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以高酸值油脂和甲醇为原料,研究了六种无机盐在生物柴油酯化反应中的催化活性。结果表明,硫酸氢钠的催化酯化活性最好,并得到最优化条件如下:醇酸物质的量10:1,反应温度70℃,反应时间300min,催化剂用量4%,酯化率达到90.5%。优化条件下,二次酯化率达到98%。且催化剂易回收,具有良好的重复使用性能。  相似文献   

2.
活性炭负载镧催化合成乙酸丁酯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研究活性炭负载镧为酯化催化剂合成乙酸丁酯。探讨了负载温度、原料比例、催化剂用量、反应时间、催化剂重复使用效果等因素对酯化率的影响,确定了较佳的工艺条件,催化剂为0.8g,醇酸比为(2—2.5):1,反应时间为2h,最高酯化率可达98.89%。  相似文献   

3.
增塑剂癸二酸二丁酯的合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邢亚博 《安徽化工》2005,31(3):37-38
采用自制的催化剂,运用条件实验法,以癸二酸、正丁醇为原料直接酯化合成癸二酸二丁酯。最佳工艺条件为醇酸摩尔比5:1,催化剂用量1.0g,酯化率达到90.23%。  相似文献   

4.
硫酸高铈催化合成丙酸异戊酯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吴长增  訾俊峰 《化学试剂》2001,23(6):360-361
以结晶硫酸高铈为催化剂合成了丙酸异戊酯,考察了反应时间、催化剂用量、酸醇摩尔比和带水剂对酯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最佳条件下,酯化率可达98%以上。  相似文献   

5.
以异戊醇和乙酸为原料,十二烷基苯磺酸(DBSA)为催化剂,采用正交试验方法合成了乙酸异戊酯.研究了物料比、酯化时间、酯化温度和催化剂用量对酯化率的影响.确定了最佳的工艺条件为:n(酸)∶n(醇)=1∶4、催化剂用量为酸物质的量的5%、反应温度45℃、反应时间为4h,其酯化率最高可达81.57%.  相似文献   

6.
磷钨酸催化合成丁二酸二乙酯的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磷钨酸作为丁二酸和乙醇的酯化催化剂,性能优于硫酸。本文探讨并找到了其较好的反应条件,酯化率达92 8%。  相似文献   

7.
采用氯化亚锡水合物为催化剂,研究戊酸和脂肪醇的酯化反应,讨论了戊酸和正丁醇反应的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在催化剂用量为15%(质量比),酸醇摩尔比为1∶1.3,反应时间2h的条件下,酯化率在98%以上。  相似文献   

8.
对甲苯磺酸催化合成邻硝基苯甲酸正丁酯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对甲苯磺酸作为正丁醇和邻硝基苯甲酸的酯化催化剂,性能优于硫酸。探讨并找到了较好的反应条件,酯化率可达93.58%  相似文献   

9.
杂多酸催化合成异戊酸异戊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报道了使用杂多酸(钨硅酸)作催化剂,均相合成异戊酸异戌酯的结果。考察了催化剂用量,反应时间,醇酸比和带水剂用量对酯化率的影响,给出了适宜的反应条件。在最佳反应条件下,其酯化率可达90.2%。  相似文献   

10.
氯化铁催化合成丁二酸二乙酯的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氯化铁作为了二酸和乙醇的酯化催化剂,性能优于硫酸。本文探讨并找到其较好的反应条件,酯化率达90.46%。  相似文献   

11.
张云良  吴永忠 《山东化工》2011,40(11):13-15,23
研究了以采用超声浸渍法制备的负载金属氧化物固体超强酸WO3/ZrO2为催化剂,用邻苯二甲酸酐和正丁醇为原料合成邻苯二甲酸二丁酯,考察了反应条件对该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宜的反应条件为:酐醇物质的量比1:3.0,催化剂用量占反应物总质量的2.0%,反应时间3h,反应温度150℃。在此条件下酯收率达95.75%以上;经过后处理,产品纯度可达99.65%,其折光率(n20d)为1.4896,与文献值一致;该催化剂不仅具有反应活性高,而且重复使用性好,可代替硫酸用于该类反应。具有较好的工业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2.
以邻苯二甲酸酐和正丁醇为原料合成邻苯二甲酸二丁酯,以浓硫酸催化剂作对照,比较普通树脂和耐高温树脂催化合成邻苯二甲酸二丁酯的活性,结果表明,用浓H2SO4作催化剂反应时间长,转化率较低;用普通树脂作催化剂反应时间较长,转化率低于90%;用耐高温树脂作催化剂反应时间较短,转化率可达99%以上,重复使用10次,催化活性略有下降。  相似文献   

13.
以纳迪克酸酐(NA)、甲基丙二醇(MPO)为原料、2-乙基己醇为封端剂、环己烷为带水剂、钛酸四正丁酯为催化剂的条件下,经过缩聚、减压蒸馏制备增塑剂聚纳迪克酸甲基丙二醇酯(P-MPO-NA)。通过对醇酸物质的量比、反应时间、封端剂及催化剂用量的考察,得到反应的最佳工艺条件为:纳迪克酸酐、甲基丙二醇、2-乙基己醇物质的量比为1.0 1∶.20 0∶.60,催化剂质量分数为0.15%,反应时间7 h,酯化率达到99.60%。通过红外光谱分析(FT-IR)、热重分析(TG)等对P-MPO-NA的结构和热稳定性进行了表征。将其与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基)酯(DOP)、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柠檬酸三丁酯(TBC)分别加入到聚氯乙烯(PVC)树脂中,进行耐抽出、耐迁移、拉伸强度、断裂伸长率和热稳定性能对比研究。结果表明:该聚酯增塑剂较DOP、DBP、TBC有更好的耐迁移、耐抽出性,并且韧性好,同时提高了PVC的热稳定性。  相似文献   

14.
采用醋酐、苯酚为原料酯化合成醋酸苯酯。无催化剂情况下,考察了原料摩尔比、反应温度对醋酸苯酯收率的影响。发现适当提高反应温度可以增加醋酸苯酯收率,反应温度在130℃,醋酐与苯酚摩尔比值为1.2条件下,醋酸苯酯收率达到99%(以苯酚计)以上。同时,还研究了自制固体酸催化剂在该反应中的催化性能。结果表明,该催化剂具有良好的催化性能,110℃下,醋酸苯酯收率达到99.3%。  相似文献   

15.
表面活性剂在硅灰石制二氧化硅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用酸浸硅灰石制二氧化硅 ,讨论了反应过程及 5种表面活性剂对产物的比表面积、DBP吸着率、表观密度等性质及产率的影响 ,其中聚乙二醇 (PEG)可大幅度提高产物的比表面积。当PEG相对分子质量≥ 60 0 0、添加量接近硅灰石质量的 1 0 %时 ,产物比表面积 >50 0m2 ·g- 1,DBP吸着率≤ 2 0 0mL 1 0 0g。  相似文献   

16.
以对甲苯磺酸作催化剂,对乙二醇脱水制备1,4-二氧六环的反应进行研究。考察了催化剂用量、反应时间和反应温度等因素对收率的影响,得出最佳反应条件:催化剂用量为乙二醇质量的4.3%,反应时间50 min,收率可达84.82%。  相似文献   

17.
固体超强酸催化合成尿囊素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许文苑  夏菲  熊国宣 《化学世界》2002,43(2):79-81,64
以乙醛酸、尿素为原料 ,固体超强酸为催化剂 ,催化合成尿囊素。考察了催化剂用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原料配比、催化剂重复使用等因素对产品产率的影响 ,确定了最佳反应条件。结果表明 ,当催化剂用量为 4.0 % (质量分数 ) ,乙醛酸与尿素摩尔比为 1∶ 4.0 ,反应温度为 75°C,反应时间为 2 .5 h,产品尿囊素的收率可达 63.0 %  相似文献   

18.
杂多酸(盐)异构体的制备及催化合成乙酸正戊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荣华  刘春涛 《化学试剂》2004,26(4):228-230
研究了以杂多酸(盐)催化合成乙酸正戊酯的反应,探讨了不同催化剂,催化剂用量,原料配比,反应时间,催化剂的重复使用次数等对酯化率的影响。在适宜工艺条件下,以β3K3H3[SiW11Mn(H2O)O39]·15H2O为催化剂,酯化率高达9855%。  相似文献   

19.
以MCM-41为载体,采用水热-焙烧法制备了Al修饰双金属催化剂Fe-Ce/Al-MCM-41并进行了XRD、BET和FT-IR表征;以水体中的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为处理对象,在铂丝-碳毡电芬顿体系中研究了催化氧化降解DBP的效果和影响因素,探讨了降解机理。结果表明,铁、铈双金属催化剂在电芬顿体系降解邻苯二甲酸二丁酯中具有良好的催化活性,铝离子的加入能够提高催化剂的催化性能;最佳实验条件为pH=3、催化剂投加量0.5 g/L、电流强度I=0.15 A、通氧流量0.2 L/min、反应120 min、初始浓度10 mg/L,此时DBP去除率为97.1%,在酸性或中性条件下去除率稳定在92.1%以上,碱性条件下DBP去除率降低,电流强度和通氧量达到饱和后对DBP降解率影响很小,并且催化剂投加过量会导致催化效果降低。此电芬顿体系中·OH的氧化反应是降解DBP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20.
采用在MCM-41分子筛上先嫁接—SH,再经氧化和酸化的方法制备了介孔分子筛固体酸催化剂MCM-41—SO3H,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并对其用于木糖脱水环化生成糠醛的反应进行了研究。当木糖与催化剂的质量比为0.8、反应温度为170 ℃、反应时间为4 h时,木糖的转化率为83.4%,生成糠醛的选择性为76.7%,糠醛收率为64.0%。该催化剂的优点是糠醛收率高于硫酸作催化剂时的收率;不产生酸性废水;催化剂经再生处理后能重复使用,但糠醛收率降为39.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