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硝酸盐和亚硝酸盐是传统的肉制品防腐剂,亚硝酸盐最初的使用目的是控制肉毒杆菌的生长,同时对单增李斯特菌的生长产生抑制作用,保障产品的安全、使肉呈现明显的腌制红色和特征风味,延长货架期。然而,亚硝酸盐的使用存在诸多弊端,如在酸性条件下,亚硝酸和仲胺反应会产生具有毒性的亚硝胺,此反应在肉制品加工和人体消化过程中均有可能发生,对消费者的健康具有潜在危害。因此未经亚硝酸盐腌制以及替换亚硝酸盐进行腌制加工的产品越来越受欢迎,然而,不进行腌制或采用菜汁替代  相似文献   

2.
通过接种天然乳清和复合发酵剂(木糖葡萄球菌、肉葡萄球菌、戊糖片球菌和植物乳杆菌比例为1∶1∶2∶1),将试验分为复合发酵剂组、乳清组、乳清+发酵剂组,以自然发酵为对照,探究不同发酵剂对发酵羊肉干亚硝酸盐和亚硝胺残留量与挥发性风味物质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乳清组的亚硝酸盐含量(1.86 mg/kg)、亚硝胺含量(110.61μg/kg)显著低于其它3组(P0.05);从乳清+发酵剂组的肉干中检出22种风味物质,高于对照组21种,其风味物质的相对含量也显著高于对照组和乳清组;亚硝酸盐的存在会产生部分醇类(如1-辛烯-3-醇、沉香醇),然而其会抑制醛类物质的产生,对酮类及其它物质影响较小。乳清可降低肉干中亚硝酸盐和亚硝胺残留量,提高肉干的安全性和风味感官品质。  相似文献   

3.
目前肉的腌制方法是以古老的用盐保藏肉法为基础,即将亚硝酸钠、盐、糖、各种还原剂和磷酸盐添加到肉中。亚硝酸盐在腌肉制品中具有独特的下列关键作用;第一,它产生熟腌肉色素——二亚硝酰亚铁血色原(DNFH)。第二,它通过防止肉的脂类氧化而使其具有氧化稳定性,产生腌肉风味。第三,亚硝酸盐具有抗菌作用,可防止肉毒杆菌的生长和毒素的形成。然而,亚硝酸盐也有一些缺点。它在肉中形成致癌的亚硝胺,特别是亚硝基吡咯烷  相似文献   

4.
<正> 亚硝酸氮是自然界中氮循环的中间产物,测定饮用水及地表水中亚硝酸氮的含量有助于推测环境污染的程度。有些食品添加亚硝酸钠作为防腐剂。蔬菜存放不当也会腐败变质而产生亚硝酸盐。亚硝酸盐食入人体后可与胃里的胺类和酰胺类化合物化合,生成有很强致癌作用的亚硝胺化合物。饮用水或食物中含亚硝酸盐过多会危害人体健康,误食工业用盐(NaNO_2)甚至会中毒死亡。因此,采用方便快速的方法测定亚硝酸氮含量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韩瑞波 《食品科学》1989,10(2):28-31
本文介绍了在香肠中采用真空包装稳定香肠的色泽,尽量降低硝酸盐添加量及亚硝酸根残留量、提高香肠的卫生质量及货架寿命。通过对香肠中亚硝酸根及硝酸根的监测,提出硝酸盐的残留问题。香肠是我国一种传统的肉制品,一直深受广大消费者欢迎。当前、香肠生产过程中多采用硝酸盐或亚硝酸盐作为发色剂、它们不仅能使肉制品产生极好色泽,而且能抑制肉毒杆菌、保证肉制品的后熟风味。但现在发现,加硝处理过的肉制品有亚硝胺类化合物残留,而亚硝胺类化合物能持续地在特定种类动物的器官诱发癌症,是一种强致癌物,故国家通过制订一系列的食品卫生标准,限制硝酸盐或亚硝酸盐在香肠中的添加量及亚硝酸根残留量。鉴于此、肉品加工行业,一方面尽量降低硝酸盐或亚硝酸盐的用量,配合使用抗坏血酸钠,L-谷氨酸钠,δ-葡萄糖醛酸内酯、焦磷酸钠、多磷酸钠等混合助色剂,使盐肠呈现较好的颜色、大幅度降低亚硝酸根残留量。另一方面努力研究不加硝酸盐或亚硝酸盐的腌制法,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笔者对香肠加硝发色以及色泽的稳定进行了一系列试验,以求以较少的硝量、较低的残留达到较好的发色效果,并通过对香肠中硝酸盐与亚硝酸盐的监测,提出硝酸盐的残留问题。  相似文献   

6.
肉制品中亚硝酸盐替代品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前肉制品生产中,普遍使用亚硝酸盐作为发色剂,它赋予肉制品诱人的色泽,并对肉毒梭状芽孢杆菌有抑制作用。但亚硝酸盐具有毒性,可与胺类物质生成强致癌物质亚硝胺,因而人们一直力图寻求合适的物质取而代之。  相似文献   

7.
正西班牙研究真空包装低亚硝酸盐香肠贮藏期间的微生物及挥发性风味物质变化消费者对产品健康价值的追求越来越高,使得能够产生致癌物质亚硝胺的亚硝酸盐的添加受到限制。在腌制发酵产品中,亚硝酸盐的添加主要是为了控制假单梭状杆菌的生长及毒素的产生。亚硝酸盐同时还会对产品的加工性能产生影响,如特征性颜色、风味以及抗氧化性能。对生产者来说,最重要的是在保证传统肉制品较高的感官品质和安全性条件下,掌握降低亚硝酸盐添加量的合理范围。西班牙科学家在  相似文献   

8.
为了探究微生物发酵剂对发酵羊肉香肠理化品质及安全性能的影响,以添加清酒乳杆菌、木糖葡萄球菌及肉葡萄球菌的复合发酵剂制作发酵羊肉香肠,用GC、HPLC等仪器测定香肠发酵成熟过程中亚硝胺、生物胺、pH、Aw、色差、亚硝酸盐等指标变化。结果表明:清酒乳杆菌+木糖葡萄球菌+肉葡萄球菌复合发酵剂组产酸速率显著快于LS(清酒乳杆菌+木糖葡萄球菌)、LB(清酒乳杆菌)及对照(CO)(P0.05),发酵结束时pH值降到组中最低;pH值下降改变蛋白质束缚水分能力,促使复合发酵剂LSS组Aw下降快于其它3组,成品时为0.67(Aw)。制作过程中香肠红度值(a)表现为:复合发酵剂LSS组LSLBCO,且差异显著(P0.05)。LB、LS、LSS 3组成品香肠亚硝酸盐残留量(18.54,18.43,19.34 mg/kg)显著低于对照组(26.47 mg/kg)及国家安全限量标准30 mg/kg(P0.05)。发酵成熟过程中LSS、LS组香肠无尸胺和组胺检出,且添加发酵剂3组成品香肠生物胺总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LB、LS、LSS3组仅检出N-甲基乙基亚硝胺(NMEA),含量依次降低,且3组亚硝胺种类及含量均少于CO组(P0.05)。结论:使用复合发酵剂可缩短羊肉香肠发酵周期,改善香肠色泽,抑制香肠中亚硝酸盐残留及降低有害生物胺、亚硝胺含量,提高产品安全性。  相似文献   

9.
袁珺 《肉类工业》2006,(2):12-13
传统工艺中,常用亚硝酸盐作为发色剂,使肉灌制品呈现令人满意的色泽和起到一定的防腐作用。由于亚硝酸是致癌物亚硝胺的前体物质,一直以来,国内外都在寻找代替亚硝酸盐的物质。20世纪70年代,国外就有关于用乳酸菌代替亚硝酸盐的腌制方法,效果令人满意。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0.
王晴 《食品科学》1980,1(5):9-46
<正>1975年孟山多公司曾主办一项研究计划,评定如何采用山梨酸钾作为腌肉品中肉毒杆菌的抑制剂,其所有结果和实验记录已经过肉类工业中的代表,以及美国农业部和农业部亚硝酸盐、亚硝胺专家评定组的审定。  相似文献   

11.
为将乳酸菌发酵技术应用到红肠产品中以提高其安全品质,特别是抑制肉制品中N-亚硝胺的形成,本研究将4株商业发酵剂:SHI-59(木糖葡萄球菌+戊糖片球菌+植物乳杆菌)、WBX-43(肉葡萄球菌+木糖葡萄球菌)、PRO-MIX5(木糖葡萄球菌+清酒乳杆菌+类植物乳杆菌)、VBM-60(木糖葡萄球菌+肉葡萄球菌+戊糖片球菌+乳酸片球菌),以及3株单菌:弯曲乳杆菌(Lactobacillus curvatus,Lc)、戊糖乳杆菌(L. pentosus)、清酒乳杆菌(L. sake),分别以107 CFU/g接种至腌制后的红肠肉馅中,拌馅灌肠后于35℃条件下发酵12、16、20、24 h,取样测定各组乳酸菌数,并将各发酵时间点的样品经熟制(干燥、蒸煮、烟熏、烘烤)后制得发酵红肠产品,测定各组产品的感官指标、pH值、亚硝酸盐、硝酸盐、8种生物胺、9种N-亚硝胺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PRO-MIX5表现尤为突出,经发酵12 h,即可使产品中亚硝酸盐残留量(7.58 mg/kg)显著降低,9种N-亚硝胺总量低至8.68μg/kg,N-二甲基亚硝胺含量(2.91μg/kg)符合国家限量标准,8种生物胺含量没有明显升高,与空白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口感微酸,有发酵味。其次Lc菌也能够显著降低9种N-亚硝胺总量至9.46μg/kg,但降低亚硝酸盐残留量(47.73 mg/kg)效果较差,8种生物胺总含量(550.31 mg/kg)显著升高。总之,PRO-MIX5商业发酵剂具有提高肉制品安全品质的应用潜力,应用效果好。  相似文献   

12.
本方法为美国专利,是生产培根肉的新方法,其产品具有抗肉毒杆菌生长性能且亚硝酸钠或亚硝酸钾含量较低。本法用于生产具有抗肉毒杆菌生长性能的培根肉。其步骤如下:用腌制剂腌制五花肉,使制品含有不超过30ppm的业硝酸根(NO_2)和不高于0.26%(按肉品重量计)的山梨酸钾,然后,  相似文献   

13.
无亚硝酸盐肉腌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概述由于担心传统的肉腌制加工过程中所添加的亚硝酸盐可能会导致致癌物N-亚硝胺的形成,在过去的三十年里,人们一直致力于寻找一种亚硝酸盐的代用品。理想的替代物必须也能发挥亚硝酸盐在腌制过程中所起的各种作用,这些作用包括:产生用亚硝酸盐腌制肉所特有的粉红颜色;防止异味产生;形成腌肉的风味和质地;抑制肉毒梭菌生长以及毒素的产生,等等。人们已对以下几种可能性进行了研究:①减少加入到肉  相似文献   

14.
核桃体外清除亚硝酸盐及阻断亚硝胺合成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核桃体外清除亚硝酸盐及阻断亚硝胺合成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体外模拟胃液(pH3.0、37℃)的条件下,1%核桃汁对亚硝酸盐的清除率和对亚硝胺合成的阻断率分别为14.72%和63.11%。核桃清除亚硝酸盐的效果虽不及绿茶和大蒜,但核桃具有良好的抑制亚硝化效果,其对亚硝胺合成的阻断率接近大蒜,较绿茶高。核桃对亚硝酸盐的清除率和对亚硝胺合成的阻断率随pH不同而异,其中核桃对亚硝酸盐的清除率在胃液环境pH3.0中最高。核桃对亚硝酸的清除率和对亚硝胺合成的阻断率与温度、核桃汁浓度均呈正相关。核桃对亚硝酸盐的清除率随时间变化很小;对亚硝胺合成的阻断率随时间推移逐渐增加,1%核桃汁在30min时对亚硝胺合成的阻断率高达55.85%。  相似文献   

15.
N-亚硝胺是一类公认的带有强毒性的化合物,是在弱酸性条件下由亚硝酸盐和二级胺反应生成的一种致癌物质,在肉制品特定的加工环境中容易生成。以往研究表明:人类是挥发性亚硝胺引起癌症的易感群体,这些物质存在于食物中被认为是某些人类癌症包括胃癌、食道癌及鼻咽癌等癌症的致病危险因子,所以国内外对食物中挥发性亚硝胺的检测、形成和控制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本文介绍了肉制品中N-亚硝胺的来源和危害;总结了该类化合物的检测方法,如气相色谱法(GC)、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GC-MS)、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等;应用辐照和天然植物等阻断剂消除和控制肉制品中N-亚硝胺技术措施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6.
为降低肉制品中N-亚硝胺的含量,探究不同浓度的多香果粉对肉丸中挥发性N-亚硝胺的影响,以及与亚硝酸盐残留量、脂肪氧化值(TBARS值)、挥发性盐基氮(TVB-N值)、p H 4个指标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利用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GC-MS/MS)测定了肉丸中8种挥发性N-亚硝胺,仅二甲基亚硝胺(NDMA)、亚硝基哌啶(NPIP)、亚硝基吡咯烷(NPYR)被检出,在5 d冷藏中0.02%、0.04%、0.08%多香果粉添加对肉丸中N-亚硝胺的含量具有降低作用,对NDMA、NPIP、NPYR抑制率最高分别为93.1%、80.3%、60%,多香果粉最高抑制的添加浓度为0.08%。添加多香果粉后,肉制品中NDMA、NPIP、NPYR与亚硝酸盐残留量、TBARS、TVB-N等指标相关性发生了改变,NDMA与TVB-N相关性上升、NPIP与TBARS相关性上升、NPYR与亚硝酸盐相关性上升、N-亚硝胺总量与TBARS和TVB-N相关性上升。  相似文献   

17.
不少食物(如鱼、肉)中含有胺类化合物,另一些食品(如腌菜、食品防腐剂中)则含有亚硝酸盐。在人的胃里,胺和亚硝酸盐可以合成亚硝胺,是一种强致癌物,但当亚硝酸盐遇到两倍的维生素C时,就不能和  相似文献   

18.
在国家标准规定的范围内,硝酸盐和亚硝酸盐是一类允许使用的食品添加剂。在肉制品加工过程中,添加硝酸盐和亚硝酸盐是为了保持和固定肉的鲜红色,而且还有防府和杀菌的作用,可以杀死肉毒梭状芽胞杆菌,提高食品的贮存划,增加食品的风味。加了硝酸盐和亚硝酸盐的红肠,其风味明显地好于未加硝酸盐和亚硝酸盐的红肠。硝酸盐和亚硝酸盐的呈色作用是山于亚硝酸盐与肌肉中乳酸作用生成游离的亚硝酸,亚硝酸分解后产生一氧化氮,它再与肌红蛋白结合,产牛红色的亚硝基肌红蛋白,就是这种物质的生成,使肉制品呈现鲜艳的红色,并不容易褪色。  相似文献   

19.
为了降低咸肉中致癌性物质亚硝胺的形成量,减少咸肉加工过程中亚硝酸盐的添加量是根本的途径。但是,咸肉中一定含量的亚硝酸盐,能有效地抑制肉毒梭菌的生长,减少了其添加量,肉毒梭菌在咸肉中生长的潜在危险又令人担心。最近,在美国农业部的倡议下,威斯康星大学的食品研究,就在咸肉中减少了亚硝酸盐添加量,在生产过程中通过加入发酵剂(乳酸酵母)和发酵基质(蔗糖)后,对肉毒梭菌的生长产生的影响作了详细的研究。研究设一种对照产品和二种试验产品,由三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4℃下贮藏的新鲜猪肉品质指标变化的测定,将其按新鲜程度分为鲜肉、介于鲜肉与次鲜肉之间的肉、次鲜肉和变质肉四个等级;并以此为原料,探讨原料猪肉的新鲜程度对发酵香肠中亚硝酸盐残留和二乙基亚硝胺(NDEA)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原料猪肉的新鲜度对亚硝酸盐残留的影响不明显,但是能够极大的促进NDEA的形成。相关性分析表明,微生物的活动和尸胺的含量对亚硝酸盐残留的影响显著(p<0.05);而TVB-N的含量与NDEA的形成则呈显著正相关(p<0.01)。在建立的发酵香肠NDEA含量的预测模型中,相关系数为0.998,满足分析的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