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生物岛-大学城隧道防水设计包含粘贴式防水层和结构混凝土自身防水,在施工过程结合采用了“降、截、堵、排”的处理措施,取得了比较好的防水效果,工程达到设计要求的二级防水标准。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1999年在碾北公路依安段太农大桥的桥面防水层及其生产和施工等方面的技术标准、施工要求和相关技术。重点总结了桥面防水施工技术的要点和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3.
胡锡斌 《中华建设》2012,(8):238-239
屋面渗漏、防水效果不佳是建筑工程中存在的质量通病,也是多年来一直未能很好解决的难题。它严重影响建筑物的正常使用,侵蚀建筑物结构主体,同时给人民的生产、生活带来诸多不便和不必要的经济损失。本文将分析当前屋面渗漏、防水存在的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探讨屋面防水的施工技术及施工质量保障措施。屋面渗漏、防水层的耐用年限短是目前工程质量中出现的比较严重的问题、防水质量的低劣是造成渗漏的最直接的原因。影响渗漏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在施工中人们往往忽略了选材、设计、管理维护,以致给工程质量留下后期隐患。近年来,虽然各种新型防水材料相继问世,但由于价格较高,缺乏施工经验,且耐久性还有待于进一步检验等原因,目前还是以采用较为廉价的材料为主。采用刚性防水和柔性防水相结合的办法,理论上可提高屋面的防水,而在实际施工中,或多或少地存在一些不够重视底层刚性防水层的现象,使得刚性防水层开裂,起鼓或渗漏,这样刚性防水层形同虚设,加上柔性防水层也存在其自身的缺点,因而"双重保险"也不能有效防止屋面渗漏。  相似文献   

4.
铝板幕墙挑檐檐沟防水技术,挑檐部分铝板幕墙与玻璃幕墙相连,既要满足设计外立面造型,又要追求整体美观效果,同时铝板挑檐檐沟还必须满足防水、排水的使用要求。施工中由于挑檐构造龙骨、防水基层、防水层、下水口管道安装、铝板安装等专业工种交接施工多,质量控制难度大。况且铝板幕墙挑檐檐沟防水施工技术,因为其具有较高的技术难度,施工中更要严加控制,在施工中边摸索,边试验,边施工,积极探索更好的防水施工技术。  相似文献   

5.
全防水复合衬砌隧洞结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一种有压输水隧洞复合衬砌结构与高密度聚乙烯(HDPE)自粘胶膜防水卷材结合技术,即:采用自粘型防水卷材作为主要防水层,配以混凝土自防水的复合衬砌防水体系。该技术适用于具有防水要求的双层衬砌结构输水隧洞。采用这种双层衬砌防水技术,可以将防水层从以往的径向防渗增强为径向、轴向、环向防渗,解决了输水隧洞因为外衬或内衬局部渗水而导致衬砌间窜水的现象,增加了结构耐久性。这种结构便于运行期间进行检修、排查渗漏点。该技术已成功地在北京市南水北调配套工程东干渠工程中大规模应用。  相似文献   

6.
根据坞罗水库工程地质条件,采用膨润土防水毯(GCL)对湿陷性黄土进行了处理.GCL具有工程造价低、施工速度快、防渗效果好等特点.铺设施工主要流程:基层处理及验收、防水毯铺设及验收、素土覆盖压实.施工时注意GCL的有纺织布面要向着结构物表面,防水层铺设后应在其上再铺设厚3~5 cm的水泥砂浆,以防止防水层接触水而发生早期水化.  相似文献   

7.
国内外地下工程防水技术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地下工程在施工和使用过程中,时刻都受到地下水的危害.杜绝水对地下工程的危害,是地下工程设计和施工的重要课题.本文介绍了国内外地下工程防水技术的发展状况和存在的问题.概述了围岩防水、结构自防水、附加防水层以及排水系统等防水技术,总结了地下工程细部构造和外墙施工缝、后浇带以及变形缝细部构造处理及施工方法.并从结构自防水、自防与附加层防水相结合、新防水材料的应用以及施工工艺几个方面对地下工程防水技术作了进一步展望.  相似文献   

8.
陈学仁 《北京水务》2004,(4):38-40,58
1概述 喷洒型防水技术是根据工程需要选择不同性质、特点和效果的喷洒型防水剂,直接喷在符合设计施工要求的各类建筑物体表面,形成不一定厚度的防水层,达到不同程度防渗、防水效果的一项技术.被喷洒的建筑材料主要包括:混凝土、水泥砂浆、水泥素浆、浆砌石、砌砖、普通水泥土和非松散型碱性土等.  相似文献   

9.
张华 《中华建设》2012,(12):242-243
损害公路隧道工程结构,影响公路隧道工程质量的一个很大的难题就是水损害,公路隧道设计和施工都格外重视防排水工程施工技术。公路隧道防水的概念分为狭义和广义两种,防水在狭义上是指由防水层、衬砌混凝土和背后压浆构成的公路隧道防止水渗漏的屏障;防水在广义上泛指防水、排水、截水和堵水。公路隧道防排水的概念有时又等同于广义上的防水概念。目前,我国公路隧道大部分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水渗漏问题,严重威胁着公路隧道的结构安全以及交通安全,导致巨大的人身伤害和经济损失。因此,提高公路隧道的防排水工程的施工技术就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0.
采用KS热熔胶作为PE复合土工膜的膜与坝面之间以及PE复合土工膜的布与APP改性沥青防水卷材之间的粘贴材料,在我国大坝坝面防水层施工中未见先例,既没有施工规范可循,也没有现成的施工经验可借鉴。事实证明这种方案在水库除险加固坝面防水上的应用是成功的,有推广价值,值得其他工程借鉴。  相似文献   

11.
随着隧洞和地下工程施工技术的发展,对结构防水的要求越来越高。南水北调中线北京段西四环暗涵工程在防水设计与施工中,借鉴了北京城市地铁的施工经验,采用复合式衬砌防水工艺。现着重介绍了暗涵工程中所使用防水板材的种类以及防水施工程序,阐述了防水板材的铺设工艺、施工特点和主要的技术要求,以供相关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12.
本文对防水混凝土的原材料要求进行了阐述,并介绍了影响防水混凝土抗渗能力的因素及提高防水混凝土抗渗能力的措施,对指导防水混凝土施工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3.
WT环保聚氨酯防水涂料是一种新型、无污染的环保型防水材料,它具有施工方便、粘结性能好、固化期短、防水效果好等优点、对它的技术特点、施工方法及其在高凤山电站工程的应用效果进行介绍,指出其作为工业厂房、民用建筑的屋面防水层材料是可行的,是一种值得推广应用的防水材料,  相似文献   

14.
混凝土防水是依靠混凝土本身的憎水性和密实性来达到防水目的,用在工程上,可起结构物的承重、围护、防水三重作用,防水混凝土一般有3种,即集料级配的防水混凝土,掺外剂的防水混凝土,采用特种水泥(如加气水泥、塑化水泥、膨胀水泥等)配制的防水混凝土,由于其组合材料本身的密实性,具有防水抗渗功能,因此,地下工程防水设计采用结构自防水技术较为广泛,并收到明显的技术经济效果。但是,由于混凝土结构防水的节点构造与施工质量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也出现一些渗漏事故,严重的影响到使用功能,所以结构防水关键技术应从以下方面入手。 一、地下工程防水设计应以结构自防水为主,提倡分级选料多道设防 地下防水工程要比屋面防水难度更大。它属于隐蔽工程,一旦出现渗漏修复处理较为困难,因此首先要把好设计关,地下工程渗漏多数并不是混凝土结构自身防水抗渗能力不够所产生的,而是诸多因素促成的,因此在设计时要对建筑的等级分级选标,’除考虑结构自防水外,还应做附加设防。选择外防外贴法,还是外防内贴法,要根据使用功能而定。在采用外防外贴法施工时,临时性保护墙铺设卷材应遵守规范规定。当施工条件受到限制时,即可采用外防内贴法铺贴卷材防水层。节点构造设计也要考虑止水带(止...  相似文献   

15.
采用KS热熔胶作为PE 复合土工膜的膜与坝面之间、PE复合土工膜的布与APP改性沥青防水卷材之间、PE复合土工膜的膜与膜之间、APP改性沥青彩砂面防水卷材之间的粘贴(或粘接)材料,在我国大坝坝面防水层施工中未见先例.事实证明,桥墩水库所选用的粘贴(粘接)材料在水库除险加固坝面防水中的应用是成功的,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16.
防水在工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文章通过对基层处理,防水层的制作工艺,防水层养护等方面详细阐述,以期能在今后的实际操作中起到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7.
增强防水混凝土隧道施工法科技人员在老营盘隧道施工中,采用BR型增强防水剂掺入混凝土中,施工缝用PE塑料百沟的增强防水混凝土防水新方法获得成功。该方法具有粘结力强、安全度高、防水效果好等优点,且不需专门机构,操作简便省时省力,提高工效近百倍。增强防水混...  相似文献   

18.
正对于路桥项目来讲,防渗水性能主要是由防水层的施工质量所决定的。防水层施工是保障路桥项目施工质量及施工收益的重要因素,也是保障路桥运营期间合理发展的基础与前提。桥梁建设施工期间,混凝土水泥是其重要的建材原料及施工技术,所以,严抓混凝土水泥施工质量是提高施工质量的重要方式之一,同时也是确保路桥防水施工接缝质量的措施。以下简要针对路桥项目施工防水层质量的控制内容进行分析,仅供参考。一、影响防水层施工质量的因素  相似文献   

19.
涂膜防水屋面的质量控制在施工过程中有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分析了涂膜防水屋面的质量要求并提出了提高涂膜防水屋面质量的措施,为工程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高分子卷材是高分子合成材料.可以制造成各种形状的片材.且渗透性很低.经常在各种人工结构中作为防水衬砌使用。这种防渗衬砌可以采用单一高分子防水卷材,也可以采用复合高分子防水卷材。在输水结构中采用高分子防水卷材始于二战后.从那时起.高分子防水卷材作为一种长期有效的防水层被用于隧道、水工隧洞、大坝和水库等各种水工结构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