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通过观察大蒜素对人胃癌细胞增殖、凋亡及凋亡过程中Caspases-3和Caspases-8活性的影响,探讨大蒜素诱导凋亡的机制.方法:采用MTT法检测用药后胃肿瘤细胞的增殖;流式细胞仪分析凋亡细胞;用Caspases-3和Caspases-8活性试剂盒检测Caspase变化.结果:大蒜素对胃肿瘤细胞BGC-823、SGC-7901和MKN-28增殖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72 h IC50分别为65.72、83.16和156.23 μmol/L;60 μmol/L 的大蒜素作用24 h后,3种胃肿瘤细胞的凋亡率分别为(21.57±0.83)%、(12.31±0.45)%和(10.97±0.54)%,均高于对照组,P<0.01;大蒜素能活化3种胃肿瘤细胞的Caspases-3和活化BGC-823细胞中Caspases-8.结论:大蒜素诱导人胃肿瘤细胞凋亡过程中,Caspases-3的活化起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大蒜素治疗慢性胃病的临床应用观察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近年来,大蒜素对慢性胃病及胃癌的防治已经引起国内外研究人员的重视。1991年3月至1993年3月,我们与日本文部省海外癌研究小组合作,在胃癌高发区辽宁省庄河市对慢性胃病患者进行了大蒜素临床治疗观察。现将初步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从效应细胞、肿瘤细胞及细胞因子的变化等方面综述近年来胃癌免疫逃逸机制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4.
胃癌侵袭和转移分子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胃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 ,占消化道恶性肿瘤第一位 ,癌细胞侵袭和转移是影响其疗效的主要原因。胃癌侵袭和转移的过程非常复杂 ,从分子水平可将其归纳为:粘附分子介导癌细胞与正常细胞、细胞外基质(ECM)进行粘附 ;癌细胞释放多种蛋白水解酶降解所粘附的组织 ;水解酶使胃癌细胞粘附部位形成空隙 ,从而使胃癌细胞向纵深方向或远处运动 ;着床的癌细胞在多种促血管生成因子的作用下形成新生血管 ;癌细胞通过自身机制逃避宿主免疫监视系统的杀伤作用得以生存增殖。明确胃癌侵袭和转移具体的分子机制 ,采取有效的阻断转移 ,对估计预后…  相似文献   

5.
吴道澄  徐梁 《癌症》1994,13(6):497-499
丝裂霉素C是目前广泛应用于消化道肿瘤的重要化疗药物,其抗肿瘤作用显著,但毒副作用较大,如制成免疫脂质体则可减少对正常细胞的毒性,提高对肿瘤细胞的杀伤作用,并实现靶向给药。由于MMC为水溶性药物,脂质体难以包裹,因此本研究首先将MMC与油酸反应制成了油酸MMC,使其从水溶性化为脂溶性,然后用改良的逆相蒸发法制备了油酸MMC脂质体,再用N-羟基琥珀酰亚胺一软脂酸(NHSP)抗体修饰插入法制备了胃癌特异  相似文献   

6.
 【摘要】 目的 观察大蒜素联合TFP(紫杉醇+5-氟尿嘧啶+顺铂)方案治疗晚期胃癌患者的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以及对端粒酶活性的影响。方法 采用TFP方案治疗54例晚期胃癌患者,随机分成2组:A组27例,在化疗的同时加用大蒜素治疗;B组27例,单纯化疗。化疗方案为紫杉醇135 mg/m2第1、8天,5-氟尿嘧啶500 mg/m2第1天至第5天,顺铂75 mg/m2 第2天至第4天,大蒜素肠溶胶囊共服用60 d(20 mg/次,3次/d,口服)。应用酶联免疫法检测端粒酶的活性。结果 A组患者有效率为40.7 %(11/27),B组有效率为33.3 %(9/2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79,P=0.779)。A组恶心、呕吐胃肠道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7.8 %(21/27),较B组的92.6 %(25/27)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3)。A、B两组治疗后血清端粒酶浓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结论 大蒜素能够减轻化疗的不良反应,同时具有抑制端粒酶活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正常胃上皮细胞在癌变过程中获得侵袭和转移的表型特征,深入探寻转移性胃癌中分子遗传学机制能够增进对这一生物学过程的认识,获得针对肿瘤中特定遗传学改变的新的治疗靶点.  相似文献   

8.
从效应细胞、肿瘤细胞及细胞因子的变化等方面综述近年来胃癌免疫逃逸机制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9.
胃癌转移的免疫分子和基因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肿瘤免疫学的研究发展较快,综述了有关胃癌浸润转移的免疫分子和基因的研究现状,提出了新的免疫学诊断指标在预测肿瘤转移方面的应用,以及多项指标联合检测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肿瘤免疫学的研究发展较快。综述了有关胃癌浸润转移的免疫分子和基因的研究现状 ,提出了新的免疫学诊断指标在预测肿瘤转移方面的应用 ,以及多项指标联合检测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1.
大蒜素联合长春瑞滨促进胃癌细胞株p21和p27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检测大蒜素与细胞周期特异性化疗药联合应用对胃癌细胞周期抑制蛋白(cyclindependent kinase inhibitors, CKI)p21、p27表达的影响,探讨大蒜素对肿瘤细胞周期阻滞及与化疗药协同抗肿瘤作用的可能机制。方法: MTT法测定化疗药长春瑞滨(vinorelbine,NVB)、氟尿嘧啶(fluorouracil,5Fu)、丝裂霉素(mitomycin, MMC)对两种胃癌细胞株BGC823和SGC7901的增殖抑制率,并计算这些药物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以此作为检测p21、p27蛋白表达时的给药剂量;流式细胞仪检测单独或联合用药时细胞周期的改变;SP免疫组化法检测胃癌细胞p21、p27蛋白的表达。结果:大蒜素作用24、48 h后两种细胞均出现G0/G1期细胞减少、G2/M期细胞增多。大蒜素作用于两种细胞后p21和p27蛋白的阳性表达率随大蒜素质量浓度(5、10、15、20 μg/ml)的增加而依次升高。大蒜素与细胞周期特异化疗药NVB联合作用后,与单一作用相比,两种细胞的p21、p27蛋白的表达均显著增加(P<0.01);大蒜素分别与5FU或MMC联合作用后,两种细胞中p21、p27蛋白的表达并没有进一步增加。结论:大蒜素与细胞周期特异化疗药NVB联合应用后通过上调p21、p27蛋白的表达使胃癌细胞阻滞于G2/M期。  相似文献   

12.
胃癌的分子遗传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胃癌的分子遗传学研究进展刘宝瑞综述张学庸王庆良审校现代分子遗传学研究证实:肿瘤是基因异常引起的疾病。胃癌的发生和演进,同其他许多恶性肿瘤一样,是以癌基因激活和抑癌基因失活为主的多基因异常累加的结果。  相似文献   

13.
目前手术治疗仍然是根治胃癌的最有效方法。然而,仅有30%~40%的胃癌患者可能通过单纯的手术治疗而获得治愈,大部分患者死于肿瘤的再发或远处转移。寻求手术以外的途径治疗胃癌的转移、复发显得特别重要,而分子靶向治疗成为胃癌综合治疗的重点和热点。  相似文献   

14.
胃癌是全球范围内常见的恶性肿瘤。根据最新数据显示,胃癌发病率居第5位,死亡率居第3位,全球每年约有95.1万新发病例及72.3万死亡病例。  相似文献   

15.
胃癌具有高度异质性,传统的组织病理学分型对临床工作的指导意义十分有限.随着分子检测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各种分子为依据进行的分型能够对胃癌的临床治疗与预后提供更精准的帮助.胃癌分子分型包括Tan分型、Lei分型、克隆性分型、癌症基因组图集(TCGA)分型和亚洲癌症研究组织(ACRG)分型等,这些分型各具特色,各有优劣.  相似文献   

16.
肿瘤是当前威胁人类生命的主要疾病之一.细胞的增殖和凋亡关系失调是肿瘤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大蒜素既对肿瘤细胞的增殖有抑制作用,也能诱导肿瘤细胞凋亡.大蒜素对肿瘤细胞的凋亡诱导作用是多因素、多水平的复杂的生物学过程,但其具体机制还不十分清楚.本文就大蒜素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包括抗氧化作用、调控基因表达、调控蛋白表达、改变信号转导通路和阻滞细胞周期等方面.  相似文献   

17.
晚期胃癌患者的治疗主要为全身化疗,但胃癌的化疗总体来讲尚没有一致公认的标准方案,迫切需要新疗法出现。分子靶向治疗以某些标志性分子为靶点,有效干预受该分子调控并与肿瘤发展密切相关的信号通路,是目前肿瘤治疗领域发展的新方向。目前应用分子靶向治疗胃癌主要有以下几种机制。  相似文献   

18.
多种分子标志物与胃癌预后有关,如AT丰富结构域1A(ARID1A)基因的表达缺失、CD133和生存素的过表达均可致胃癌发生,且预后不良;瘦素、CD44、微小RNA(miRNA)则与胃癌侵袭转移密切相关;富含半胱氨酸的酸性分泌蛋白(SPARC)低表达有助于胃癌血管生成,但其表达与胃癌预后的相关性有待进一步研究;而核苷酸切除修复交叉互补基因1(ERCC1)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其基因多态性则可能为用药选择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应用"双弹头”免疫导向技术术前治疗胃癌的临床效果.方法应用131Ⅰ-3H11对24例胃癌病人行内镜下癌灶多点注射,48小时后采用ADM-3H11对上述患者行选择性动脉区域局部灌注;选择6例胃癌病人采用FAM方案化疗作为对照组.并对术后标本进行观察、研究.结果87.5%(21/24)病理出现癌细胞核固缩、碎裂、细胞浆凝固、细胞间质出现炎细胞浸润;这些变化多以中度为主,重度及无变化较少.结论作为胃癌的综合治疗方法,术前胃癌局部注射131Ⅰ-3H11,选择性动脉注入ADM-3H11具有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0.
方瑾  宋今丹 《癌症》1997,16(3):238-240
肿瘤导向治疗中免疫脂质体的研究现状方瑾宋今丹关键词肿瘤导向治疗免疫脂质体中图号R730.5单克隆抗体技术的应用使肿瘤化疗取得重大进展。由于单克隆抗体具有高纯度、高特异性的特点,在与抗癌药物偶联后可选择性地作用于肿瘤细胞,克服化疗药物对正常组织的损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