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5 毫秒
1.
目的: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HbA1c)与空腹血糖(FPG)、血脂的相关性及其意义。方法:对61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糖尿病组)及60例健康老年体检者(对照组)进行HbA1c、FPG、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载脂蛋白A1(ApoA1)、载脂蛋白B(ApoB)测定,对HbA1c及FPG、血脂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糖尿病组HbA1c,FPG,TC,TG,LDL-C,ApoB明显高于对照组;糖尿病组HDL-C和ApoA1明显低于对照组,HbA1c与FPG,TC,TG,LDL-C,ApoB呈正相关,与HDL-C和ApoA1呈负相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糖尿病患者HbA1c与FPG、血脂均有一定的相关性。联合检测HbA1c,FPG和血脂水平对老年糖尿病患者诊断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估2型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与血脂水平的相关性。方法测定356例T2DM患者HbA1c、TC、HDL-C、TG、LDL-C水平,根据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分为三组,比较不同HbA1c水平的T2DM患者血脂代谢情况。结果 HbA1c与TC、TG呈正相关(P<0.05),与HDL-C呈负相关(P<0.05),与LDL-C关系不明显。结论随HbA1c水平升高,TC、TG水平升高,HDL-C水平降低,LDL-C改变不明显。  相似文献   

3.
2型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与血糖血脂间的相关性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与血糖、血脂之间的关系。方法对糖尿病组及正常对照组同时测定糖化血红蛋白(HbAlc)、空腹血糖(FBG)、甘油三脂(TG)、总胆固醇(CH)、高密度脂蛋白(HDL-C)及低密度脂蛋白(LDL-C),对两组的检测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糖化血红蛋白与空腹血糖及各项检测是否具有相关性。结果2型糖尿病组的HbAlc、FBG、TG、CH及LDL。C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HDL—C则低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糖尿病组HbAlc与FBG,TG,CH,LDL-C各项结果的关系不明显。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血脂几率显著高于正常人,其血中HbAlc与FBG、TG存在正相关关系,与TC,HDL-C、LDL-C关系不明显。糖化血红蛋白与血糖、血脂同时检测在糖尿病的预防和治疗过程中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的尿微量白蛋白、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血脂与糖尿病肾病病变程度的相关性及早期诊断和治疗的价值.方法 对109例2型糖尿病患者和80例健康者进行尿微量白蛋白、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血脂水平的检测,将两组结果进行比较分析.并将糖尿病组根据糖化血红蛋白的测定值分为低值组(HbA1c〈7.0%)、中值组(HbA1c7.1%-10.0%)、高值组(HbA1c〉10.0%).结果 糖尿病组的HbA1c、FBG、mALB、TG、TC、LDL-C的浓度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HDL-C的浓度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随着HbA1c水平的增高,mALB、FBG水平随之增高,二者之间呈显著正相关(P〈0.01).结论 糖尿病患者的尿微量白蛋白增高程度与糖化血红蛋白的增高有关,尿微量白蛋白是糖尿病早期肾损伤的灵敏指标,联合检测HbA1c和mALB对糖尿病肾病的早期预防、诊断和治疗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糖尿病教育在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治疗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系统抽样方法,在上海市长桥社区随机选择446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47例)和对照组(199例),2组均予以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分批分别进行糖尿病教育4周.检测和比较2组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 h 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以及血脂(TC、TG、LDL-C、HDL-C)水平的变化.结果 观察组干预后FPG、2hPG、TC、TG、HDL-C、LDL-C、HbA1c水平优于治疗前.观察组干预后FPG、2 hPG、TC、TG、HDL-C、LDL-C、HbA1c改善水平优于对照组干预后.结论 社区糖尿病教育在2型糖尿病患者治疗过程中可以明显改善疗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尿微量白蛋白(mA1b)与脂质代谢和糖化血红蛋白(GHbA1c)异常间的关系。方法:72例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根据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分为正常白蛋白尿(NAU)组、微量白蛋白尿(MAU)组和临床蛋白尿(CAU)组,另选3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NC)组。检测各组对象的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GHbA1c)与血脂指标。结果:T2DM组FBG、GH-bA1c、甘油三酯(TG)、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的水平显著高于NC组(P〈0.01),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明显低于NC组(P〈0.05)。CAU组、MAU组与NAU组比较,结果显示FBG、GHbA1c、TG、TC、LDL-C的水平显著升高(P〈0.01),而HDL-C明显降低(P〈0.05)。结论:血糖控制水平、糖化血红蛋白及高脂血症与糖尿病肾病尿微量白蛋白关系密切,各项指标的联合检测对2型糖尿病肾病的诊断与评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尿微量白蛋白、血脂和糖化血红蛋白联合检测诊断糖尿病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型糖尿病伴高尿微量白蛋白(≥25mg/L)患者67例作为观察组,另选取2型糖尿病且尿微量白蛋白(<25mg/L)患者36例作为对照组。比较2组空腹血糖(FB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及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结果观察组FBG、TC及HbA1c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尿微量白蛋白、血脂和HbA1c联合检测可作为2型糖尿病患者心脑血管并发症的诊断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血糖(GLU)控制与血脂的关系及其在糖尿病患者病情监控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1年10月~2014年3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大学城医院就诊的糖尿病患者共1037例,按糖化血红蛋白(Hb A1c)水平8.0%将其分为控制较好组(Hb A1c<8.0%)和控制欠佳组(Hb A1c≥8.0%),同时以585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分析其血糖水平、血脂(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酯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酯LDL-C)水平和糖化血红蛋白(Hb A1c)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控制较好组和控制欠佳组TG、TC、LDL-C水平明显升高,HDL-C水平明显降低(P<0.05);与控制较好组相比,控制欠佳组TG、TC、LDL-C水平明显升高,HDL-C水平明显降低(P<0.05)。随着糖化血红蛋白水平的升高<6%、6%~7%、7%~8%、8%~9%和>9%,TC、TG、LDL-C水平呈现上升趋势,而HDL-C水平则逐渐降低。结论糖尿病患者血脂水平与血糖控制情况有关,在监测血糖的同时,还应监测血脂水平,以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多样性护理对长期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94例长期2型糖尿病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多样性护理,并观察和记录血糖水平[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 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脂水平[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及体重指数(BMI),生活质量,同时对比临床疗效及满意度.结果 相对于治疗前,两组治疗后FPG、2 hPG、HbA1c降低,TC、TG、LDL-C及BMI降低,HDL-C升高,社会功能、心理健康及总体健康评分升高(P<0.05);相对于对照组,研究组治疗后FPG、2 hPG、HbA1c较低,TC、TG、LDL-C及BMI较低,HDL-C较高,社会功能、心理健康及总体健康评分较高(P<0.05);对照组有效率满意度均低于研究组(P<0.05).结论 多样性护理可以降低长期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提高生活质量及满意度,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糖化血红蛋白与血脂、血浆脂蛋白之间的关系及联合检测对糖尿病诊断、治疗的指导意义。方法对53例糖耐量正常者(NGT组)、57例DM患者(DM组)进行糖化血红蛋白(HbA1c)及空腹血糖(FPG)、血脂(TC、TG、HDL-C、LDL-C)测定分析。结论 DM组HbA1c、FPG、TC、TG、LDL-C水平明显高于NGT组,HDL-C水平明显低于NGT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化蛋白及血脂各检测项目与DM发生发展均有相关性,其联合监测在对于DM的诊断和动态治疗观察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钮丽萍 《安徽医药》2014,(12):2279-2282
目的:探讨研究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肾功能、糖化血红蛋白、尿微量白蛋白与血脂代谢的关系。方法120例诊断患者依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分为正常白蛋白尿( NAU)组、微量白蛋白尿( MAU)组和临床蛋白尿( CAU)组,依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分为A、B、C三组,另外选30例体检健康者作为对照组( NC)。检测各种生化指标:空腹血糖( FBG)、胆固醇( TCH)、甘油三酯(TG)、血清素氮(BUN)、血清肌酐(Cr)、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糖化血红蛋白(HbA1C)、尿微量白蛋白(mAlb)。结果 T2DM组和NC组相比,FBG、TG、TC、LDL-C、HbA1C水平高于NC组(P<0.01),HDL-C低于对照组(P<0.05);CAU组、MAU组的FBG、TG、TC、LDL-C、HbA1C指标要明显的高于NAU组(P<0.05);CAU的FBG、TG、TC、LDL-C、HbA1C明显大于MAU组(P<0.01),CAU 组的HDL要低于MAU 组和NUA组(P<0.05),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在FPG、HbA1C、TCH、TG、UAE和NC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UN、Cr与NC组相对比,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T2DM患者各组之间FPG、HbA1C相互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各组间的TCH、TG、BUN、Cr相互比较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的尿微量白蛋白增高程度与糖化血红蛋白的增高有关,而尿微量白蛋白是糖尿病早期肾脏损害的灵敏指标,联合检测 HbA1 C、mAlb以及各项血脂水平对糖尿病肾病的早期预防诊断及治疗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合并类风湿关节炎(RA)的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糖及血脂代谢的特点.方法 选择73例合并RA的T2DM患者作为观察组,不合并RA的T2DM患者60例作为对照组.2组分别检测体重指数、收缩压、舒张压、血清中三酰甘油、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PBG)、C反应蛋白(CRP)、糖化血清白蛋白(GA)及糖化血红蛋白(HbA1c)及红细胞沉降率(ESR),比较2组患者各指标的差异.按照ESR是否升高将T2DM合并RA患者分为2组,比较各实验室指标的差异.结果 合并RA的T2DM患者血清总胆固醇为(4.3±1.0) mmol/L,明显低于不合并RA的T2DM患者(4.7±0.9) m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合并RA的T2DM患者总胆固醇/HDL-C (4.0±1.0)明显低于不合并RA的T2DM患者(4.5±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DL-C水平(2.6±0.7) mmol/L与不合并RA的T2DM患者(3.0±0.4)mmol/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合并RA的T2DM患者血清CRP中位数为14.54(1.62,17.95) mg/L,明显高于不合并RA的T2DM患者2.13(0.83,4.77) mg/L(P< 0.01),ESR(38±22) mm/1 h也较不合并RA的T2DM患者(16±11)mm/1 h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患者体重指数、收缩压及舒张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组三酰甘油、空腹血糖、PBG、GA及HbA1c比较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在合并RA的T2DM患者中,ESR升高组总胆固醇/HDL-C (4.2 ± 1.0) mmol/L明显高于ESR正常组(3.7±0.8) mmol/L(P<0.05),ESR升高组GA水平(28±11)%明显高于ESR正常组(18±5)%(P<0.05),CRP水平中位数为15.52(6.47,28.67) mmol/L亦明显高于ESR正常组3.14(1.17,6.18) mmol/L(P <0.01);2组空腹血糖、PBG及HbA1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合并RA的T2DM患者血脂水平明显低于不合并RA的T2DM患者,RA患者风湿活动使机体维持在高水平的炎症状态,导致血糖及血脂代谢紊乱,可能进一步加重T2DM患者的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 T2DM)患者检测血糖化血红蛋白( HbA1c )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O13年1-8月在本院确诊和治疗的符合2010年美国糖尿病协会制定的糖尿病诊断标准的T2DM患者6O例设为试验组,纳入同期健康体检者6O例设为对照组,检测纳入人群的HbA1c和血脂的水平,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试验组患者的HbA1c、TC、TG均高于对照组,HDL-C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O5),LDL-C水平变化不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Pearson 相关分析显示,试验组 HbA1c水平与 TG 呈正相关( r =0.551,P 〈0. O5),HbA1c与TC、HDL-C、LDL-C无相关性( r=0. 091、-0. 038、0.075,P〉0.05)。结论 T2DM患者血脂水平异常的发生率显著高于健康者,其HbA1c水平与血脂水平之间有一定的相关性,两者联检对T2DM患者的病情诊断、监测、预后等方面有着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杨奕  梅艳洁  章秋 《安徽医药》2014,(7):1250-1253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性大血管病变与C肽之间的关系。方法对252例T2DM患者进行临床资料的回顾性分析,根据有无血管病变分为大血管病变组及对照组,分析两组患者病史及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P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C肽(FCP)、餐后2h C肽(PC)、甘油三脂(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尿酸(UA)等临床指标。结果两组间比较,大血管病变组患者的年龄较大、病程较长、FCP较低,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FBG、PBG、HbA1C及LDL-C均高于对照组,HDL-C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然而P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gt;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吸烟、FBG为2型糖尿病大血管病变危险因素,(P〈0.05),而HDL-C及FC为保护因素(P〈0.05)。结论 2型糖尿病的大血管病变是常见并发症,C肽可能对2型糖尿病的大血管病变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5.
张立娟  田冬梅  童平  王芳  杨昕 《中南药学》2014,(12):1251-1254
目的分析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骨钙素(OC)与胰岛β细胞功能、胰岛素抵抗、血脂及hs-CRP之间的关系。方法随机选取临床资料完善的住院老年糖尿病患者119名,测定其OC、糖脂代谢指标及hsCRP,并计算体重指数(BMI)、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胰岛β细胞分泌指数(HOMA-β),采用Person偏相关分析,比较OC与其他糖脂代谢指标的相关性。并与不同水平Hb A1c组的糖脂代谢、OC等指标行t检验。结果老年糖尿病患者的血清OC水平与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s-CRP呈负相关(P<0.05),与空腹胰岛素、HOMA-β呈正相关;与HOMA-IR、TG、TC、LDL、HDL无相关性。低Hb A1c组的HOMA-β和OC水平显著高于高Hb A1c组(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但2组hs-CRP和HOMA-IR无明显差别。结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OC水平与胰岛β细胞功能和全身性炎症反应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糖尿病人血脂控制及用药情况。方法对314例2型糖尿病(T2DM)患者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糖化血红蛋白(HbA1c)及用药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血脂指标中三酰甘油与T2DM相关性最强;T2DM病人血脂控制情况不理想。结论高三酰甘油与胰岛素抵抗互为相关,临床对高三酰甘油血症引起的危害重视度远远不够,必须依照相关指南对高三酰甘油血症进行规范化治疗。  相似文献   

17.
汤筱池 《中国药业》2010,19(17):60-61
目的比较胰岛素及胰岛素联合吡格列酮治疗口服降糖药失败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方法将58例磺脲类降糖药治疗失败的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对照组29例给予胰岛素治疗,治疗组29例给予胰岛素联合吡格列酮治疗,疗程均为12周。分别观察两组患者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1C)、胰岛素用量以及血脂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血糖和HbA1C均控制良好,其中治疗组胰岛素日需求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血脂较对照组明显改善,甘油三酯较对照组下降,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较对照组升高(P〈0.05)。结论胰岛素联合吡格列酮治疗口服降糖药失败的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和HbA1C均控制良好,同时可减少胰岛素用量,改善脂质代谢。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初诊男性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25-羟维生素D[25(OH)D]水平及其与血脂水平的关系.方法 选取在医院内分泌科住院的105例初诊男性2型糖尿病患者,收集常规及生化指标检测,检测所有受试者血清25(OH)D水平.按照血清25(OH)D水平进行四分位法分组,对年龄、BMI、甲状旁腺激素(PTH)、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血清葡萄糖(FBG)、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血清钙(Ca)进行比较,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维生素D正常11例(10.47%),25(OH)D<20ng/ml者62例(59.05%),20~30ng/ml者32例(30.48%).有血脂异常者85例(80.95%).Q1组TG和PTH水平均低于Q2、Q3、Q4组,HDL-C水平高于Q2、Q3、Q4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25(OH)D水平与PTH、BMI、腹围、TG呈负相关,与HDL-C与呈正相关.结论 初诊男性2型糖尿病患者维生素D缺乏普遍存在,维生素D缺乏及继发性甲状旁腺激素升高与糖尿病相关血脂异常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小牛血清去蛋白注射液(DCBI)对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模型大鼠血糖、血脂代谢的影响及其对胰岛素抵抗(IR)的改善作用。方法:大鼠用高脂高糖饮食伴尾静脉注射链脲佐菌素复制2型糖尿病模型,成功后再建立大鼠大脑中动脉栓塞模型,分为模型组、假手术组、DCBI(低、高剂量,30、60mg·kg-1·d-1,腹腔注射)组和对照药罗格列酮组;并设立正常组。各组给予相应试药5周后,测定空腹血糖(FBG)、血清胰岛素(FI NS)、糖耐量(OGTT)水平,并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IRI)、胰岛素敏感指数(ISI),测定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游离脂肪酸(NEFA)水平。结果:与模型组比较,DCBI治疗后可显著降低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模型大鼠FBG水平及增强糖耐量(P<0.01),对FI NS水平的改变不明显(P>0.05);改善机体对胰岛素的抵抗性(P<0.01或P<0.05);并明显降低TC、TG、LDL-C、NEFA水平及升高HDL-C水平(P<0.01),改善高脂状态。结论:DCBI可降低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模型大鼠血糖,调节血脂代谢紊乱,具有改善IR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