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基于改进递归DFT与SVR融合的实时谐波检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电力系统中以整数次谐波检测为主要目标的情况,通过对递归离散傅里叶变换(DFT)和快速傅里叶变换(FFT)算法的分析比较,提出了改进递归DFT算法,即在递归DFT运算之前对首次采样做FFT运算,再将此运算结果作为递归DFT运算的初始值以进一步减少运算量.为同时提高检测精度,提出了基于改进递归DFT与改进序列最小最优化(SMO)的支持向量回归(SVR)融合的整数次谐波检测新方法.通过算例仿真,并与递归DFT及改进递归DFT相比较,证明了改进递归DFT与改进SMO的SVR融合的方法检测精度高,非常适合整数次谐波的实时检测和分析.  相似文献   

2.
针对现阶段谐波和无功检测方法计算量大、存在低通滤波环节等不足,提出了一种检测谐波和无功电流的新方法。该方法首先进行坐标变换,然后利用基波正序电压实时相位参与滑窗迭代计算,直接得到基波正序有功电流,不需要坐标反变换、幅值和相角计算,减小了计算量。根据电力系统中偶次谐波和离散傅里叶变换的特性,证明了半周期傅里叶变换的可行性。同时对不同步采样导致的幅值误差进行了修正。仿真结果表明,该谐波检测方法稳态精度高,动态性能好,抗干扰能力强。  相似文献   

3.
电力系统谐波和间谐波检测方法综述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电力系统谐波和间谐波的实时精确检测的重要性日益突出.文中根据目前谐波和间谐波检测的特点,首先分析了离散傅里叶变换(DFT)和快速傅里叶变换(FFT)在检测过程中存在的频谱泄漏和栅栏效应,根据检测难点提出了谐波间谐波检测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对目前国内外三类检测方法:时域分析、频域分析、时频交替分析法进行了分类分析,总结DFT/FFT用于谐波、间谐波检测的主要方法,最后指出现有检测方法的主要问题所在,并提出今后几个值得研究的课题和方向.  相似文献   

4.
《广东电力》2021,34(3)
针对现有谐波检测方法的适用范围小、测量精度低和抗干扰能力弱的缺陷,提出一种基于全相位快速傅里叶变换和人工神经网络的谐波测量组合优化算法。该方法利用全相位快速傅里叶变换对相位的优越检测能力得到谐波的相位信息,同时得到的谱线峰值可以为神经网络初始化提供依据;利用人工神经网络的自学习和抗干扰能力得到系统的谐波频率和幅值信息。仿真结果表明,基于全相位快速傅里叶变换和人工神经网络的谐波测量方法的适用范围更广,收敛速度更快,谐波检测的精度和鲁棒性也更优越。  相似文献   

5.
提出了一种基于半周期离散傅里叶变换(DFT)及重复控制补偿谐波的控制方法。该方法首先利用半周期DFT提取出指定次谐波,并通过比例积分(PI)控制器和重复控制器串联的方式对指定次谐波进行补偿。半周期DFT的指定次谐波电流检测和重复控制算法相结合运用在有源电力滤波器(APF)中,具有检测精度高、易于实现等特点。相较传统DFT方法,该方法节省了处理器的存储空间,降低了系统的运算量。通过实验对5次和7次谐波进行了补偿,验证了该指定次谐波补偿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6.
一种实用的幅值和功率测量新算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解决电力系统全局信息的快速准确测量问题,提出了一种实用的幅值和功率测量算法。结合电力系统实际情况,对离散傅里叶变换(DFT)算法中的强非线性部分进行了合理简化,从而可以方便地利用DFT计算结果对其自身进行补偿修正。该算法充分利用了DFT算法的快速、对谐波有抑制能力的优点。与传统DFT方法相比,文中方法测量精度有明显提高,且计算负担增加很少。算例验证了这一特点。  相似文献   

7.
离散傅里叶变换(DFT)是电力系统中频率及相量测量的基本算法,作者首先从理论上分析了传统的离散傅里叶算法存在的测量误差,并在传统的离散傅里叶算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前向递推的DFT算法,该算法利用3点DFT数据进行频率及相量的测量,有效减小了运算量,仿真试验验证了所提算法的正确性。仿真结果还表明,该算法能有效地减小由傅里叶算法引起的测量误差,具有测量精度高的优点。  相似文献   

8.
为解决非同步定频采样系统对电力系统频率测量时存在的运算复杂、实时性不好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实用的频率实时测量方法。该方法是基于周期过零点插值原理,通过对A/D采样的离散序列进行FIR带通数字滤波,然后对相邻的同方向过零点进行插值求取频率的估计值。针对电力系统待测信号中不含谐波、含有2-16次谐波以及含有随机噪声的不同情况,分别进行了仿真验证,最后与离散傅里叶变换(DFT)测频算法的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该方法抗干扰性和测量精度都要优于DFT测频算法,而且该方法计算量少、实用性强、实时性好、测量精度高,能满足电力系统频率测量要求。  相似文献   

9.
非线性负载、电力电子设备等给电力系统引入了大量的谐波、间谐波,对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造成威胁。离散傅里叶变换(DFT)技术频率分辨率较低,当间谐波与基波或者谐波之间的频率间隔较小时,无法对邻近频率分量进行准确分辨;矩阵束法等频率分辨率较高的算法通常运算量较大,只能进行谐波、间谐波的离线分析。该文结合全相位傅里叶变换(ApFFT)和泰勒傅里叶多频模型,提出一种频率分辨率高、计算量小的谐波、间谐波分析模型,其频率分辨率远大于传统DFT技术,运算速度约是矩阵束法的39倍。该文对该模型的噪声鲁棒性、频率分辨率、运算速度进行了仿真分析和实验验证。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模型具有良好的噪声鲁棒性,频率分辨率可以达到12Hz,进行谐波、间谐波分析时的频率误差小于0.01Hz,幅值误差小于5%,可以实现谐波、间谐波的快速检测。  相似文献   

10.
离散傅里叶变换(DFT)算法是对电力系统稳态信号进行频谱分析的最基本数学工具,也是电力系统中频率及相量测量的基本算法。首先从理论上分析了传统的DFT算法在频率偏离额定时存在的测量误差,并在传统的DFT算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频率修正的DFT算法。仿真算例显示,该算法计算准确度较高,谐波抑制能力强,原理简单,无须调整采样频率就可以实现;易于微机保护软硬件实现,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蓄电池的选购、验收、使用和维护的角度对提高蓄电池系统安全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2.
现代电力与FACTS&DFACTS技术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现代社会正在进入以信息技术为先导的知识经济时代,要求作为信息基础的电力供应具有高可靠性和高动态品质。文章对现代的电能质量问题及其危害性进行了分析。在介绍国内电能质量控制技术研究发展现状的同时着重指出柔性交流输电(flexible AC transmission system,FACTS)及配电系统柔性交流输电(distribution flexible AC transmission system,DFACTS)技术是提高现代电图供应可靠性和动态品质的重要途径。文中还根据我国电力供求两方面的现状指出改善电能质量是一项系统工程并具有迫切性。  相似文献   

13.
阐述了德、法两国报刊、图书出版业的发展趋势和概况,通过对欧洲书展和法、中文化交流活动的介绍,分析了德、法两国报刊、图书出版业的特点。结合宁夏的实际情况,借鉴国外先进经验,提出了本地区电力行业科技期刊的发展模式及思考。  相似文献   

14.
内外动态     
《微特电机》2005,33(7)
  相似文献   

15.
从谐波的基本概念开始,阐述了谐波基本指标,谐波的危害、谐波的限制措施、谐波测量以及谐波治理等方面的知识并作了具体的分析。  相似文献   

16.
阐述了控制和仪表电缆的主要功能,并就近年来控制电缆的选择和使用中出现的一些新问题加以研讨,介绍了控制电缆的主要系列产品,以及不同运行电压下控制电缆的选用。  相似文献   

17.
破碎机和磨碎机控制与保护的PLC设计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PLC在破碎机、磨碎机控制与保护中的应用 ,简化了硬件结构并完善了保护系统 ,从而大大降低了设备故障率。该设计已得到成功应用 ,稳定可靠 ,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8.
随着电力系统不确定性增加,应用发输电系统鲁棒优化规划研究抵御不确定性极端场景已成为重要研究方法。首先从是否计及不确定因素概率分布特征角度,将鲁棒优化分为经典鲁棒优化和分布鲁棒优化,梳理了这2类鲁棒优化的数学模型和不确定集合特征。然后将现有的发输电系统经典鲁棒优化和分布鲁棒优化研究分为考虑节点注入功率不确定性、电源容量增长及成本不确定性、输电网络状态不确定性3个方面,提炼了发输电系统鲁棒优化规划的研究框架和局限性。最后展望了发输电系统鲁棒优化规划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为发输电系统鲁棒优化规划后续研究提供思路和方向。  相似文献   

19.
自动测试系统及其结构和标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动测试系统通用性及开放性的实现,关键是系统间及系统内部软、硬件接口的标准化,包括系统硬件结构的标准化、软件结构及软件基础构件的标准化、测试程序集编程语言的标准化以及信号接口的标准化等。本文综述了自动测试系统的概念,自动测试系统的基本构成即自动测试设备、测试程序集和测试程序集软件开发工具,以及在组建军用自动测试系统时,为确保其通用性和开放性所应遵循的标准。  相似文献   

20.
SF6断路器是电力系统中的一个重要设备。在110kV及以上电压等级中,最常用的开断电器是SF6断路器。介绍了其特点,总结了正常巡视检查定期维护的方法,分析了产生故障的原因,并提出了在出现常见故障时采取的措施,为电网运行管理部门预防该类事故提供参考,从而确保安全优质持续供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