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患者女性 ,4 8岁。因左侧面瘫 4年 ,行走不稳 2年 ,进行性加重于 2 0 0 0年 11月 2 4日入院。查体 :消瘦 ,营养状况差。神志清楚 ,粗测记忆力、计算力、定向力、理解力及判断力均较差。视力、视野正常。眼底 :双侧视乳头水肿 ,边界不清。左侧颜面部痛、温觉消失。左侧额纹、鼻唇沟变浅 ,左眼闭合不全。鼓腮、示齿时口角向右侧歪斜。粗测双耳听力丧失。声音嘶哑 ,饮水呛咳 ,双侧咽反射消失。伸舌向右侧偏斜 ,舌肌无萎缩及震颤。双下肢震动觉、位置觉及图形觉丧失。四肢肌肉无肥大及萎缩 ,四肢肌张力略增高。肌力 :右上肢IV+级 ,左上肢IV…  相似文献   

2.
女性,27岁,出生4个月时发现右前额稍有隆起,随年龄增长,逐渐增大,在此期间无任何症状. 1997年开始有时头痛,在当地医院就诊疑为颅骨骨瘤,行头颅CT扫描,发现右大脑半球多发性病灶, 伴右前额颅骨增生、隆起,考虑为颅内转移性肿瘤”.同年10月,行MR扫描发现:右大脑半球多发 性病灶,大小不等,类圆形,边界清楚,T1为等信号,T2为高信号,病灶最大4.0cm,最小的为1.0cm,约 10余个,分布在右额颞顶枕,诊断为多发性脑膜瘤住院.查:神清,无失语,右前额颅骨明显隆起,范围 5.0cm×6.0cm,瞳孔等大等圆,光反射灵敏,眼球活动正常,耳鼻孔(一),无面瘫,伸舌正中,颈软,心 肺正常,四肢活动自如,肌力Ⅴ级,左侧Barbinki征(+),Goenden征(+),全身皮下未扪及结节,淋巴 结无肿大,未见咖啡牛奶斑,X线胸摄片未见异常.  相似文献   

3.
一组四人家族遗传多发性脑膜瘤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一组四人家族遗传多发性脑膜瘤陈立一张纪赵革灵例1女,41岁。因反复头痛10年,加重伴右眼失明,于1994年3月19日入院。体查:右眼视神经乳头原发萎缩,左侧中枢性面瘫,左侧肢体肌力Ⅳ级。MRI示右颞大脑凸面、右蝶骨嵴内1/3,右大脑镰旁多发性脑膜瘤。...  相似文献   

4.
多发性脑膜瘤一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发性脑膜瘤一例付鹏辛昌明陈涛朱宁喜患者女,42岁。因头痛1年,伴右侧肢体力弱1月入院。查体:双侧眼底视神经乳头水肿,右侧中枢性面及舌瘫,右上、下肢肌力Ⅳ级,病理征阳性。头颅CT平扫示左额颞顶部有多个圆形高密度灶,均与脑膜相连,局部硬脑膜增厚,大者约...  相似文献   

5.
多发性脑膜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脑膜瘤是最常见的颅内良性肿瘤,但呈多发性生长仍属罕见,尽管早先世界上有过一些多发性脑膜瘤的报导,但部分病人伴有多发性神经纤维瘤病或听神经瘤.以往报导的多数多发性脑膜瘤均表现在手术时或初次手术的短短几年后出现多发性损害.本文报导2例无多发性神经纤维瘤的多发性脑膜瘤.  相似文献   

6.
多发性脑膜瘤姚家楫,莫卓,王进钢多发性脑膜瘤比较少见,国内报道不多,现将我院1990—1992年间收治并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3例报道如下.例1男,56岁,4个月内突然出现不会讲话3次,每次持续1分钟左右而自行恢复.发作时可听懂别人讲话,神志一直清醒.检...  相似文献   

7.
多发性脑膜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告5例颅内多发性脑膜瘤,并分为三组。第一组2例,仅有多发性脑膜瘤;第二组1例多发性脑膜瘤伴有双侧听神经瘤及多发性周围神经纤维瘤;最后一组2例,是在脑膜瘤复发二、三次手术发现有多发性脑膜瘤。对多发性脑膜瘤的诊断及手术治疗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8.
脑膜瘤偶见多发.多发性脑膜瘤的发病率约为2%.尸解发病率可高达16%(Woods).CT扫描能明确诊断,如常规应用能增加其确诊率.1938年Cushing首次应用多发性脑膜瘤这一名称.此系指同一病人在不同位置,同时或分次发现一个以上的脑膜瘤.多发性脑膜瘤和单一脑膜瘤复发之间的区别有时很困难.后者系指首次手术未能全切或术中新生物细胞在硬膜下播散所致.多发性脑膜瘤尚可与其它肿瘤合并,特别是神经纤维瘤病.作者结合文献复习报告了9例多发性脑膜瘤.对本病的分类和病原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9.
家族性淀粉样多发性神经病(familial amyloid polyneuropathy,FAP)是一种主要以常染色体显性遗传为特征的多发性神经病,其发病年龄、临床表现有许多不同的报道。现悉本病主要由转甲状腺素蛋白(TTR)、apoAl、gelsolin三种蛋白质的变异所致,但是其表型和基因型的关系仍不明了。肝脏移植是目前有效的治疗方式,且需在早期进行。  相似文献   

10.
我院自1982年1月至1986年6月共收治脑膜瘤患者421例,其中7例(1.7%)为多发性脑膜瘤。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本组7例均经CT扫描和手术证实。患者均无外伤及放射治疗史。我们将患者分为二组。 临床表现及病理类型 第一组5例,均为女性,年龄13~46岁。病史多在1年以上,主要临床表现为高颅压,查体未发现褐斑和皮下结节。其中2例有肿瘤4个和12个,分别位于额、顶、枕叶凸面、镰旁及矢状窦旁;2例各有肿瘤4个,分布于脑室内、眶  相似文献   

11.
多发性脑膜瘤四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者最近遇4例多发性脑膜瘤,颅内、脊髓内共10个,分布无规律性。3例经CT脑扫描确定,1例经脊髓造影发现。全部肿瘤均经手术切除,并经病理学检查证实,术后患者恢复良好。作者结合文献讨论了多发性脑膜瘤的发病率,发病机制及鉴别诊断。强调指出:由于这种肿瘤多为良性,生长缓慢,其多发性往往被其体积较大或生长在主要功能区的症状所掩盖,而较小或非功能区的肿瘤症状表现不典型,加之既往缺乏对多发性肿瘤的有效检查方法,故过去文献中报告其发病率约为1~2%,自从CT扫描应用于临床,多发性脑膜瘤的发病率已增至8%。  相似文献   

12.
1 病例报告 患者男,67岁,因右侧肢体麻木、乏力2天入院.体检右侧肢体肌力Ⅲ级,左侧肢体肌力Ⅴ级.头颅MRI示左侧颞顶部颅板下方、大脑镰多发结节状、团块状、条状异常信号灶,部分病灶融合,较大处病灶约3.6c m×3.2 cm×4 cm,T1WI、T2 WI为等信号,增强后病灶明显强化,左侧大脑半球脑膜明显强化.局部脑组织受压,左侧脑室轻度受压,中线结构受压右偏.患者无脑膜瘤及神经纤维瘤病家族史,入院后予手术切除肿瘤,术中见肿瘤位于左侧颞顶部大脑凸面并广泛浸润硬脑膜,其中颞部有大小约3cm×3 cm肿瘤,顶部有2处大小约3.5cm×4 cm肿瘤,呈膨胀性生长,顶部肿瘤位于大脑镰旁并侵犯上矢状窦,肿瘤血供丰富,质地中等.  相似文献   

13.
家族性多发性抽动综合征2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发性抽动综合征患者的家庭中其他成员同样出现不自主多发性抽动或/及爆破状不自主发声称为家族性多发性抽动综合征。国内报告本综合征患者中仅1例溯及可疑家族史。我们遇见同一家族中同胞兄妹二人先后发病,并发现其父亦患本病。报告如下: 例1 程×,男,12岁,学生。患儿以缓慢进行性不自主四肢多动,伴挤眉弄眼4年于1981年8月17日入院。4年前老师发现患儿于上课时常出现急速而短促地挤眉弄眼,(口努)嘴,扭颈等不自主无节律动作。上述抽动日益频繁,尤以精神紧张或激动生气时更著,时常于行走中,突然双手紧按腹部,双腿紧夹或蹬足跳跃而起,自己不能控制。近年喉部常干咳样“嘿嘿”作声。入睡后上述症状均消失。患儿足月顺  相似文献   

14.
1例颅内5个脑膜瘤全切除的报道如下: 患者女性,41岁。因头痛、呕吐、视物不清3周。抽搐1次,持续约1h。于1992年7月15日入院。查体:神志清,双侧视神经乳头水肿,左眼底有火焰状出血,双下肢Babinski征(+),其余神经系统无异常。CT扫描右额大脑镰旁6cm×6cm×7cm等密度占位病变,周围水肿带较轻,增强后明显强化,大脑镰左  相似文献   

15.
家族性多发性神经纤维瘤病比较罕见,现将我院所见一家3例中存活的2例报道如下。其家庭史:按胎次排列1.男,生后1个月发病,于8岁时因该病并发肺炎死亡。2.女,12岁,未发病,健康。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家族性颅内多发性海绵状血管瘤的临床特点进行临床分析。方法通过对我院伽玛刀治疗中心治疗的42例海绵状血管瘤患者的临床检查和MRI图像的观察。结果有5例患者被诊断为多发性海绵状血管瘤,其中2例为家族性多发性海绵状血管瘤。结论多发性海绵状血管瘤患者可以有家族遗传性;伽玛刀治疗可以作为选择的方法而且有一定疗效,治疗的目的是控制或减少出血和癫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Cushing等指出多发性脑膜瘤是指二个以上相互分离的脑膜瘤。Levin等认为病人在同一时期颅内生长二个或多个脑膜瘤称之为多发性脑膜瘤。过去认为多发性脑膜瘤的发病率是1~2%,但近来的文献表明,随着CT扫描临床应用的普及,多发性脑膜瘤的发现率有增加的趋势。Youmans总结44例多发性脑膜瘤,手术及尸解发现的多发性脑膜瘤各占整个脑膜瘤病人数1.4%和7.1%。Sheehy报告采用CT扫描后发病率增至8%。Woods报告尸解发现率高达16%。本文报道二例,结合文献讨论如下。  相似文献   

18.
作者总结了自1951年到1986年间经组织学证实的14例多发性脑膜瘤的治疗经验,并试图解释此病的本质.多发性脑膜瘤的发生率约占同期全都脑膜瘤的1.1%.有CT以前的发生率为0.58%,以后为4.5%.随访期1到16年.14例中13例为女性(92.8%)12例在首次入院时得到诊断,另2例分别在第一个脑膜瘤切除后7年和10年确诊.8例(57%)脑膜瘤位于一侧半球.14例中10例(71.4%)为2个肿瘤,1例在不同部位有4个肿瘤.76%的肿瘤位于凸面或矢状窦旁.10例一次手术切除肿瘤,有3例需再次手术.2例各有一个肿瘤未切除.共切除31个肿瘤,有23个连同其硬脑膜附着点一并切除,8个因与矢状窦、颅底、颈内动脉粘连,其残余部分予以电  相似文献   

19.
在许多报告脊髓和其鞘膜的肿瘤中,以脑膜瘤最多其发病率为28.5~37.5%。然而,多发性脊髓脑膜瘤却很罕见,Chavany、Rand、Nittner 等曾各报导个别病例,Zervas、Sedzmir 等则报告了颅内和脊髓脑膜瘤同时发生在一个患者身上。本文报告两例多发性脊髓脑膜瘤。例1:64岁,家庭妇女;因下肢痉挛性轻瘫伴深反射亢进和右下肢触觉减退而入院.腹壁反射消失,双侧 Babinski 征阳性,行走困难;无括约肌障碍亦无疼痛。发病4个月,先有右下肢障碍,而后达左下肢。脊髓造影显示在胸_5平面完全阻塞。胸2-5椎板切除术中发现2个硬膜内肿瘤。一个长约3Cm,附着在胸_4左侧神经根并延伸至胸_3;另一个在其下方长1.5Cm,附着在硬膜左内侧壁上。病理检查为沙样脑膜瘤。摘除肿瘤后症状迅速改善。例2:53岁,女性缝纫工人;因双下肢反复疼  相似文献   

20.
1889年Anfimow and Blumenau首先报告1例颅内多发性脑膜瘤,1938年Cushing and Eisenhardt 对多发性脑膜瘤的特点也进行了描述,指出:多发性脑膜瘤就是在颅内同时或先后在不同位置生长一个以上的脑膜瘤。Levin 等(1964)报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