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报导了板栗胚囊发育、受精及胚发生的全过程,板栗子房6-9室,每室两个倒生胚珠着生于中轴胎座上,胚珠具双珠被、厚珠心。大孢子四分体线形排列。通常合点端的大孢子发育,蓼型胚囊,胚珠具宿存珠心柱,珠孔受精,受精后的胚囊产生侧向盲囊,初生胚乳核在盲囊底部形成,并很快在其中分裂产生核型胚乳。精卵融合为有丝分裂前型,合子斜向分裂产生其细胞和顶细胞,顶细胞经一次垂直分裂形成三细胞原胚,之后基细胞横分裂一次形成二细胞胚柄,该胚柄不久退化,胚发育应归属于柳叶莱型。成熟种子无胚乳,文中总结了板栗胚胎学过程的时间进程与外部形态相关特征的资料,并对山毛榉科植物胚胎学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2.
石刁柏花药具四个小孢子囊,花药发育为百合型,中层最外一层细胞能保留较长时间,维持到花药成熟期,细胞发生纤维状加厚,绒毡层细胞初期单核,后变为双核为多核,小孢子形成时胞质分裂为连续型,小孢子四分体排列为四面体十字交叉型,花粉粒为二细胞型,子房上位,倒生珠,胚朱具双层珠被,内珠被内两层细胞组成,薄珠心,单细胞也原,大孢子四分体直列式排列,近合点端一个大孢子为功能大孢子,胚囊蓼型,二极核受精前融合,胚乳核型,发达,有具半纤维素壁的硬质胚乳,胚胎发育为:合子经休眠后即进行第一次分裂,分裂方向横向不等,形成较大的基细胞和较小的顶细胞,基细胞行两次横分裂形成胚柄,顶细胞形成胚主体。  相似文献   

3.
以锥栗品种黄榛为材料,采用石蜡切片技术对其大孢子发生、雌配子体形成和胚、胚乳发育过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锥栗为雌雄异花同株果树,多心皮复合雌蕊,中轴胎座,通常有8-10个子房室,每室倒生2枚胚珠;珠心组织中的一个孢原细胞直接发育形成大孢子母细胞,经减数分裂形成的大孢子四分体呈线形,其中靠近合点端的功能大孢子发育成为成熟胚囊;胚囊发育类型为单孢子蓼型胚囊;双受精后,原胚经过球胚、心型胚、鱼雷胚和子叶胚等阶段发育为成熟胚,胚乳呈核型,种子无胚乳.  相似文献   

4.
天仙子(Hyoscyamus niger)胚珠为薄珠心胚珠。直线形大孢子四分体,合点端大孢子有功能,三次核分裂的单孢子胚囊类型(蓼型)。胚的发育为茄型。核型胚乳。胚乳游离核达30个左右时形成细胞。  相似文献   

5.
板栗的子房是8心皮、8室;每室有两个倒生的胚珠。肝珠的珠心内,胚囊发育时,自胚囊的合点端扩展形成一个伸长部分,是由許多长形细胞构成的中心柱,称为“基座”。可保留到胚发育的后期。有效胚珠的珠被是双层的,也发现有单层珠被的胚珠,单层珠被是退化胚珠的特征。肝乳为核型胚乳。早期胚胎发生的特点是:受精卵每一次分裂是横向或斜向的,所衍生的两个细胞,对胚体形成都有貢献,但基细胞貢献小,而顶细胞貢献大,因它的两次分裂是纵向的,形成相互垂直的两个新壁。看来板栗的胚胎发生应屬带屬柳叶菜型(即十字花型)。  相似文献   

6.
以沈阳农业大学培育的“明旭”草莓品种为材料,采用常规石蜡切片法,结合整体透明与显微解剖技术,对草莓胚和胚乳的发育过程进行观察,其结果如下:草莓离生单雌蕊每个子房内具一枚横生胚珠,单珠被,厚珠心。成熟胚囊为蓼型。卵细胞较大,呈洋梨形。助细胞略小,核大质浓。极核有时融合成次生核。反足细胞不明显。胚囊窄而长。合点端有明显的承珠盘结构。个别胚珠中有双胚囊现象。胚的发育过程与大多数双子叶植物基本一致。从受精卵发育到二细胞原胚过程中,合子第一次分裂形成顶细胞和基细胞。继而顶细胞斜向纵裂,基细胞横裂。由基细胞分裂来的近合点端的一个细胞再发生纵裂,和从顶细胞分裂来的细胞共同参与胚体的形成,进而产生多细胞球形原胚,心形胚,鱼雷形胚,成熟胚。当成熟胚形成时,胚柄将逐渐消失。草莓胚发育属紫菀型,胚乳发育为核型。  相似文献   

7.
采用常规石蜡切片技术,对平丹1号余甘大小孢子发生及雌雄配子体发育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药壁发育为双子叶型;绒毡层为腺质绒毡层;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时胞质分裂为同时型;产生四面体形四分体;成熟的花粉粒为二细胞型花粉;平丹1号余甘的雌蕊为上位子房,3心皮3室,每室含倒生胚珠2枚,为厚珠心,具珠心喙,胚囊为蓼形;平丹1号余甘部分大孢子母细胞、大孢子及胚囊发育异常,致使不能形成正常的卵细胞,不能进行受精.  相似文献   

8.
金花茶子房3—5室,每室3—5个着生在中轴胎座上的具双珠被的倒生胚珠;薄珠心,内珠被的内层细胞不特化;胚囊为葱型;受精前两个助细胞同时退化;精子球形,与卵接触时稍有增大。描述了配子融合与三核合并的过程。双受精发生于开花四天之内,合子至少在受精后四个月才开始分裂,胚乳极少,合子分裂时只有数个胚乳核。大多数胚辣、胚囊都正常发育。对山茶属的分类进行了讨论;对落果原因进行了分析;对幼胚培养的时间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9.
[目的]为石斛属的植物生殖生物学研究提供基础数据.[方法]利用半薄切片显微观察石斛属模式植物金钗石斛雌配子体和胚发育过程.[结果]在授粉前,胎座未发育;授粉后30 d,位于胚珠原基末端的细胞体积增大变为孢原细胞;授粉后40 d,孢原细胞变为细胞核明显的大孢子母细胞;授粉后60 d左右,大孢子母细胞体积不再继续扩增,开始进行减数分裂;从授粉到雌配子体成熟大约需要70 d的时间;授粉后80 d合子进行第一次分裂,分裂为两个细胞,包括一个基细胞和一个顶细胞;授粉后110 d,多次分裂后顶细胞形成早期球形胚;授粉后120 d,胚细胞已填满囊腔,胚柄开始液泡化;授粉后150 d,球形胚结构稳定,胚柄已消失;授粉后180 d,胚成熟.[结论]金钗石斛为侧膜三胎座,倒生型胚珠,薄珠心,单孢子蓼型胚囊.授粉前,胚珠原基未发育,授粉后180 d,胚才能完全成熟,即形成成熟的种子.  相似文献   

10.
本文是毛白杨胚胎学研究的第二部份。研究了毛白杨胚珠、胚囊的构造,受精作用及胚的发育过程;找出了授粉前后花序的外部特征与胚珠发育情况之间的关系。 子房由二心皮合成。柱头四裂;花柱为开放型;基生胎座,上生2—4枚胚珠,通常1—2枚发育,其余败育。胚珠倒生型;珠柄发达;单珠被;厚珠心。直列式四分体;珠孔受精。双受精现象发生在授粉后40小时至6天之间。核型胚乳,胚的发育为简化的“十字花型”。 对珠被的特点,胶囊的发育类型,受精的方式以及胚的发育类型予以讨论。  相似文献   

11.
用石蜡切片的方法研究了盾叶薯蓣(D ioscorea z ing iberensis C.H.W igh t)的大孢子发生和雌配子体发育过程,得到以下结果:①雌蕊三心皮三室,子房下位,中轴胎座,每室两倒生胚珠,厚珠心,双珠被,内珠被独自形成珠孔。②珠心表皮下一个孢原细胞平周分裂产生周缘细胞和造孢细胞,造孢细胞进一步发育成大孢子母细胞,大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形成线状的四分体,合点端的大孢子为功能大孢子。造孢细胞、大孢子母细胞和四分体时期周缘细胞仅1层。③胚囊发育为蓼型,胚囊成熟后为7细胞8核胚囊,2极核受精前不融合,反足细胞退化较晚。  相似文献   

12.
对豆薯Pachyrhizus erosus(L.)urban大孢子发生及雌配子体的形成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雌蕊子房一室,具多个弯生胚珠,双珠被。单孢原,分裂形成初生周缘细胞和初生造孢细胞。珠心顶部表皮细胞与初生周缘细胞共同参与厚珠心胚珠的形成。有多个造孢细胞的发生,但一般仅一个发育成熟。大孢子母细胞第一次减数分裂后,珠孔端的二分体退化,合点端的二分体进行第二次减数分裂,形成三分体。属蓼型胚囊。  相似文献   

13.
矮生菜豆胚珠和胚囊的发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观察了矮生菜豆(Phaseolusvulgarisvar.humilis)胚珠和胚囊的发育。通常大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形成三个直线排列的细胞,合点端大孢子具功能,功能大孢子发育成蓼形胚囊。成熟胚囊中,三个反足细胞已消失。两助细胞分别在受精前后退化。两极核受精前融合或不融合。卵细胞的细胞质中有少量淀粉粒。珠孔端及合点端的胚囊壁均具发达的壁内突。成熟胚珠为弯生型、双珠被、厚珠心。四核胚囊形成后,淀粉粒依次出现在珠被组织,珠心组织及中央细胞中,至开花前2~3天达到高峰。开花前一天,珠心和中央细胞中淀粉粒开始减少。  相似文献   

14.
嘉兰(Gloriosa superba L.)的胚珠是倒生型,具双珠被和厚珠心。单个孢原细胞平周分裂,形成初生周缘细胞和初生造孢细胞,后者直接起大孢子母细胞的作用。四个大孢子线型排列。通常合点端大孢子是有功能的,但也见到珠孔端大孢子具功能。胚囊发育属蓼型。成熟胚囊是八核七细胞的。助细胞具丝状器,反足细胞具有传递细胞的某些特征。大孢子发生和雌配子体形成的过程中,胼胝质和多糖的积累和消失有一定的规律性。嘉兰花基数为3,子房上位,子房由三个合生的心皮组成,三室中轴胎座。在发育过程中胚珠经历了直生、弯生、横生和倒生的过程。内外珠被先后在造孢细胞形成后分化,在发育前期,内珠被长于外珠被,并由它形成了珠孔道,当外珠被伸长后与内珠被共同构成了珠孔。内珠被细胞层数恒定为两层,而外珠被细胞层数则变化于4~5层间。珠柄中的维管束多为螺纹,环纹导管和管胞组成,由胎座发出后经珠柄到合点端终止,内外珠被中均无维管束。厚珠心,珠心细胞为3~4层,由周缘细胞分裂形成。珠心细胞富含淀粉粒,其细胞解体缓慢,尤其珠孔端,直至成熟胚囊阶段,仍有很发达的珠心细胞。  相似文献   

15.
绿豆子厉由单心皮构成,1室,有9—13个弯生胚珠着生在边缘胎座上。胚珠具厚珠心双珠被。大孢原细胞1—3个。初生造孢细胞直接形成大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Ⅰ产生不均等大小的二分体,减数分裂Ⅱ为同步。4个大孢子线形排列,合点端为功能大孢子。胚囊发育为蓼型。3个反足细胞等大,早期退化。极核在受精前融合。助细胞在受精前未见退化。在成熟胚珠的合点端由珠心表皮细胞构成承珠盘结构,在珠孔端有珠心冠。  相似文献   

16.
采用常规石蜡制片技术,对金银忍冬胚和胚乳的发育过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金银忍冬胚胎发生类型为柳叶菜型.其卵细胞受精后,合子经过了约2个月的休眠期,干7月中下旬进行第1次分裂.第1次分裂为横向分裂,其顶细胞纵裂,随后经球形胚、心形胚、鱼雷形胚,至果实成熟时发育为成熟胚.基细胞横分裂1次,形成胚柄,胚柄发育缓慢,至球形胚时期,胚柄完全退化.合子分裂发生在初生胚乳核多次分裂之后. .胚乳发育属核型,当发育至8细胞原胚时,游离胚乳核周围逐渐形成自己的细胞壁.成熟胚乳细胞富含油脂类物质.  相似文献   

17.
运用石蜡切片技术、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技术对鲁梅克斯长叶-20花芽形态分化、大小孢子发生与雌雄配子体发育以及胚后发育等生殖过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鲁梅克斯长叶-20花芽分化分为花序原基分化期、小花原基分化初期、萼片原基分化期、花瓣原基分化期、雄蕊原基形成期和雌蕊原基形成期;小孢子母细胞经减数分裂形成四分体,属四面体型,成熟花粉粒以2-细胞型为主,兼有3-细胞型,具有3条或4条萌发沟;雌蕊发育过程中双珠被的倒生胚珠、厚珠心发育形成核型胚乳,大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后形成的四分体呈线形排列,合点端的一个功能大孢子发育成单核胚囊,经三次连续的有丝分裂形成八核的蓼型胚囊;受精后初生胚乳核先于合子分裂,为胚的发育提供营养,胚经过原胚期、球形胚期、心形胚期直至发育成具有完整子叶的成熟胚。  相似文献   

18.
“红优二号”西瓜的胚珠为倒生型,双层珠被,厚珠心。孢原细胞为表皮下3~4层细胞处的一个细胞,孢原细胞不经分裂直接发育成大孢子母细胞。大孢子母细胞经过减数分裂形成线型排列的四分体,合点端的大孢子具有功能,其核经3次分裂形成蓼型胚囊。成熟胚囊的珠孔处同珠心细胞形成一短珠心喙  相似文献   

19.
魔芋的胚胎学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魔芋(Amorphophallus rivieri Durieu)的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中期形成13个二价体,胞质分裂的形式为连续型,变形型绒毡层,二细胞型花粉粒。薄珠心类型的胚珠,蓼型胚囊。双受精过程正常。细胞型胚孔。合子经第一次横分裂形成二个细胞后,以后的分裂是无序的。二细胞原胚经多次分裂形成块茎原始体,在不断扩大过程中,胚乳逐渐解体,在珠孔端分化鳞芽,形成一珠芽结构。  相似文献   

20.
蝎尾菊(KoelpinialinearisPal.)的胚珠为倒生型,单珠被,薄珠心,孢原细胞1个,直接起大孢子母细胞的功能;大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形成一直线排列的大孢子四分体,珠孔端3个大孢子退化,合点端大孢子发育成功能大孢子,其核经过3次有丝分裂形成蓼型胚囊;珠被绒毡层在大孢子二分体时开始分化,在大孢子四分体时形成,为单层细胞,其发育状况直接影响胚囊的发育,它的异常发育与退化直接导致胚囊的败育;在少数胚珠胚囊的合点端,常有不定胚存在;此外,本文还对胚珠发育过程中的多糖动态进行了观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