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现代家电》2012,(13):19
无废水纯水机,其实并不是真的没有废水。因纯水机在制水的过程中是一定要对RO膜进行冲洗,因此,只要是纯水机,就一定有废水。如果对这部分水不加利用,直接排掉,那就真的成为"废水"了。如果能够对废水进行回收,有效利用,那么自然就没有"废水"。纯水机废水回收,通常有两种方式。第一种下排废水方式,需要单独配一个接废水的容器,放在纯水机旁边,将废水管放到容器中,使纯水机制水时所产生的废水储存在容器内。采用这种回收方式,需要单独再配容  相似文献   

2.
印染废水中多为芳烃和杂环化合物,染料浓度高、色度大、污染物含量高,生化降解性差,属于高浓度难降解有机废水,处理难度大。文中介绍了"先生化后物化"并以"生化"为主"物化"为辅的印染废水新处理工艺路线。采用酸析→微电解,BOC高级厌氧→深水氧化→沉淀混凝技术,探讨了新处理工艺对印花、染整废水在实际中的应用,并与传统处理工艺对比。结果表明:采用新处理工艺对印花废水COD平均去除率为69%,对染整废水COD平均去除率为92%,效果良好且系统各项排放指标达到GB 4287—2012标准中的直排要求;与旧处理工艺对比,节约了占地面积,污泥日产量减少了4.0~4.4 t,系统运行成本可节约2.06元/t。  相似文献   

3.
文章分析了目前煮练废水处理方法存在的问题,研究了废水资源回收再利用的方法,提出了"废水预处理、蒸发浓缩、絮凝提取、回收再利用"一体化处理工艺。  相似文献   

4.
探讨了印染废水和化工废水混合处理的一种新方法.掌握"分流分治、重在回用"的原则,通过对印染厂原有的污水处理构筑物的适当改建,采用管线调整、优化工艺等措施,实现了印染化工混合废水中的无色废水处理后回用于生产,有色废水达标排放的目标.在一套污水处理构筑物中设计了两条废水处理工艺线路,土方工程量小、基建费用低.  相似文献   

5.
《广西轻工业》2019,(4):98-100
铅酸蓄电池废水中主要是酸性废液和重金属离子Pb~(2+),处理不当所造成的"铅污染"事件会危害环境和人们的健康。因此,如何妥善处理蓄电池铅酸废水引起了很多科研人员的重视。本文综述近年来处理铅酸蓄电池废水的研究进展,详细介绍物理、化学以及组合工艺三个方面等处理蓄电池铅酸废水的现状,分析其优缺点,并展望未来深度处理铅酸蓄电池废水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6.
<正>经过曲阜师范大学课题小组近一年的攻关,大蒜加工蒜片产生的废水难处理这一难题被攻克。不但实现了废水的循环利用,还从中提取了大蒜多糖和大蒜素等高端产品,解决了大蒜深加工的"瓶颈"问题。大蒜加工废水里含有的大蒜素,是废水难以降解的"元凶",但这又是宝贵的医药原料。课题攻关小组采用分子印迹分离技  相似文献   

7.
《现代家电》2012,(13):20-21
冯先生家中安装纯水机已近一年时间,但是有一个问题一直萦绕着冯先生一家人,那就是废水问题。冯先生的家中为此分成了两个"派系":冯先生和父亲为"自然流派",主张废水自然排放:而冯先生的妻子和母亲出于精打细算的持家原则属于"再利用派",倡导废水的再次利用。两个派系因为废水问题争执不下。"自然流派"说:"之所以是废水,就是不能再用的报废的水,水中钙镁离子高,不适宜再用。""再利用派"系则坚决反对这个观点。"不当家不知柴米贵,这水看着也清澈,  相似文献   

8.
DSD酸氧化工序排出的废水是治理难度极大的重污染源,传统的多种治理单元串联组合进行末端治理达标后再排放的治理方法,治理效果很差.采用溶剂回收套用,以消除氧化废水排放的溶剂法氧化工艺,工业化试验因多种因素制约未能成功.阐述了在循环经济理论指导下,依靠科技进步自主创新改革氧化工艺,探索出治理DSD酸氧化废水的新路:从源头上减少资源的投入,实现"减量化";末端采用资源化处理技术,回收废水中有用的资源,实现"再利用"、"再循环",成功地解决了曾经困扰DSD酸行业发展的老大难问题.  相似文献   

9.
《现代家电》2012,(13):18
诗仙李白那首著名的《将进酒》"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里面描写了诗人对黄河源头的浪漫主义猜测。演化到现实生活,我们发现,很多事情不仅仅通过想象就可以找到答案。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重视起身体健康,许多个人和单位开始使用净水器。就像现在市场上的净水器,净水的同时也排放废水,曾经一度因为废水问题,净水器被推上了风口浪尖,变成了"废水器",要想真正的解决问题,我们首先要了解,净水的"废水"从哪  相似文献   

10.
测定了生活于受竹子制浆造纸废水(采用"小苏打浸泡法"制浆)污染的河道中食蚊鱼活体肝脏7-乙氧基-3-异吩呛哇酮-脱乙基酶(7-ethoxyresorufino-deethylase,EROD)和谷胱甘肽硫转移酶(Glutathione-S-transferase,GST)的活性,并论证了食蚊鱼作为评价竹子制浆造纸废水生物毒性的指示生物的可行性。结果表明,食蚊鱼是比较理想的评价竹子制浆造纸废水生物毒性的指示生物,其活体EROD能有效、真实地评价竹子制浆造纸废水的安全性,GST在指示竹子制浆造纸废水生物毒性时的效果不如EROD。  相似文献   

11.
刘建杰  丁文慧 《黑龙江造纸》2010,38(1):16-18,24
概括了高得率制浆废水的污染和特性,介绍了常用于处理高得率制浆废水的几种方法和技术,并简单介绍了各种技术的应用进展。  相似文献   

12.
高得率浆的特性及其对造纸过程湿部化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与漂白硫酸盐浆(BKP)相比,高得率浆(HYP)含有较多的细小纤维、木素和阴离子垃圾,同时含有较多的羧基和磺酸基等阴离子基团而使其纤维上的负电荷密度显著高于BKP纤维.由于HYP浆与BKP浆在物理和化学性质上的差异,用HYP浆代替部分阔叶木BKP浆对造纸过程的湿部化学将有一定的影响.HYP浆在AKD和松香酯的内施胶过程中的效果优于BKP浆,这得益于HYP纤维的自施胶特性及其较高的阴离子基团含量.添加PEI等阴离子垃圾捕捉剂可以消除HYP浆中的阴离子垃圾对内施胶操作以及助留系统的影响.在优化的湿部条件下,适当添加HYP浆可提高留着率.  相似文献   

13.
漂白高得率化学机械浆综述   总被引:29,自引:20,他引:29  
阐述了高得率化学机械浆的制浆工艺、发展、产量和全球范围的生产线装机情况,讨论了用于高得率浆的木材纤维特性、抄纸适用性及其成浆质量和最终用途,涉及了高得率制浆污水处理的常规方法及其最新进展。  相似文献   

14.
研究使用杨木高得率浆(HYP)和桦木HYP部分取代全化学浆优质纸张生产过程中使用的硫酸盐阔叶木浆对纸张松厚度和平滑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杨木HYP和桦木HYP可显著提高纸张松厚度、挺度及不透明度.由于桦木纤维粗大其影响也较大,但是随着桦木HYP使用比例的增加,纸张平滑度有下降趋势,而且纸张强度也有所下降.HYP浆种的选择和取代比例应根据所生产的纸张品种和等级而定.  相似文献   

15.
高得率浆(HYP)的生产过程中采用碱性H2O2漂白工艺.漂白工段是控制HYP浆性能,使其满足特定纸种对纸浆的质量要求的关键工艺过程.在碱性H2O2漂白过程中,纤维素、木素、半纤维素、果胶、抽出物及其他木材成分发生一系列化学和物理变化.本文对这些变化及草酸钙引起的结垢和阴离子垃圾的产生等问题做了概括性总结.除了白度提高之外,碱性H2O2漂白可以大大提高HYP浆的抗张强度,但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其光散射系数和松厚度,这3个性能指标互相关联.本文也总结性地讨论漂白对HYP浆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介绍了高得率浆中细小组分的特征,并进一步探讨了高得率浆细小组分的存在对纸张结构、物理性能和光学性能的影响及其对实际生产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高得率浆(HYP)在高级纸中的应用逐渐增加,对高得率浆的视觉品质要求也相应提高,如何高效合理地提高浆张的白度以及白度稳定性成为广大造纸工作者关注的热点。传统的HYP过氧化氢漂白成本较高,污染负荷比较严重,而且以损失高得率浆的松厚度和光散射系数等特性为代价来取得较高的白度。本文主要围绕高得率浆的发展及应用,论述了近些年高得率浆的漂白工艺的研究进展。此外,还探讨了高得率浆的过氧化氢/OBA漂白工艺与传统高得率浆过氧化氢漂白工艺的优缺点,以及荧光增白剂在含高得率浆高级纸中的应用研究。  相似文献   

18.
本文对比了高得率浆(HYP)和化学浆以及机械浆的性能和特征,阐述了高得率化学机械浆的制浆工艺、发展等,并对HYP在纸和纸板中的应用进行了回顾和展望。  相似文献   

19.
高得率浆含量对有光铜版纸性能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铜版纸原纸传统上主要由漂白化学浆组成,近年来,随着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环境友好型漂白高得率浆在铜版纸原纸中的用量有逐渐增加的趋势.本实验收集了11种105g/m2国产有光双面铜版纸样品,对这些纸样进行了高得率浆含量分析和性能测定.表征了原纸中高得率浆含量对有光铜版纸基本性能的影响,重点探讨了其对纸张白度稳定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有光铜版纸大多含有一定量的高得率浆,但是高得率浆含量对铜版纸的光泽度、粗糙度、白度以及油墨吸收性的影响不大,然而随着铜版原纸中高得率浆含量的增加,有光铜版纸的白度稳定性逐渐降低.  相似文献   

20.
An HPLC method using 9-fluorenylmethyl chloroformate-1-amino-adamantane (FMOC-ADAM) for the determination of hydroxyproline (HYP) in muscle hydrolyzates is described. The HYP was converted to a stable fluorescent derivative with FMOC after removal of all primary amino acids with ortho-phthaldialdehyde and 2-mercaptoethanol. Excess FMOC was reacted with a hydrophobic amine, ADAM, thus eliminating the need for pentane or diethyl ether extraction. The method was performed without the use of controlled temperature derivatizations or extra equipment (e.g. column switching valves). Analysis of HYP was complete after 3 min, with a total analysis time of 7·5 min. The HYP content of various muscle samples obtained with the HPLC procedure compared very well with values obtained using a colorimetric assa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