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39 毫秒
1.
用IR、DSC、WAXD、正交偏光显微镜、SEM、TEM等手段,表征了所合成的液晶/烃橡胶/硅橡胶三元共混复合膜的织态结构及液晶态转变.结果发现,液晶PEECB—4.05由于与SBR和PDMS共混,Tk-s转变温度下降了37.5℃,体系存在不完全的相分离.液晶PEECB—4.05在体系中形成液晶富集区(LC—richdomain),大小约02—2.2μm不等.在压力的作用下,连续的液晶富集区形成宽约7.0μm并垂直于膜的平面的通道.这些结果是第Ⅰ报中这类富氧膜透气率产生突变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2.
菌紫质分子沉积膜的制备李正强,王力彦,张希,李伯符,沈家骢(吉林大学分子光谱与分子结构开放实验室,长春,130023)胡坤生,王敖金(中国科学院北京生物物理研究所,北京)关键词菌紫质,分子沉积膜,功能结构细菌视紫红质(Bacteriorhodopsi...  相似文献   

3.
镓—茜素紫极谱络合吸附波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含有0.05mol/L HAc-NaAc(pH5.6)、0.1mol/L KCL和1.5×10^-5mol/L茜素紫的溶液中,镓(Ⅲ)-茜素紫络合物在单扫示波极谱仪上产生一灵敏的导数极谱波,峰电位在-1.11V(vs.SCE),峰电流与镓(Ⅲ)浓度在2.0×10^-8mol/L。机理研究表明,峰电流是由吸附在电极表面的络合物中的中心离子和配位体同时还原而产生的。方法已应用于铝合金中镓的测定,结果  相似文献   

4.
催化动力学光度法测定痕量铬(Ⅵ)的研究   总被引:37,自引:3,他引:37  
刘峥  王学燕 《分析化学》1996,24(2):164-167
作发现铬(Ⅵ)在pH4.7的HAc-NaAc缓冲溶液中,能催化过氧化氢氧化邻苯二酚紫的褪色反应,研究了影响催化褪色反应速度的最佳条件,建立了测定痕量铬(Ⅵ) 的新方法,方法的检测限为1.28×10^-6g/L,测定范围为0~32μg/LCr(Ⅵ)。本法已用于测定环境水样,钢样以及电镀废水中痕量的铬(Ⅵ)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5.
pH值对邻苯二亚胺纤维素的制备及荧光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制备了席夫碱(Schiff’s base)邻苯二亚胺纤维素(PDIMC),考查pH值对制备反应和产物荧光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氧化度为100%的二醛纤维素在pH=7 ̄13、室温下、反应30h生成的邻苯二亚胺纤维素,具有强较的荧光性能,熔点410k,分解温度为578K;PDIMC水溶液在PH=7.6,浓度为7.6×10^-4g/mL,20℃时,Ex=470nm,Em=555nm处荧光最强。  相似文献   

6.
NADH在邻苯二酚紫修饰石墨电极上的电催化氧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吸附在石墨电极上的邻苯二酚紫作为电子传递媒介体构成修饰电极。在-0.40-+0.60V电位区间内,吸附态的邻苯二酚紫表现出相当可逆的氧化,还原行为,电极反应为单电子过程并有1个质子参加。在pH为7.0的磷酸盐缓冲溶液中,其式量电位E^o'为0.10V,表观电极反应速率常数ks为5.5s^-^1。邻苯二酚紫修饰电极对还原型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NADH)的电化学氧化具有明显的催化作用。可使NADH  相似文献   

7.
在含有0.05mol/LHAc-NaAc(pH5.6)、0.1mol/LKCl和1.5×10 ̄(-5)mol/L茜素紫的溶液中,镓(Ⅲ)-茜素紫络合物在单扫示波极谱仪上产生一灵敏的导致极谱波,峰电位在-1.11V(vs.SCE),峰电流与镓(Ⅲ)浓度在2.0×10 ̄(-8)~2.0×10 ̄(-6)mol/L范围内呈线性关系,检测限达1×10 ̄(-8)moL/L机理研究表明,峰电流是由吸附在电极表面的络合物中的中心离子和配位体同时还原而产生的。方法已应用于铝合金中镓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8.
甲基紫分光光度法测定痕量钒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在碱性条件下,甲基紫(MV)与钒(V)反应形成紫色缔合物,吸收峰位于580nm,缔合成组成摩尔比为V(V):MV=1:3,表观摩尔吸光系数ε580=2.5*10^7L/(mol.cm)的测定,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9.
将硫堇共价键合到自组装在金电极表面的半胱胺单分子层上,制成了衍生化自组装单分子膜修饰电极,并用电化学方法研究了它的电化学性质,循环伏安图显示其在pH=7.7的磷酸盐缓冲液中,于-0.45~+0.50V(vs.SCE)范围内有2对氧化还原峰,峰电位分别为Epa=214mV,Epc=82mV,E^2pa=-75mV,E^2pc--160mV(vs.SCE),pH在5.0~9.0范围内,峰1有2个质子参  相似文献   

10.
StructureStudiesonNewTypesofMacrocyclicCompoundsPartV.CrystalStructureofNickel(II)Complexof5,12-Diphenyl-7,14-dimethyl-1,4,8,...  相似文献   

11.
徐斌  张海丽  邹欣平 《分析化学》2000,28(12):1519-1522
用线性扫描示波极谱法研究了镉(Ⅱ)-茜素紫-邻二氮菲体系的极谱行为,发现在含有0.1mol/L KCl、pH=2.85的HAc的溶液中,镉(Ⅱ)-茜素紫-邻二氮菲体系产生-灵敏的极谱吸附波,共峰电位为-0.64V(vs.SCE),峰电流与镉(Ⅱ)的浓度在5.0*10^-8-1.0*10^-6mol/L的范围内呈一性关系;检出限为3.0*10^-8mol/L。研究了电极反应机理,并用建立的方法成功地测定了废水样中的镉。  相似文献   

12.
慈云祥  陈勇 《分析化学》1995,23(5):533-535
本文研究了固定于硝酸纤维素滤膜(NC)上单链脱氧核糖核酸(ssDNA)与锰(Ⅲ)-meso-四(4-氨基苯基)卟啉(MN-TAPP)间的染色反应机理及实用性,室温下,在25~100mmol/L的磷酸缓冲液(pH5.5~7.0)中,60~80μg/mL锰(Ⅲ)-meso-四(4-氨基苯基)卟啉可将固定于NC膜上的ssDNA染成绿色,低至10pg/dot的ssDNA亦可被检出。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ZrO2微粉自水中对羧甲基纤维素钠(CMC)和甲基纤维素(MC)的吸附作用及对ZrO2水悬浮体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CMC的吸附等温线为Langmuir型,CMC可能以较为舒展的方式单层吸附于ZrO2表面,由于有电性吸引作用在pH3.4时的极限吸附量较pH7.0时的略大;(2)MC的极限吸附量远大于CMC的,MC争子可能以线团状吸附,吸附层厚主可达14~56nm;(3)在较大浓度时M  相似文献   

14.
MesomorphicCharacteristicsofInducedChiralNematicPhaseof[SmecticLCP,PS(4BC/DM)/NematicLC,E7/ChiralDopant,CB┐15]┐TernaryComposi...  相似文献   

15.
系统地研究了碱性条件下(pH8~10.8)As3+,As5+,MA,DMA和AB等砷化合物在PRP-X100阴离子交换柱上的保留行为。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FAAS)测定从HPLC分离的砷化合物,即通过一根1m×0.23mmi.d.不锈钢毛细管,将HPLC柱出口与FAAS的雾化器连接起来,采用乙炔/空气火焰,在193.7nm处测定。具体研究了两个流动相(20mmol/LNH4HCO3和2.5mmol/L对-羟基苯甲酸-1.0mmol/L苯甲酸水溶液),并系统研究了pH值和缓冲液浓度对上述5个砷化合物的保留时间的影响,发现对于20mmol/LNH4HCO3体系,在pH8.7时,AB,As3+,DMA可以得到完全分离,通过梯度洗提(pH8.7到9.8,流速1.65mL/min),在15min内上述5个砷化合物可以得到良好分离;对于2.5mmol/L对-羟基苯甲酸-1.0mmol/L苯甲酸体系,在pH9.0及流速1.5mL/min时,可以在12min内将上述5个砷化合物分离。  相似文献   

16.
聚苯胺/聚乙烯醇导电复合膜的制备及性质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用较简单的化学氧化现场吸附聚合法(in-situpolymerization)制得了聚苯胺(PAn)/聚乙烯醇(PVA)导电复合膜.该膜具有较好的导电性和机械性能;其电导率可达5.8s/cm,拉伸强度达13MPa,断裂伸长率为110%左右.本文讨论了制备的各种条件对复合膜导电性能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稳定性及电化学活性;并采用循环伏安曲线、扫描电镜(SEM)、FTIR谱及元素分析对该复合膜的结构和性能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二-(邻-甲苯基)硫卡巴腙(简写为H2DMBDz)与Pb(Ⅱ)和Cd(Ⅱ)配合物体系的二阶导数吸附极谱波。在pH6.0的HAc-NaAc介质中,Pb(Ⅱ)-(H2DMBDz)和Cd(Ⅱ)-(H2DMBDz)2配合物分别于-0.52V(υs.SCE)和-0.65V(υs.SCE)电位处产生一良好的可逆吸附极谱波。峰电流I″p1和I″p2分别与Pb(Ⅱ)的浓度c1和Cd(Ⅱ)的浓度c2在0.01  相似文献   

18.
杨素苓  毛桂杰 《合成化学》1997,5(4):408-411
在强有机碱1,8-二氮杂双环[5.4.0]+--7烯(简称DBu)存在的醇溶剂中,利用“分子碎片”(4-硝基邻苯二腈)与金属离子通过模板反应的新方法合成了2,9,16,23-四硝基酞菁镍(Ⅱ)配合物(简称TNPcNi,Pc=C32H12N8),通过元素分析和IR光谱进行了表征,研究了配合物在DMSO、DMF、Py、CH2Cl2和C6H12中的电子吸收光谱及荧光光谱。  相似文献   

19.
脱氧核糖核酸变性和损伤的吸附伏安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陆宗鹏  卢莠芬 《分析化学》1996,24(4):463-466
本文用汞电极(HMDE)二次导数阴极吸附伏安(SD-AdCSV)和碳电极(GCE、CPE)导数循环伏安(FD-CV)法研究了核酸受热、紫外线、超声波和丝裂霉素C(MMC)作用下的变性作用。在0.1mol/L(K2HPO4+KH2PO4)-0.1mol.L NaCl(pH7.0)底液中,吸附的单股(ss-)和双螺旋(ds-)DNA分别在HMDE上得到特征还原峰P3和P2,和在碳电极上得到氧化峰A。物  相似文献   

20.
魏显有 《分析化学》1995,23(5):502-505
在HCl-NaAc介质(pH2.5)中,用单扫示波极谱法可获得高灵敏的In(Ⅲ)-2-巯基苯骈噻唑(MBT)-7-碘-8-羟基喹啉-5-磺酸(Ferron)三元络合物吸附波,峰电位在一-0.64V(vs.SCE),峰电流与铟浓度在7.0×10^-10mol/L~8.8×10^-7mol/L之间呈线性关系,检出限可达3.0×10^-10mol/L,测得电活性络合物的组成为In(Ⅲ):MBT:1∶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