解成含有不同分子质量的壳寡糖混合物,  相似文献   

5.
优化了菌株BK2发酵产壳聚糖酶的条件:葡萄糖20 g/L,壳聚糖0.3 g/L,硝酸铵15 g/L,接种量1.5%(107cell/mL),发酵起始pH 6.0,发酵温度30℃,培养时间48 h.BK2发酵液中的壳聚糖酶活力可达到1.29 U/mL.用酶液降解壳聚糖,分离提取粗产品,采用薄板层析法进行组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壳聚糖已被降解成含有不同分子质量的壳寡糖混合物.  相似文献   

6.
用酶降解法对壳聚糖进行降解,制备壳低聚寡糖,研究了温度、pH值、底物浓度等对酶促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降解的最佳温度和pH值分别为45℃和5.0,最佳底物浓度为4mg/mL。采用溶剂分离法对降解产物进行分离,分别得到了聚合度为1~8、8~16的壳聚寡糖和聚合度16以上的壳聚糖。  相似文献   

7.
以皮皮虾壳作基本原料,分别采用稀盐酸、稀碱溶液浸泡,除去虾壳中的钙质等无机质和蛋白等有机成分,以浓碱脱除甲壳素上的乙酰基,制得壳聚糖.再以其为原料,采用H2O2氧化降解法得到水溶性壳寡糖.将所制水溶性壳寡糖加入到氯化铁溶液中,设定各项条件,使二者进行配位反应.经系列实验证实,得出制备高脱乙酰度壳聚糖最适宜条件为:温度85℃,时间9 h,NaOH质量分数45%,料液比1∶300.所得产品脱乙酰度为89.6%,收率(壳聚糖/甲壳素)为73.1%,其他各项指标也均为优良级.制备水溶性壳寡糖最适宜条件为:温度65℃,时间6 h,醋酸质量分数4.0%,H2O2质量分数4.0%,产品平均粘均分子质量为2.9 ku,外观为淡黄色粉末,溶解性能优良.通过对FT-IR和UV谱图的分析,证实了水溶性壳寡糖Fe(Ⅲ)配合物的生成.  相似文献   

8.
为了丰富磷霉素类药物的种类并获得更好的抗菌效果,采用拼合的方法合成了磷霉素壳寡糖盐。通过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对其结构初步地进行了结构表征,并采用滤纸片法验证和比较了磷霉素钙和磷霉素壳寡糖盐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的抑菌作用。以生物活性测试中抑菌圈的大小为评价指标,设计均匀实验,比较了左磷右胺盐与壳寡糖的质量比、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对磷霉素壳寡糖盐的抑菌活性的影响。确定了磷霉素壳寡糖盐的最佳制备条件是:左磷右胺盐与壳寡糖的质量比为1∶3,反应温度为25 ℃,反应时间为0.50 h。  相似文献   

9.
假单胞菌Ⅷ T 39壳聚糖酶的纯化和性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粗酶液经硫酸铵盐析、透析、脱盐、SephadexG-100柱层析,假单胞菌ⅧT39壳聚糖酶被纯化了19.72倍,SDS-PAGE鉴定为一条带.试验表明,该酶为内切型水解酶,无CMCase活性,最适pH5.6~6.0,最适作用温度60~70℃,纯酶作用于可溶性壳聚糖的米氏常数为1.67mg/mL,最大反应速度为2.56μmol/mL.min.SDS-PAGE测定的相对分子质量为51.3×103.Mn2+、AL2+、Co2+对该酶有激活作用,Ag+、Cu2+、Fe2+、Fe3+、Zn2+对酶有强烈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0.
曲霉CJ22—326内切壳聚糖酶的分离纯化和性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使用75%乙醇沉淀、CM-Sepharose FF离子交换色谱、Sephacryl S-200凝胶过滤色谱和Phenyl Sepharose CL-4B疏水色谱分离纯化技术,对曲霉CJ22-326发酵液中的内切壳聚糖酶进行分离纯化和性质研究.结果表明,纯化后的内切壳聚糖酶ChiB经SDS-PAGE凝胶电泳鉴定为单带,其相对分子质量为27 700.采用Sephacryl S-200凝胶过滤色谱测定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7 800.ChiB作用最适温度为65℃,最适PH值为6.0,75℃保温1h还残留40%酶活.1mmol/L Mn^2 对ChiB有强烈激活作用,2mmol/L Cu^2 ,Ag^ ,Hg^2 ,Cd^2 ,Fe^3 有强烈抑制作用.ChiB作用的最适底物为脱乙酰度95%的胶体壳聚糖.  相似文献   

11.
蜂胶具有显著的抑菌性,常被做成药品或保健品.为了解中国蜂胶的抑菌性,本实验以采自中国23个省的29种蜂胶(根据采集地气候区域分为5类)为研究对象,分别提取获得蜂胶醇提物(EEP),并测定了EEP对枯草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产气杆菌、大肠杆菌、变形杆菌、毛霉、青霉、曲霉、根霉的抑菌圈大小和最小抑菌浓度,比较不同气候区域蜂胶的抑菌性差异.结果表明,EEP对革兰氏阳性菌、革兰氏阴性菌和真菌均有明显的抑菌性,平均抑菌圈直径分别为:9.88mm±1.47 mm、8.75 mm±1.56 mm和10.01 mm±0.65 mm,EEP对真菌的抑菌性最强,其次为革兰氏阳性菌,最弱为革兰氏阴性菌;9个菌种中,EEP对变形杆菌的抑菌性最差,对根霉的抑菌性最好;不同气候区域蜂胶的EEP抑菌性没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2.
通过cDNA文库筛选在黑斑侧褶蛙中发现一种抗菌肽Pelophylaxin 2PG.Pelophylaxin 2PG前体由74个氨基酸残基组成,与蛙科抗菌肽具有相同的组织形式.成熟的Pelophylaxin 2PG包括30个氨基酸残基,含有一对二硫键,理论分子量为3 012.7 Da,等电点为9.6.Pelophylaxin 2PG对大肠杆菌具有抑菌作用,最小抑菌浓度为6.25μg/mL,经血清孵育6 h后抗菌活性未受明显影响.Pelophylaxin 2PG可作为药物开发的候选分子.  相似文献   

13.
以中药材牡丹皮为原料,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牡丹酚,将牡丹酚纯化精制后在70℃的乙醇介质中与乙醇胺发生缩合反应生成牡丹酚缩乙醇胺,其产率高达80.5%。用红外光谱(IR)、紫外光谱(UV)、质谱(MS)、核磁共振谱(NMR)以及元素分析等来表征其结构,并用单晶X-衍射技术测定其晶体结构。该化合物为单斜晶系,空间群为P2(1),晶体学参数:a=0.637 9(9)nm,b=0.628 9(9)nm,c=2.663(4)nm,α=90.0°,β=90.188°,γ=90°,V=1.068(3)nm3,Dc=1.310 g/cm3,F(000)=450,Z=4,R1=0.044,wR2=0.128 2,R(int)=0.020 5。对牡丹酚和牡丹酚缩乙醇胺选用6种细菌和1种酵母菌进行抗菌活性研究,测定其最小抑菌浓度(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BC),结果表明牡丹酚和牡丹酚缩乙醇胺对测试菌株均有抑制和灭活作用,牡丹酚缩乙醇胺对伤寒沙门菌50127株和枯草芽胞杆菌CMCC63501株表现得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14.
植物致病菌是引起植物病害的主要病原微生物,其带来病害甚至植物瘟疫是作物减产甚至绝产的主要原因。本实验采拟威克酵母Y2A为菌种,以十四醇为发酵疏水底物合成新型槐糖脂,并研究了其对6株常见植物致病真菌的抑菌作用,包括孢子萌发抑制率以及菌丝蔓延抑制率。结果发现槐糖脂浓度达到5.0 g/L时,植物致病真菌孢子抑制率达到75%以上,并且10.0 g/L的槐糖脂能够明显抑制菌丝蔓延。最后,对其抑菌机理进行了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   

15.
采用琼脂孔穴扩散法和微量稀释法,对人工合成的杂合抗菌肽抗菌肽MgJ的抗菌活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抗菌肽MgJ具有较强的抑制大肠杆菌与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活性,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为10μg/ml,对大肠杆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为5μg/ml.  相似文献   

16.
采用单因素法,以MRS培养基为基础培养基,对短乳杆菌P-347产细菌素的适宜碳源和氮源的种类、氮源的浓度、起始pH和培养温度进行了初步探索。以金黄色葡萄球菌AS1.72为指示菌,采用牛津杯定量扩散法检测发酵上清液的抑菌活性。结果表明,短乳杆菌P-347以葡萄糖为碳源,以大豆蛋白胨为氮源,在起始pH 5.0、37℃培养24h,可获得最大菌体密度;以2%葡萄糖为碳源,以1%酪蛋白胨为氮源,在起始pH 6.5、30~37℃培养24h,发酵上清液的抑菌活性最大,抑菌圈直径为32.5mm。  相似文献   

17.
产细菌素乳酸菌的筛选及其发酵特性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从传统发酵制品中分离出60株乳酸菌,在排除有机酸及过氧化氢的干扰后,从中筛选出抑菌活性较高的菌株P-319,经常规生理生化实验,鉴定该菌株为短乳杆菌。其发酵上清液经胰蛋白酶和木瓜蛋白酶处理后抑菌活性丧失;对其抑菌谱的测定表明,其能抑制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阴性菌的生长,但对霉菌和酵母菌没有任何抑制作用。产细菌素的发酵过程测定结果表明,该菌株在MRS培养基中30℃培养24 h时,抑菌活性达到最高。  相似文献   

18.
1 IntroductionChemicalssuchasheavymetalsandorganiccom poundspossiblehaveeffectsontheenvironmentandthreatstohumanhealth .However,agriculture ,industry ,andmedicinerelyontheuseofpreciselythesechemicals .Practicalresolutionoftheseconflictinginterestsrequires…  相似文献   

19.
纤维素降解菌绿色木霉C-08产酶条件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确定绿色木霉C-08菌株的最佳产酶条件,对从土壤中筛选到一株具有较高纤维素酶活性的绿色木霉的液态发酵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麸皮和稻草作为最佳碳源可较大幅度地提高纤维素酶的产量,C-08的最佳麸皮和稻草质量比为5∶2.C-08株菌的最佳无机、有机氮源为(NH4)2SO4和豆饼粉,最佳无机、有机氮源比为1∶5.最适宜的碳氮比为5∶1,质量分数为3.6%.产酶的最适宜温度为30℃,最佳产酶pH为3.2,最佳产酶时间为96h.  相似文献   

20.
1,2,5,6四硝酸甘露醇酯类化合物的合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海藻中提取的海洋活性物质D-甘露醇为原料,先与丙酮发生缩合反应,将1,2,5,6位羟基保护起来,再对3,4位的羟基分别甲醚化、甲基磺酸和对甲苯磺酸酯化后,脱去异亚丙基保护基团,还原1,2,5,6位的羟基,对其进行硝酸酯化,合成了标题化合物,产率达到了77%以上。合成的中间体和目标产物的结构经红外光谱(IR)、核磁共振氢谱(^1H—NMR)、碳谱(^13C—NMR)和元素分析证实与其分子式相符。此外,还通过质谱(MS)分析对目标产物的分子量进行了分析,结果C35.76%,H3.229/6,S9.45%,N8.309/6与理论值C35.82%,H3.289/6,S9.45%,N8.30完全相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