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重症手足口病患儿血浆及脑脊液中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于2013年1月-12月收治住院的手足口病患儿78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严重程度分为为重症组35例、轻度组43例,测定两组患儿治疗前后血浆及脑脊液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水平,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重症组治疗前血浆、脑脊液NSE水平分别为(24.8±5.1)μg/L、(33.5±6.7)μg/L,均显著高于轻度组(P〈0.05)。治疗后,两组血浆、脑脊液NSE水平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重症组脑电图异常、MRI异常分别为27例(77.1%)和21例(60.0%),均高于轻度组(P〈0.05);治疗后CSF阴转率重症组低于轻度组(P〈0.05);住院时间重症组长于轻度组(P〈0.05)。结论重症手足口病患儿血浆及脑脊液中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水平较高,测定其水平有助于手足口病病情严重程度评估,具有临床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2.
杜兴媛  蒋虹 《广西医学》2014,(1):118-119
目的探讨脑脊液、磁共振成像及脑电图检查在手足口病并发神经系统损害早期诊断中的价值。方法65例重症重型手足口病患儿分别行脑脊液、磁共振及脑电图检查。结果脑脊液、磁共振、脑电图检查异常率分别为89。2%、40.0%、42.3%。脑脊液检查结果以压力增高及细胞计数增高为主的无菌性脑炎改变;MRI显示病变主要累及中脑与延髓;脑电图表现为背景波异常慢化或低平,缺乏特异性。结论脑脊液检查是手足口病并发神经系统损害首选且最有价值的方法,MR/能够清楚显示病变的部位、范围,脑电图检查有助于判断脑功能受损情况。灵活选用不同检查方法,或3种方法联合应用有助于早期诊断手足口病伴神经系统损害。  相似文献   

3.
孙英红  张立明  杨海明   《中国医学工程》2010,(2):121-121,123
目的观察手足口病(HFMD)患儿血清及脑脊液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的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本文128例HFMD患儿均符合HFMD诊断标准[1],根据有无重症趋向分为重症组和普通组。健康对照组为80例小朋友作健康体检者。脑脊液及血清NSE检测应用电化学发光法测定。结果 1.治疗前两HFMD组血清NSE(sNSE)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HFMD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重症组高于普通组(P〈0.05)。治疗后HFMD组sNSE水平及重症组脑脊液NSE(csf-NSE)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重症组脑脊液及血清NSE水平呈显著正相关(r=0.792,P〈0.01)。结论 HFMD病理过程存在不同程度的神经元损害;sNSE的变化与病情轻重相关;部分患儿sNSE升高出现于病情恶化之前,可早期反映脑损害的程度。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手足口病并脑炎患儿S100β、脑脊液及脑电图检查的临床特点,以便提高重症手足口病的诊断率,为今后手足口病并脑炎患儿提供有力的诊断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8月本院收治的手足口病住院患儿405例。根据是否合并脑炎将其分为普通组(手足口病)304例和重症组(手足口病合并脑炎)101例。均进行S100β、脑电图检查,普通组中脑电图检查异常患儿和重症组进行脑脊液检查,比较两组检查结果,分析各指标的相关性。结果:普通组血清S100β水平低于重症组(P0.05);普通组脑电图轻、中、重度异常率均明显低于重症组(P0.05);普通组脑电图异常患儿脑脊液白细胞计数、蛋白质定量水平均低于重症组(P0.05);S100β水平、脑电图异常率与脑脊液白细胞、蛋白质定量均呈正相关(P0.05),S100β水平、脑电图异常率、脑脊液白细胞、蛋白质定量和病情的严重程度均呈正相关(P0.05)。结论:血清S100β、脑脊液及脑电图检查在手足口病并脑炎患儿的诊断中具有较高临床意义,且S100β、脑电图可作为筛查重症手足口病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5.
刘均喜  刘举  蒋林 《中外医疗》2011,30(14):4-5,7
目的研究手足口病并发脑炎的脑电图(EEG)、磁共振成像(MRI)及脑脊液(CSF)的表现特点,探讨脑电图、磁共振及脑脊液在小儿手足口病并发脑炎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对32例手足口病并发脑炎患儿行脑电图、磁共振及脑脊液检查,并将观测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在该组资料中,脑电图阳性检出率最高,为90.6%,磁共振阳性检出率为62.5%,脑脊液阳性检出率为65.62%,脑电图与磁共振检查的阳性检出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χ2=7.05P〈0.05),有统计学意义;脑脊液与磁共振检查的阳性检出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χ2=0.067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脑电图对小儿手足口病并发脑炎的敏感性高,但特异性低,磁共振成像与脑电图和脑脊液相比,能够清楚显示病变的部位、范围,为手足口病并发脑炎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EV-7l感染对手足口病患儿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的影响,探讨其感染与神经系统损伤的相关性,为潜在神经系统损伤的早期干预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随机收集2011年4月至2012年11月间在本院儿内科治疗的100例手足口病患儿的临床资料,依据血清EV-71抗体检测结果分为阳性组43例和阴性组57例;同时选择在本院保健科进行体检的健康儿童80例作为对照组。应用电化学发光法进行血清NSE含量测定。对手足口病组和对照组、EV-71阳性组和阴性组血清NSE值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手足口病组和对照组比较,血清NSE水平偏高,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EV-71阳性组和阴性组患儿比较,血清NSE水平明显高于阴性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O.or)。结论手足口病患儿血清NSE水平较正常儿童有明显偏高,EV-7l阳性患儿最为明显,提示手足口病患儿较正常儿童易并发神经系统损伤,EV-71感染的手足口病患儿神经系统损伤相对更为严重。  相似文献   

7.
目的测定病毒性脑炎(病脑)患儿血清和脑脊液(CSF)中的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S-100β蛋白(S-100β)的含量,并探讨其对病脑患儿脑损害的评估价值。方法采用电光法和双抗体夹心ELISA法分别测定了57例病脑及31例对照组患儿血清和脑脊液NSE和S-100β含量。结果病脑组血清和CSF中NSE和S-100β含量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均〈0.01);重症组血清和CSF中NSE和S-100β含量又高于轻症组(均〈0.01)。结论血清和CSF中NSE和S-100β含量增高可作为病脑脑实质损伤的重要指标。其含量的高低于神经元、胶质细胞的损害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8.
张晓   《中国医学工程》2014,(5):179-179
目的探讨血清S-100β、脑电图及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对儿童重症手足口病的综合评价。方法对我院收治的100位手足口患者进行研究调查,其中30例患者的确认为重症患者。对患者进行S-100β、脑电图及脑干听觉诱发电位进行测定。结果重症手足病患者脑电图异常率、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异常率和血清S-100β浓度均高于普通手足口病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结合血清S-100β、脑电图及脑干听觉诱发电位进行测定,能够更加准确地判断重症手足口疾病。  相似文献   

9.
汪明辉   《中国医学工程》2014,(10):105-105
目的分析托吡酯对重症病毒性脑炎患儿血清和脑脊液神经元特异性烯醇酶(NSE)的影响,以供参考。方法将我院2011年7月-2013年8月收治的重症病毒性脑炎患儿60例纳入本研究,随机分组。对照组患儿接受常规综合治疗,试验组患儿在此基础上给予托吡酯治疗。对比两组患儿治疗前后血清和脑脊液NSE的变化。结果与治疗前对比,治疗10 d后患儿血清和脑脊液NSE水平明显下降,其中试验组NSE下降幅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经统计学分析后认为有意义(P〈0.05)。结论采用托吡酯辅助治疗重症病毒性脑炎,可降低血清和脑脊液NSE,减少神经元损伤,对患儿的预后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EV71型手足口病(HFMD)患儿血清心肌酶谱的变化,并探讨其临床价值。方法 EV71型手足口病患儿111例为HFMD组,其中重症病例87例,普通病例24例;选取67名健康体检儿童作为对照组。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两组血清心肌酶谱水平。结果 HFMD组心肌酶谱各项指标及异常率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或P〈0.05),HFMD重症病例组CK-MB的异常率明显高于普通病例组(P〈0.05)。结论对EV71型手足口病尤其是重症患儿进行心肌酶谱检查,有助于了解心肌损伤情况,以便及时采取积极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检测分析热毒宁、喜炎平及炎琥宁注射液治疗重症手足口病患儿治疗前后血清中NSE数值的变化,探讨不同药物治疗重症手足口病的疗效差异。方法将明确诊断的90例重症手足口病患儿随机分为热毒宁组、喜炎平组及炎琥宁组,每组各例30例。两组均按2010年卫生部颁发的治疗方案,按照分组分别给予热毒宁、喜炎平、炎琥宁静脉滴注,各组治疗7 d后检测血清中NSE的含量变化。结果热毒宁组血清中NSE的含量低于喜炎平组(P〈0.05),喜炎平组及炎琥宁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热毒宁治疗重症手足口病疗效确切,喜炎平及炎琥宁疗效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血清和脑脊液的几种细胞因子与手足口病的关系。方法:分别选取普通手足口病患儿、重症手足口病患儿和同期非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患儿各26例,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各组患儿的血清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8、IL?12亚单位P40(IL?12P40)、IL?15、干扰素诱导蛋白(interferon?inducible protein,IP)?10和脑脊液细胞因子IL?8、IP?10水平,并分析细胞因子与病毒感染、病情轻重的关系及其在脑脊液与血液的分布。结果:①重症组血清IL?12P40、IL?15、IP?10水平较对照组显著升高,普通组血清IL?8、IP?10以及IL?12P40较对照组升高,血清IL?8、IP?10在重症组中较普通组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②手足口病重症组急性期,脑脊液IL?8、IP?10较对照组及恢复期均显著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③重症手足口病患儿中,EV71阳性患儿脑脊液IL?8浓度要高于EV71阴性的浓度,而血清结果相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④重症组急性期IL?8在脑脊液中的分布水平高于血清。结论:血清细胞因子IL?12P40、IL?15及脑脊液细胞因子IL?8、IP?10参与了重症病例的发病过程。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流行性乙型脑炎(乙脑)患儿脑脊液、血清白介素1β(IL-1β)与神经元特异性烯醇酶(NSE)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50例乙脑患儿为观察组,按Glasgow评分分正常组17例,轻度组20例,重度组13例。检测极期、恢复期脑脊液及血清IL-1β、NSE含量,并与20例非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患儿进行对照。IL-1β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法检测,NSE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测定。结果:乙脑患儿脑脊液、血清中IL-1β及NSE含量在极期、恢复期皆比对照组显著增高(P均〈0.01),且增高程度与病情严重程度相平行(P〈0.01)。脑脊液与血清IL-1β含量及脑脊液与血清NSE含量分别呈正相关(P〈0.01),脑脊液IL-1β与NSE含量及血清IL-1β与NSE含量亦分别呈正相关(P〈0.01)。结论:脑脊液及血清IL-1β,NSE含量测定对乙脑患儿脑损伤程度及临床病情的判断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血清和脑脊液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在小儿病毒性脑炎诊断中的意义.方法:对53例病脑患儿入院后72 h内行腰穿测颅压,留取脑脊液NSE(CSF-NSE)标本1 ml, 同步抽取2 ml静脉血测定血清NSE(S-NSE),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法测定.对照组为同期住院怀疑有神经系统疾病,最后经脑脊液、脑电图、CT、MRI等检查除外神经系统疾病的儿童共16例.结果:病毒性脑炎患儿 S-NSE和CSF-NSE浓度较对照组明显升高,NSE活性与颅内压成正直线相关,与Glasgow昏迷评分(简称GCS)呈负相关.结论:S-NSE和CSF-NSE测定是小儿病毒性脑炎诊断、判断病情程度、预后估计的有效的指标.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重症手足口病伴有神经系统损伤患儿脑脊液常规和生化检查结果,为早期识别危重症手足口病患儿提供指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4~7月,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儿科伴有神经系统症状重症手足口病患儿的一般临床资料和脑脊液常规生化检查测定数据。结果:84例重症患儿脑脊液白细胞计数增高65例(77.38%),脑脊液白细胞数、分类及生化检查结果在各年龄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脑脊液改变大体符合病毒性脑炎。结论:重症手足口病患儿伴有神经系统损伤的脑脊液以病毒性脑炎改变多见,早期进行脑脊液检查有利于重症患儿的早期诊断及治疗。  相似文献   

16.
[摘要] 目的: 探讨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euron specific enolase,NSE)及血糖的检测结果在小儿手足口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儿科收治的手足口病患儿138例,按临床表现分为普通组(80例)和重症组(58例),所有患儿均采用咽拭子PT PCR法检测肠道病毒71型(EV71),在发病24~48 h内检测血清NSE质量浓度,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糖值(微量血糖)。结果: 发病24~48 h内,重症组NSE水平及微量血糖水平明显高于普通组(P均<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EV71阳性组NSE水平及微量血糖水平明显高于阴性组(P<0.01,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重症手足口病患儿早期NSE水平、血糖水平明显升高,EV71阳性者尤其明显,NSE和血糖水平越高病情越重,早期NSE水平与微量血糖一样可作为预测患儿病情严重程度的早期敏感指标。  相似文献   

17.
重症手足口病114例的脑脊液检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健  欧阳清 《广西医学》2011,33(2):244-245
目的 探讨重症手足口病患儿脑脊液变化特点.方法 对114例重症手足口病患儿进行脑脊液常规检查及生化检测.结果 114例重症手足口病患儿脑脊液白细胞数计数增多73例(64.0%),脑脊液生化指标异常不明显,各年龄段生化检测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重症手足口病患儿脑脊液白细胞增高多见,对有神经系统症...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热性惊厥(FC)患儿血清、脑脊液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的浓度变化情况,探讨他们与FC后脑损伤的可能作用.方法本研究纳入52例热性惊厥患儿(其中单纯型24例,复杂型28例)和28例对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对照组)均在发病24h内检测血清和脑脊液EPO、NSE浓度,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复杂型FC组血清、脑脊液EPO浓度分别为3.63±0.92mU/ml、13.46±2.82mU/ml,NSE分别为9.30±1.83ng/ml、33.17±11.17ng/ml;单纯型血清、脑脊液EPO浓度分别为3.11±0.56mU/ml、10.26±2.67mU/ml,NSE分别为8.32±1.90ng/ml、25.25±8.86ng/ml,对照组血清、脑脊液EPO和NSE浓度分别为2.58±0.73mU/ml、8.25±2.40mU/ml和6.64±2.01ng/ml和17.97±5.28ng/ml,FC组发作后24h内血清和脑脊液EPO、 NSE浓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复杂型患儿血清和脑脊液EPO和血清NSE浓度也高于单纯型(P<0.05).FC组脑脊液EPO浓度与血清EPO浓度存在正相关(r=0.562, P=0.000),脑脊液NSE浓度也与血清NSE浓度正相关(r=0.479,P=0.000);血清EPO与脑脊液、血清NSE分别存在相关(r=0.354, P=0.010; r=0.344, P=0.013),脑脊液EPO浓度与血清NSE有正相关(r=0.500,P=0.012).结论 FC发作后早期即可引起脑脊液和血清EPO、NSE浓度的显著升高,且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提示惊厥后脑损伤程度越严重,脑脊液EPO升高也越显著,脑脊液EPO、NSE均可能是早期预测FC后脑损伤的程度的指标之一,推测EPO可能参与了早期FC后脑损伤的发生发展机制,并提示惊厥后血脑脊液屏障的通透性改变起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儿童手足口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临床仪器检查,探讨儿童手足口病合并病毒性脑炎的相关因素。方法对2009年至2010年收治的30例单纯手足口病患儿及30例手足口病合并病毒性脑炎患儿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结果及相关仪器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结果 (1)临床表现:手足口病合并病毒性脑炎患儿多有发热(66.7%)、脉搏异常(20.0%)、血压异常(26.7%)及神经系统异常临床表现(70.0%)(与单纯手足口病组比较,χ2=23.25、6.67、9.23和32.31,P均〈0.01)。(2)实验室检查:手足口病合并病毒性脑炎患儿常表现为白细胞〔(11.42±3.34)×109/L〕及血糖〔(6.34±1.65)mmoL/L〕高于单纯手足口病组(t=14.24及13.39,P均〈0.01)。(3)临床仪器检查:手足口病合并病毒性脑炎患儿易出现脑电图(70.0%)、心电图(30.0%)及X线胸片(70.0%)异常(与单纯手足口病组比较,χ2=32.31、10.59和32.31,P均〈0.01)。结论单纯手足口病患儿多表现为手、足、口腔等部位的斑丘疹、疱疹,而手足口病合并病毒性脑炎患儿,除手、足、口腔等部位出现斑丘疹、疱疹外,还有体温、脉搏、血压、神经系统异常临床表现及辅助检查异常。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手足口病患儿血清神经元烯醇化酶(NSE)、降钙素原(PCT)、S100β蛋白及神经肽Y(NPY)表达水平与病情的关系。方法收集手足口病患儿112例,根据病情程度分为轻度组(n=48)、重度组(n=40)、危重组(n=24)。对比患儿血清及脑脊液血清神经元烯醇化酶(NSE)、降钙素原(PCT)、S100β蛋白、神经肽Y(NPY)水平。结果重度组血清和脑脊液中NSE、PCT、S100β、可溶性血管间黏附分子1(s VCAM-1)及NPY水平均明显高于轻度组(P0.05),危重组血清和脑脊液中NSE、PCT、S100β及NPY水平均明显高于重度组和轻度组(P0.05)。结论动态监测手足口病患儿血清、脑脊液中NSE、PCT、S100β及NPY水平变化,可了解患儿的神经元受损及病情情况,故对重症手足口病的早期发现及及时干预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