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1 毫秒
1.
朱岫芳 《中国全科医学》2013,16(14):1685-1687
目的 调查社区高血压患者的用药现状,为高血压的药物治疗探求临床依据.方法 2011年2-8月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对盐城市某社区613例高血压患者的用药方案及其相关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613例患者中使用单片单方者119例(占19.4%),采用联合用药者共494例(占80.6%).传统复方降压制剂的使用率为55.8%(342/613).采取单片单方治疗的119例患者中发生并发症共74人次(62.2%),采取联合用药方案的494例中发生并发症300人次(60.7%);单片单方和联合用药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86,P>0.05).采取单片复方制剂的232例中发生并发症89人次(38.4%),其余给药方案的381例中发生并发症285人次(74.8%);单片复方制剂与其余给药方案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6.916,P<0.05).结论 传统复方制剂为当地社区高血压治疗的主流方案,已获得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 调查社区高血压人群抗高血压药物的应用情况,分析不合理因素,指导社区临床用药.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于2009年4月至6月对上海大华社区中3个居委和1个村的703例高血压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对用药品种、类型、联合用药及合理性进行分析.结果 在703例资料完整的高血压患者中,582例在服用高血压药物(82.8%),其中271例单用非复方制剂者治疗(38.5%),182例单用复方制剂(25.9%),2种药物联用的117例(16.8%),3种药物联用的12例(1.6%).包含单用复方制剂者在内合计有311例(53.4%)在服用2种及以上药物.服用钙离子拮抗剂(CCB)的患者266例,占服药人数的47.5%,服用复方制剂的205例,占35.2%.结论 联合用药比例明显高于单一用药,三联治疗中遵循高血压防治指南较少;CCB在社区高血压人群用药中占主导地位;非长效复方制剂使用比例较高;建议加强社区医生高血压用药规范性的培训和高血压患者的社区管理.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社区门诊高血压患者的用药情况,探索社区门诊治疗高血压的最佳用药模式。方法:对2012-2013年本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门诊药房3785张治疗高血压药物处方进行分析。结果:3785张处方涉及抗高血压药七大类31种,其中以钙离子拮抗剂(CCB)使用率最高。3785张处方中,采用单药治疗的占35.37%,两药、三药和四药联合治疗的分别占48.93%、12.87和2.84%。结论:高血压治疗必须遵循个体化原则,采用单药、两药、三药甚至四药联合治疗处方。联合用药尤其是两药联合用药治疗在社区门诊治疗高血压用药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4.
于景红 《吉林医学》2013,34(18):3646-3646
目的:探讨社区顽固性高血压的原因分析与治疗对策。方法:对80例顽固性高血压患者进行调查与分析,并结合其病情与并发症,查找其病因,然后针对其病因制定联合用药方案,比较治疗前后患者的心率、收缩压及舒张压。结果:①本组顽固性高血压的病因包括:假性高血压16例,治疗方案不合理44例,未考虑并发症8例,频繁换药12例;②治疗后本组患者心率、收缩压及舒张压较治疗前,均出现明显下降,且治疗前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社区顽固性高血压病发原因比较复杂,采取有效且无不良反应的抗高血压药物联合治疗方案,能够对社区顽固性高血压进行有效地控制。  相似文献   

5.
目的为了解社区中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采取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氯沙坦氢氯噻嗪单片复方制剂氯沙坦钾氢氯噻嗪片治疗对病情的控制效果。方法取2017年10月至2018年10月在本院接受诊疗且年龄在45~75岁的高血压患者相关资料进行分析,有200例,通过硬币随机方法将患者分为常规组与联合组,各有100例。常规组单纯用氯沙坦药物治疗,联合组患者采取氯沙坦联合氢氯噻嗪单片复方制剂方案治疗。在完成治疗后通过对患者疗效数据比较,归纳两种药物联合的单片复方制剂对社区中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结果在疗效方面,联合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常规组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记录两种干预模式下高血压并发症出现情况,常规组出现率显著高于联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诊疗社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时,制定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联合利尿剂单片复方制剂方案高效、安全,在控制血压的同时保障患者治疗依从性,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6.
李强 《当代医学》2013,(17):138-139
目的对高血压门诊患者降压药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方法抽取在2009年5月-2012年5月间门诊收治的符合临床诊断标准的高血压患者234例,统计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和降压药的应用情况,并对用药效果进行评估。结果 234例患者中单药使用者82例,占35.04%;联合用药治疗者152例,占64.96%,其中两药联合者146例,占62.39%,三药联合者6例,占2.56%。多药联合者所占比例较单药治疗者所占比例高(P<0.05)。单药治疗患者的血压控制达标者56例,达标率为68.29%,联合用药血压控制达标者129例,达标率为84.87%,其中两药联合的146例患者中,血压控制达标者123例,达标率为84.25%,三药联合的6例患者血压控制均达标,达标率为100.00%。多药联合治疗较单药治疗对血压控制达标效果更佳(P<0.05)。结论门诊降压药联合用药治疗的效果比较显著,临床应给予关注。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成都社区抗高血压药物使用现状及血压控制概况。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抽取6个社区、18岁以上居民共计5022人,对个体采用问诊、查体及填写统一调查问卷等方式收集相关资料。结果高血压患者规律治疗率为44. 49%,使用抗高血压药物87. 03%为指南推荐药物,各类药物(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β受体阻滞剂(B)、钙通道阻滞剂(CCB)、利尿剂(D))使用率分别为9. 25%、15. 02%、8. 70%、73. 12%和4. 03%。联合用药率为45. 28%,ACEI/ARB+CCB、ACEI/ARB+D、CCB+B、新型复方制剂等优选联合方案分别占20. 34%、1. 20%、7. 01%和11. 97%。治疗控制率为41. 31%,单用ACEI/ARB、β受体阻滞剂、CCB、利尿剂的患者血压控制率无统计学差异(P=0. 235); ACEI/ARB+CCB、ACEI/ARB+D、CCB+B联合方案及新型复方制剂患者血压控制率无统计学差异(P=0. 37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女性(OR=1. 346)、老年(OR=0. 595)、血脂异常(OR=0. 735)为血压控制率影响因素(P<0. 05)。结论成都社区抗高血压药物使用总体遵循指南规范,联合用药率、新型复方制剂和指南推荐的优选联合方案使用现状有改善。但在优选长效制剂、合理联合等方面仍存在不足,仍需加强合理用药指导和个体化高血压管理。  相似文献   

8.
成都社区医生高血压防治知识及社区高血压治疗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成都社区医生高血压防治知识及社区高血压治疗现状。方法成都市80%城区社区医生现场答卷调查高血压相关知识;随机整群抽样选取成都市城区、城乡结合区及1个县级社区卫生机构覆盖的人群作基线调查。结果55.8%医生知道〉35岁首诊须测血压,52.9%的社区医生知道中国高血压指南。21.4%医生接受过指南相关内容培训。社区高血压治疗的特点为:单药治疗比例高36.2%,老式复方制剂使用比例高29.22%,非正规物理治疗(仪器、磁疗等)比例高9.82%,联合用药比例低10.33%。社区医生对老式固定复方制剂缺乏了解但使用多。结论社区医生高血压防治知识有待提高。社区高血压治疗需规范和优化。  相似文献   

9.
目的:调查社区老年(≥60岁)高血压患者降压药物的使用情况.方法:通过直接问卷的方式,调查海盐县核电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560例,按年龄对其进行分组,分别对治疗率、达标率、降压治疗方法和用药种类、用药数量进行分析.结果:该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治疗率较高,达93.2%,但大多数为单药治疗(62.9%),联合用药者仅占37.1%,总达标率60.9%,且年龄越大者,达标率相对较低.使用药物以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受体阻滞剂、钙拮抗剂以及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为主,且联合用药的达标效果较好.结论:海盐县核电社区老年人高血压治疗率、达标率均较高,可能与社区高血压宣传以及文化、经济条件好有关,且部分患者侧重单药治疗,联合用药少以及群体用药依从关系等影响了药物达标效果.  相似文献   

10.
社区原发高血压患者抗高血压用药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调查社区医院抗高血压药物的使用特点和趋势,对其合理性进行科学分析,进而指导临床用药。方法:对社区高血压患者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和生化检测,进而对社区高血压病患者常用的抗高血压药从药物利用、联合用药情况及其使用的合理性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543例高血压患者中约55.4%有2~3种以上的危险因素,可控制危险因素肥胖、吸烟、饮酒和高血脂合并率分别为50.1%、30.2%、29.1%、33.7%。在服高血压药物患者中252例(46.4%)单用非复方制剂治疗,167例(30.8%)单用复方制剂,两种药物联用的110例(20.3%),三种药物联用的14例(2.6%)。使用频率最高的是钙离子拮抗剂(CCB ),其次是复方制剂,分别占服药人数的45.7%、33.3%。结论:联合用药比例低于单一用药,三联治疗中遵循高血压防治指南较少。建议增强对社区高血压患者进行高血压知识的宣传教育,普及高血压防治指南,切实提高对高血压的治疗率和控制率。  相似文献   

11.
计海龙 《吉林医学》2014,(14):97-98
目的:调查社区门诊高血压患者降压药物的应用情况,以指导规范用药。方法:对356例高血压患者进行相关病史资料收集和问卷调查,分析患者的用药名称、类型,联合用药及血压控制率等问题。结果:在356例高血压患者中,297例患者服用降压药物(83.43%),其中125例单用非复方制剂(42.09%),93例患者两种药物联合使用(31.31%),16例患者三种药物联合使用(5.39%),采用复方制剂63例(21.21%)。服用钙离子拮抗剂(CCB)179例,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105例;血管紧张素II受体拮抗剂(ARB)79例,β-受体阻滞剂40例;利尿剂13例。联合使用降压药物的患者血压的总控制率明显高于单一用药。结论:社区门诊高血压患者降压药物选择仍以单一和廉价药物为主,高血压控制率较低,规范社区高血压患者降压药物的合理应用,针对合并其他疾病的高血压患者采用联合用药方式,可有效控制高血压,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成都社区高血压现状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成都社区高血压及相关危险因素现状。方法整群分层抽样,分别抽取农村、城郊及城区社区各一个,对个体采用问诊、查体及实验室检测方式获得基线资料。结果 2008年成都市社区高血压患病率为21.78%,高血压患病率随着年龄增加而升高。高血压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分别为50.6%、37.9%、8.2%。体重指数、饮酒、血尿酸、胆固醇水平与收缩压和舒张压呈正相关。我市高血压用药仍以短效、复方制剂为主,社区联合用药方式占降压治疗的比率为34.58%,使用指南推荐联合方案的比例不足50%。结论我市社区高血压患病率增加,知晓率及治疗率提高,但控制率仍低。高血压患者常合并多种危险因素,社区在降压同时对危险因素的治疗重视不够,高血压指南推广有待加强,联合用药还需规范。  相似文献   

13.
上海四平社区高血压综合管理药物治疗情况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分析社区高血压综合管理用药情况,探索社区医师规范用药,提高社区高血压控制率.方法 将四平社区2009年高血压综合管理药物治疗情况进行归纳、分析、总结.结果 不同危险分层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75,P<0.05).低危、中危高血压患者以服用单品种高血压药物为主;高危、极高危高血压患者多需联合用药方能达到较好的控制效果.不同危险分层患者均有使用复方制剂者.随着年龄的增加需联合用药的比例增加.女性应用β-受体阻滞剂和复方制剂较男性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社区高血压综合干预能有效提高高血压控制率,高血压综合干预药物治疗不可或缺,全科医师规范合理用药尤其重要.  相似文献   

14.
根据上海市杨浦区长白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数据库中2009年所有高血压患者使用的降压药物,整理出患者降压治疗方案,剔除所有治疗方案不确定者(包括换药过频方案不确定者及偶尔来本中心就诊尚不能确定方案者),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4102例高血压患者药物使用情况为:钙拮抗剂(CCB)占45.6%,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占16.0%,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占3.6%,B受体阻滞剂占9.0%,利尿剂4.7%,复方制剂占21.1%。降压方案为:使用单药的占68.0%,二联用药的占29.3%,三联用药的占2.6%,四联用药的占0.1%,其中二联用药方案中以CCB为基础的占75.8%,三联及四联用药方案均以CCB为基础组合而成。提示,本社区门诊高血压患者使用降压药物种类和联合降压方案基本符合国际高血压治疗指南,但是单一降压药物使用比例较高,联合降压的比例仍偏低。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联合应用复方甘草酸苷片和派瑞松乳膏治疗湿疹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2-01~2013-12间确诊的98例湿疹患者,向患者说明不同用药方案并根据患者主观选择分组:单用复方甘草酸苷片(口服)患者48例为单药组,联合应用派瑞松乳膏(外用)和复方甘草酸苷片患者50例为联合组,评价两组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联合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8%,单药组为67%,两组数据间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联合组患者未发生不良反应,单药组患者仅1例(2.1%)主诉用药时有局部烧灼感,持续用药2 d后烧灼感消失,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应用复方甘草酸苷片和派瑞松乳膏治疗湿疹具有较好的疗效和安全性,且可有效减少单纯长期应用皮质类固醇用药可能带来的副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缬沙坦与氢氯噻嗪复方制剂联合治疗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为后期相关治疗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方法:选择收治治疗的8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作为此次试验研究对象。按照临床用药方案的不同,分为实验组(缬沙坦、氢氯噻嗪复方制剂联合用药)和参照组(缬沙坦单一用药)。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临床用药安全性。结果:对两组高血压患者的总有效率进行比较,实验组高于参照组,P0.05。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舒张压以及收缩压变化情况对比,实验组事实验前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缬沙坦联合氢氯噻嗪复方制剂治疗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效果显著,且无明显药物毒副作用,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鹤壁市农村社区原发性高血压治疗的现状和对策.方法:对淇滨区一个居住着3021人口的农村社区中的>35岁男女,通过社区卫生站从2007年以来就诊的高血压患者的档案提供的患者,进行面对面一对一调查.结果:该社区确诊为原发性高血压165例,依存性良好仅20%用药多为复方制剂和短效药,有效控制仅9%.结论:开展社区高血压知识宣传普及,加强社区基层医生培训,普及<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切实提高高血压的治疗率和控制率是防治原发性高血压最基本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社区高血压患者的用药现状和国家基本药物使用情况。方法调查社区高血压患者523例,按血压控制情况分为血压达标组和未达标组,进行自行设计问卷调查和访谈,统计患者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知晓和相关药物认知情况。结果社区高血压患者基本药物知晓率仅6.12%,其中服药率35.95%,服药患者中遵医嘱用药占30.85%,单药使用占59.04%,联合用药40.96%,使用国家基本药物的占24.47%,血压达标组患者服药率、遵医嘱率、测血压次数均高于血压未达标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本药物在社区高血压患者中知晓率、使用率较低,需要加强宣传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调查社区高血压人群抗高血压药物的应用情况,以指导规范用药。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方法,于2009年3月—8月对我院所管辖的社区452例高血压患者进行相关病史资料搜集及问卷调查,对用药名称、类型,联合用药等进行分析。结果在452例高血压患者中,343例患者服用降血压药物(75.88%),其中151例单用非复方制剂(44.02%),89例采用2种药物联用(25.95%),11例采用3种药物联用(3.21%),采用复方制剂92例(26.82%)。服用钙离子拮抗制剂(CCB)184例(53.64%),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61例(17.78%),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66例(19.24%),β受体阻滞剂51例(14.86%)利尿剂11例(3.2%),氨氯地平及复方降压片处于排序前两位。结论规范社区高血压患者降压药物的合理应用,可以干预各种危险因素,提高降压效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目的 了解社区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状况及降糖药物使用特点,为社区糖尿病患者的治疗提出改进意见.方法 根据社区卫生中心健康档案数据库,随机抽取糖尿病患者,采取问卷方式调查.结果 服药人数679人,血糖控制率24.15%.有33.98%的人合并心、脑、眼、肾、神经病变.以单药人次计算,磺脲类药物居首位,约65.98%,其次是二甲双胍,约48.31%.联合用药人数约占45.21%,其中以二甲双胍加格列奇特(或达美康)为主,占61.24%.结论 依据各类降糖药的作用机制和不同特点,社区降糖药物应用的分布是基本合理的,但血糖控制率却较低,提示我区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教育有待促进、治疗措施有待进一步加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