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丁硫克百威的化学合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曾宪泽  段湘生 《农药》1995,34(6):12-12,16
本文介绍了丁硫克百威的合成路线及实验方法。  相似文献   

2.
以二正丁胺为原料,先与一氯化硫、硫酰氯和克百威反应合成高品质丁硫克百威,收率大于97.0%(以克百威计),含量大于96.0%。  相似文献   

3.
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丁硫克百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姜雅君 《农药》1998,37(9):43-43
丁硫克百威(carbosulfan,好年冬,丁硫威)是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是美国FMC公司开发的克百威的低毒化衍生物。丁硫克百威具有高效、低毒、广谱的特点,毒性只有克百威的二十分之一。丁硫克百威不仅适用于粮棉拌种,也可制成乳油或可湿性粉剂喷雾施用。1...  相似文献   

4.
丁硫克百威在柑桔上的残留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朱亚红  何法根 《农药》1993,32(6):42-43,41
本文论述了丁硫克百威在柑桔上的气相色谱分析。本体丁基卡巴呋喃选用2%OV-17为固定液的填充柱,降解产物卡巴呋喃,3-羟基卡巴呋喃选用2%OV-225为固定液的填柱,且3-羟基巴喃呋乙氧基化转变3-乙氧基卡巴呋喃。其最低检出量丁基卡巴呋喃2.0×10^11克,卡巴呋喃和3-羟基卡巴呋喃1.0×10^-11克。  相似文献   

5.
丁硫克百威的高效液相色谱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敬存  韩奎珍 《农药》2000,39(5):25-25
丁硫克百威为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 ,胆碱酯酶抑制剂 ,是克百威低毒化衍生物。目前对该药的分析未见公开报导 ,我们通过实验发现 ,用高效液相色谱分析丁硫克百威 ,数据准确、稳定 ,分离良好。1 实验部分1 1 仪器高效液相色谱仪 :SP881 0可调波长紫外检测器 :UV1 0 0数据处理机 :SP440 0进样器 :2 5μl定量进样阀 :1 0 μl1 2 试剂甲醇 :分析纯 ;水 :新制二次蒸馏水 ;丁硫克百威标样 :已知含量≥ 99.0 %1 3 色谱条件色谱柱 :2 1 0mm× 5mm (id) ,不锈钢柱 ,内装YWG -CH填充物 ,1 0 μm柱温 :室温流动相 :甲醇∶水 =…  相似文献   

6.
丁硫克百威在我国的生产与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宋化稳  庄占兴 《农药》1999,38(12):45-46
丁硫克百威(carbosulfan)是由美国FMC公司1980年开发的一种高效广谱杀虫、杀螨、杀线虫剂,为克百威的低毒化衍生物,具有内吸、触杀和胃毒作用。该药剂于1985年商品化,1990年FMC公司在我国获得登记,1994年我国开始自行生产,现已形成年产原药300余吨的生产能力。本文就丁硫克百威在我国的生产、开发和应用状况进行综述。1 丁硫克百威在我国的生产情况1.1 生产厂家和品种概况由表1结果可以看出,经过数年的徘徊,近几年丁硫克百威登记产品数及生产厂家都逐渐增多,特别是1997~1998…  相似文献   

7.
丁硫克百威的液相色谱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孟祥焱 《现代农药》2004,3(3):23-24
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试样用乙腈溶解,以苯基辛基酮作内标物、乙腈和水为流动相,使用以C8为填充物的不锈钢柱和紫外检测器,对试样中的丁硫克百威进行高效液相色谱分离和测定。方法的标准偏差为0.025,变异系数为0.16%,回收率为99.5%,线性相关系数为0.9999。  相似文献   

8.
Fenton试剂预处理丁硫克百威废水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单因素实验考察Fenton试剂预处理丁硫克百威生产废水,研究了反应初始pH值、七水合硫酸亚铁投加量、双氧水投加量和反应时间等因素对废水COD去除率和呋喃酚去除率的影响。结果表明:Fenton法预处理丁硫克百威废水的优化条件是pH=3.0、七水合硫酸亚铁投加量为5.6 g/L、双氧水投加量为25.0 mL/L、反应时间为120 min,在此条件下废水的COD去除率为60.6%,呋喃酚去除率为74.3%,BOD5/COD从0.07上升至0.36,改善了废水水质,保障了后续生化处理条件,为企业废水处理提供了切实可行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10.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喹硫磷·丁硫克百威乳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彦阳  高燕 《农药》2007,46(6):93-394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在C18柱上,以甲醇-水(体积比90∶10)为流动相,检测波长0~3.8min315nm,3.8~7.5min 280nm,在7.5min内同时分析16%虫线清乳油中喹硫磷和丁硫克百威两种有效成分的含量。该方法简便、快速、准确,喹硫磷标准偏差为0.215,变异系数为0.212%,回收率为95.98%~101.42%,线性相关系数0.9999;丁硫克百威标准偏差为0.172,变异系数为0.171%,回收率为96.04%~101.87%,线性相关系数0.9998。  相似文献   

11.
5种防治稻飞虱药剂的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开发及专利、作用机理及应用、抗性、药效、剂型及复配、工艺和市场等方面,对吡虫啉、噻虫嗪、烯啶虫胺、吡蚜酮和噻嗪酮等5种防治稻飞虱药剂进行了研究,旨在为防治稻飞虱药剂的生产和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综合室内外试验结果说明,新农药氟虫腈对稻飞虱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50gai/hm2处理的防效在90%以上,持效期可达40天,与噻嗪酮相当且优于异丙威。  相似文献   

13.
吡虫啉防治稻飞虱和稻纵卷叶螟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黄剑  松会武 《农药》1997,36(5):34-36
本文报道了吡虫啉防治水稻稻飞虱和稻纵卷叶螟的应用结果。吡虫啉对稻飞虱有特效。在若早高峰期,每亩用10%可湿性粉剂10-30克,水60克,药后1天防铲在71.8-90.4%,药后3天灰89.5-96.4%,药后30天防铲维持在91-98.8%,持铲期在30天以上。防铲明显优于甲胺磷,噻嗪酮和杀螟虱。具有击倒力强和持效期长的特点。  相似文献   

14.
10种杀虫剂对水稻稻飞虱的田间药效与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明确10种杀虫剂对稻飞虱的田间防效及安全性,采用田间茎叶喷雾法检测防治效果,以邓肯氏新复极差法检验差异显著性。结果表明:20%异丙威乳油、50%敌敌畏乳油速效性较好,药后1 d的防效为75.61%~80.78%,与其它药剂处理差异显著;10%烯啶虫胺可溶液剂、25%吡蚜酮可湿性粉剂、20%呋虫胺可溶粒剂、50%氟啶虫胺腈水分散粒剂、50%噻虫胺水分散粒剂持效性较好,药后14 d的防效为85.37%~94.16%,与其它药剂处理差异显著。烯啶虫胺、吡蚜酮、呋虫胺、氟啶虫胺腈、噻虫胺是生产上防治稻飞虱的理想药剂。  相似文献   

15.
谌江华  柴伟纲  孙梅梅 《现代农药》2011,10(3):48-49,52
为了比较几种药剂对稻飞虱的防治效果,笔者对25%吡蚜酮WP、24%螺虫乙酯SC、10%乙虫腈SC、70%吡虫啉WG和25%噻嗪酮WP等5种药剂进行了田间药效试验。试验结果显示,25%吡蚜酮WP对稻飞虱的防效最好,药后3 d、7 d、14 d的防效分别为84.73%、91.07%、97.72%;其次为24%螺虫乙酯SC和25%噻嗪酮WP,药后14 d的防效均达82%以上;再次为10%乙虫腈SC,药后3~14 d的防效在58.76%~75.15%;70%吡虫啉WG防效最差,药后3~14 d的防效在67.80%以下。  相似文献   

16.
褐飞虱的发生及其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6年,水稻褐飞虱在我国南方地区再一次大暴发。药价上涨,无特效良药等问题困扰着稻农。笔者结合实际调查,就发生情况、防治误区以及进一步的防治对策展开分析,尤其对目前市场上流行的低毒药剂吡虫啉高抗性的问题进行了一次阐述,以便为来年的科学防治做为参考。  相似文献   

17.
绿丰对稻飞虱和稻纵卷叶螟的控制效果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田间小区和示范试验结果表明,48%绿丰EC对稻飞虱和纵卷叶螟有良好的防治效果。小区试验药后5d和10d,60mL/667m2的48%绿丰EC对稻飞虱的防效分别为85.2%和85.7%;药后8d和15d,对稻纵卷叶螟的保叶效果分别为94.1%和82.6%,杀虫效果分别为97.3%和84.6%。示范试验药后10d,对稻飞虱的防效为78.4%,对纵卷叶螟的保叶和杀虫效果在80%以上。  相似文献   

18.
19.
为评价20%呋虫胺可溶粒剂对稻飞虱的防效,2016年开展了田间小区药效试验。结果表明,20%呋虫胺可溶粒剂对水稻稻飞虱有很好的防治效果,表现出良好的速效性和持效性,且对水稻安全,生产上有推广应用前景。建议20%呋虫胺可溶粒剂在水稻稻飞虱低龄若虫发生高峰期施用,其适宜制剂用量为450 g/hm~2。  相似文献   

20.
25%吡蚜酮悬浮剂防治水稻后期褐飞虱田间示范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水稻生长后期,田间褐飞虱百穴虫量6000~10000头的大发生形势下,用25%吡蚜酮防治褐飞虱每667m^2用24g,药后3d与7d的防效分别为73.69%与64.92%;每667m^2用30g,药后3d与7d的防效为78.55%与70.19%,显著优于参试的乙虫腈与烯啶虫胺。建议隔15~20d再次用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