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采用一体化悬浮澄清超滤组合工艺,研究组合工艺对以高岭土模拟浊度和腐植酸模拟天然有机物的不同配水水质处理效果,并用比通量和膜污染指数评价膜污染情况。结果表明:组合工艺处理效果稳定,出水浊度稳定小于0.1 NTU,对浊度、COD_(Mn)和UV_(254)的去除率分别能达到99%、62%和40%以上。通过膜污染指数看出,水质条件对膜污染影响显著。当进水腐植酸含量不变时,高岭土浊度越大,比通量衰减越缓慢,膜污染指数越小。从正交试验和相关性分析结果可知浊度是影响膜污染的显著因素,高岭土浊度与膜污染指数之间呈强负相关,表明高岭土浊度的存在,有利于降低腐植酸对膜污染影响,提高膜的耐污染性能。  相似文献   

2.
试验采用次氯酸钠对组合工艺之超滤膜组件进行在线化学清洗,旨在研究膜污染状况与特点。试验结果表明,水力清洗可有效恢复膜通量,反洗水加氯可有效延缓膜污染。在水力清洗废水中,相对分子质量大于1 k的有机物占有机物总量的87.3%,表明膜截留的大分子有机物可通过水力清洗使其从膜表明剥离;而在化学清洗废水中,相对分子质量小于1 k的有机物含量是水力清洗废水的2.6倍,故小分子有机物需要进行化学清洗方可恢复膜运行通量。化学清洗废水中的中性亲水和极性亲水组分分别占总溶解性有机物的44.9%和40.8%,水力清洗废水中的强疏水和弱疏水组分分别占总溶解性有机物的50.9%和23.6%,表明亲水性组分是造成膜不可逆污染的主要因素,而膜截留的疏水性物质可通过水力清洗将其从膜表面清除。  相似文献   

3.
4.
针对含铁锰地下水采用直接超滤工艺、曝气-超滤工艺和曝气-砂滤-超滤工艺对比研究了除铁除锰效果和膜污染特性。研究结果表明,超滤膜可以有效截留三价铁,但对二价锰的截留效果不佳;曝气-砂滤-超滤组合工艺可以显著提高除铁除锰效果和工艺稳定性,超滤出水铁和锰含量达0.10 mg/L和0.02 mg/L。此外,SEM分析结果发现,预处理工艺对滤饼层形态有显著影响,直接超滤工艺和曝气-超滤工艺的滤饼层较松散,曝气-砂滤-超滤工艺形成的致密滤饼层是造成其运行后期跨膜压差快速增长的重要因素;EDS及XPS分析表明膜表面的滤饼层主要由三价铁颗粒组成,是造成膜污染和跨膜压差的主要成分。  相似文献   

5.
针对某污水处理厂特殊的水质特点,同时为提标改造工艺方案的确定提供技术依据,开展了工艺流程为MBBR+S-CMF(混凝沉淀+超滤)+臭氧催化氧化的中试试验,以验证该工艺方案的可行性,同时着重研究了各个工艺单元对于降解CODcr的降解效率。结果表明:(1)系统稳定运行期间,出水各水质指标均能够稳定达标,对于CODcr、BOD_5、NH_3-N、TN、TP、SS的平均去除率分别达到79.2%、95.8%、91.9%、86.8%、94.3%、96.7%;(2)经过MBBR单元和混凝沉淀处理后,CODcr平均值为38.4mg/L,可平均去除55.3mg/L,平均去除率为59.0%;(3)经过S-CMF单元处理后,CODcr平均值为32.3mg/L,可平均去除6.12mg/L,平均去除率约为6.5%;(4)经过S-CMF单元处理后CODcr平均值为19.5mg/L,可平均去除12.8mg/L,平均去除率约为13.7%,每天的出水水质均达到了排放标准;(5)各单元中,臭氧催化氧化对于UV_(254)的去除率最高,为41.0%。研究结果表明,MBBR+S-CMF(混凝沉淀+超滤)+臭氧催化氧化工艺能够保证各出水水质稳定达标,为提标改造提供了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6.
以重庆江河水源水为研究对象,考察混凝-超滤工艺膜污染情况。结果表明,在超滤膜膜组件处理江河水的过程中,随着膜组件运行时间的延长,膜组件会出现一定程度的污染状况,其跨膜压差的增加和膜通量的下降表现了膜污染程度。通过混凝-平板式膜滤组合工艺处理水样运行25 min,跨膜压差上升量占总上升量的73%,之后随着过滤时间的延长跨膜压差呈现上升趋势,并且上升较为缓慢,通过物理清洗膜通量可恢复为到原始通量的94%。通过混凝-中空纤维式超滤组合工艺处理水样运行15 min,膜压差上升量占总上升量的82%,之后随着过滤时间的延长跨膜压差呈现上升趋势,且上升较为缓慢,通过物理清洗膜通量可恢复为到原始通量的98.5%。  相似文献   

7.
针对混凝-超滤短流程工艺在特大洪水发生后出现的超滤膜堵塞问题,采用强化混凝、预氧化以及高效膜清洗等工艺,以跨膜压差TMP和膜比通量SF等为参数,研究控制膜污染的优化运行条件。结果表明,优化工艺条件为:混凝剂聚合氯化铝的投加量为7 mg/L,混凝时间为15 min;预氧化剂选用质量浓度1.5 mg/L的次氯酸钠;物理清洗周期为30 min;维护性化学清洗采用质量浓度400 mg/L的次氯酸钠溶液,清洗时间设为80 min;离线性化学清洗分为碱洗(氢氧化钠)和酸洗(盐酸)。该工艺可有效缓解混凝-超滤短流程运行过程中膜污染的情况,可为水厂工艺提标改造提供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8.
鲁剑  徐国勋 《净水技术》2011,30(5):67-71
试验采用高密度澄清池—内压式超滤组合工艺,以模拟微污染地表水为处理对象,研究了组合工艺对浊度、CODMn、UV254、NH3-N等污染物质的去除效果,探讨了反冲洗的操作条件。研究表明,在最佳运行条件下,组合工艺对浊度、CODMn、UV254和NH3-N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99.85%、43.23%、40.85%和63.72%,系统保持平稳运行;当膜通量降低到初始通量的70%时,组合工艺的工作周期比单独超滤工艺过滤持续时间延长了大约4倍左右;当要达到同样的反洗效果时,增加反洗持续时间比缩短反洗周期更有效。  相似文献   

9.
反渗透海水淡化的预处理能够有效控制膜污染,延长反渗透膜使用寿命。采用多介质过滤-超滤组合工艺对热法海水淡化浓盐水预处理进行了中试研究,组合工艺产水直接进入反渗透海水淡化除盐单元。中试结果表明,采用此组合工艺可将热法海水淡化浓盐水的浊度和SDI15值分别降至0.1 NTU和1.0以下,产水可直接安全进入后续反渗透海水淡化单元。反渗透单元脱盐率平均值为98.7%,对热法海水淡化浓盐水除盐具有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在某含铁渗滤液卷管式反渗透(STRO)应急减量项目运行期间,膜组件流道内生成不明胶状物,造成了严重的膜污染。通过胶状物酸溶分析及膜酸洗水水质分析,发现该胶状物的生成与水质中的高含铁量相关,同时对膜片的扫描电镜分析进一步证实了膜面发生的污染为有机物-铁的复合污染。根据该污染机理对渗滤液开展浸没式微滤及PAC混凝沉淀预处理中试验证实验。实验结果可得,浸没式微滤对原水总铁的去除率约为50%,然而STRO系统在70%回收率下处理微滤产水的污染周期仅为60 h,换用碟管式反渗透(DTRO)后可将污染周期延长至120 h;采用1 500 mg/L PAC加药量的混凝沉淀工艺对总铁有80%的去除率,且混凝产水对后端STRO污染趋势显著降低,STRO在70%回收率下污染周期大于200 h,并在提高膜回收率至75%后STRO污染周期依然超过120 h。综合分析可得STRO、DTRO对浓水侧浓水的铁耐受质量浓度分别为8、16 mg/L左右。现场可根据实际需求采用浸没式微滤+DTRO或PAC混凝沉淀+STRO的组合工艺,保证整体工艺的稳定运行。  相似文献   

11.
《应用化工》2019,(12):2924-2929
采用微絮凝-曝气-超滤组合工艺处理地表天然水体,硫酸铝作为混凝剂,研究曝气量对该工艺膜污染的影响。实验发现,当曝气量为20mL/min时,生成的滤饼层达到2.9μm,随着气体的引入,冲刷及扰动作用可以有效抑制滤饼层的形成,装置在60 mL/min的曝气量作用下,超滤膜的跨膜压差增长速率最低,超滤膜的过滤性能最好。当曝气量超过60 mL/min时,膜污染加剧,微絮凝生成的絮体被气泡打碎,絮体分形维数增大,生成的滤饼层更加密实,絮体破碎释放的有机物加重膜孔堵塞。因此,选择合适的曝气量对缓解膜污染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2.
《应用化工》2022,(12):2924-2929
采用微絮凝-曝气-超滤组合工艺处理地表天然水体,硫酸铝作为混凝剂,研究曝气量对该工艺膜污染的影响。实验发现,当曝气量为20mL/min时,生成的滤饼层达到2.9μm,随着气体的引入,冲刷及扰动作用可以有效抑制滤饼层的形成,装置在60 mL/min的曝气量作用下,超滤膜的跨膜压差增长速率最低,超滤膜的过滤性能最好。当曝气量超过60 mL/min时,膜污染加剧,微絮凝生成的絮体被气泡打碎,絮体分形维数增大,生成的滤饼层更加密实,絮体破碎释放的有机物加重膜孔堵塞。因此,选择合适的曝气量对缓解膜污染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3.
生物预处理-超滤净水工艺对不同分子量有机物的去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跌水曝气生物接触氧化、砂滤和UF膜分离的联用技术工艺对太湖原水进行试验。有机物分子量分布测定结果表明:生物接触氧化单元对分子量小于0.5k的有机物去除率最高,其次是分子量介于1~3k的有机物;砂滤单元对分子量大于lOOk的有机物去除率最高;超滤单元对分子量介于lO-lOOk的有机物去除率最高,其次是分子量大于100k的有机物。综合评价认为:生物接触氧化、砂滤和UF膜分离联用技术工艺处理微污染水源水是合理的。  相似文献   

14.
马蓉  吕锡武  李发战 《水处理技术》2005,31(12):74-75,79
本试验研究了用超滤组合工艺处理微污染水源的效果.探讨了该组合工艺出水的安全性及消毒方法.试验中采用的预处理技术是生物接触氧化和砂滤.研究表明,水温较低时,预处理对浊度、藻类和氨氮都有较好的去除效果,但对亚硝酸盐氮和有机物的去除作用有限;超滤膜除浊、除藻效果显著.该纽合工艺出水为生物不稳定水,并且有致突变性;要制备优质饮用水应改进工艺或应用新型消毒方法.  相似文献   

15.
增强型聚醚砜超滤干膜的研制及中试放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报道了聚醚砜超滤干膜的试制和中试放大的研究情况,分析了溶剂、致孔剂及聚合物分子量和粘度对膜性能的影响,并进行了成膜条件和膜干燥温度的变化对膜性能改善的对比试验,简单揭示了膜的微观结构及膜的耐溶剂特性,最后着重介绍了超滤膜的中试放大、连续化、机械化的制备情况,以及将膜装入5m^2膜面积的超滤器上的运行结果。  相似文献   

16.
低压膜净水过程中的膜污染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低压膜(LPM)技术在饮用水处理和废水回用等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但膜污染会消耗更多的能源,增加运行和维护费用,是制约其发展的瓶颈。膜前预处理技术与低压膜组合工艺已被广泛用在减轻膜污染、提高污染物去除率和膜通量等方面。膜前预处理技术可以改变水中分子与颗粒物的尺寸,影响污染物之间和污染物与膜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抑制不良微生物的生长或去除可生物降解的污染物,从而影响膜过滤性能。此外,采用适当的操作方式(如运行方式,反冲洗,曝气)也可以有效地减轻膜污染。该文介绍了近年来国内外各种预处理技术和操作条件在控制低压膜污染的最新研究进展,并阐述了其在缓解膜污染方面的机理。  相似文献   

17.
混凝超滤作为海水淡化预处理工艺中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海水淡化反渗透预处理工艺--混凝澄清和超滤组合工艺进行了中试研究.在水质、水温差别较大的两个海域进行了海水混凝澄清和超滤组合工艺的试验,考察了海水混凝澄清效果与絮凝剂种类、用量的关系,比较了3种超滤膜的处理效果及其差异,同时,提出了超滤膜通量优化的简便方法.结果表明:该工艺对海水水质变化具有较强的适应性,产水满足反渗透进水要求;海水絮凝剂宜选铁盐,投加量和海水中胶硅含量成正比.  相似文献   

18.
针对东北某水源地汛期后冬季低温水质特点,开展混凝-超滤短流程工艺膜污染机理研究,利用Box-Benhnken Design(BBD)中心组合实验和响应面分析法,确定水温、膜通量、聚合氯化铝(PAC)投加量3个因素为自变量,归一化膜比通量(NSF)为响应值,研究他们自变量之间的交互作用。结果表明,水温高于4℃,膜通量和PAC投加量对膜污染的影响均显著;水温低于4℃时,膜通量和PAC投加量对膜污染的影响不显著。采用傅里叶红外光谱仪和扫描电镜对污染后的超滤膜进行微观检测,发现膜丝表面吸附的污染物以高岭土为主,腐殖酸为辅。通过氢氧化钠(质量浓度2 g/L,2 h)和盐酸(质量浓度5 g/L,5 h)浸泡的离线性化学清洗方法可去除膜孔内堵塞的污染物,有效缓解膜污染。  相似文献   

19.
考察了4种超滤组合工艺(精滤-超滤、精滤-活性炭-超滤、精滤-活性炭-精滤-超滤和混凝沉淀-超滤)对城市污水的深度处理效果.结果表明,4种超滤组合工艺对浊度的去除率都很高,最高达92.2%,均能保证出水浊度低于1 NTU,说明超滤膜对浊度的去除效果很好;4种超滤组合工艺对有机物的去除率比较高,其中精滤-活性炭-精滤-超滤对有机物的去除效果最好;超滤膜对TN和NH_3-N的去除率比较低;4种超滤组合工艺的初始膜通量不同,精滤-活性炭-精滤工艺出水通量下降较快.  相似文献   

20.
超滤处理豆腐废水的膜污染及清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中空纤维膜超滤豆腐废水,提取大豆低聚糖,对膜污染及其清洗进行了研究。探讨了不同清洗剂和不同清洗方法对膜通量的恢复效果;对清洗温度及其压力进行了优化;清洗后膜通量恢复率可达90%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